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软土地基的特点及危
1.1 软土地基的特点及危害
(1)软土地基土壤孔隙较大,并且含有大量的水分。作为比较常见的一种地质,在很多市政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都有出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土壤内含水量过高,因而导致土壤孔隙比较大。软土土质是由带有一定数量的负电荷的粉土粒和粘土组成,他们可以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使水分吸附在土粒的表面,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降低了土壤颗粒之间的粘结性,加大了软土土壤之间的孔隙。
(2)软土土质还具有流变性。由于软土土质具有流变性,所以软土土质长期在重力以及其他一些外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在发生形变之后,如果无法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形变进行加固和改良,那么在以后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坍塌,在造成成本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的同时,使得建成的道路无法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3)软土土质具有很强的压缩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软土土质的压缩性系数很高,其抗压性较低,当软土受到外部压力时,会导致土质迅速收缩并发生形变,降低土地的承载能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无法将进行测量并得到保证。
1.2 解决办法
对于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土质地基可以分为土质改良、土地置换和土地补强等三类,其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类:
(1)换土垫层。是指将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暗沟、暗塘等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去,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稳定性高的沙石、素土、灰土和矿渣等材料,并分层夯压已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2)排水固结。是指对于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饱和软土层利用预压、砂井、塑料排水板、真空预压、降水预压等手段根据道路本身的重量进行加载,使土体中的孔隙水排出,通过地基沉降,逐步提高强度。
(3)碾压、夯实。是指对于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通过重锤、机械振动、强夯等手段对地基或填筑的土石料进行夯击,以提高其密实度。需要注意的是对饱和粘性土慎重采用。
(4)振密、挤密。是指对于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松砂、粉土、杂填土和湿陷性黄土等不良土层通过振冲挤密、灰土挤密、砂桩、石灰桩、爆破挤密等手段使土体密实,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
(5)置换、拌入。是指对于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利用振冲置换、浅层搅拌、高压喷射注浆等手段,用砂、碎石等材料代替软弱地基,或在部分土体内掺入水 泥、石灰等形成加固体,与未加固部分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压缩量。
(6)加筋。是指对于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在土中加入土工聚合物加筋、树根桩等抗拉材料,提高土的强度和稳定性的方法。
2 市政道路施工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强化地基的抗剪性或增强地基的透水性来降低地基的压缩性,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2.1 换填法
换填法施工处理技术是指对市政施工道路中性质比较差的软土进行适当的换填,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路基的土质,提高路基土的使用性能,减少不良土质的软土有可能会带来的道路路基沉降、破坏等不良影响的可能性,是重要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之一。
2.2 软基加固表层法
软基加固表层法是指在进行路基填筑工作之前,把路基内的水分排出,降低施工所在地区表层的含水量,在保证施工设备可以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添加沙砾作为垫层并在其上方浇筑一层石灰粉、煤灰土或者石灰土,来阻隔路基内的水分向上渗透。有时候也可以在地面开挖一条排水沟,加速地表水的排出速度,然后为了使得开挖的水沟在接下来的施工过程中能够起到盲沟的作用,可以在水沟中回填透水性较强的砂砾。需要注意的是,在开挖水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施工区域的地形和土质状况,通过采取合理科学的手段开挖水沟,要保证水沟在施工中起到良好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水沟的深度需要控制在50cm一1m之间,宽度控制在50㎝左右。作为影响道路质量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市政道路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是道路质量的基本保障。
2.3 土工编织物增强技术
一般情况下,为了使市政道路的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以及保证市政道路的强度有所提高,通常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经过加工的聚合物作为土工编织物,然后研究相应的技术,提高施工的手段。并且经过加工的土木编织物其抗腐蚀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这符合当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满足市政道路平整的基本需求。为了进一步对整体结构进行加固,提高市政道路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在对软基加固时,通常会使用一些土木编织物来提高市政道路的结构能力对其各个部分的影响,然后可以配合使用砂垫层和砂砾垫层。同时,在地基上铺设一些砂垫层或砂砾垫层还可以起到排水的作用。
2.4 排水加固法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面对饱和的人软弱土层,我们通常会采用垂直排水固结法对软弱土层进行处理,来解决地基沉降问题,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为了地基可以快速固结,通常会在土体中设置垂直装置排水井,之后再配合填筑砂垫层。之前的在土体中设置垂直装置的排水井是为了加速将土壤孔隙当中的水分排出,减小土壤颗粒之间的孔隙,后配合铺垫的砂垫层主要是为了将土壤中的水分进行水平排出,并给予地基一定的压力作用,加速地基的固结速度,使其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固结,提高地基的土质强度。而在市政道路施工的具体实践中,土壤在动力固结的作用下其土层结构会在其原有的基础之上发生变化,土层结构的部分地区会出现一定的缝隙,这些缝隙的出现可以保证排水工作的顺利进行。除了通过垂直排水固结法可以对土层结构进行固结,还可以利用沉降的作用让土层结构实现固结。当夯击情况与沉降作用成正比并且土层全部实现液化时,土层当中的水就会变成自由水,随之而来的便是土层的强度有所降低,土层空隙当中的水分能够快速排出,此时所变成的自由水在土层颗粒的作用之下变成吸附水,促使土层的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和道路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人员和车辆能够安全的通行,保证我国的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我国城市化的速度不断提高,市政道路施工建设工作作为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市政道路施工建设工作的完成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城市化建设整体的工作成效。结合施工所在地区的土质情况科学合理的建设一条良好的市政道路能够让城市人口出行更为便利,同样的也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市政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软基加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这提高了市政道路结构的稳定性和地基结构的强度,防止出现路面坍塌的现象,保证人们的日常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祝有光.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建材与装饰,2018(03):259-260.
[2]成克其.浅析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5,34(07):37-38.
论文作者:沈利良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土层论文; 地基论文; 土质论文; 过程中论文; 是指论文; 土壤论文; 《红地产》2017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