从谦让与诚实谈起——反思当代中小学道德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谦让论文,中小学论文,诚实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谦让和诚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两种品德。“孔融让梨”以及小学课本中《诚实的孩子》(讲述列宁小时候打碎花瓶的故事)均体现了谦让与诚实的美德,常被人拿来传唱、称颂。当然,谦让若发自内心与诚实不谋而合时,自应当受到赞赏,然而现实生活当中,谦让与诚实往往发生冲突和矛盾。我家邻居的小孩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天,她爸爸买了几斤苹果回家,恰好孩子的表妹也来玩,父亲喊两个孩子吃苹果,这个孩子挑了个大的,父亲马上教育孩子说:“大的让给妹妹。‘孔融让梨’的故事你不是学过吗?”孩子犹豫了半天,委屈地说:“我就是想吃大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谦让与诚实发生冲突,人们处于两难之中时,如何处理谦让与诚实?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推而广之我们如何看待当今中小学道德教育?我们到底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道德生活的悲剧完全不在于善和恶,上帝和魔鬼的冲突,这个悲剧首先在于一个善和另一个善的冲突,一个价值和另一个价值的冲突。”(注:(俄)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205页。)由此可见,道德生活中一种价值与另一种价值发生冲突时,其中就有一个何为基本的问题。类似于谦让与诚实两者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谦让与诚实何为根本。谦让与诚实在许多人眼里属于真、善、美的范畴,事实上当我们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谦让与诚实实际上处于两个不同层面,诚实是根本,是每一个公民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品质之一;谦让则是建立在诚实之上较高尚的美德。从以上可知,当二者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首先强调做人、作为一个公民起码的品质。当然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否定谦让,只是谦让比诚实追求的境界更高。在充分考虑到中小学生现实接受水平与能力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首先要求他们诚实,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培养他们谦让的美德。
一、由谦让与诚实的关系反思当代中小学道德教育
1、道德教育目标的理想化
传统的道德教育一直以来强调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却往往忽视作为一个人、一个公民最起码的道德品质,盲目追求高尚的美德。一提到德就非常理想化地将“无私奉献”“先人后己”“为祖国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所有美德集一身。在教育当中,老师们也无不贯彻这种思想,孩子有一点点为私的念头,就大加斥责,视为变坏的苗头,全然不顾孩子们真情的流露,一心一意企图将孩子培养成“高风亮节”式的人物。本文并非是对“高风亮节”加以批判,只是若“高风亮节”建立在违心的基础上,为了讨好老师,就成了虚伪,其中必有某种利益的驱动,或迫于无奈。如此,不仅没有达到老师最初良好的愿望,反而使学生们渐渐学会了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表面上谦让有礼、一团和气,实际上明争暗斗、反目成仇。因此越是有良好愿望而脱离现实情境,忽视学生真实感受的德育,不仅不能培养出理想的具有高尚品格的人,而且使人容易走向另一极端。
2、道德教育地位与实施的反差
通常我们对于德育”异常重视”,将德育摆在五育之首,把德育太当作一门课来教,似乎在课堂上的大道理就是正规教育,在课后就不用进行教育或将教育简单化。在学校教学中,德育课程常由班主任任教,班主任与任课老师职责区分得很清楚,使得老师们均认为进行道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事,与任课老师无关。任课老师在上课时若发现学生有不道德行为,往往只是简单地斥责两句,课后向班主任反映,班主任正好有空时就批评、教育,没空也就算了。课后遇到学生的不道德行为,任课老师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班主任则将问题简单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应试教育盛行之时,语、数、外学习成为教学安排的重中之重,德、体、美只是一纸空文,一句空话。为了升学一切均得让步,德育也不例外,前半节课匆匆讲完大道理,后半节课马上进入“正题”,或是习题讲解或是课文分析,德育教育成了名副其实的丑角、配角。老师们不爱讲,认为说来说去就是那几句话;孩子们不爱听,认为没意思,大道理我们都懂。德育处于一种尴尬境地。我们不禁要问德育到底怎么了?对于德育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二、道德教育首先应该是公民教育而非“圣人”教育
“公民”一词在《辞海》中是这样定义的:“通常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我们可以看出公民具有以下几层含义:①公民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成员;②公民必须在法定范围内来进行活动;③公民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基础的。传统道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是建立在一定道德所向往和追求的,培养圣人、培养完美人格的基础之上,将绝对高尚的理想作为普通人的规范。同时强调执政党的政治倾向、价值取向,强调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服从和义务。而“公民教育则以公民社会的要求为基本取向,思想道德教育是以应然性为本的教育,公民教育则是以实然的合理性为本的教育。因此前者比后者追求的境界更高,后者比前者更具普适性”。(注:李萍等:《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变》,《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我们不能期望通过教育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圣人”,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乌托邦”式的教育。“当一个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制度不能提供相应的道德支持时,圣人教育要么成为诗人的空想,要么成为维护少数人行使道德特权的招牌”。(注:(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5页。)对于德育我们应少一点空想,多一点理智,首先只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公民,具备公民社会最起码的道德品质。而公民社会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我认为有诚实、守法、公正、尊重、平等、合作、有责任感和维护生态平衡。对于大多数即将成人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树立合格公民的意识尤为重要,只有将社会公民这个角色扮演好了,我们才能要求他具备一些高尚的品质,理想人格的培养不是说不重要,但应有主次之分。
