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据工程案例,对项目空调水系统竖向分区、防排烟系统、空调风系统及自动控制方面的设计进行分析,以期提升暖通设计水平。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冷热源;水系统竖向分区
一、工程概况
某建筑建筑面积53540.03m2,地上32层,地下2层,地下2层为设备机房区;地下1层为地下车库,32层为屋顶机房区。空调面积38000m2,空调总冷负荷约2280kW,冷负荷指标60W/m2;空调总热负荷约3496kW,热负荷指标92W/m2。该建筑主要以办公为主,也集商务、餐饮等功能的超高层建筑,其结构采取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
图1
二、空调冷、热水系统
空调水路分高低区设置,地下2层~16 层为低区,17层~32层为高区。低区一次冷水供回水温度为6℃/11℃,中、高区二次冷水供/回水温度为7.5℃/12.5℃。一次水和二次水的冷水换热机房位于9层避难层(地面标高为 36.0m)。设2台高区用水 -- 水板式换热器、3 台高区用冷水循环泵。
热源采用市政热网提供一次空调用热水,供/回水温度90℃/65℃,供回水资用压力 0.4/0.2MPa,热交换设备设置在地下2层换热站内。市政热水经水--水板式换热器换热后提供 低区用二次空调用热水,空调热水供 / 回水温度为 60℃/45℃;高区空调热水由设在9层避难层的2台水--水板式换热器提供,高区热水供/回水温度为55℃/40℃。
空调水系统均采用两管制、一级泵系统、主机定 流量系统,末端变流量系统;管路系统采用异程式;空调机组和新风机组末端设备处设置电动调节阀,各风机盘管末端设 备处设置电动两通阀;在分集水器的各环路和各主要分支管路上设静态平衡阀,以利于整个系统的水力平衡;空调水路供回水总管上设有压差旁通阀,以满足负荷侧水量变化而冷水机组定流量的要求;空调水系统均采用隔膜式气压罐补水定压,系统的补水为经过软化处理后的软化水。低区部分的补水定压装置和软化水装置设在地下1层的制冷机房内。高区的补水定压装置和软化水装置设在9层换热机房。
三、空调系统设计
各层办公区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机组设于每层核心筒内的机房内;地下2 层管理用房、地下1层健身、首层咖啡厅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机盘管冷凝水就近 排至卫生间、清洁间或空调机房,在每个新风机房和空调机房 内设有地漏,凝结水可排至地漏;新风机组和空调机组采用湿膜加湿的方式加湿;变配电间及电梯机房预留有分体空调的 电源;地下1层休息区及首层大堂因层高较高,夏、冬季除采 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供冷、热外,还以地板冷、热辐射系统 作为辅助冷热源,辐射供暖冬季热源由地下2层热交换站提供60/45℃的热水,经各辐射采暖分集水器机组混成 45/40℃ 的热水;夏季冷源由地下 1 层的制冷机组提供 6/11℃的冷水,经分集水器机组混成16/21℃的冷水供地板辐射采暖区域使用;地埋管采用聚丁烯管(PB)管,使用条件4级,S5系列,De20×1.9,热熔联接,地埋管铺设需满足 JGJ 142—2012《辐射 供暖供冷技术规程》的要求。
四、通风系统设计
1)地下车库按6次/h 换气设计机械排风,补风按5次/h换气设计机械补风。地下车库采用CO浓度自动控制风机的启停,CO 控制浓度取 5×10-6 m3/ m3;2)厨房通风系统由排风机(兼事故通风机)、送(补)风机 组成。厨房送(补)风风量分作两部分:一部分采用室外新风经 新风机组处理后作为厨房排油烟的补风,另一部分直接采用 室外风送入厨房。厨房排风系统按正常工作时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设计。厨房油烟净化 装置设置于7层屋面,油烟废气经过油烟净化装置处理,达到 排放标准后,排至大气;3)25 层避难层设置集中排风热回收装置,17层至32层 的新风经与走道及卫生间排风换热处理后送至各房间。排风 热回收装置的额定热回收效率不低于 60%;4)卫生间均设机械排风,各卫生间设排气扇,16 层及以下经集中排风机排至室外;5)气体灭火房间设置独立排风系统,排风口设于底部,并在穿越该房间的其他空调通风风管上设置电动防火阀,使该房间与其他房间隔绝,气体灭火排风机的控制开关设在气体 灭火服务的房间外;6)避难层设机械通风,按照3次/h计算换气量;7)配电室按8次/h换气次数进行平时通风设计;设置气体灭火灾后排风系统,换气次数为6次/h。平时通风和气体灭火灾后排风合用风机。
