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扶贫与社区再就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就业论文,城镇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镇居民贫困和就业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凸现的社会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笔者将从社区再就业这个途径对解决城镇居民的再就业问题做些分析探索。
一、对城镇贫困居民现状及再就业问题的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1996年底公布的资料显示,我国城镇约有1,13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占城镇总人口的4.7%。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贫富将会进一步拉大。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过程中,停产、半停产企业不断增加,下岗人员也随之逐渐增多。这样,城镇贫困群体总的趋势是规模不断扩大,程度进一步加剧。目前,我国的城镇贫困居民可分为三类:一是社会弱者。这类贫困者在各国都存在,包括各种病、残及其他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贫困者;意外灾害和意外事故形成的贫困者。这类贫困者历来靠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的救济及其他部门的临时救济来维持生活。二是我国现阶段出现的以停产、半停产以及破产的国有、集体企业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为主体的贫困职工群体,此类贫困者在大部分城镇已构成了贫困阶层的主体。造成此类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传统工业不断萎缩,新兴工业日益发展壮大,导致了结构性失业;其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由于自身因素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了部分企业破产或勉强维持生存,使大量职工下岗待业;三是从农村流入城市,靠打工维持生存的富余人员。这些人在农村无地可种,在城市既无户口,又无固定职业,民政救济照顾不到,仅靠打工维持生存。目前这部分人仍有扩大的趋势。
城镇贫困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所强调的职工、企业和国家三者之间的特殊利益关系,使企业的职工群体对企业、对国家形成了高度的信任感和依赖感。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三者之间的这种特殊的利益关系也随之得以改变和调整,尤其是当职工处于贫困状态时,就更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城镇扶贫工作中尚须不断加大力度。如普遍实行的“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线”、“送温暖工程”、“再就业工程”等,这些做法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贫困居民的关心。但是,从总体上看,对城镇贫困问题的严重性、艰巨性以及长期性普遍认识不足,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是比较落后的,多为一些临时性的救急措施,不能适应城镇贫困的严峻现实,社会化的反贫困体系及社会救助体系尚未建立。要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居民贫困问题,就要改变扶贫工作的观念和方法,变被动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充分实施再就业工程,拓宽再就业渠道,增加再就业机会。
城镇贫困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是第二类和第三类人员。第一类人员由于丧失劳动能力,已很难再就业,只有靠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的救济维持生存。第二类和第三类人员,尤其是第二类人中,他们既有劳动技能,又有劳动能力,只是由于企业效益问题,导致下岗待业,只要对他们进行再就业教育,就可以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走出贫困状态。
二、社区再就业是解决城镇扶贫的一个新途径
社区再就业是解决城镇贫困人口再就业众多途径中的一个新途径,它是通过社区服务来提供就业机会的。社区服务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发展行业,它在为帮助解决城镇扶贫,开拓就业渠道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居住条件、生活需求、家庭结构和人口组成等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逐渐走出家庭,日益社会化。新的社会变化需要新的服务机制来适应。社区服务正是抓住了当前这个有利时机,从当初为离退休者、老弱病残、鳏寡孤独者提供社会保障服务,发展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共同参与、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标准有别、服务质量较高、服务效益较好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逐步实现社区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抚、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的系统化服务机制。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社区服务含义的新的界定,使原来的服务范围扩大,就业人员增多。
