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生理生态特性及优化栽培措施研究

玉米新品种生理生态特性及优化栽培措施研究

孙东宝[1]2017年在《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文中研究说明北方旱作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有着重要地位,但该区域粮食生产面临着干旱缺水和土壤供肥不足等资源条件限制,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虽然在过去的多年中作物产量大幅提升,但是该区域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提升空间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仍不清楚。本研究对我国北方旱作区1970-2015年开展的田间试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整合分析,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探明了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1980-2015年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平均为3902 kg/ha和7785 kg/ha,WUE平均为11.6 kg/ha.mm和19.1 kg/ha.mm,NUE平均为30.7%和35.1%。1980s至今,小麦、玉米的产量和WUE大幅提高。与1980s相比,2011-2015年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 60.2%和54.5%,WUE分别提高了 37.0%和70.5%。1980-2015年,小麦和玉米NUE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2000s和1990s达到最高。小麦产量和WUE随着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显着提高,玉米产量和WUE在年降水量<350 mm区域显着降低,其它区域差异不显着。小麦和玉米的NUE均在年降水量550-650 mm区域显着高于其它降水区域。小麦和玉米的PFP-N和PFP-P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显着提高。(2)1980s以来,北方旱作区降水总体呈现降低趋势,对作物产量和WUE的提高不利。化肥投入量的大幅增加和土壤肥力的提升驱动了作物产量和WUE提高。但是施肥量的增加导致了作物PFP和NUE的降低。作物产量、WUE和NUE区域间的差异主要受ET影响,尤其是小麦。不同区域化肥投入和土壤供肥能力的不均衡也导致了作物产量的差异。(3)栽培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作物产量和WUE提升的重要因素。1980s至今,技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贡献分别为19.1%和18.2%、对WUE的贡献均为15.3%。随着时间推移和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技术对作物产量和WUE的贡献份额降低。技术对小麦和玉米NUE的贡献则随着年代和降水量的增加呈显着升高的趋势。从单项技术看,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免耕、深松、平衡施肥等技术均对作物产量和WUE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且多数技术在降水较低区域更优。(4)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高产分别为6823 kg/ha和13149 kg/ha,平均产量分别为高产的的48.4%和53.4%,仍有1倍的提升空间。小麦和玉米WUE最大可实现20.4 kg/ha.mm和34.2 kg/ha.mm。造成作物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供水不足、肥料投入偏低、土壤供肥能力差以及技术应用率低。有效降低土壤蒸发、协调水肥关系、提升土壤供肥能力和加强技术应用是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途径。

陈志斌[2]2001年在《玉米新品种生理生态特性及优化栽培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探讨高产玉米新品种的高产生理基础,寻找高产高效益配套措施组合,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及技术指导,对高产新品种沈单10号、东单7号和营单11号在不同肥力及密度水平下的与产量形成有关的形态及生理变化规律、抗旱及抗衰老性能、综合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各品种拔节10天后的干物质积累量与N、P、K肥料水平均呈显着的正相关,并劚沈单10号拔节10天以后,东单7号灌浆开始以后,营单11号拔节后的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正相关显着。提高肥力水平主要是通过增大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沈单10号)、(东单7号)和减慢后期(灌浆开蛤以后)干物质积累速率的下降(营单11号)的途径提高了干物质积累的总量。各品种的不同肥密群体,在灌浆后期均有一个干物质向穗中分配的高峰。灌浆期之前茎中贮藏的干物质多、灌浆期向穗中转移的量大,才能获得理想的产量。 2.叶面积指数在品种间差异显着,其大小顺序为:沈单10号>东单7号>营单11号。叶面积指数主要受密度的影响,各品种灌浆盛期以前各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与密度的正相关均达到了极显着。沈单10号开花期以后。营单11号灌浆盛期以前,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正相关均达极显着。东单7号各时期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相关均未达到显着。在沈单10号和东单7号的高密度(67.5千株/公顷)水平下,在营单11号的中密度(52.5千株/公顷)水平下,高肥比中肥的叶面积指数大。在高密水平下,高肥对各品种均有延缓叶面积指数下降的作用,尤其是沈单10号,成熟期的叶面积指高达6左右。叁个品种不同时期的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单位叶面积的叶绿含量在开花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缓慢下降。叶绿素含量大小顺序为:沈单10号>东单7号>营单11号,同一品种,高肥>低肥。

