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报告鲜明提出纪检监察机关要“整体把握地区、部门、单位的政治生态状况”“注重动态分析判断”“协助党委(党组)有针对性地、与时俱进地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对于县级党委提升管党治党水平,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第一职责,精准实施监督,精准发现问题,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至关重要。
关键词:科学开展;县域政治生态分析;思考;建议
一、某县政治生态分析方式及比较
当前某县政治生态分析工作还在起步阶段,主要依托于以下四个方式。
一是县委巡察。《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对巡视工作指导思想作出规定,这为巡察过程中开展政治生态研判提供了根本遵循。县委巡察能够对被巡察的镇街和县直单位政治生态准确分析,但每一轮巡察十个单位,未能全面反映全县的政治生态情况。
二是问题线索分析。推动建章立制;针对农村审批项目进行调研摸底,开展规范农村“印把子”管理分析,规范村级审批。
三是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对比问题线索分析,主体责任考核分析的内容更全面,投入的人员更多,且能深入现场核查,获取第一手情况,更具实践性、针对性。
四是日常总结报告。由县纪委监委相关科室汇总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纪检监察工作、巡察工作、主体责任考核、问题线索核查、信访举报分析等情况,形成全县政治生态分析情况报告。
二、当前政治生态分析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分析主体和对象不明确。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要“探索建立本地区本部门政治生态评价体系”。结合《中共福建省纪委关于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中提出“监督检查部门要以日常监督、问题线索处置、业务联系指导等为抓手,全面准确把握联系地区和单位的‘树木’与‘森林’状况。” 除了纪委派驻机构开展政治生态分析工作,明确了分析频率外,并未明确其他主体分析频率及报备程序等内容。
结合中央和省纪委文件精神,笔者认为可以从不同分析对象来确定分析主体。因派驻机构能够掌握被监督单位的党组织领导班子问题线索,同时又能发挥“驻”的优势,对被监督单位情况有深入的了解,故此方面操作性强,文件规定也较为具体。
二是分析指标不明确。形式服务于内容,明确政治生态分析指标,对于确定和完善政治生态分析方式至关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18年9月,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就“政治生态如何评判系列评论”组织了四篇言论,从践行“两个维护”、抓住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关键少数发挥“头雁效应”、良币驱逐劣币的效应四个角度探讨如何进行政治生态状况研判。综合分析,福建省纪委的相关文件制度是对领导讲话的具体落实,在也吸收和考虑了权威刊物的分析文章意见,因此,遵照省纪委文件要求开展分析最妥当。但因文件仍未明确分析指标,需要对文件要求进行细化,明确指标,再对应确定每个指标的分析方式,才能达到精准分析的目的。
三是分析方法不明确。开展政治生态分析,撰写分析报告是呈现分析成效的最后一步,而所采取的分析方式是决定分析是否有效的关键环节,当前并未从文件规定中明确分析所需采用的方法。目前通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有六种,分别是: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工作日志法、文献分析法、主题专家会议法。政治巡察涵盖了以上六种方法;县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涵盖了除观察法外的五种方法;线索分析主要采取的是工作日志法和文献分析法;日常总结报告则主要采取的是文献分析法。分析方法越多,用于分析的素材收集也越多,分析相对较准确。
四是分析成效运用不明确。政治生态分析目的,是着力发现和纠正政治偏差,促进精准监督,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分析成效运用也会反作用于分析的过程,促进分析更加精准有效。线索分析成果运用更多还停留在提醒领导决策参考的层面,而日常总结报告的运用往往重视和保障不足,运用结果往往差强人意。
三、关于科学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的意见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内容,结合目前县级政治生态分析现状和当前减轻基层负担精神要求,建议充分运用已有的工作条件、工作机制,进行整合和完善,促进政治生态分析工作科学有效开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落实。
一是多形式开展政治生态分析。依托每届一次的政治巡察,对一届任期内的镇街或县直单位政治生态进行全面分析,除了分析问题,还要对一届内不同领导班子政治生态变化进行评点,对管党治党有力有效的典型做法和经验,也要予以提炼总结。及时有效地呈现政治生态的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并作出廉情预警,为领导决策起到参谋作用。
二是明确分析主体和对象。通过县委巡察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的主体是巡察组、对象是被巡察单位的政治生态。通过线索分析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的主体是县纪委监委的相关部门,对象是全县或相关镇街和部门政治生态新问题、新动向。
三是科学设置分析指标。地方党组织作为建立本地区本部门政治生态评价体系的主体,要将中央纪委、省纪委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与政治巡察、主体责任考核有关指标相结合,形成政治生态分析指标,明确每项指标采取的分析方法,充分运用六种通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暨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工作日志法、文献分析法、主题专家会议法。力求分析指标可量化、可比较,通过考核前全面收集、考核中深入访查、考核后细致分析,真正为各镇街、县直单位政治生态画像,整合形成全县政治生态分析报告,为县委全面净化政治生态和纪检组织强化监督提供科学参照。
四是做好政治生态分析的“后半篇文章”。政治生态建设评估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因此,政治生态分析结果要能有效促进政治生态改善。政治生态的评估结果同时要成为干部考核、班子评价、评先评优及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与奖金津贴、物质奖励、教育培训等奖励激励方式挂钩,依托评估结果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最终实现提高整体生态质态的目的。
论文作者:倪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政治论文; 生态论文; 主体论文; 工作论文; 指标论文; 省纪委论文; 线索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