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我国经济“稳增长”的政策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经济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51(2014)27-0039-08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要经历经济结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的变化,表现为一个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因为:第一,经济发展必须不断适应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不可能一劳永逸的采取一种模式。第二,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尽相同。第三,经济发展经常会遇到不利冲击甚至危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这种不确定性和风险更大。所以,转型升级是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环境与条件变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阶段性矛盾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有效应对各种危机风险的过程,归根结底是为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各国经济竞争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根据不同经济阶段特点不断转型升级的竞争。 一、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制造业中心。2012年我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于2010年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也就是说,进入了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将面临“中等收入陷阱”①的挑战。同时,我国经济形势也错综复杂,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失衡、产能过剩、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多种结构性矛盾凸显,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日益突出,不转型升级则举步维艰,依靠资源要素大规模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也越来越难以为继。主要表现为: (一)劳动力供给趋紧、人口红利趋于减少 近年来,随着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预期寿命提高,我国劳动力数量和比重均出现下降。2012年年末,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9.2亿人,比上年年末减少205万人,为近年来首次下降,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68.1%,下降0.5个百分点,说明中国的劳动力可能已开始进入了刘易斯拐区。相应地,劳动力成本出现快速上升。2005~2012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货币工资年均增长22.0%;2010~2012年,农民工月均收入年均上涨16.3%,都是在高速度的增长。在烟台地区,在上海,在长三角,在福建,在东南沿海很多企业用机器设备代替人工的过程很快的,为什么?就是劳动力供应相对减少了,劳动成本开始增加了(见图1)。 (二)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环境约束增强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偏低。人均可再生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我们号称是煤炭大国,煤炭是我们相对比较富有的资源,但人均拥有量也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0%,石油与天然气更是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5.3%与8.6%(见表1)。 图1 16~59岁劳动力占比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与此同时,我国资源消耗的规模却十分巨大,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日益突出。2012年,我国 GDP占世界总产出份额为11.5%,消耗的煤炭、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和淡水却分别占世界消耗总量的50.2%、21.9%和15%左右。当前,我国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已经名列世界前茅,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下降,在国内供给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主要能源、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另外,广大民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倒逼经济转型升级(见表2)。 (三)全球化红利减少、外需提振乏力 随着我国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受到较大挑战,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趋于下降。加入WTO后,我国曾享受了近十年的全球化红利,2001~2008年出口年均增长高达24.4%。近几年,劳动力供求关系出现新的变化,人工成本快速增长,使得出口竞争优势减弱,出口增速明显回落。2012年,我国出口额增长7.9%,增速比1979~2011年的平均增速大幅回落14.2个百分点。2013年出口增速进一步回落,7月份出口增长5.1%。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2009~2012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平均贡献率为-10.0%,而加入WTO后的2001~2008年期间,年均贡献率为11.5%(见图2)。 图2 出口增速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图3 资本形成和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四)投资的增速放缓、内需拉动贡献上升 从投资变化情况看,有两个特征:一是长期增长趋势放缓。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3%,增速比1982~2011年期间的平均增速回落1.0个百分点。2013年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1%,增速继续回落。未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一步突出,国民储蓄率趋于下降,预计投资增速将继续放缓,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将有所减弱。二是未来一段时期投资仍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城镇化方兴未艾,工业化还没有完成,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速不仅合理而且必要。 