高英波[3]2016年在《黑龙港流域夏玉米增产主要限制因子分析及调控途径》文中指出黑龙港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是该区主要的种植模式。受该区季节性气候因素影响,夏玉米季经常会遭遇播种期干旱、吐丝散粉期高温、阴雨寡照等非生物逆境危害,同时也存在施肥方式和群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夏玉米产量挖潜难度较大。因此,本研究以课题组在吴桥地区近10年的大田试验数据为基础,结合试验期间的光、温条件及栽培措施(密度和氮肥)进行系统分析,定量分析该区夏玉米最大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提升空间,分析产量提升的主要限制因子及影响实际生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并针对产量限制因子和生产中关键问题进行大田调控试验,试验研究了2个不同穗型品种(郑单958和登海605)、在2个种植密度和3个行距配置下,冠层结构、冠层微气候、光合特性、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特征等,同时采取辅助措施(辅助授粉、延时收获)实现夏玉米增产,为该区创建夏玉米高产高效生产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受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黑龙港流域夏玉米产量潜力平均每年约降低55 kg·hm2,且年际间产量潜力波动较大(CV=11.43%),生育期内温度的显着升高及日照时数的显着降低是导致该区域玉米产量潜力显着下降的主要原因。综合该区域2002-2013年产量潜力和产量差分析表明,高产试验田实现了63%的产量潜力,农民生产实现了44%的产量潜力,产量提升空间较大。分析不同生育阶段光温条件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关系,表明光、温条件对产量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吐丝前后15 d>吐丝后15 d到收获期>播种到吐丝前15 d。吐丝前15 d到吐丝期累积光合有效辐射不足以及吐丝期到吐丝后15d累积有效积温过高是影响该区域夏玉米穗粒数形成的主要限制因素。当单位面积粒数低于4200粒.m-2时,吐丝到收获期间累积光合有效辐射和有效积温不足是影响千粒重增加的主要限制因素。2通过分析密度和氮肥水平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表明,产量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千粒重、穗粒数和密度呈极显着线性负相关关系,密度每增加1万株.hm-2,千粒重约降低6.5 g,单穗粒数降低16.51粒。夏玉米产量、千粒重和穗粒数与施氮水平呈极显着二次曲线关系。对密度和氮肥的互作效应分析表明,该区域郑单958获得最优产量时的密度为8.88万株.hm-2,施氮水平为253.4 kg·hm-2,密度和施肥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会限制产量的形成。3密植条件下,优化行距配置(60+45 cm)可以构建高产高效群体结构,改善冠层光温条件。冠层形态结构上表现为植株在田间分布更为均匀,株高、穗位高降低、茎秆变粗,群体和穗位层LAI显着增加,LAI高值持续时间延长。在吐丝期,群体冠层内微气候表现为第17叶以上光截获减少(光截获分数低于40%),穗位叶到穗上第3叶之间光截获增加(光截获分数为35%-37%);穗位层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增加。光合性能上,全株叶片净光合速率、SPAD值和FvlFm较高,尤其是在冠层中部和下部叶片表现更为明显。后期物质积累上,灌浆速率增加,灌浆持续期延长,籽粒干重显着增加。4氮肥运筹(氮肥以底肥+大口期+吐丝期按2:5:3比例施用)能够优化冠层结构和功能。生育前期控施氮肥能够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可以预防倒伏;氮肥后移能够显着增加灌浆中期玉米全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和维持叶片较高的生理活性,LAI高值持续时间增长,花后物质积累增加迅速,有利于籽粒灌浆和产量形成。5调控措施能够显着增加夏玉米产量。本试验条件下,大穗型品种登海605在75000株·hm-2下产量最高,中穗型品种郑单958在90000株·hm-2获得最高产量。平均两个密度和品种处理两年数据,与传统等行距相比,小宽窄行(60+45 cm)处理下产量增加7.86%,达到显着水平。穗粒数增加对产量的贡献要大于千粒重。氮肥运筹以底肥+大口期+吐丝期按2:5:3比例分期施用能够显着增加产量。人工辅助授粉导致的产量增加的主要是由穗粒数的增加引起,辅助授粉对大穗型品种穗粒数增加的优势大于中穗型品种。与农民收获时期相比,延迟5d和10d收获,产量平均每天分别增加87kg·hm-2·d-1和65.9kg·hm·-2·d-1。小麦收获时留茬35 cm处理与留茬25 cm和留茬15 cm相比,叁年平均籽粒产量分别显着增加了10.59%和5.31%,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高留茬处理下夏玉米播种出苗质量提高,田间整齐度较好,单位面积穗数增加引起。