其次,社区服务以其就近、方便、快捷、全方位的特色服务日益为人们所接受,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潜在的就业机会。随着社区建设的正规化和家庭生活的社会化,社区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增多、机制不断完善。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社区服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信息服务。提供商务信息等各种信息;二是保安服务。提供防盗、防匪、防火等服务,保护社区安全;三是家教服务。提供介绍家庭教师、家庭教育咨询等服务;四是儿童娱乐服务。为儿童、少年提供保健、业余文化活动场所;五是青年社交服务。为青年提供健康的社交场所,为青年提高素质创造条件;六是老年活动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品茶、下棋等场所,成为老有所乐的天堂;七是家务服务。提供各种如购物、搬运物件、打扫卫生、修理电器、房屋装修等家务劳动服务;八是慈善事业服务。倡导组织各种慈善机构,救助弱者。通过以上服务,不仅可以方便居民,而且还可以吸纳有技能的失业者参与社区服务。
第三、社区服务作为第三产业,与其他服务行业相比,尤其是在提供就业服务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其服务机构是在各级政府的支持鼓励下,在街道居委会具体指导下,由群众自发组织的,和便于管理的群众性组织。二是社区服务人员可以通过招聘来选择热衷于社区服务的专职或兼职人员,接受服务机构的统一管理。三是社区服务具有福利性,它的服务收费标准低于社会标准,易被社区居民接受,同时又保证了服务人员的开支。
社区服务不仅是一个新兴的第三产业,而其发展速度也在逐步加快,各级政府也不断加大对其扶持力度。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不仅可以方便居民生活,而且可以促进社区就业机制的完善,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尤其是可为城镇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这些贫困人口其本身生活在每个社区当中,他们对社区服务的范围、性质熟悉,因此,在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它具有为吸收贫困人员提供再就业功能,为政府和社会解决了困难,减轻了负担。
三、城镇扶贫和社区再就业当前需要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
1.关于社区再就业机制的认识问题。目前,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大力搞好社区建设已达成共识。但是,对社区就业机制的认识则比较模糊,对社区能够提供就业机会的认识还不充分,在社区就业工程上做的工作还很不够。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搞好社区建设,不仅可以满足人民需要,发展社区经济,也可以拓宽就业渠道,一举三得。要本着社区服务——社区就业——发展社区经济这一思路来进行社区建设。因此,对管理一方平安的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必须对建立社区就业机制予以充分重视。
2.关于社区服务的再认识问题。前面,已经对社区服务的现实意义在理论上做了阐述。但在实践过程中,街道注重的是社区服务的经营性,即更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它的福利性。社区服务的经营性和福利性是社区服务的双重特性,忽视哪个都会导致偏离社区服务的宗旨。应该认识到,社区服务是对下的,社区经济是对上的,要通过社区服务机制的完善,达到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救济制度的统一,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及其参与社区管理的主动性、自治性和互助性,充分利用社区的人力、物力资源,大力改造、完善社区生活环境。根据目前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只有抓住社区服务这个切入点,才能全面带动社区建设的发展。
3.关于城镇扶贫方式的再认识。早在90年代初,城镇居民贫困的苗头就已显示出来,政府部门也及时制定和实施了扶贫计划,但这种扶贫计划和扶贫方式都是被动的,如筹集扶贫资金、“送温暖”工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这些方式可以用来应急,可以暂时缓解城镇贫困人员对社会造成的压力。但是,从目前形势来看,城镇贫困人数不断增加,且贫困程度也有加深的趋势。因此,单靠这种被动式扶贫,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容易对社会和政府形成新的压力,带来新的问题。所以,要变被动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要把开发式扶贫作为今后扶贫的重点,要全面实施“再就业工程”。社区再就业工程大有潜力可挖,各级政府要在这方面大做文章,探索出城镇扶贫、实施再就业的一条新路。
4.关于城镇扶贫人员再就业教育问题。解决城镇扶贫问题,一方面要靠政府解决;另一方面则要靠贫困人员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职业技能,增加选择就业机会。因此,必须对城镇贫困人口进行再就业的教育,一是开展树立“大就业”思想的教育活动。教育贫困人员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树立自主创业、自主就业的新思想;树立多元化、多形式、市场化、开放型、区域性就业的新思想。二是开展增强技能的培训活动。通过对贫困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强其自身的造血机能。培训要以市场的需要为宗旨,内容要实用多样,形式要方便贫困人员。通过教授专业知识、教授基本技能和实践经验,让贫困人员更多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艺、新本领,以适应竞争上岗、择业转岗和下岗再就业的需要。三是建立形式多样的再就业基地。除了政府和社会为贫困人员提供的就业基地外,还要重点发展社区就业基地建设,街道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就业基地,这样可以为贫困人员提供一个长期的就业机会。
总之,城镇扶贫问题单靠社区再就业这一条途径是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得到妥善、完满解决的,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才能真正解决。但是,社区再就业对于目前解决城镇贫困问题仍不失为一种适时、有效的好方法。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机制,搞好社区再就业工作,更快更好地解决城镇贫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