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团队领导模式研究_领导力论文

我国科研团队领导力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力论文,科研论文,团队论文,模式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研团队是目前科技研究最基本的组织单元,无论是课题研究方向的选择、研究资源的配置,还是研究方案的把握和具体实施,以及最终成果的应用,都是在团队这一层面进行决策的,科研团队负责人不仅仅只是执行者,他也拥有决策权,可以成为领导者。大量实践和研究表明,科研团队领导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研团队领导的有效性,各科研团队的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科研团队领导力存在差异。提升科研团队领导力从而提升团队竞争力,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科研组织的竞争力。

虽然一些研究已经对科技领导力的具体要素进行了探讨,比如Mumford,Scott和Gaddis认为科学家的领导力包括指导力、支持力、角色塑造力、群体构建力、互动管理力以及整合力等,谭红军、郭传杰和霍国庆提出战略科学家的领导力包括科技魅力、科技洞察力、科技激励力、科技影响力和科技原创力,但是过往研究中鲜有对科研团队层面领导力要素的讨论,具体针对我国科研团队领导力模式的相关研究更少。本研究首先对科研团队领导力模式的理论基础进行讨论,之后通过实证研究确定我国科研团队领导力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科研团队领导力的组合模式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我国科研团队领导力三种不同的组合模式。

1 科研团队领导力模式的理论基础

领导行为理论表明,领导是一个有目的的过程,领导者实现目标需要通过一系列任务导向或关系导向的领导行为来实现这一过程。而每一种领导行为的背后,都有相应的领导能力作为支撑。从互动作用的角度分析,领导能力与领导行为具有互为转化的关系。从结构解析的角度来看,领导力结构与领导行为结构具有对应关系。

组织行为学理论指出,能力(ability)是个体能够成功完成工作中各项任务的可能性,由个体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转化而来,它是对个体现在所能做的事情的一种评估。战略管理的研究者指出,能力(competency)是组织在协调不同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基础上形成的,是对组织内部资源、知识、技术等的积累和整合的水平或潜力。胜任特征理论则认为,能力即胜任力(competency),是卓越成就者区别于表现平平者的关键特征,它的深层结构包括动机、价值观、自我概念和特质等,表层结构包括知识、技能等,胜任力能够预测多种情景或工作中个体的行为。

联系以上各理论对能力的分析,团队领导力是团队领导者各种领导能力的总称,团队领导能力与领导行为互为对应并能相互转化,在团队领导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与发展,是团队领导者综合应用自身领导知识、技能和各种资源胜任团队领导行为并最终实现团队目标所具备的关键能力特征。由此可见,团队领导力不是单一的团队领导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协同配合、有机组合而形成的多要素能力体系。

然而,团队领导力各能力要素由于个体或情境因素在团队领导力整体中的贡献或主导作用可能存在着差异,不同团队领导者可能具备不同的团队领导能力组合模式。正如领导模式理论所揭示的,根据领导行为的不同维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领导模式,比如,根据员工导向和生产导向两个行为维度可以区分出团队管理型、乡村俱乐部型、任务型、中庸型和贫乏型5种领导模式;将这两个行为维度与下属成熟度相结合,可以划分出授权型、指导型、参与型和告知型4种领导模式。由于领导行为与领导能力存在着对应性,因此,也可以根据各领导力要素划分出不同的领导力模式。

2 实证研究

2.1 方法

本研究首先对25家科研教育机构的41名科研、教育和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访谈主要围绕“当前科研人员的具体特点”以及“当前科研环境的主要特征”两大问题展开,访谈后将访谈录音整理成word文本;之后还收集了其他关于当前我国科技环境和科研人员特征的文本资料共122篇;以这163篇文本为样本应用内容分析法对影响我国科研团队领导力的情境特征和被领导者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

在对影响我国科研团队领导力的情境特征和被领导者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领导力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创新理论、组织行为理论以及社会发展理论等本文提出我国科研团队领导者需要具备的9项领导能力,分别为战略定位能力、引领经济社会转型能力、把握发展机遇能力、创造发展空间能力、优化科技平台能力、追求自我完善能力、创新文化塑造能力、科技资源整合能力以及科技协同能力。针对这9项领导能力设计了相应指标测度,具体见表1。

将科研团队领导能力的操作化指标转换成相应问题并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形成“科研团队领导力调查问卷”,对中国科学院10个研究所的科研团队领导者进行了调研,共发放问卷149份,回收问卷118份,回收率为79.2%。经检查回收问卷中有16份问卷数据值异常或未收集到足够数据因此剔除,最后进入统计分析的有效问卷数为102份。

2.2 结果与分析

(1)科研团队领导力要素分析

以科研团队领导者9项领导能力对应指标分数为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对科研团队领导力要素进行探索。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得到科研团队领导力的五因子结构,五个因子的特征根都大于1,累积方差解释率为91.87%,各个项目在相应因子上负荷处于0.51-0.99之间。在探索性因子分析基础上,通过替代模型策略,对科研团队领导力的结构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科研团队领导力一阶五因子模型(见图1)。一阶五因子模型为179.50,df为34,/df为5.279,RMSEA为0.206,SRMR为0.010,GFI为0.773,NNFI为0.905,CFI为0.921,IFI为0.922,模型拟合结果基本可以接受。