王延波[4]2008年在《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及优化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产量的提高只有依靠提高单产来实现,而单产的提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手段来完成。科技创新的实质就是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创新。通过材料创新、方法创新、技术路线创新、最后实现产品的创新。新品种选育是产品创新最经济有效的方法。通过选育出新品种并对其进行优化栽培技术研究,形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进而发挥措施效益。本项目研究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综合阐述了国内外玉米生产概况、育种发展历程与现状、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玉米优化栽培技术研究现状。通过了解这些,使得我们更充分认识到我国玉米育种、栽培及生产与国外存在着差距,为进一步解决存在的不足提供理论基础。2、玉米属天然异花授粉植物,遗传基础杂合,使得玉米育种包含分离筛选自交系和组配鉴定杂交种两个步骤,以及因此产生的利用自交系间F1代的杂种优势的育种程序,形成了玉米育种的特殊性。为了更好地掌握玉米育种的基本知识,非常有必要梳理玉米育种的基本理论。通过确定育种目标、选择原始材料、实施适当的选择方法、相关的鉴定程序等,最后完成了玉米育种的全部过程。3、作者从1988年到2008年,经过20年育种实践,作为第一选育人育成10个玉米杂交种,分别为辽单30、31、34、565、566、568、573、526、527和辽单青贮529,其中,4个通过国家审定,6个通过辽宁省审定。这些品种育成完全是在育种理论指导下结合育种经验来完成的。文中还进一步阐述了每个品种的选育过程,原始材料的选择思路,采用的选择方法,以及对所利用的选择方法给以后的育种工作带来的启示,总结育种经验与教训,所有这些对从事育种工作的后人有很大的指导和实践意义。4、结合育种理论与实践,为了使玉米产量、品质、综合抗性及适应性等上一个新的台阶,提出了玉米超高产育种。超高产育种实质上就是制定的育种目标更高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对育种方法及技术路线进行创新。总的指导思想是,在杂种优势理论指导下,将过于追求单株生产潜力的育种策略转移到依靠群体增产的方向上来,提高杂交种的耐密植性及广泛的适应能力,降低生产成本等。采用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形态改良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使高配合力、理想株型与多抗广适叁方面有机地结合,遵循循环育种策略来最终实现。在超高产育种实践中,提出了理想株型指标、育种材料的选择、育种方法的创新及异地鉴定技术等。最后论述了开展超高产育种工作以来所取得的进展。5、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品种辽单565、526和丹玉39作为供试材料,在锦州、阜新和海城叁个地点开展5种栽培形式(常规种植、大垄双行种植、宽窄行种植、缩距增密种植和二比空种植)与4个种植密度(5.25万株/hm~2、6.0万株/hm~2、6.75万株/hm~2和7.5万株/hm~2)的优化栽培技术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栽培形式下,品种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及穗部性状的变化,总结提出了3个品种的优化栽培技术:辽单565是一个高产稳产型品种,获得高产的前提条件必须改变种植形式,依靠常规种植方式很难实现,同时需要扩大密度。至于采用哪一种栽培形式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缩小行距增加密度或大垄双行增加密度来实现,种植密度以6.75-7.5万株/hm~2为宜。辽单526株高、穗位偏高,适应性一般,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一般情况下,在辽西采用缩距增密和大垄双行栽培形式,密度6.0万株/hm~2左右为宜。辽南采用常规种植或大垄双行栽培形式,种植密度以6.0-6.75万株/hm~2为宜。丹玉39是一个适应能力很强的品种,对种植形式要求不是非常苛刻,通常情况下采用常规种植也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要想获得高产也需要选择适宜栽培形式和种植密度。一般情况下,选用大垄双行、缩距增密和宽窄行栽培形式为宜,种植密度6.0-6.75万株/hm~2可获得高产。6、通过育种与优化栽培技术研究,对玉米育种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加强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做到良种良法相配套,最终实现粮食增产等进行了讨论。

