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崔丹丹

浅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崔丹丹

崔丹丹

(泰州市人民医院南院儿科 225300)

【摘要】 目的:探讨和浅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从而更好指导实际护理工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7.4±2.3)d,护理满意度83.7%(36/43),研究组均住院时间(5.2±1.7)d,护理满意度95.3%(41/43)。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能改善患儿病情,减少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儿科护理;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235-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生存质量的重视,儿科护理不仅涵盖早期的疾病护理,更注重以小儿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小儿,其在生理、心理、临床表现等方面均不同于成年人,且各年龄段的小儿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给临床护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人性化护理是创造性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护理模式,旨在保持患者身心上的舒适状态,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属于创造性整体的有效护理模式[1]。为创建我院儿科优质护理服务品牌,我院于2013年来在护理实践中对患儿采取了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显著,且取得了患儿家长的良好口碑,现整理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1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男孩18例,女孩25例,平均年龄(5.5±3.4)岁,平均病程(3.2±1.4)d,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男孩20例,女孩23例,平均年龄(5.1±3.2)岁,平均病程(3.7±1.8)d,行人性化护理。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的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系统全面的入院评估 医护人员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患儿的基本信息、病情、生理、心理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全面评估小儿的状况,找出健康问题,制定系统全面的护理计划,为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性化护理打下基础。

1.2.2安全护理 病床设置床栏,防止睡觉时发生坠床。管理好电源电线,防止触电。厕所及门口防滑垫,如厕时需有人陪护,以免发生跌滑。注意药物的管理,防止误饮误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布置温馨病房环境 室内应安静,光线明亮,温度适宜,病房的布局颜色可采用暖色系列,墙面装饰一些“喜洋洋”、“灰太狼”等卡通图案,房间内也可放置些绿色盆栽,营造温馨氛围。房间病床头前或走廊外,摆放可爱玩具供患儿玩耍。病房内电视可定时播放动画片供患儿观看。

1.2.4疼痛及日常护理 小儿多畏惧疼痛,治疗前期打针,输液在所难免。操作之前,仔细安慰、鼓励患儿,可以用玩具、糖果等进行诱导,安抚患儿情绪。穿刺时准确暴露血管,争取一次性穿刺成功,退针时缓慢轻柔,及时用棉球按压防止出血。另外还要关注患儿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情况,消除患儿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得到家长的信任和支持[2]。

1.2.5健康宣教 根据各年龄阶段小儿智力发育的水平,向他们有效解释疾病治疗和护理过程,帮助他们建立自我保健意识,培养他们的良好生活习惯,尽量纠正不良行为。年纪较小的患儿可采取动画、儿歌、卡片等手段结合寓教于乐的形式。年纪大些的患儿,可通过口头宣教、阅读健康教育书籍、观看影音资料等向他们有效地解释疾病治疗和护理过程。同时也要注重对患儿家长有关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帮助树立健康的态度和行为,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正态计量数据用“x-±s”表示,正态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7.4±2.3)d,护理满意度83.7%(36/43),研究组均住院时间(5.2±1.7)d,护理满意度95.3%(41/43)。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儿科护理的服务对象为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由于身心尚未成熟,缺乏适应和满足需要的能力,依赖性强,合作性差,需特别的保护和照顾,否则易发生各种意外。因此要了解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点,并给与针对性的护理,使患儿能得到良好的护理[3]。儿科人性化护理就是注重坚持以患儿为中心,住院前的详细评估有利于开展个性化的护理,通过营造温馨童趣的氛围消除患儿的内心的恐惧和害怕,通过安全护理、疼痛及日常护理、健康宣教等一些列人性化的措施,都充分体现了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最终促进了患儿的康复并缩短住院周期,且满意度较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能改善患儿病情,减少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张霞.临床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23(14):352.

[2]王星歌,郑俊清,王晓菲.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13(4):367-369.

[3]李朵.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10):147.

论文作者:崔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  ;  ;  ;  ;  ;  ;  ;  

浅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崔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