在一阶因子中,追求自我完善能力针对科研团队领导者通过不断自身修炼形成科技魅力吸引和影响追随者,因此把该因子命名为感召力,科研团队领导者战略定位能力和把握机遇能力反映出其透析科技领导情境和科技发展规律从而把握科技战略机遇的能力,因此把该因子命名为洞察力;创造发展空间、创新文化塑造都是针对团队软环境建设,目的是为了构建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促使科技创新人员超越现实需求并最大限度提升创造力与潜力,因此将该因子命名为激发力;优化科技平台、科技资源整合和科技协同针对团队硬环境建设,团队领导者通过整合各种科技资源、构建科技平台、发挥协同优势从而推动科技创新人员实现既定的领导目标,因此将该因子命名为助推力;引领社会经济转型是科研团队领导者通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战略、科技产业化与社会化战略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以实现科技最终价值,因此将该因子命名为引领力。

图1 科研团队领导力五因子模型

五项一阶因子科技感召力、科技洞察力、科技激发力、科技助推力和科技引领力能够反映出9项团队领导能力,它们共同构成了科研团队领导力。

(2)科研团队领导力模式分析

将五项科研团队领导力因子得分作为变量进行逐步判别分析,第一步纳入洞察力,第二步纳入助推力,第三步纳入引领力,Wilks' Lambda检验结果为三步都拒绝假设,说明三步中分别纳入判别函数的变量对于正确判断分类作用显著。判别分析共提取两个维度的典型判别函数,第一个函数解释了总变异的68.1%,第二个函数解释了总变异剩下的31.9%,而且两个典型判别函数都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判别函数对102个科研团队进行判别分析。洞察力占优的科研团队领导力的重心坐标为(-1.273,-0.738),与该重心相关系数相对较高的科研团队领导力类型称之为机变型领导力模式;助推力占优的科研团队领导力的重心坐标为(-0.057,1.331),与该重心相关系数相对较高的科研团队领导力类型称之为关系型领导力模式;引领力占优的科研团队领导力的重心坐标为(0.447,-0.364),与该重心相关系数相对较高的科研团队领导力类型称之为品牌型领导力模式。机变型、关系型和品牌型领导力模式按照离重心距离划分界限,按两个典型相关系数计算出的坐标点落在哪个范围,则该观测点就属于相应的领导力模式类别。各科研团队领导力模式的团队数量及相应科技领导力因子分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

从表2可见,样本中有26个团队属于机变型领导力模式,该模式中科技洞察力分数最高,其次为科技感召力和科技激发力,再次为科技助推力,科技引领力得分相对最低;32个团队属于关系型领导力模式,该模式中科技助推力分数最高,其次为科技激发力和科技感召力,再次为科技洞察力,科技引领力得分相对最低;44个团队属于品牌型领导力模式,该模式中科技引领力分数最高,其次为科技感召力和科技助推力,科技洞察力和科技激发力得分相对最低。

3 科研团队领导力模式的讨论

三种科研团队领导力模式在领导者优势能力、领导目标、领导者关注焦点、重点分析对象、领导力与情境关系、领导者与成员关系、领导力核心以及与该模式匹配的科研团队类型上都存在差异,具体见表3。

3.1 机变型领导力模式

机变型领导力模式中科研团队领导者的科技洞察力最为突出,这表明具有该领导力模式的团队领导者非常善于发现机遇和把握机遇,在一定情况下甚至能主动创造出机遇;该模式团队领导者的引领力较弱,这主要是因为其更关注科技领域自身的问题而较少涉及科技领域外部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机变型领导者助推力也较弱,这可能是由于其只专注于科技领域内部问题因而外部关系较为简单;虽然机变型领导者引领力和助推力相对较弱,但由于其具有超强的科技洞察力,能够为追随者创造发展机遇,因而其感召力也较强;机变型领导者的激发力也较强,这主要也是由于其善于为追随者创造各种机遇从而激发出追随者的积极性。

总的来看,机变型领导力模式中团队领导者的科技洞察力为优势能力,领导者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科技价值最大化,因此领导者的关注点主要聚焦在科技发展机遇上,注重对科技发展自身规律进行分析。机变型领导者力求把握情境,即团队领导者通过对外部情境的分析预测机遇,最终把握机遇甚至主动创造机遇。机变型领导者由于具有突出的科技洞察力而对团队成员产生由上而下的吸引和带动作用,实现魅力型领导功能。该领导力模式的核心为知识资本。相对来说,基础研究类科研团队领导者较适合采用机变型领导力模式。

