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感染护理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论文_熊婷婷

强化感染护理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论文_熊婷婷

南京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 熊婷婷摘要 目的:评价探究强化感染护理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研究。方法:从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中抽选40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调查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配的方法分成两组对比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抗感染护理,而观察组的患者接受强化感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情况以及各项卫生合格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后医院废弃物的处理、个人物品以及手卫生合格情况对比,很明显观察的合格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患者极容易感染多重耐药菌,对其实施强化感染护理可加大程度上降低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安全接受治疗。

关键词;强化感染护理;降低感染;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4-ZYM

重症监护病房中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患者的生命体征不稳定,自身免疫能力差,因此对抗细菌的能力也随之下降,另外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服用抗菌类的药物多,患者接受紧急侵入性操作繁杂,使得发生病菌感染率较高。本身患者的生命危在旦夕,外加病菌感染使得临床病死几率大大提高,故加强病房感染护理极为重要。本文将对我院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收治的患者采用强化感染护理,分析此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6年11月~2019年1月,研究主体为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中收治的40例患者,以数字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1~68岁,平均(55.69±3.57)岁,疾病类型:呼吸衰竭5例,脑卒中6例,器官衰竭2例,颅脑外伤3例,其他4例;观察组20例,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43~70岁,平均(57.99±3.79)岁,疾病类型:呼吸衰竭4例,脑卒中5例,器官衰竭3例,颅脑外伤3例,其他5例。入选患者的基线资料经对比分析后无统计学差异,有研究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接受常规抗感染护理的为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减少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注意室内卫生,加强病情监测,做好日常消毒工作等。而接受强化感染护理措施的为观察组,详细措施内容为:(1)加强感染知识培训。召集重症监护病房内的工作人员开展感染知识教育,重点讲解院内可能存在的感染病菌、感染后的危险因素、相关预防措施等,重点对医护人员的意识和态度进行教育,提高人员防范感染的意识[1]。(2)无菌操作。对患者进行穿刺操作时需要对周围皮肤消毒,每天对患者的口腔做清洁消毒护理,维持病房温度和湿度在24。C、55%左右,使用消毒剂拖地、擦拭室内物品,于清晨开窗通风,并使用空气消毒机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对于治疗中的一次性物品使用后即丢弃在对应区域内[2]。(3)隔离措施。尽可能对每一位患者做到一对一护理形式,要求相关操作人员严格遵守ICU规章制度,接触患者前要遵守七步洗手法,落实手卫生消毒工作,统一佩戴口罩、手套和隔离服等,对患者护理后的呕吐物、体液以及沾有血渍的废弃物进行及时处理,患者使用的物品必须专人专用,针对感染严重的患者可单独隔离,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3]。

1.3观察指标

统计观察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并对相关工作中的合理情况进行整理记录,如:手卫生行为、院内废弃物处理、个人物品使用情况等。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4.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结果采用独立样本X2和t检验,P<0.05是统计学有意义的衡量标准。

2结果

2.1 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研究结果有意义,P<0.05,详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多重耐药菌感染结果对比( ±s)

组别 致病菌数(株) 感染株数 多重耐药菌感染率 观察组 33 2 6.06 对照组 33 8 24.24 X2 - - 4.2429 P - - 0.0394 2.2护理工作合格情况

观察组中各项工作的合格率均比对照组的高,对比有显著差异,详见表2。

表2 各工作环节卫生合格情况(n,%)

组别 例数 院内废弃物处理 个人物品使用 手卫生合格率 观察组 20 19(95.00) 20(100.00) 18(90.00) 对照组 20 14(73.68) 16(80.00) 12(60.00) X2 - 4.3290 4.4444 4.8000 P - 0.0375 0.0350 0.0275 3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情危急,变化多端,患者入院后需进行多项急救措施,因此对病房内的相关工作人员要求高,不仅要具备超高的救治技术,同时还要保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预防感染的意识,为此加强ICU患者的护理工作和质量极为重要。

ICU内除了基本护理不安全事件外,最容易发生的是多重耐药菌,发生此感染的原因由临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细菌自身变异后引起,此病菌对多种抗感染药物产生耐药性,极大的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4],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治愈。对患者实施强化感染护理能够从多方面进行感染控制,对医护人员展开感染知识教育,做好病房、个人物品消毒、隔离措施,完善手卫生管理制度[5]。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其废弃物处理、个人物品使用以及手卫生合格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合上述,对重症监护室病房的患者实施强化感染护理能很大程度上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促使患者良好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护理意义。

参考文献:

[1]谭善娟, 李玲, 邱蔓,等. 多学科协作联合集束化管理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的效果[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8, 17(2):156-159.

[2]李梅玲, 黄洁, 赵昱瑾,等.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交叉感染降阶梯防控策略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5, 15(6):552-556.

[3]温德良, 李智博, 温艺超,等. 重症监护病房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16, 32(13):2178-2181.

[4]陈燕达, 刘婷.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及定植与感染状况调查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1):187-188.

[5]林佩贤, 黄宝添, 许斐斐,等.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与耐药性分析[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15, 42(4):228-231.

论文作者:熊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强化感染护理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论文_熊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