与投资和出口变化相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稳步提升。2011~2012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54.2%,不仅比2001~2010年提高11.7个百分点,也高出同期资本形成和净出口的总贡献率8.4个百分点。未来一段时期,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将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趋于扩大。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改善创造了条件。特别是近两年消费率稳中有升的态势较为明显(见图3)。 (五)潜在增长率下降、经济步入中速或次高速增长阶段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呈现趋势性回落态势。1978~2007年30年间实现了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3.0%的速度。2008~201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3%,比1978~2007年年均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2008年、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经济分别增长9.6%和9.2%,值得指出的是,如果没有大规模刺激政策出台,这两年的经济增速可能更低。2011年一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增速连续七个季度下滑,2013年以来又连续两个季度下滑,虽然有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的影响,但其深层次原因是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见图4)。 从世界各国发展历史看,经济增速的回落是主要经济体进入转型新阶段后普遍出现的情况,符合经济发展阶段演进的一般规律。一般追赶型经济体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后,先前快速发展所依赖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趋于减弱,潜在增长率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下降,随之经济增速会有一定幅度的放缓,有的回落幅度还比较大。潜在增长率下降要求我们必须及时调整经济增长预期,我们不可能再如前30年般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速将围绕在潜在增长率上下一个合理区间内波动,每年7%~8%的增长率可能将会是个常态。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为,如果继续追求过高的增速,不仅违背经济规律,还会加剧已有矛盾,损害发展的可持续性。相反,经济增速的适度回落有利于缓解能源资源供求矛盾,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把工作着力点放到经济转型升级上来,有利于实现更长时期和更高质量的发展。 图4 1978~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统计年鉴。 二、“稳增长”是经济新阶段促进转型升级的基础 从以上对当前我国经济新阶段的具体分析来看,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走转型升级的新路径。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则涉及方方面面,必须抓关键问题,破解主要矛盾。总的来讲,重点就是要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为核心思想的“克强经济学”,统领我国经济发展政策,在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保护生态等方面,扎扎实实做一些工作。其逻辑关系为:稳增长可以为调结构创造有效空间和条件,调结构能够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两者相辅相成;而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则可为稳增长和调结构注入新的动力,最终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可见,“稳增长”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是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政策切合点。按照克强总理的话说,“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为调结构赢得时间和空间。 从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要求来看,“稳”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水平,在增长中提质增效,调整结构。二是要保持宏观经济运行基本稳定,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所以,“稳增长”并不是片面地追求速度,而是要与结构调整和稳定物价更好地结合起来。我们所要的增长,是有效益、讲质量的增长,是物价稳定、民生改善的增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宏观调控将更加注重有保有压,在“稳增长”的同时,对那些过剩和落后的产能要坚决淘汰,决不允许其死灰复燃。 (一)着力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合理增长 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是转型升级的应有之义。经济增速过高、过低都不行。过高,会让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进一步加剧,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就不足;过低,转型升级就缺乏物质基础,也会给就业和社会带来冲击。按照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6月8日的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来说,就是要在坚持稳中有进的同时稳中有为。“稳”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具体来说就是要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针对当前情况和可能遇到的挑战,通过科学的应对措施,实现稳增长和保就业,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完成,在经济合理区间内运行。 在当前减速“换挡”,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必须尽力发挥投资和消费这两手的作用。首先,加强急需的薄弱环节建设,扩大投资需求。把资金投在一些薄弱的基础设施方面不会造成重复投资,不会形成过剩产能,反而有利于结构调整。现在的城市基础设施差在地下,应该下决心,不搞表面文章,扎扎实实搞好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县城的污水处理厂等。确实把投资放在急需的方向上,在拉动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其次,改善消费供给,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定消费预期,让老百姓敢消费,没有后顾之忧,同时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挖掘有需求潜力的产品,增强消费意愿,让老百姓愿意花钱。