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获了自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徐舒扬名片
徐舒扬:2001年浙江省高考文科第一名毕业于浙江嵊州市第一中学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高考总分:656分
语文:135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科综合:235分
我一直认为,历年的高考状元们应该是由特殊材料构成的:他们有着超常的智力,有着非凡的毅力,有着不同凡响的境遇,而我却不同……
2001年7月23日下午4时左右,当清华大学招生老师打电话到我家,告诉我就是今年的浙江省文科状元,并希望我报考清华时,我妈一下子愣住了,继而欣喜若狂。而我,则异常平静。我突然发现状元离自己这么近,原来状元就这么一回事。我突然感到体内涌动着一股力量: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
这种力量是什么?是乐观,是自信。只要付出努力,方法科学,我就能做得最好。所以说,今年夏天,我收获的不仅仅是高分,不仅仅是圆了北大梦,不仅仅得到诸多赞誉与羡慕,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自信。
自信是我成功的支点,自信将伴着我走入北大,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父母给我的是信任和宽松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父母都是教师。在常人眼里,我的功课,父母是会全力辅导的,其实他们很少辅导我的学习,但他们给了我许多精神财富,赋予我乐学的力量源泉。
上代都是农民的父母,出生在两个偏远的小山村。他们都务过农,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理想的追求,没有放弃过学习,最后都抓住机会考进了师范,走上了讲台。父母给我一种强烈的感受:一切都要靠自己奋斗,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父母给予我的最大财富。父母给我的另一笔财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使人受益匪浅,而且将终身受益。从上学的第一天起,父母就要求我做到自觉,即放学后,不用父母催促,先完成作业再出去玩耍。从四年级开始,父母着手培养我的自学习惯,要求我在没有教师教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其中一个训练方法便是:每年寒暑假,让我先学习下学期的功课,碰到问题,自己从课本上找答案。这让我尝到了独立思考的甜头。
上初中后,父母渐渐给予我更多的信任,越来越多的自由。这种信任、自由是我最为受益的财富。他们从不限制我看电视、看课外书、打篮球等。可以说,只要我感兴趣的我都可以去做。当然,这种充分的自由是以我从不滥用自由权利为前提的,我要长期获得自由,就必须做得更自觉。父母也从来不在学业上给我压力,从来不定名次目标,而给我更多的是鼓励,是表扬。他们期望的是我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我每取得一点进步,父母都会表示祝贺。可以说,和谐、宽松、活跃、民主、文明的家庭氛围,使我得以健康成长,收获了成长的诸多快乐。
我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
每个同学都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我觉得在每个学习阶段订一个计划,针对学习状况,有目的地去学习才会取得高效。总结得失,查漏补缺,也是有效的一招。如在最后的复习阶段,我把复习分成三轮:第一轮复习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第二轮复习主要是以习题来巩固课本知识;第三轮复习再次回到课本,理清知识结构,消灭疑点难点,使知识网络化。当然,这三轮复习是我自己进行的,我还跟着老师的计划复习,两条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我尽量使自己的复习进度超前于老师。这样做使我产生一种比赛的快乐感。
此外,我还针对学科的特点,制订了一套各具特点的学习方法:
学习语文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在高三,我读《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其中不乏好文章,不仅有利于提高语文水平,而且客观上起到了陶冶情操,感悟人生真谛,激励我乐于进取的作用,对调节学习节奏,调节精神状态也很有帮助。
我的数学复习重在培养数学思维,锻炼理解能力。我做的数学题不是很多,但做得很精。在新题、典型题上舍得花时间,着重使自己的逻辑推理、分析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后,解题时就会有海阔天空的感觉。
我的英语复习都是以增加词汇量为目标的,我从词汇表中找词汇,从模拟试卷中找词汇,从英语小说中找词汇。学了词汇,我要学会应用。我以每天读2篇到3篇短文的办法来加强阅读能力。我还喜欢看浅显的英语小说,既是学习,也是休息。
文科综合的复习,力争融会贯通。根据我的理解,历史学习重在记忆,地理学习重在应用。共同特点是: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密切关注时事热点。文科综合复习时需要多角度、多方面,不能被单科思维所禁锢。
正是这样一套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才使我不但不感到学习的苦,学习的累,反而品尝到了学习的甜,学习的温馨。
要有良好的竞技心态
高考一考定终身,确实有其不合理之处。问题的关键是,就目前而言,似乎很难找到一个比高考更好的考试机制。既然高考客观存在,那么,我们做学生的只能积极应对,争取考个好成绩,给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舞台。
我经常想,高考好比是竞技体育。显而易见,竞技体育并不一定就能强身健体,职业运动员大多伤病缠身,留有许多后遗症。但竞技体育其独特的魅力,那就是对人的潜力的挖掘,特别能锻炼人的意志。高考何尝不是如此!我特别喜欢打篮球,梦想自己能像乔丹那样充满激情,富有想象力,玩得最潇洒。正因为如此,我特别渴望高考,我希望在高考中证明自己。这种良好的竞技心态,无疑是我这次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考前,我经常说一些鼓励自己、培养自信的话。比如我的考试座位是在顶楼最西边教室的靠窗第4位,这是一个阳光能晒到,热气逼人的位子。当我见到这个位子时,确实很沮丧,但我马上就对自己说:好事多磨,上天一定是让我在最困难的环境中取得成功。考试时,我不慌不忙,做到“一快一慢”,即审题慢,答题快,不片面追求速度,而十分重视正确率,把检查的步骤渗透到解题过程中。遇到难题,决不死缠胡打,该放弃的就果断放弃,这一点同样重要,只有学会放弃,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我想说,我们不能惟高考,惟高分,惟学习。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其实有许多乐趣。在过去的12年,虽然学习是我的主要任务,但我的课余生活也很丰富多彩。看小说、打篮球、下围棋。打乒乓、听音乐都是我的爱好。打篮球既可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下围棋可以让我静下心来,锻炼我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对我们缓解压力,争取高考成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俱往矣,状元属于过去。我将带着这次高考收获的自信,带着深藏心中的一个信念:知识改变命运,自己主宰命运,开始新的跋涉,以后的考验将更严峻,但我有信心,一定会干得更出色。
最后想对同学们说:只要心中有梦想,有自信,懂得付出,你们一定会干得比我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