中国正在与世界接轨,传统道德教育已不适应时代要求,要想屹立于不败之地,靠培养几个圣人和精英是不可取的,只有立足于公民教育,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全民素质,才能使国家整体的道德水平上一个台阶,使我们的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三、道德教育应注重理解,走进生活
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主要由班主任来教,班主任理所当然地担当起道德教育的重任,在思想品德课上大谈空道理,学生在下面或是神游或是讲小话或是看书,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教育的形式化,即教师只注重说教。部分教师认为我在课堂上讲了,就是尽了一个教师的责任,至于学生听不听得进去就不关我的事了。②教育的空泛化。有的教师很负责任,备课非常详细,例子也找得多,但在课堂上所讲的话总是太空泛,脱离现实生活,所举的例子也总是与学生们离得很远的英雄人物,给学生的感觉是老师讲的话,我听起来怎么这么遥远?老师讲的例子,我怎么在现实生活中从来没有碰到过?因此,如果把德育仅仅当作一门课来教的话,那么我们永远也别想学生能有所得,有所进步。德育应注重学生的理解,知识是“学”来的,而不是“教”来的。德育应走进学生的生活。
1、道德教育应注重理解
传统的道德教育将道德和理性、理智等同起来,把道德作为一种知识、一种别人的知识、外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知识的获得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通过自身亲身体验获得的;一是通过外在的知识、没有生命力的知识来获得的。前者对人的影响自不必说,后者对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范围是有限的,并不能深刻影响人的性格。道德知识的传授也不例外。传统道德教育注重政治思想的灌输,将学生视为接受的对象,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地听。但“说与讲不是一回事,一个人可以喋喋不休地讲,却始终什么也没说。另一个人可以保持沉默,但正因为一言不发,他说了很多。说指显示,让出现、让被闻或被见到。对另一个人讲,是指:对另一个人说某事,显示某事,使彼此确信所显示之物。与另一个人讲,是指:一起交谈某事,互相显示那在讲中宣告出来以及在讲中说出来的东西,即那自行明朗化的东西”。(注:(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372页。)如果我们的道德教育是在别人的要求下重复别人的话,这种知识的学习不仅毫无用处,而且浪费时间。“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知识也许能使人产生某种行动,以赢得他们对某些活动所给予的认可,或至少给别人得到一种和他们的意见一致的印象,但这种知识不能培养个人的主动性和使他忠于别人的信念。”(注: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对于道德知识,我们仅仅强调对他的服从,缺乏情感的支持与理解,就会使道德化为死板和机械。理解是在语言的分析和心理迁移中,把理解对象再现出来,重新体验他人的心理或精神的复制,同时引导学生主动追求其中的意义,把其中的意义与学生的具体生活经验相联系,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生活意义。理解不是单向的流动,而是人与人之问融合、参与、建构对世界的理想。理解是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在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才能将所学的放之自己的生活当中,才能产生作用。因此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共鸣。
2、道德教育应走进生活
在理解的基础上,德育应以生活为根本。生活是道德的基础,是道德的根。只有根植于生活之上,道德才能可教、能教,学生对道德问题的认识才会觉得真实、亲切,才能懂得道德意义的存在,才能体味到公民教育的必要,也才会行之有效地贯彻、体现德育的精髓。道德不是先验的,它形成于生活之中,同生活一样具有历史性,随生活一道成长、变化。以往的传统道德教育将道德知识看作是永恒的,强调理性,稍加政治色彩,作为教义问答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感到一讲道德好像在说别人,总觉得离自己很远,自己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对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不但不敬佩,反而嘲笑,称之为“傻子”。偶尔稍有触动,也只是一种奴性的关注,增加对权势的依赖,将行为的责任交给有权势的人。“教育本身应该是道德的教育,教育的生活是道德的生活。”道德的目的不是适应生活而是使人们生活得更好。它首先关注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用道德价值引导,改造现实生活,从而导向新的理想生活。我们讲道德教育应走向生活,并不是要取代理性的道德教育,两者应互为补充。道德并非不可教也不是完全可教。只有把道德教育放到现实的生活情境当中,才能让学生感到与自己息息相关,才愿意去思考、反省自己的行为,从而加以改进。道德教育还应将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在培养学生理性判断、思考的同时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学生情感的发展是与现实生活的情境变化不可分割的。传统的道德教育把合为一体的道德与教育活生生地剥离开来,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了两条互不相交的平行线,学生们为此常常感到困惑,并未真正受到教育。良好的、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并不是几句话、几行字所能完成的,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细细地体味与把握。如何把课堂上的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受教育,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