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式心理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抑郁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张革艳

长沙医学院附属株洲市人民医院 412000

【摘 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焦点式的心理护理对于肾功能慢性衰竭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肾功能慢性衰竭的抑郁患者实行研究,并将他们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选择焦点式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实行焦点式的心理护理措施第4、第8、第12天时,分别对两组实行评分。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在实行护理干预以后,研究组患者的GDS评分要显著低出对照组许多(p<0.05),并且在呕吐与恶心等临床上常见症状的缓解情况上也要好于对照组,患者抑郁的状况明显得到了减缓,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肾功能慢性衰竭的患者经常会伴随发生抑郁症,而对其采用焦点式的心理护理可以将患者抑郁的状况有效掌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抑郁;慢性肾功能衰竭;焦点式;护理;效果

肾功能慢性衰竭在临床上不是独立疾病,是由于诸多病因而使肾脏受到损害并发出来的恶化结果[1]。若发展到要实行维持性的透析阶段,患者一方面因为对创伤恐惧,另外一方面因为医疗费用较高,进而使患者所面对的不单单只是治疗方面的问题,还需要面临情感上的压力,经济上的问题,社会上的问题与死亡压力等,给其身心造成的影响较大,患者常会出现不同水平的抑郁[2]。虽然当下对于抑郁症的患者选择了不同措施的护理干预,但是效果还是欠佳[3]。本文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肾功能慢性衰竭的抑郁患者实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其中的20例患者选择了焦点式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现将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此次4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诊治,将他们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55~80岁,平均(62.1±5.2)岁,病程5个月~14年,平均(5.1±2.8)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52~77岁,平均(60.2±4.1)岁,病程7个月~13年,平均(4.9±3.2)年。两组患者在普通资料与病程等方面相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时就实行心理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选择启发、协调与讨论的形式来对患者实行焦点式的心理护理。按照具体护理措施的不同分成了开放式、讨论式、协调式与启发式四类。开放式为给患者讲解病情,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回答,给其提供一些康复上的建议。讨论式为经过交流护理人员与患者双方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来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协调式为经过下棋、散布与听音乐等来满足患者的需求与爱好。启发式为经过启发患者正在面对的问题,来鼓舞与诱导其用豁达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现实,从而解决出现的问题,适应院内的环境。选择GDS量表实行调查,每间隔1d实行1次,每次需要维持在30min,需要连续12d。

1.3 效果判定

在实行焦点式的心理护理第4、第8、第12d时分别对两组的患者实行抑郁评分,并对分值实行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在实行护理干预过后临床上的症状情况。包含了乏力、恶心、胸闷、呕吐与气促等。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l8.O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检测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²分析,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GDS评分

两组在实行护理干预以前的GDS评分上相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过后研究组患者的GDS评分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对比两组实行护理干预前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状况

在实行干预以前研究组患者中有12例(60.00%)患者存在呕吐与恶心等症状,在干预了4d以后有5例(25.00%)患者出现不良症状,干预了8d以后有4例(20.00%)患者出现了症状,干预了12d以后有2例(10.00%)患者自我感觉临床上的症状得到缓解。干预以前对照组中有14例(70.00%)患者出现了呕吐与恶心等症状,干预了4d以后有6例(30.00%)患者出现,干预了8d以后有7例(35.00%)患者出现,在干预了12d以后有6例(30.00%)患者自我感觉临床上的症状得到缓解。

3讨论

肾功能慢性衰竭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性慢性疾病,患者长时间受到慢性疾病的折磨,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巨大,使心理或者精神状态产生改变,导致体能的活动、社会的生活与生活的方式发生改变。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需长时间甚至是终身都需要服药与医治,特别需要来自家庭、单位与社会上的关照[4]。

患者经常会出现抑郁的状态,在100例肾功能慢性衰竭的患者当中,就有有90%的患者存在不同水平的抑郁[5]。作者觉得可能和以下的因素相关:(1)病程较长且经济上的负担较重,患者容易的情绪容易出现悲观、抑郁、低落与厌世等。(2)对于疾病的医治措施让患者的躯体感觉不适,患者容易发生营养上的失调、慢性的贫血、机体的免疫力降低与水电解质混乱。(3)意识与情绪消沉,会使人体的生理功能降低,免疫力下降,并且会导致躯体患有的疾病症状增加,将疾病恶化的速度加快[6]。经过对于这些患者心理上实行分析与评估,选择护理有效的干预措施,例如倾听患者所诉说的症状,来分析产生抑郁的原因,给患者提供心理上有必要的支持,让患者可以得到安慰,使其提升自信心[7]。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在实行了护理干预措施的第4d,GDS评分就要明显比干预以前低(p<0.05),和对照组相的GDS评分相对比要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肾功能慢性衰竭患者发生抑郁的几率较高,选择焦点式的心理护理要比常规的心理护理更好的掌控与减轻患者抑郁的症状,尤其是早期抑郁的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何金莲,陈赛娇,李卫平等.焦点式心理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抑郁患者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3):180-182.

[2]李慧娟.焦点式心理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1):91-92.

[3]张铭玉,李绥,丁淑娟等.焦点式心理护理在梅毒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2):146-147.

[4]李芳.焦点式心理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2013,26(5):952-955.

[5]展素梅.焦点式心理护理对眼外伤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3):411-414.

[6]倪容容.焦点式心理护理在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157-3158.

[7]李莉,金昌德,孙丽楠等.焦点解决模式对颈椎病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2,27(4):70-72.

论文作者:张革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  ;  ;  ;  ;  ;  ;  ;  

焦点式心理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抑郁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张革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