如要加强信息消费,中国人往往有“消费从众”的习惯,改革开放后,全民追求“三大件”。再穷也得弄个电视机。现在我国的手机用户已达到11亿人,每年更新换代的量就很大,这说明信息消费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所以应加大“宽带中国”的建设力度,促进宽带网络等信息消费,切实寻找新的消费热点来释放内需潜力。最后,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潜力。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增加供给、扩大内需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据测算,城镇化②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的建设投资。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的重要抓手,发挥其促进投资和消费增长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尤其是棚户区改造。这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这个方面没有争议,而且有经验。现在全国还有4000万户,1亿多人口住在棚户区,城市内部也存在二元结构,这个问题也是该必须解决的。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棚户连片,老百姓心中不平衡。从“稳增长”角度看,棚户区改造对扩大投资和消费都有好处,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 (二)财政金融政策要稳中有调 “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像走平衡木和骑单车,没有“进”和“为”,想“稳”也是很难的。这就需要注重提高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更加注重把稳增长与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结合起来,研究出台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政策措施,努力完成稳增长的基础性任务。特别是要用好财政货币政策,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保持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在坚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前提下,要提高财政资金运行和使用效率。针对前不久审计发现的各级财政存在的资金沉淀现象,采取措施把这部分闲置的资金激活用好。另外,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三公经费等行政开支,把省下的钱更多地用于保民生、稳增长、促转型上来。政府的开支压一点、缩一缩,并不会对经济有大伤害,相反,民生的支出保证了,对带动消费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就对稳增长产生了正能量。要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重点是要调整货币信贷存量结构,抑制虚拟经济,支持实体经济。同时,发挥好杠杆调节作用,根据市场流动性情况,综合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促进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尤其要关注我国的地方融资平台问题,虽然地方债总体可控,但仍然要随时监控各级政府的融资方式和举债规模,不能人为干预银行,特别是地方银行的运营,也不能违规进行财政担保,防范出现系统性风险。要推进金融体制完善,放宽准入与加强监管并进,在加强监管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和农村对金融的需要,如抓紧研究制定村镇银行的发展思路和规划。通过窗口指导,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等办法,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有就业、扩就业的实体经济。 (三)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稳增长、促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在中西部,但目前总量大的还是东部。环渤海经济带处于东部,贯通南北、链接陆海,总人口2.5亿人,GDP以及投资、消费、进出口等主要指标都占全国的1/4,作用独特、区位优越、基础雄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是中国经济最有潜力的新增长极之一。要注意在稳增长的同时加大转型升级的力度,不能再走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注意结合改革创新,构建区域合作发展的协调机制,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一市场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对接为重点,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取得更大进展,把环渤海地区打造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另外,也要研究最近提出来的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的“中四角”的四省联动互通发展现象,“中四角”有3亿多人口,比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人口还要多。如果这四省真的能够打破方方面面的区域分割,形成统一市场,激活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就会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就很有可能把“中四角”打造成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可以对稳增长的战略目标起到有效的促进和保障。 (四)政策远近结合,调动地方发展潜力 一般来讲,“稳增长”侧重于短期的需求总量调控,“调结构”侧重于长期的供给结构改进。但事实上两者并不矛盾,只要创新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着眼于“补短板”和“挖潜力”,就能让长期战略在当前得到落实,同时规避短期刺激经济政策的弊端,走出一条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路子。如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7月9日部分省区座谈会上讲的几点政策措施,铁路投融资改革、棚户区改造、信息消费、节能环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都是兼顾当前和长远的好路子。同时也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各地发展部均衡的现状,在加强区域合作的政策制定中,促进稳增长目标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很大。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性增强,每个地区越来越不可能独善其身,打破行政区划合作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更要加强合作、抱团取暖,切实调动各地发展潜力。