3.2 关系型领导力模式

关系型领导力模式中科研团队领导者的科技助推力最为突出,这表明具有该领导力模式的团队领导者非常善于与各利益相关者建立协调关系以赢得最大程度的支持;该模式团队领导者的引领力较弱,这主要是因为其关注的也是科技领域自身问题;关系型领导者的科技洞察力也较弱,这可能是因为其主要关注于经营和创造关系而对科技发展规律本身关注较少;虽然关系型领导者的洞察力较弱,但由于其具有强大的科技助推力,能够不断地整合科技资源和优化科技平台,从而能够吸引洞察力较强的追随者与其合作,因此增强了自身的感召力;关系型领导者激发力也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其善于为追随者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平台从而对追随者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

可以看出,关系型领导力模式中团队领导者的科技助推力为优势能力,领导者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科技绩效最大化,因此领导者的关注点主要聚焦在团队利益相关者上,非常注重对团队的科技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关系型领导者力求利用情境,即团队领导者非常善于在情境中发现关系、经营关系和创造关系。关系型领导者由于具有突出的科技助推力从而能够网罗和激励科技创新人员,实现服务型领导功能。该领导力模式的核心为社会资本。相对来说,公益型科研团队领导者较适合采用关系型领导力模式。

3.3 品牌型领导力模式

品牌型领导力模式中科研团队领导者的科技引领力最为突出,这表明具有该领导力模式的团队领导者非常善于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出发通过科技创新带动外部经济社会情境变革;该模式团队领导者的洞察力较弱,这主要是因为相对于机变型领导者其更关注于科技领域外部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品牌型领导者激发力也较弱,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大多数科技创新人员仍只是关注科技本身而忽视科技终极价值;虽然品牌型领导者洞察力和激发力相对较弱,但由于其具有强劲的科技引领力,通过使命、愿景和社会责任感影响追随者,因而其也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品牌型领导者助推力也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其善于通过产学研结合整合科技资源从而支撑追随者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综上所述,品牌型领导力模式中团队领导者的科技引领力为优势能力,领导者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终极价值最大化即通过科技创新最终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因此领导者的关注点主要聚焦在科技价值链上,注重对科技(S)、经济(E)、社会(S)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品牌型领导者力求改造情境,即团队领导者从选题伊始就高度重视产业、民生需求,整个科技创新过程紧密围绕着实现科技成果应用。品牌型领导者由于具有突出的科技引领力而对团队成员产生凝聚和激发作用,实现变革型领导功能。该领导力模式的核心为智力资本。相对来说,高技术类科研团队领导者较适合采用品牌型领导力模式。

4 提升策略及结论

根据以上对于三种科研团队领导力模式的分析和讨论,本文提出相应的领导力模式提升策略。

对于机变型领导力模式,科研团队领导者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理念,开阔战略视野以及培养哲学思维能力。在创新理念提升上,科研团队领导者应该高度关注科技领域内发生的重大变革,从宏观上把握科技变革趋势,不断超越科技研究现状,勇于面对科技竞争,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在战略视野培养上,科研团队领导者应该立足于本团队的科技优势,对团队外部环境和竞争对手的状况及变化进行分析和预见,从整体上洞悉科技体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状况;在哲学思维能力提升上,科研团队领导者应该培养理性批判的科学精神,敢于突破当前科技范式的困境,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引领本领域的科技变迁。

对于关系型领导力模式,科研团队领导者应该在整合科技资源、优化科技平台和完善科技机制三方面下功夫。在整合科技资源上,科研团队领导者应该与各类科技基金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加强与科技客户的横向联合,提升与成果出版者的相互信任关系,多方争取科研经费,提高团队科技创新成果出版水平;在优化科技平台上,科研团队领导者应全力筹措资金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取将科研组织的公共基金用于信息平台建设,并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立良好互动互惠关系;在完善科技机制上,科研团队领导者应建立一个能够充分调动科技创新人员工作积极性的资源配置机制,引入公平规范的科技运作全程管理机制,结合自身领域特点建立健康、科学、系统的科技评价机制。

对于品牌型领导力模式,科研团队领导者应该通过科技转移、科技咨询和科技传播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在科技转移方面,科研团队领导者要准确把握产业对科技的需求,实现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通过恰当的转移模式,实现科技成果的终极价值,不断提高为产业和企业的科技服务水平;在科技咨询方面,科研团队领导者应努力进入各种决策和管理机构,积极参与政策制定过程,努力为产业布局与规划、产业优化与升级提供科技咨询,并积极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新技术、新知识的咨询服务;在科技传播方面,科研团队领导者要引导公众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价值观,通过科技知识传播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倡导绿色科技,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和讨论,得出本文结论:(1)科研团队领导力由科技感召力、科技洞察力、科技激发力、科技助推力和科技引领力五大要素构成;(2)基于不同科研团队领导力的强弱组合可将科研团队分为机变型领导力模式、关系型领导力模式和品牌型领导力模式。

标签:;  ;  

我国科研团队领导模式研究_领导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