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专业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论文_陈忻

浅谈护理专业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论文_陈忻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239000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作为高校的护理专业来说,学生的管理对于学生以后的良好职业道德和整体素质有着直接性的关系,因此,作为护理专业的辅导员应该具备一些全面的职业能力和综合性的管理能力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由于护理专业女生居多,在管理方面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也需要老师调整好管理办法,以此来管理好班级,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女生;管理方式方法

一、护理专业辅导员应具备的一些素质

1.自身基本道德素养

作为辅导员在管理学生方面只有先从自身做起才能做到言传身教。在学校学生对于老师都会出于一种尊师重道的心理,辅导员的基本道德素养直接影响学生对于老师的评价标准。学生对辅导员往往都比较尊重,认为老师是道德的坚实维护者,以致将辅导员的道德水平置于很高的位置。这就注定了辅导员要谨言慎行,不能夸夸其谈,做出有悖道德的事情。辅导员要增强自身道德修养,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坚持公平正义,为学生做好道德榜样,指明方向,以自身言行影响学生成为医德高尚的人才。

2.过硬的专业技术

作为护理专业的辅导员在自身的专业方面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才能得到学生的信服。护理学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及疾病防治中护理理论与护理技术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经验性。因而,护理系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护理专业知识,才能很好地开展学生工作。特别是新生入学时,辅导员要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对护理专业有宏观的认识,增强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信心。此外,还需要了解护理专业的学科构成,知晓学校开设了哪些护理专业课程,学生需要掌握哪些护理专业技能,学会分析各个护理学生发展前景,把握护理学生的培养方向,知道护理行业的就业前景和就业状况。

3.多方面的管理素质

辅导员在管理学生方面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但归根结底就是帮助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和学习。辅导员不仅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更多的专业素质,同时作为辅导员在班级学生的日常事务中还要涉及到,因此,辅导员要善于管理,针对不同事件要不同处理方式,学会一些管理上的技巧,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难题。作为辅导员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同时,辅导员要善于思考,刚柔并用,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个性鲜明,因此,辅导员在管理学生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还需要弹性管理。

4.强大的心理素质

辅导员在学校管理学生的时候,责任重大,任何有关学生的事件都不能怠慢,再加上辅导员日常事务比较繁琐,从而导致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过大。辅导员没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是不能很好地进行学生工作的。这就要求辅导员平时要掌握怎样缓解情绪,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辅导员还要了解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同时,辅导员要善于发现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5.交流沟通能力

在学校学习期间,学生都是来自各个地方,由于学校新的环境和新的人际交往圈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防备心理和抵触感。作为学生的辅导员在管理上要进行多沟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知道学生当前存在的困难与困惑。由于学生个性差异化,生活习惯、性格脾气、价值观念都有很大不同。辅导员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协调处理和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遇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多交流,多关心,帮助学生解开心结,回归正常。护理学生女生居多,针对女生要实行说服式的教育,教会学生保护自己,学会自尊、自爱。辅导员还应与学生经常交流,处理好学生在生理与情感中出现的问题。

6.寻求创新的素质

辅导员还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力,开拓思路与视野,接受各种挑战,自觉地追新知,敢于怀疑和否定一切过旧的东西,善于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完成工作。毋庸置疑,在继承的基础上改进在改进的基础上创新,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推动力和有效保障。

二、护理专业辅导员在管理学生上的具体方法

1.培养学生负责的态度

护士的责任心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关键,高度的责任心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和建立起来的。在班级管理中,通过班干部轮换制使人人均有机会参与组织管理,使学生在完成一项项工作任务、组织开展一项项活动中,逐步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并培养了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全班学生分成若十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2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组织班会、举办各类活动等,通过这种方法,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管理者的压力与辛劳,体验承担责任的感觉,在一定的团队压力下逐渐培养自己的责任心。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团结协作是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与目标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与作风。团队精神反映的是一个人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护理这一职业由多个环节构成,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协作和密切配合,才能达到为护理对象提供优质高效护理服务的目标。

从学生入学开始,辅导员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要让学生知道如果没有整个团队的积极配合,个人的计划再精彩,也不能完满实施。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班级开展的评比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这样表现好的学生不能只顾自己,还要帮助其他组员,避免其他组员落后影响团队成绩。而原来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如果不努力追赶,也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成绩,在这种团队压力下,表现不好的学生也要奋起追赶,避免掉队。通过这些方式,让每一位学生懂得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既要顾及个人利益,更要顾及团队的整体利益,团队成就是团队成员共同努力获得的,这样培养了团队精神。

3.加强学生的医德教育

医德,又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与社会和医务人员与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医德这一概念的内涵,结合医务工作的特点来说包含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社会对医务职业的道德要求,二是医务人员自身的道德要求,主要调整着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三方面的关系。

开展专项教育和专题讲座,在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前集中对学生进行医疗行业的服务宗旨、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实习规则的教育。请医务劳模、科研带头人及医疗服务明星畅谈爱岗敬业的思想,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开展创建文明班组活动,通过此活动将学生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以激励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如开展“南丁格尔奖竞赛”和“讲奉献送温暖”等竞赛活动。通过下社区、医疗扶贫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职业道德在学生的热情参与中显得更加具体化。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护理专业的辅导员要从自身做起,完善自身道德素养,帮助学生建立强烈的责任感,提升自我管理办法,帮助学生提高医护水平,从而促进学生事业的一帆风顺。

参考文献:

[1]宗焕平,李江涛.高校辅导员将持证上岗,学生每年一次深度辅导[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

[2]岳媛,顾玉香,刘迪.探讨当代高职辅导员需具备的能力素质[J].改革与开放,2011.

[3]赵亮,张维,王成成.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结构分析与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4]朱晓芳.有关辅导员工作改进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

[5]孙佳炎.试论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

论文作者:陈忻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浅谈护理专业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论文_陈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