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方温阳祛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患者45例临床观察论文_杨涛,胡亚辉,曾凡建,李天喜

杨涛 胡亚辉 曾凡建 李天喜

(衡阳市江东中医院 湖南 衡阳 421002)

【摘 要】目的:探讨自拟方温阳祛痰通络汤治疗中风(缺血性)患者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恢复期中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温胆汤加减治疗,治疗组给与自拟方温阳祛痰通络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95.6%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77.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方温阳祛痰通络汤治疗中风(缺血性)患者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明显。

【关键词】温阳祛痰通络汤;中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433-01

脑中风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脑中风(缺血性)占脑血管病80%以上,其中重度致残约占40%[1]。缺血性中风近几年在治疗学方面也有所发展,如超早期溶栓、血管内治疗等,由于受到治疗时间窗及严重不良反应等因素的困扰,这些方法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脑卒中预后。而通过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具有明显的优势[2]。为探讨自拟方温阳祛痰通络汤在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笔者运用自拟方温阳祛痰通络汤加减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恢复期患者 45 例。现将其疗效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门诊 2012 年 1 月至2015 年1月恢复期缺血性中风的200余例患者,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中的中风的相关诊断标准[3],具备两个主症以上或一个主症与两个次症,结合年龄,病因及MRI。将与标准相符的脑梗塞的患者纳入观察范围,排除急性期及后遗症期患者,排除脑出血、二次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风湿性心脏病、脑外伤、脑肿瘤、代谢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将组内病例进行辨证,把痰瘀阻络的病例90例纳入观察。根据病情分层,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90 例患者中有 39 例患者轻度,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对照组20例,30例患者为中度,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21 例患者为重度,随机分为治疗组11例,对照组10例。治疗组患者中,男 35 例,女 10 例,患者年龄 30至72岁,平均(64.3±4.5)岁,患者病程时间为 28 ~165 d,平均为(45±5.4)d。对照组男 34 例,女11 例,患者年龄29至78岁(66.5±5.5)岁,患者病程时间为 30 ~ 175 d,平均时间为(50±3.4)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情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的西药护脑、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对症支持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温阳祛痰通络汤加减治疗,药用山药10g、制附子10g(先煎)、肉桂3g、巴戟10g、黄芪10g、苁蓉10g、茯苓10g、米仁30g、石菖蒲10g、远志10g、蜈蚣1条、地龙10g、当归10g、鸡血藤10g、钩藤10g、海风藤10g、甘草6g。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护脑、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对症支持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温胆汤加减治疗,药用枳实10g竹茹10g半夏10g茯苓10g陈皮10g蜈蚣1条、地龙10g、当归10g、鸡血藤10g、钩藤10g、海风藤10g、甘草6g。

1.3 疗效判断标准[3] 疾病治疗前评分与治疗后评分百分数折算:(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基本痊愈≥81%;6分以下,显效≥56%,<81%;有效≥11%,<56%;无效<1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医学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 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该资料属于非参数等级资料,属于分组变量无序,反应变量单向有序资料,样本数少于50例,运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738.500,Wilcoxon W=1773.500,两种治疗方法的检验统计量Z=—2.618,双侧近似P值=0.009<0.05,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3 典型病例

患者肖某某,女性,62岁,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40余天,于2014年10月

坐轮椅来我院中医内科门诊就诊。症见: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伴肢体感觉障碍,言语欠清,查体: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左侧,伸舌偏左,右上肢肌力2级,右下肢肌力3级,右侧肢体巴氏征阳性。MRI示大脑左侧基底节区脑梗塞。舌苔白腻,脉细弱。山茱萸10g、制附子10g(先煎)、黄芪30g、肉桂3g、米仁30g、石菖蒲10g、远志10g、蜈蚣1条、地龙10g、当归10g、鸡血藤10g、钩藤10g、海风藤10g、甘草6g。14付,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日两次。二诊:右侧肢体活动改善,可据拐杖行走,肢体感觉障碍好转,言语仍然欠清,查体:右侧鼻唇沟基本恢复,口角稍歪向左侧,伸舌稍偏左,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级,右侧肢体巴氏征弱阳性。MRI示大脑左侧基底节区脑梗塞。舌苔薄白腻,脉细有力。原方加红景天15g、刺五加10g。14付,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日两次。三诊:下肢活动基本正常,无需拐杖,可慢速自由行走,上肢可行夹菜等活动,动作欠协调,言语仍然欠清。查体:右侧鼻唇沟基本恢复,口角无明显歪斜。伸舌基本居中,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级,右侧肢体巴氏征弱阳性,大便秘结,舌红苔薄白,脉细有力。原方制附子改为5g(先煎),桂枝改为5g,加大黄5g、熟地15g。14付,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日两次,以巩固疗效。

4 讨论:

缺血性脑中风在急性期及恢复期多运用西医治疗,目前中医药治疗也有显著疗效。临床常见证型:风阳上扰、痰瘀阻络、、气虚血瘀、肝肾亏虚等 [4]。治疗多用熄风化痰、化痰通络、益气养血、益肾通络。肾虚气弱是缺血性中风病机之根本,在此基础上产生瘀血和痰浊而发为中风[5]。中风恢复期标实逐渐退去,肾虚气弱以及瘀血阻络属于主要的发病机制[6]。中医使用制附子、肉桂、淫羊藿、肉苁蓉、紫河车起到扶阳益火补肾的效果 [7]。本研究在对照组祛痰通络的基础上加用温补肾阳的药物,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阳化气,阴成形。阳虚不化湿,湿聚成痰,痰瘀管壁,日久瘀而不通,而发中风,即西医所说的缺血性脑卒中。制附子、巴戟、苁蓉温阳化气,痰瘀得温而化。蜈蚣、地龙、当归、鸡血藤、钩藤、海风藤活血通络。从现代药理学来看:桂枝有抗炎抗菌的作用,能解除毛细血管的收缩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血浆粘度有助于血细胞表面电荷的充分暴露和变形活动,从而使全血黏度降低改善组织循环,消除肌浆网和许旺细胞内质网的水中,使病变组织逆转修复 [8],附子有消炎镇静的作用。当归扩张血管、增强脑血流量、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脂、改善脑缺氧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作用[9]。诸药合用,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Khurshid F, Lee KS, McNamara PJ, et al. Lessons learned dur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for 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in a regional transport program in Ontario. Paediatr Child Health. 2011;16(3):153-156.

[2]宋大桥,曹校校,俞小芬.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医中药,2014,12(20):280-28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4]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91~294.

[5]冯学功.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补肾培元、化痰祛疲、散风通络治法初探[J].中医药学报,2001,29 (3):4 - 6.

[6]Grotta J, Ackerman R, Correia J,et al.Whole Blood Viscosity Parameters and Cerebral Blood Flow.Stroke,2010,13(2):296-298.

[7]李宝玲,赵福润,刘丽君,等 . 血脑欣胶囊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干预作用 .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3(11):1002-1004.

[8]胡熙明.中华本草[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37:1625.

[9]樊素琴.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30例临床观察叨[J].山西中医,2010,26(11):24.

论文作者:杨涛,胡亚辉,曾凡建,李天喜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2

标签:;  ;  ;  ;  ;  ;  ;  ;  

自拟方温阳祛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患者45例临床观察论文_杨涛,胡亚辉,曾凡建,李天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