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安全性的措施分析论文_李倩倩

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安全性的措施分析论文_李倩倩

安徽省医药设计院 安徽合肥 230022

摘要:随着建筑企业数量的增加,建筑企业也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建筑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便有必要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其中,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便有必要加强建筑结构设计,并在设计过程中洞察安全隐患因素,进一步提高建筑设计的安全性。笔者重点探究了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措施,以期为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提供一些具有价值。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提高安全性;措施

1 建筑结构安全性的评估

1.1 传统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来说,具有悠久的发展史,因此非常有必要给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做一个精准的定义。至今为止,国际上给建筑结构安全性下的定义都比较模糊,阻碍了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最新的一个定义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解释为建筑结构承载力的提高,包括结构整体以及构件两个方面的加固。结构安全性作为一个及其复杂的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了解不同种类的结构类型,但是目前在我国分析结构安全性时只是从局部出发,缺乏对整体的考虑。比如说,某些方法在目前只能解决一些表面问题,对于深层次的问题还不能完全解决。

1.2 我国目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评估

对于我国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来说,它可以用较少的资金和原材料,完成许多大规模建筑的建设,给建筑结构基本的安全保障,这些都是值得被肯定的优点。尽管如此,国内建筑结构安全性的设置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意外事故和外力的抵御能力也比较弱,失效的概率比较大。因此,除了规范建筑设计安全性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设计的安全度也要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减小事故发生的概率。近几年,为了提高建筑的安全性,我国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针对建筑结构的设计提出了很多改进的意见,在国内引起 了广泛的关注与议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加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还可以扩大内需、提高建筑和安全设备的耐久性,进而促进人民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建筑安全性的提高已经成为国家未来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2 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1 抗震性不达标

在我国当下的大部分地区,建筑结构的设计都很难满足抗震性能的要求,从最近几年地震发生的情况就可以看出,由地震引起的各种损伤充分暴露了我国建筑抗震性能不足的缺点,距离国家规定的标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对于建筑物来说,抗震性能达标与否直接影响着灾害发生时产生损伤的程度,因此为了提高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就必须要保证其抗震性达标。在我国,对于建筑抗震性的设计有以下规定:地震强度较小时建筑不损坏,地震强度中等时损坏的建筑可以修理,地震强度较大时建筑能够屹立不倒。尽管以上规定为建筑结构抗震性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但在我国当今的建筑企业中,依然存在部分建筑企业对建筑抗震性不够重视的现象,特别是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结构时忽略建筑抗震性的设计,一旦有地震发生,由于抗震性能不达标,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偷工减料现象普遍

一方面来说,建筑企业在设计建筑结构时通常都会把利益放在首位,因此就会出现部分建筑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偷工减料、使用质量不合格的钢材或者减少施工中钢材的使用量。在我国,对于建筑不同部位的施工配筋都有明确的规定,一旦违反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将会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埋下安全隐患。因此设计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监督建筑各个部位配筋的具体情况,保证建筑配筋达标。从另一方面来说,部分规模较小的建筑企业为了减小成本、节省开支,通常会使用冷轧变形钢筋,这种钢筋目前在中小型的城市中发展的也不成熟,脆性大、强度高、韧性小,不利于建筑的抗震性能。但是由于价格较低,在建材市场上总的使用量也比较大,对建筑的安全性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2.3 建筑结构不合理

如果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及经验,就容易设计出不合理的建筑结构,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或者其他的问题。此外,也存在部分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过分强调建筑外表的美观而忽略建筑的质量安全,或者在发现企业要求的设计不合理时为了保住工作不予质疑,最终导致悲剧的出现。因此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来说,要换位思考,学会从顾客的角度出发,不能为了公司或者个人的利益允许建筑结构不合理的存在,要全面考虑实际的情况,在保证建筑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再去思考美观的设计,保证最终设计的建筑结构都符合标准,尽量避免安全隐患的存在。

3 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安全性的措施

3.1 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抗震性的重视程度

作为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在结构设计的实际过程中,除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之外,还需要认真、严肃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灵活多变的创新思维。设计人员对所有构件的设计工作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充分了解各项章程和规范的具体含义,积极配合工程建设的其他工作,认真反思和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及教训,做到精益求精。更重要的是,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要改正原本忽略建筑抗震性的错误思想,正视建筑抗震性的重要作用,发挥自己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作用,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设计建筑结构时融人抗震性能的设计,减小地震发生时的安全隐患,对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负责,积极相应以人为本的国家政策的实施。

3.2 严格遵守建筑结构的设计规范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结构在我国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家发布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规定不能只是技术性方面的,还要具备较强的政策性,要做到与时俱进,一旦发现建筑结构的设计规范中存在不符合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要求,及时予以修改,保证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合理性。在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指导下,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保证建筑的质量,尽量避免安全隐患的存在,如果在设计建筑结构时发现不合理的设计和行为要及时地提出来,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减小类似失误发生的可能性,使人们的安全得到保证。与此同时,对于那些不遵守规范还屡教不改的设计人员要进行及时的思想教育,避免将来发生更大的损失。

3.3 研究开发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新技术

为了跟随社会进步的潮流得到不断的发展,所有的企业都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当今建筑行业的发展同电子技术进行了结合,建筑结构设计的难度越来越大,内容也越来越复杂。除此之外,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结构的传统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不了当今社会对于建筑安全性能的新要求因此,在设计建筑结构时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研究开发能够提高建筑安全性能的新技术,比如说可以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开发相应的设计软件,设计出满足建筑安全性需求的结构方案,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及探究,我们可得出,做好建筑结构设计的的第一步便是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要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进行更深入的探求,再通过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实际工作进行分析,形成对现已存在的问题实行分类及研究,找到真正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与质量,保证建筑安全性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文清. 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结构安全性的措施[J]. 中华建设, 2014(08):33-34.

[2] 叶钟.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安全性的探讨[J]. 四川水泥, 2016(11).

论文作者:李倩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安全性的措施分析论文_李倩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