王美云[5]2006年在《热量限制两熟区双季青贮玉米模式及其技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索与农区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作物新型种植模式,在热量限制两熟区北缘北京地区进行了双季青贮玉米不同模式、季节、品种与栽培技术等不同层次物质生产、资源效率、光合性能和营养品质等系统研究。主要结果表明: 1、建立了双季青贮玉米资源高效、经济高效的新型种植模式。与冬小麦—夏玉米模式相比,其全年干物质生产率提高10.3%、能量提高12%,总辐射利用效率提高12.5%,热量资源生产效率提高22.5%,水分生产效率增加36.3%。其全年种植经济效益可达10405元/hm~2,增加经济效益为16.7%。 2、提出了双季模式全年热量资源两季近似1/2和光资源偏早春分配原则。早播晚收增加全年资源占有,保证有效积温季节利用效率达全年90%以上,自然降水达到85%以上,光照达到70%以上;有效地分配周年双季的资源比例。定量化分析资源配置原则为:早春与晚夏最佳积温比值为1.1-1.2,相应总辐射比值为1.6。有效调节双季青贮玉米的周年资源分配。 3、提出了品种的季节反应分型方法及同季优势品种选择的原则。根据品种产量对季节反应差异,分为4种类型:Ⅰ春优夏弱型,Ⅱ夏优春弱型,Ⅲ双季均优型,Ⅳ双季均弱型。 4、确定了不同栽培措施的物质生产效应。其顺序为:第一为地膜效应:早春地膜增产20%左右:第二为密植效应:一般以111000株/hm~2为宜;第叁为种子处理效应:增产3%-9%;第四为穴播效应:增产6%左右:第五为垄作效应:不明显。通过技术组装与配套,建立了地膜高密大小行季节错位的青贮玉米技术体系及规程。 5、揭示了双季青贮玉米物质积累及其光合性能的动态特征。其表现为:双季青贮玉米近似直线的S曲线后期叶面积为高值维持型,光合势高。全年平均作物生长率地膜双季青贮玉米>直播双季青贮玉米>冬小麦—夏玉米,传统夏玉米>早春青贮玉米>晚夏青贮玉米>小麦。 6、明确了不同品种器官、生育期及栽培措施对青贮玉米的营养含量及产量的影响。青贮玉米的茎和叶为无氮浸出物(NFE)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优势器官,占主要成分,约占全株的80%以上,籽粒和叶片是粗蛋白(CP)、粗脂肪(EE)的优势器官达到全株总量的65%以上。总体营养表现出早春>晚夏,营养、能量、产奶,益农103—郑单958营养品质优势突出。地膜、密度等栽培措施对主要营养含量的变化作用不明显,穴播是一项有利于粗蛋白但增幅不大。双季青贮玉米全年总营养、各种能量和饲料价值具有明显的高效益,预测全年产奶量可达4912磅/吨干物质(2278kg/吨干物质),30841磅/英亩(34279kg/hm~2)。 通过本研究,建立了双季青贮玉米高产高效优质的新型种植模式。具体明确了品种类型和配套关键栽培技术,确定了新模式物质积累与光合性能的动态特征,为农区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黄鼎程[6]2017年在《甜玉米产量调控途径及优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和方法]本研究以新甜玉3号、新甜玉5号和新甜玉6号为试验对象,通过种植密度和不同肥料配比等措施系统研究对甜玉米群体参数的影响,从而找出适应本地的最佳种植密度和肥料施用量,以期为新疆发展甜玉米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也为农户提高效益提供帮助。[结果和结论]本研究通过叁个不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生理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甜玉米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绿叶面积下降,但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增加。在乳熟期之前,鲜物质产量和干物质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到蜡熟初期中密度的产量最高,干物质产量则是高密度最高。不同甜玉米品种表现出在本地适宜种植密度也不尽相同,本试验得出新甜玉5号高产的最佳密度为82500株/hm~2,新甜玉6号高产的最佳密度为67500株/hm~2,新甜玉3号高产的最佳密度为82500株/hm~2。对于施氮量和密度互作对甜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在低密度下,施氮量为100kg/hm~2和500kg/hm~2处理方式下的果穗干物质产量远远低于其他处理方式下的产量;中密度和高密度下,施氮量300kg/hm~2的处理方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方式。总的来说,中密度下施氮量为300kg/hm~2处理方式下的果穗干物质产量最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甜玉米产量成上升趋势,但是当施氮肥量超过300Kg/hm~2后,甜玉米产量增加幅度将降低。在本地最佳播期为4/1~4/15或者是夏播7/10可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本文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对鲜食玉米的产量分析可知,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穗长、穗行数和鲜百粒重变小,而穗位高、穗粗、秃尖长、行粒数和鲜出籽率与产量成正相关,尤其是秃尖长也会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因此,本研究得出甜玉米在超过82500株/hm~2后甜玉米的商品品质就会下降,从而降低了甜玉米的商品价值。