一方面,可考虑共同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既要畅通铁路、公路、航运等运输大动脉,也要疏通毗邻地区的毛细血管;另一方面,要在医疗教育资源共享、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等软环境上共建平台。应提前规划,积极引导,推进产业转移和经济转型同步进行,在区域间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挖掘各地的发展潜力,在调结构的同时,切实做到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三、在正确认识经济运行合理区间中确保“稳增长” “合理区间论”,是被巴克莱银行称之为“克强经济学”的一个核心理念。2013年7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在这样一个合理区间内,要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7月1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他指出,从国内外实践看,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有客观必然性,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要防范通货膨胀。至此,上限与下限形成的“合理区间论”,是“克强经济学”为市场理解和预判宏观政策带来的新视角。与“合理区间”相适应的,是要形成科学、合理、明确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既包括经济总量政策,也包括调结构的措施和促改革的举措,从而针对经济走势的不同情况,把调结构、促改革与稳增长、保就业或控通胀、防风险的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既利当前又利长远,从而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这个政策框架不仅要与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配合起来运作,而且是稳定的,可预期的。 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握好合理区间和政策框架相配合的动态调整:当经济运行逼近下限时,宏观政策要侧重稳增长;当经济运行逼近上限时,宏观政策要侧重防通胀。稳增长为调结构提供了空间和基础,调结构将奠定长期稳增长的基石。同时,要保持调结构和促改革的中长期措施相结合,使得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另外,也要注意“上、下限”指标值不会一成不变,但在一段时间内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市场和社会就会形成稳定预期。 作为具体实践的应用,对于2013年的经济运行合理区间,李克强总理所提出的“上限”和“下限”,则重申了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这就是说,“稳增长”是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即要求2013年的经济增长率不滑出7.5%的“下限”。中央领导层之所以把2013年的经济运行“下限”定在GDP增长7.5%左右,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较低增速,也是依据我国经济面临的新阶段、新情况,所作出的慎重决策,考虑到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五年前、十年前相比,现在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数量都大不一样。当前,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已是客观规律,所以目前增速放缓也是我国政府“有意的”政策选择。从我国2013年一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看,已接近合理区间的“下限”,“稳增长”就成为当前宏观政策需要着重加力的方向。从“克强经济学”主旨来看,不能片面追求GDP,但也不可能不讲GDP,只有摆脱“唯GDP论”的心理枷锁,着力“稳增长”的同时,抓好进一步的“调结构、促改革”,才能真正推动我国经济走上转型升级之路。 从更深层次的维度上看,稳增长实际就是要保就业。城乡居民就业作为衡量经济运行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样能够印证经济平稳。2013年上半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725万人,比2012年同期增加31万人。国家统计局每月一次失业率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年我国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所以,中央当前提出的7.5%的稳增长“下限”,其另一维度的政策指向是与就业直接相关的。据权威部门测算,我国现阶段要保就业,使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经济增速就不能低于7.2%,否则就会直接冲击就业。2008年和2009年曾经被动有过一次“压力测试”,当 GDP滑到7%以下时,就业确实出现了问题。因此,2013年要保持“下限”7.5%的增速,实际上也就是为了“保就业”。今后,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我国的就业吸纳能力将逐步增强,即使经济增速再低一些,就业之“底”也是有保证的。 总之,在“稳增长”的目标下,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十分重要,也可以认为“克强经济学”的“合理区间论”为我国的经济列车配置了仪表盘。没有一定的速度,扩大就业、提高收入和改善民生就没有物质基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也无从谈起。有人认为,经济减速有利于倒逼结构调整,但速度不是越低越好。经济一旦失速,进入惯性下滑轨道,信心缺失与经济下滑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不仅结构调整难以有效推进,而且经济基本面还会受到巨大伤害,重启的难度和成本也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既不能不顾发展环境和条件变化,盲目刺激经济增长,也不能放任经济减速跌出合理区间。只要在这种“合理区间论”的高度上,认识“稳增长”所传达的国家经济战略,才能在实践中切实采取恰当政策和措施,为保持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注释: ①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 3000~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 ②需要指出的是,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当前,需要抓紧做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让进城务工的2亿多农民工变成城里人,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让那些想留在城市的打工者变成城里人,可以大幅提高完全城镇化率。另一方面,搞好城市的棚户区改造,这是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关键举措。我们把城镇化的过程,变成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过程,这样的城镇化,联结了内需与民生,老百姓才支持、拥护,效果才会更好,也才能最终为转型升级做出更大贡献。标签:稳增长论文; 经济转型升级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城市gdp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