五、防、排烟系统设计
(一)防烟系统
防烟楼梯间及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措施,在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加压送风机分别设置在9层避难层、25 层避难层及首层;合用前室每层设电 动多叶送风口,楼梯间每隔 2~3 层设1个加压送风口,风口 采用自垂百叶送风口;9 层及 25 层避难层的封闭避难间设置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为按避难间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30m3 /h。
(二)排烟系统
地下车库的平时排风兼火灾时的排烟系统,发生火灾时,将平时用的送排风系统切换为排烟系统,排烟量按6次/h 换气计算,补风量大于排烟量的50%。火灾时,启动排烟风机排烟,同时启动送风机补风,当排烟风机入口处的烟气温度超过280℃时,排烟风机入口处的防火排烟阀(平时常开)自动关闭,同时联动排烟风机和送风机停止运行;地下房间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均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防烟分区面积每2个或2个以上防烟分区时),排烟风机置于排烟风机房内,同时设有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地上办公房间均设置可开启外窗,采用自然排烟的方式,需要排烟的房 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地上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设竖向机械排烟系统,系统排烟量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米不少于120m3/h计算,在每个防烟分区内设排 烟口,通过水平排烟风管连接到垂直排烟m3风管;所有的排烟风机吸入口处均设有 280℃熔断的排烟防火阀,并与风机联动;地下2~9层的竖向排烟系统,排烟风机设在9层避难层;10~25层的竖向排烟系统,排烟风机设在25层避难层;26~32层的竖向排烟系统,排烟风机设在32层屋面上。
六、自动控制
本工程采用直接数字式监控系统(DDC 系统),它由中央 电脑及终端设备加上若干个 DDC 控制盘组成。控制内容为:新风机组、冷水机组上电动水阀均与风机做联锁控制;新风机 组停机时,热水管上比例积分电动调节阀保留 30%开度,以防 加热器冻裂。冷热源、防排烟系统具体控制要求为:
(一)冷源
①制冷机房内所有设备启停控制(联锁启停顺序为:先开启冷水电动阀及冷水泵,再开启冷却水电动阀及冷却水泵,然后开启冷却塔风机,最后开启冷水机组。停机顺序反之)及状态显示、事故报警;
②冷冻水末端循环泵变频变流量控制,由各支路压差控制变频泵的电机频率,当压差小于水泵变频器低限时,开启差压旁通阀使流量实限极低负荷变流量运行。
6. 2 防排烟系统
①空调通风系统的风管在穿越机房等处的防火阀动作时,连锁停止相应的空调通风设备,同一风系统多个防火阀的 状态信号并联后与风机连锁;
②排烟风机可由消防中心手动及自动启停,并可由排烟 口(阀)开启连锁启动;
③排烟口(阀)应按所负担防烟分区(或分层)进行开启控 制,排烟口(阀)可由消防中心远程和就地手动开启。
七、结语
项目为集办公、商业、餐饮于一体的超高层 建筑,作为地标性建筑,笔者从方案设计阶段即与业 主及代建公司充分沟通,确保各空调通风系统设计既要满足 建筑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同时要满足业主的使用和节能、经济、环保的要求,设计成果得到了业主和当地主管部门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刘天川,超高层建筑空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周玮,李顺.浅析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方案[J].发电与空调,2016,37(3):70-73.
论文作者:何灵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0
标签:系统论文; 排烟论文; 风机论文; 空调论文; 新风论文; 回水论文; 地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