侯海鹏[7]2013年在《基于产量性能的夏玉米群体定量化及其高产技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明确夏玉米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结构与功能并实现定量化设计。本研究以郑单958、浚单20和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河北廊坊和河南新乡于2009~2011年通过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密度、耕作方式、施肥水平、收获期)构建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研究其产量性能参数变化规律及关键栽培措施的调控效应,以期为夏玉米合理群体结构的建立、群体功能的充分发挥和产量性能的定量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培创的群体产量水平差异明显,OPT2(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模式下的产量水平为10.40 t hm-2~11.46 t hm-2,FP(农民习惯)栽培管理模式下产量水平为7.88 t hm-2~8.57 t hm-2,OPT2栽培管理模式比FP栽培管理模式增产27.58%~38.74%。产量水平处于10.40 t hm-2~11.46 t hm-2的群体产量性能结构性参数为,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2.25~4.45,生育期天数(D)105~113,收获穗数(EN)8.00穗m-2~9.06穗m-2,穗粒数(GN)373.49~477.98,产量性能功能性参数为,平均净同化率(MNAR)3.79 g m-2 d-1~7.98 g m-2 d-1,收获指数(HI)0.50~0.55,千粒重(GW)313.75 g~392.00 g。与产量水平处于7.88 t hm-2~8.57 t hm-2群体相比分别增加30.82%~70.61%、、4.76%~10.00%、45.23%~77.70%、-2.94%~-14.77%、-0.10%~-31.26%、17.94%~27.13%、2.55%~10.52%。对产量的贡献率依次为35.92%、2.41%、26.27%、-2.21%、-3.30%、9.46%、1.49%,产量性能结构性参数和功能性参数间超量得失补偿是形成高产的主要机制。(2)通过分析产量性能结构性参数和功能性参数间相互作用关系,优化了产量性能结构性参数和功能性参数,定量化了产量性能结构性参数和功能性参数对产量形成的相对重要性。MNAR的籽粒数承载量、MLAIpost的产量承载量和MLAIpre的籽粒数承载量是衡量群体结构与功能优化的重要指标。在产量提升过程中MLAI、TGN、TDW、MNAR、HI、净同化率转运效率和开花后净同化率比值、单位MNAR粒数、单位MLAIpost产量和单位MLAIpre粒数对产量的正向决定作用依次为45.47%、90.14%、96.67%、62.44%、80.32%、45.29%、61.67%、52.74%、43.10%,TGN/MLAIpost和Y/MLAIpre对产量的负向决定作用依次为48.92%和41.33%。(3)深松耕作方式下产量增加8.96%~11.22%,高密度群体下增产效应更加明显。主要表现为,条深松耕作方式明显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和土壤质量含水量,为玉米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深松耕作方式与密度具有明显的正向互作效应,高密度群体下,深松耕作方式下群体MLAI、LAD、TDW、TGN显着增大,而MNAR差异不明显,单位开花前MLAI粒数、单位开花后MLAI产量和HI随密度增大而下降的速率显着降低。产量性能参数间的差异补偿是深松耕作方式下密植群体形成高产的主要机制。(4)以具有较高模拟精度的单株最大叶面积的“Reciprocal”模型,精确计算出获得最高产量的单株最大叶面积是单株最大叶面积潜力的0.60倍。以产量性能方程为基础,对超高产群体的穗粒数进行了定量化设计,实现了超高产群体的产量性能参数的定量设计。通过内蒙古超高产春玉米、山东超高产夏玉米、吉林超高产春玉米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表明通过此模型可以精确定量设计超高产群体产量性能参数。

