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渗透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路径探析论文_李伟静

德育教育渗透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路径探析论文_李伟静

李伟静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 637000

【摘要】历史课堂教学活动开设期间,教师需要不断地深化学生的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意识得到提高,并能将历史与德育两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能将德育看作是历史发展的主渠道,更能在历史文化知识传播期间,将历史与之进行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历史; 德育策略; 有效渗透;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26-01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发挥历史课堂教学优势,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史实和时事,掌握历史兴亡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新课改以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大目标。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校园违法案例屡见不鲜

近些年“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之中,且该类事件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很多学生升入初中之后就已经离开了父母和家庭的庇护,而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反映出的是学校、社会监管的错位,德育教育的缺失更是造成这类事件的直接导火索。在“校园暴力”事件的拷问之下,青少年德育教育已经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更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

2、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是历史课程教育的“三维目标”之一。初中生的思想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而德育教育更是贯穿于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内容。历史是以史实为依据展开教学的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在其中渗透德育教育更具优势。课本中的思想观点,历史人物的品德情操都能够对学生起到感染、熏陶作用,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更强调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教学的重点已经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对历史教师来说,利用好现有的历史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是必须要重视的一部分工作。

二、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优秀的精神品质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通过对国家历史的讲解和分析。在对国家历史的探讨中,无形的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学习特殊时期我们中华民族所经历的历史事件时,慢慢的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意识。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传承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们自己去理解和体会是有难度的。因为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行为对爱国精神进行一个生动形象的表达。

2、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伴随世界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人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初中生处于一个心理和身体都在不断完善和改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他们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能够帮助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三国中,实力比较弱的蜀国和吴国合作打败了实力较强的魏国。蔺相如和廉颇的合作使得赵国的国力得到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合作让无产阶级的发展上升到了另一个层次。在通过历史中合作共赢的历史事例,让学生们明白一个人的力量终究还是敌不过两个人一起合作的。让他们明白合作可以使个人力量放大,淋漓精致的发挥个人的力量,实现互补。针对他们所处的阶段,加强这方面的思想灌输,塑造出健全的人格。实现我们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目的。帮助学生实现人格的全面性发展。

三、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

1、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德育教育因素

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便是通过对学生情感的印象进行的。德育教育当中有很多观点都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与学生所进行的内心交流,将彼此的内心世界进行碰撞。在教师开展德育教育时,并没有固定的要求,让教师按照这些要求进行固定流程和固定方式的教学工作。因此,教师需要对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需要将其中所包含的更多更好的德育因素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接收到良好的德育培养。同时,教师还需要将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起来,对每一次课堂教学当中所需要学习或者有效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同时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工作。

2、与生活和时政热点结合,帮助学生学史鉴今

教师需要在历史教学中具有与时俱进的良好教学意识和教学理念,使学生能结合现有教学方针做好课程内容讲授,能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教学引导,使学生能对历史有清晰的认知度。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能结合莫高窟的历史价值与现状,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其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发挥有更多的了解,能在旅游行业大力发展的今天,更好地保护好“莫高窟”,这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唐朝、明朝知识学习后,能将两个朝代铺张浪费,贪污成风的历史现象进行剖析,并结合中国历代兴衰变化,使学生明白腐败亡国的道理。

3、以史为基,坚定学生的个人信仰

信仰作为精神方面的支撑力量,不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来看,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如果失去了信仰,就等同于失去了未来前进的希望和动力。所以对于德育教学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以历史为基石,坚定学生的个人信仰,从而给予学生精神上足够的支撑力,推动着学生不断往前发展。

首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先让学生了解历史。因为历史记录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从衣食住行多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社会人文。通过学习历史这门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其未曾参与的国家发展历程,开阔眼界的同时,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其中人性的光辉,或者从历史事件中实现精神的慰藉和信仰的树立。

其次,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以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给予学生信仰方面的教育。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和人格建立的时期,就如同“明星崇拜”效应一样,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剥离出其中一个或者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给学生树立精神上的榜样,如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戊戌六君子中的谭嗣同慷慨赴死。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为了心中的正义,为了救万民于水火而不懈奋斗,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和信念,能够无形中给学生精神上带来震撼和启发,从而不知不觉中坚定学生对于信仰坚守的意志,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和人格建立。

总之,对历史德育教学来说,我们就要抓住典型的人或者事件,从正反两个角度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启迪,从而塑造学生信仰,唤醒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贲志刚.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中华少年,2017(18):90.

[2]崔国成.德育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4):178-179.

论文作者:李伟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德育教育渗透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路径探析论文_李伟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