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对策论文_支长明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对策论文_支长明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61

摘要:以混凝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工程,建筑企业应当密切防治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对于分析出的裂缝产生的多种原因,建筑企业在实际施工建筑过程中,应当密切注意和有效的避免,争取采用最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最大化的避免裂缝的产生,对于已经产生的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去改善,最大化的降低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提高建筑主体质量,提升建筑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最大化的帮助我国建筑企业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为我国建筑项目创造更好的施工技术和手段。本文就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对策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对策

对形成混凝土裂缝的根源进行探究,并且还必须良好地控制和有效处理混凝土裂缝。进而确保优质的混凝土,并且确保房屋建筑的安全稳定施工。在该项工作落实到位后,有利于充分保证我国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并且有效保障我国房屋建筑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进而为走出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基础。

1混凝土裂缝对房屋建筑工程的不良影响

裂缝的存在主要存在两种不良影响:降低建筑物主体的有效使用性;破坏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1.1混凝土裂缝对房屋建筑使用功能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以混凝土为建筑主体材料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技术多么完善,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裂缝瑕疵,无可避免,当然,这是混凝土自身的属性导致的。根据裂缝的大小,要针对性的做出一些处理,如果是较小的裂缝,对房屋建筑使用没有大的影响是,可以不做处置,但是如果裂缝直接影响房屋建筑主体的使用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合理的完善和修补。

裂缝所处的位置不同时,可能多房屋建筑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有些裂缝可能会导致房屋建筑主体出现渗水的现象,将直接影响房屋建筑使用者的日常生活,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不便;当然,如果裂缝出现在大型的水利工程中时,这些渗水裂缝可能将直接给房屋建筑带来严重的后果,导致房屋建筑物失去稳定性等较大的事故产生。

1.2混凝土裂缝对房屋建筑工程安全性的影响

混凝土建筑出现裂缝往往是两种类型的裂缝:影响混凝土结构完整性的和裸露钢筋材料的裂缝。这两种裂缝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的,前者为贯穿性裂缝,也就是楼层的同一部分都出现且这些裂缝时彼此贯穿的,这些裂缝的存在,严重破坏了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整体质量,极大的破坏了建筑主体的安全稳定性,为此,建筑企业应当重视该项问题。暴露钢筋的裂缝,则可以引起钢体结构的腐蚀,外在的因素:水、空气、微生物与钢筋材质形成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而会是钢筋锈蚀,而锈蚀的钢体结构与外在的这些因素更容易形成化学反应,加速了钢体锈蚀的进程和时间,进一步破坏裂缝,更为严重者将直接影响钢筋结构的整体的外在保护,从而使整个房屋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失去保护。

2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

2.1因沉降作用而导致

因为该因素而导致建筑施工裂缝出现的案例非常,很多施工的部位在砌体工程或者较高层的建筑中,地基应力相对分布不均,而导致其底部和上部出现很多的建筑施工裂缝,这类裂缝都是会继续发展的,如果相关的工作人员没有很好的处理这些裂缝,都会导致其建筑物裂缝越来越大,最终难以实际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造成这类裂缝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影响,首先是设计者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尤其是在施工前的设计中,没有严格地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操作执行,以至于整体设计、尤其是力的设计不够合理,导致裂缝出现;其次是在施工中没有做好预防措施,导致裂缝出现后没有及时的发现和处理。

2.2因温度作用而导致

外界温度对于建筑工程建设过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整体建设中,很多的横墙纵墙都会因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出现膨胀收缩等现象,进而造成各类力的作用,最终导致裂缝出现。外界温度因素影响裂缝出现一般在墙体的中间部分出现的比较早,而两侧部分则较长一些。该类因素所产生的裂缝往往也是发展类型的,即如果不及时处理和调整,就会继续的发展,进而导致整体建设工程出现问题。

3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3.1表面修补法

该法适用于裂缝较窄,用以恢复构件表面美观和提高耐久性时所采用,常用的是沿混凝土裂缝表面铺设薄膜材料,一般可用环氧树脂或树脂浸渍玻璃布。施工时先将混凝土表面用钢丝刷打毛,清水洗净干燥,将混凝土表面气孔由油灰状树脂填平,然后在其上铺设薄膜,如果单纯以防水为目的,也可采用涂刷沥青的方法。

3.2充填法

当裂缝较宽时,可沿裂缝混凝土表面凿成V形或U形槽,使用树脂砂浆材料进行填充,也可使用水泥砂浆或沥青等材料。施工时,先将槽内碎片清除,必须及时涂底层结合料,填充后待填充料充分硬化,再用砂轮或抛光机将表面磨光。

3.3注入法

第一,加大截面加固法。顾名思义,是采同种材料-钢筋混凝土增大构件的截面和配筋,用以提高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抗裂性等。根据构件受力特点和加固目的、构件几何尺寸等可设计为单侧、双侧或三侧加固,或四面包套的加固。这种加固法是一种传统的加固方法,优点是工艺简单,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加固一般梁、板、利、基础、屋架等,缺点是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期较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影响,截面增大对结构外观及房屋净空也有一定影响,并能增加结构自重。

第二,外包钢加固法。所谓外包钢加固,就是在混凝土利的四角或两面包以型钢的一种加固方法。它的优点是构件的截面尺寸增加不多,但混凝土利的承载力可有较大幅度提高。对于方形或矩形利,大多在四角包角钢,并在横向用缀板连成整体,对于圆利、烟囱等圆形构件多用扁钢加套箍的办法。但这种方法用钢量较大,加固维修费用较高。

第三,预应力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是指采用预应力筋对房屋建筑物的梁、板、利和愉架进行加固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具有施工简便的特点,而且可在基本不增加梁、板、利截面高度和不影响结构使用空间的条件下,提高梁、板、利的抗弯、抗剪、抗压承载力和改善其在使用阶段的性能。这主要是因为预应力所产生的负弯短抵消了一部分荷载弯矩,致使弯矩减小,裂缝宽度缩小甚至完全闭合。预应力加固是一种加固效果好而且费用低的加固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缺点是增加了施加预应力的工序和设备。

3.4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养护过程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的过程直接影响裂缝是否产生,因此,规范混凝土的浇灌与养护是当前建筑企业也应当注意的一个环节。在实际施工时,要注意振捣密实时间点,恰当的把握好质量,同时也能降低泌水,也应当注意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浇筑顺序,确保浇筑主体的连续性和建筑的稳固性。

对于混凝土的养护,更应当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二次抹面和自然养护组合养护,同时在养护技巧的基础上配合合理的温度和湿度,既能有效的降低裂缝,同时还能创造良好、有效的养护条件。

4小结

当今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因而也提高了人们对社会的整体要求,特别是在生活质量上。在生活实际中,居民住宅建筑物的质量和人们日常生活的质量有紧密的关联。然而在社会当前发展中,众多居民住宅混凝土裂缝的问题经常产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应当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有效保证良好的房屋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吉军.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常见成因及预防[J].甘肃科技,2015,03:119-120.

[2]邬宏辰.浅谈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技术[J].江西建材,2015,09:84+86.

[3]杨明君.刍议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成因及控制对策[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5,07:72-73.

[4]阳春雄.钢筋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研究[J].四川水泥,2015,12:337.

论文作者:支长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对策论文_支长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