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顺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000
摘要: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以来,建筑工程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质量较为关键,而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对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质量,需要逐渐的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稳步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
1.1 基础性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若要圆满成功,那么基础工程就一定要尽善尽美。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桩基础施工。在桩基础施工领域内,预应力混凝土桩以及混凝土浇灌桩施工技术所使用的频率较高,对工程的总体质量比较有保证,所以在施工现场收获了显著的效果,并且节约了一定的成本费用。在现实的管理工作当中,应当对国内外建筑施工的发展趋势给予密切关注,吸纳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妥善解决所面对的施工技术问题,提升施工的速度及质量。
1.2 防水施工技术
在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防水施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所有建筑工程中都必须妥善处理的问题。在建筑里,用水量较大的地方主要有三处,分别为厕所、厨房以及浴室等,为了保障每一层楼的防水质量都过关,应当采用性能过硬的防水卷材以及防水涂料,保险起见,可对材料进行抽样调查。并且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水施工技术,提升施工质量。在施工环节,要对屋顶拐角这类易出现漏水现象的部队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施工流程,防止工程完结之后产生漏水现象。而且,建筑工程当中的防水施工,国家具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及行业制度,一定要严格遵守。
1.3 电气接地技术
在所有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电气接地技术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前,大多数建筑物的主要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丰富多样的结构、零件之间有效连接是保障电气接地坚固可靠的根本。对电气接地技术给予高度重视的主要原因在于,避免建筑物在风雨交加的雷电天气受到雷击。所以,强化电气接地技术的管理可以有效保障建筑物一直处于安全状态。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现有的建筑企业数量非常庞大,规模上却千差万别,其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两方面。由于在建筑行业中缺少统一的约束规范,所以,总体分包制度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加之建筑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使企业技术管理符合有关规范标准要求,急需在建筑行业中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普适性的管理体系。按照当前的现状而言,所谓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指的是总承包单位和分承包单位的技术管理关系。
2.1未对工程材料以及设备进行精心准备
现阶段,很多建筑工程当中的材料质量和技术性能皆无法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要求,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未对建筑工程的技术体系以及施工所用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筛选,也没有系统深入地维护并检查修理技术设施。除此之外,这也导致技术设备的故障发生率显著提升,拖延了工程的施工进度,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2.2人员管理混乱
工作人员对于工程施工的质量而言,起着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进行施工的时候,必须要施工人员参与和协调。如果施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高,企业也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那么就非常容易产生施工事故。举个例子,早在 2010 年的时候,上海地区的一栋建筑物着火。原因是施工现场的电焊工没有合理进行操作,相关人员也没有进行实时的监督,所以造成了一系列的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3.1做好材料采购的工作
建筑企业的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网络来了解目前建筑材料的情况,比如价格、性能、市场等等。而且也要综合比较材料厂家的情况,择优选出最合适的材料供应商,促使材料能正常的供应。此外,也要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监督和检验,不能为了节约费用而采用质量不达标的材料。最后,在施工现场也要对材料进行规划和管理,材料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记录,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过程中,材料不会出现问题。
3.2做好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做好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减少外部人员流动,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使建筑施工人员不但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还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并且能服从组织管理。第二,加强安全知识的教育。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通过全面排查的方法,对施工期的各施工环节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同时组建施工安全维护小组,从思想根源上提升所有入场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率。第三,积极培养施工人员的协同合作能力。也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分派任务,并自行制定工作计划,对超额完成任务的小组成员进行奖励。第四,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通过定期培训和技术交流会议等方式提升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提高其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第五,建立施工监督制度,使局部施工操作责任制落到实处。此外还应成立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定期考察岗位人员的工作,对不当操作要严查细究,对安全事故绝不手软,并认真总结施工中的技术和安全常见问题,并引以为戒。第六,制定施工成本管控制度。通过动态管理的方法进行灵活的科学评估,合理调整资金支出。第七,加大对新技术的引进力度。传统施工技术的缺陷已经非常明显,因此,各施工单位间应加强沟通交流,取长补短,以全面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3.3强化现场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
科学有效地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存,关键就在于对企业施工人员的合理调配,若施工人员总体素质差且不服从管理,问题就会层出不穷。所以,现场施工管理必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推进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举出实际例子向工人们阐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在培训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播放一些因为不遵守规定造成严重损失的影像资料,加深工作人员对管理工作的理解度。除此之外,在对现场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选举一两个优秀人员作为小组长,在展现这部分工人领导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工作者更加信服领导。
3.4对施工现场进行优化
第一,对成本进行优化管理。对施工现场的成本进行核算以后,再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管理。从项目合同签订开始,到合同完工、验收的全过程,都需要有成本控制的理念,防止产生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第二,对现场进行科学化的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将相关的策略和理论运用到施工现场管理当中。而且也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策略进行一定的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更要充分的运用到施工信息系统,从而更加方便的对参数和信息进行查找、修改,提高管理的效率。第三,促使管理更加经济化。管理人员要尽量以最小的投入来获得最大的收益,从而使得建筑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以最少的财力以及人力,来科学的完成管理方面的工作,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5科学组织现场施工,加大监管力度
第一,施工前进行现场考察,了解工程地的环境状况和水文地质条件,然后因地制宜的制定施工规划。第二,对工程的规模、工作量、施工难度等进行总体分析,以其为依据对工程进度、施工材料、人员和工程预算等作出科学规划,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此外,由于现场施工过程中有很多的法律漏洞,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并以此为依据排查安全隐患,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企业务必要在提高施工技术的同时,将施工技术良好的运用在施工过程中,并不断规范和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建立起自己的技术体系和现场管理办法,才能获得持续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覃雄.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6(36):10~11.
[2]陈 波.试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四川水泥,2016(04):197.
论文作者:丁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建筑论文; 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