丁莉[8]2005年在《玉米品种更替中光合效率与产量提高的生理生态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我国不同年代推出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深入研究玉米品种更替中产量提高和光合效率改良的演变特征及生理机制,以及环境胁迫影响各年代玉米品种光合效率及产量的生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光合改良与产量提高的关系。对各年代玉米品种花后光合效率的变化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的研究发现:虽然新品种的光合速率在开花前并不比老品种高,但是它们能够迅速扩大叶面积,形成较多的籽粒,为接下来的生长准备了比较大的源和库。花后茎秆的功能由‘库’转为了‘源’,即能够从茎秆中转移一些同化物到籽粒中。而且新品种能够在花后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衰老较慢,光合有效期较长,这样就能够为籽粒灌浆提供较多的新同化产物。因此新品种具有很强的调节光合器官功能和优化分配同化产物的能力,能够使各部位叶片的光合生产,植株的生长和发育以及干物质的分配与再分配都有利于籽粒产量的形成。新品种在花后能够维持较高的光合活性主要是因为它们能够在老品种叶片可逆性衰老的时候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从而未像老品种那样进入不可逆转的衰老阶段。对各年代玉米品种光合特性日变化的研究也发现新品种的光化学效率比较高。老品种光合作用的午间降低是由严重的光抑制引起的。对于N素缺乏和水分胁迫对各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及光合效率的影响机制的研究发现新品种一方面能够在胁迫条件下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另一方面仍能维持较长的光合有效期。即新品种能够在胁迫条件下维持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从而能够形成较大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新品种在缺N情况下能够保持较高的光合活性是因为它们能够维持较高的PEPCase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就是说新品种能够在缺N情况下维持叶绿体结构组分的完整性和功能性,从而维持较高的光合效率。而玉米新品种在水分胁迫时能够保持较高的光合活性是因为它们能够在水分胁迫时维持较高的叶片水势,使光合器官的功能得到良好的保护,复水时光合也能够比较迅速和完全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D]. 孙东宝.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2]. 玉米新品种生理生态特性及优化栽培措施研究[D]. 陈志斌. 沈阳农业大学. 2001

[3]. 黑龙港流域夏玉米增产主要限制因子分析及调控途径[D]. 高英波. 中国农业大学. 2016

[4]. 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及优化栽培技术研究[D]. 王延波. 沈阳农业大学. 2008

[5]. 热量限制两熟区双季青贮玉米模式及其技术体系研究[D]. 王美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6]. 甜玉米产量调控途径及优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D]. 黄鼎程. 石河子大学. 2017

[7]. 基于产量性能的夏玉米群体定量化及其高产技术体系研究[D]. 侯海鹏.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8]. 玉米品种更替中光合效率与产量提高的生理生态机制[D]. 丁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5

标签:;  ;  ;  ;  ;  ;  ;  ;  ;  ;  ;  ;  

玉米新品种生理生态特性及优化栽培措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