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响混凝土实体结构质量的原因有很多,施工过程的各参与方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现行有关国家规范与标准,保证结构实体达到要求,而结构实体检测的目的在于以科学、经济、有效的原则督促施工单位提高对结构质量的重视,从而将工程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现场检测;质量监控
引言:
对结构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单位工程进行鉴定加固与分析某些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时,均涉及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那便是混凝土结构实体所拥有的强度问题,想要保证其强度适合,使用现场检测技术便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检查技术。我国对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也有着相应的硬性规定,所有有关于混凝土强度的工程,都应进行抽样检测工作。
1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的关键技术
随着检测指标的完善和检测技术的提升,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已经得到本质上的改善,开始通过多种方法对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系数进行明确,有效改善了检测数据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从本质上提升了我国结构工程质量,加速了我国结构工程发展效益。当前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中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
1.1 回弹检测技术
回弹检测技术是当前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检测的常用技术。该检测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单个检测对单体结构或构件的强度进行检测,通过批量检测对相同生产条件下的同工艺生产条件下实体结构及构件强度进行检测。回弹检测过程中在选定构件上布置测区,在测区内弹击测点,计算构件平均回弹值及碳化深度值,由强度曲线确定混凝土换算强度,进而计算出构件现龄期混凝土推定强度值。回弹检测是非破损检测技术的一种,检测成本低、效益高。
1.2 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波检测技术主要通过高频机械振动的“声源”和机械振动的传播对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指标进行确定,观察混凝土结构实体是否存在缺陷。超声波检测技术穿透能力较高,能量高,可以将混凝土结构实体数据准确传输到接收仪上,对结构实体指标进行转化和计算。
1.3 钻芯检测技术
钻芯检测技术可以通过人工挖孔、钻孔检测确定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状况,确定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该检测技术运用过程中要先对混凝土结构检测样本进行选取,配置钻机、扩孔器、卡簧、稳定器等。钻芯中严格依照操作要求实施钻孔操作,对回次数、块号等进行明确,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2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注意事项
2.1 强度检测
抽取同等条件或者合格试件做同一强度等级测试,每组数量不得少于10个,检测方法以非破损法与局部破损法为主,抽取检测试件数量不得少于5个。强度检测要依据建筑行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判断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可获得较为准确直观结果,为确保其数据真实性与客观性,要对取样、养护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督与质控。非破损法或者局部破损法依据验收规范对养护试块做验收,目前检测方法众多,实际应用中要根据检测需求、工程情况选择准确度最高、规范性最佳的检测方法,以提升检测客观性。
2.2 受力钢筋定位及保护层厚度检测
在同一检测单元内要抽取至少5个以上的梁板类构件做检测,悬挑构件检测比例不得<50%,受力钢筋尤其是纵向受力钢筋检测数量不得小于6根。钢筋与保护层检测使用直接钻孔法或开槽法可直接取5个以上的构建测点做验证性检测,从而确定保护层厚度与受力钢筋位置。使用非破损法时可使用相关专业检测仪器,这类专业仪器遵循电磁学原理运作,通过电磁场强度感应强弱效果来判断钢筋直径与空间梯度,探头向混凝土表面发射电磁场,通过感应电磁场强弱变化完成受力钢筋情况的判断;保护层厚度检测中需要注意提前确认仪器精度与测量单位精度,使用中遵循使用规范与流程正确操作,尤其要关注测试部位有无除钢筋之外的磁性物质以及混凝土骨料磁性问题,避免其干扰结果,造成数据失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砂浆检测
砂浆检测每个单元不得少于6个构件,单个构件强度推测值<设计强度75%时要进一步扩大检测范围做深度检测,目前常用检测方法有非破损法、半破损法与破损法三种,非破损法以回弹法为主,半破损法以贯入法为主,破损法包括点荷载法、筒压法、砂浆片剪法等,可采用多种方法做强度检验并进行对比验证,以提升准确性。
2.4 楼板厚度检测
同一检测单元内至少抽取3间、15个测点做厚度检测,检测方法以非破损法与破损法为主,非破损法包括脉冲电磁波法与冲击回波法。其利用电磁波运动原理、无线有线探头完成厚度检测;破损法以钻孔法与取芯法为主,比如取芯法,取芯之前要对楼板钢筋、预埋管线进行定位,保证取芯完整性,取信后对楼板厚度做直接测量,从而完成施工质量的判断。
3 确保实体质量的措施
3.1 严格控制混凝土生产质量
3.1.1 对原材料应严格把关
预拌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有关规定。水泥与外加剂等主控项目还要进行检验。水泥进厂时,应对其品种、代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编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进行检验,其结果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混凝土外加剂进厂时,应对其品种、性能、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外加剂的相关性能指标进行检验,其结果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
3.1.2 准确的配合比
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应由有资质的试验室提供。砂石原材料要有含水率检测报告,拌制混凝土时一定要依据现场砂石料的含水率进行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调整。切不可盲目设定砂石含水率,使水灰比得不到控制。配合比的不准确,直接影响结构的混凝土强度。
3.1.3 准确的搅拌时间
根据相关规定,直落式搅拌机从加料完毕之后,每盘搅拌时间不小于90s,强制式搅拌机不小于60s,掺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小于120s。混凝土搅拌机应设置搅拌时间的报时装置,避免因搅拌不均匀出现混凝土出现离析、泌水等质量问题。
3.2 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质量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确保每道工序质量。浇筑前应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封堵严密。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浇筑过程中应密切留意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且浇筑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细致振捣。降雨时不得露天浇筑混凝土,当必须浇筑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加以覆盖和保温,规范规定混凝土浇筑之后12h以内要进行养护。普通混凝土一般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d,掺缓凝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养护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满足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的需要,避免因水泥水化不充分,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达不到设计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混凝土实体结构检验,检验部门要设置具体的检验标准,技术人员在检验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认真进行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保证在建筑物中混凝土质量过关,促进建筑业的质量水平提高,使得我国建筑行业打造质量过硬的建筑物,保障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梁庭昌.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5)
[2]杨云祥.建设工程结构实体检测工作技术探讨[J].工程质量.2017(06)
[3]彭铭强.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的技术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7(33)
论文作者:陈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混凝土论文; 实体论文; 强度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结构论文; 检测技术论文; 钢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