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工程测量涉及矿山、交通、水利、建筑等领域,工作内容较为简单,以测量放样为主以测量绘图为辅。现代工程测量已突破工程建设服务领域,不止涉及工程静态、工程动态、工程物理量参数测量,甚至涉及分析测量结果、评估施工方案可行性等内容。鉴于此,本文针对信息化测绘技术对工程测量的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工程测量;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测量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如何实现测量技术发展成为相关部门需要研究的课题。工程测量的信息化主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化的发展。工程测量技术主要是为了施工建设服务,它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工程的准确性,为工程的有效发展服务。
1信息化测绘的特点
信息化测绘时代的到来,给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其不仅是为了推动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测绘行业的能力和服务水平。测绘行业从属性上可以分为服务型行业,其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提升和巩固测绘技术的特点,同时,还在大力发展和提高服务水平。服务型行业又分为被动型和主动型,而测绘行业在我国发展历程中一直呈现被动状态,但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测绘行业已经展现出主动的动态趋势。随着先进技术的引入,信息化测绘被列入新型技术的范围,在传统测绘基础上进行了质量改良,有效地保障了测量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并且新型测绘技术在保质保量的同时,还力争提升工程项目的价值性。另外,信息化测绘在特定领域进行作业时,对测量环境有着特定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对测绘整个过程进行有效总结,从而提高信息化测绘的服务力度。
2工程测量应用信息化测绘技术的要点
2.1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英文简称GIS,指应用、显示、分析、管理、存储、收集地球表面、地球空间、地理分布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属于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主要手段。同时,受工程测量工作全面性的影响,测量工作流程复杂,涉及收集阶段、制作阶段、模型阶段、普查阶段、调查阶段、记录阶段、分析阶段。由此可见,工程测量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以保证测量参数准确性为前提,提高工程测量效率,具备显著价值作用。因此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主动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工作原则,以3S一体化技术为依托,利用遥感技术全面收集施工区域影像数据,分析施工区域地理空间特点,初步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工程测量数据共享平台,并且以地理信息系统为辅助,做好数据录入、数据统计、数据分析工作,获取工程测量基础参数,帮助施工单位掌握施工区域的地理信息,进一步评估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2.2工程测量中控制网的建立
在进行工程测量工作之前,首要的的任务就是要建立健全工程控制网。工程测绘网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控制网的规模和测量精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现代化的测绘技术中,工程网的建立需要缩短时间,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测绘的精度。此外,建立工程控制网,不但可以对施工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勘测工作的准确性。在实际的测绘工作中,测量的精度是以毫米来计算的。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数据分析的方法主要是载波相位静态差分法。因此,不管GPS三角锁的变长多长,线路都会在可控的范围内。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误差,提高精度。
2.3精密工程测量技术及变形监测
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工作中,精密工程测量技术的使用较多,通过高新设备、激光扫描跟踪等技术的联合能够为工程作业的测量工作提供更多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国家大剧院、体育场一类现代大型工程的建设工作设计工作中精密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对超常规设计工作提供较多支持,设计人员对这些工程进行设计时在工程外观造型方面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调整物体形状的变化程度实现工程测量目的便是变形监测技术的测量原理,例如通过测量机器人、数字摄影测量方法等实现工程测量目的,能够觉察分析物体较小的变化,进而实现监测及防御功能,避免自然灾害一类的因素对人们的生活及安全产生威胁和影响,比如在地震预防一类的工作中变形监测工程测量技术具有较为出色的表现。另外在我国超长隧道、桥梁工程的建设设计工作中,精密工程测量技术同样具有较为出色的表现,可以满足工程建设工作几何形态等方面的严格要求。
3信息化测绘时代工程测量的发展趋势
3.1建立健全工程测量体系
工程测量既是一种测量的技术,也是一种工程的服务,是测绘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始终存在于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之中,因此必须要逐步完善,并建立健全工程测量体系,使其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潮流,通过深入的系统性的研究,完善相关的工程测量体系,使得整个工程测量能够在该体系框架下,科学的、有序的、具有针对性的、及时的进行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科学建设,推动信息化测绘时代的进一步发展。
3.2新技术的研发工作
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使工程测量水平进一步提升,基于此人们需要对技术人员及研究工作者创新意识进行培养,避免局限于现有测量技术中,能够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开发,为工程测量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需要加强对人才本身的培养力度,新技术研发工作的主体是人才,因此需要对人才数量进行增加,将更多不同学科知识传授给研发人才,促进信息化测绘时代工程测量工作的进步。
3.3工程生命周期管理对工程测量的规范性要求
工程生命周期管理是测绘时代带来的新产物,其在传统工程测量的基础上对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创新,充分引进了21世纪的先进科技,从而形成了一种先进的新型技术。因此,工程测量方法的形式和类型一直在创新改革,对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维护都起着决策性作用。工程生命周期管理与传统的工程测量的最大区别在于,工程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测量是集成设计方案、施工工序以及维修养护的技术手段,这一项技术可以为整个工程周期提供系统、全面且直接的高品质服务,有效地将各个环节、各个部分串联起来。而其中最为特殊的是工程生命周期中的工程测量不仅可以很好地服务于工程项目的建设,还能够对项目的周边环境和基本信息进行有效采集,这样可以为统筹大局提供宝贵的参考价值。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测绘技术在逐渐的完善起来,这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工程测量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在信息化技术的条件下,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逐渐的降低,测量工作的技术含量逐渐的提高,测量的精度也逐渐的上升,这使得测绘技术的发展应用前景更加广阔。现代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测绘技术,测绘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因此在未来的测量技术的发展中,信息化技术的融入会更加的深入,测量技术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赵海龙.工程测量技术现状与发展[J].门窗,2017,01:235.
[2]李宗义,史雨露.工程测量在信息化测绘战略跨越中的拓展[J].四川水泥,2017,02:278.
[3]廖宗彦.探讨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应用中的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7,09:229-230.
[4]何龙.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改进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2:188-189.
[5]佴庆龙.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7,06:32-34.
论文作者:涂相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测量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阶段论文; 精密论文; 时代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