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中医医院 湖南常德 415900)
摘要:目的 探讨通窍活血汤应用于脑梗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取2016年4月15日至2017年9月1日我院72例脑梗塞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血塞通治疗,观察组予以通窍活血汤。观察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Barthel评分、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1.35±2.13)分、(7.08±0.54)分,P<0.05;两组不良反应数据不具对比价值,P>0.05。结论 针对脑梗塞患者,通窍活血汤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脑梗塞;通窍活血汤;神经功能缺损
脑梗塞主要是因脑部血管闭塞所致,可见不同程度神经症状及脑功能损害,此疾病具有病情发展快、起病急等特点[1],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均会造成严重威胁。中医认为脑梗塞即为中风,由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中医以其独特理论,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中,通窍活血汤具有活血化瘀、通络行经之效,可有效消除相关病理产物。本文旨在探讨通窍活血汤应用于脑梗塞患者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实际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取2016年4月15日至2017年9月1日的脑梗塞患者(7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均分为两组(随机盲选法)。
对照组:年龄平均(56.79±4.28)岁,男女比21:15(共36例);在病灶部位方面,10例为基底节区,9例为额叶,5例为侧脑室,8例为腔隙性,3例为枕叶,1例多发性。
观察组:年龄平均(56.58±4.40)岁,男女比19:17(共36例);在病灶部位方面,12例为基底节区,7例为额叶,4例为侧脑室,7例为腔隙性,4例为枕叶,2例多发性。
纳入标准:经检查明确为脑梗塞者;年龄≥47岁;初次发病者;积极配合此次研究者。
排除标准:全身性严重疾病者;精神系统疾病者;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其他系统或脏器严重疾病者。
两组上述资料比对差别微弱,P>0.05。
1.2方法
两组均予以对症治疗,如降压、降脂、吸氧、调节血糖、改善脑循环等,使用甘露醇预防脑水肿。
对照组采取血塞通治疗,剂量为400mg/次,一天一次,静脉滴注,治疗时间十五天。
观察组予以通窍活血汤,组方为15g赤芍、10g红花、12g桃仁、10g川芎、0.15g麝香、5片生姜、10g葱白、4枚大枣。根据实际病情加减药物,针对气虚者,加用60g黄芪、30g党参;针对肝阳上亢者,加用12g钩藤、10g天麻;针对阴虚者,加用20g生地、20g玄参;针对兼腑实者,加用10g厚朴、10g大黄;针对风痰者,加用12g半夏、10g天南星、10g僵蚕。一天一剂,以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使用十五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及不良反应情况。
日常生活能力以Barthel指数评估,具体涉及穿衣、如厕、进餐等日常行为,最高一百分,分数越高表示能力越强。
神经功能缺损以NIHSS量表判定,最高四十五分,内容包括步行、凝视、肌力、意识、语言,分数越高说明病情越重。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22.0软件对脑梗塞患者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Barthel评分、NIHSS评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不良反应概率),高度对比价值表示为两者之间P<0.05。
2结果
2.1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前Barthel评分、NIHSS评分对比性不强,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NIHSS评分分别为(81.35±2.13)分、(7.08±0.54)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1)。
表1:对比2组Barthel评分、NIHSS评分(n,分)
3讨论
脑血管病发病概率较高,预后不佳,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其中,脑梗塞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主要是因脑血液供应障碍所致[2~3],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也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在疾病治疗方面,临床以药物干预为主,包括脑保护、抗血小板、抗凝等,可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并不十分理想,预后效果有待提高。
中医药以其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中,其认为脑梗塞即为中风,主要因毒邪导致脑络受损所致,治疗当以开窍通络、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4],淤血作为病理产物,也是直接病因。本文观察组采用通窍活血汤治疗,方中当归可活血补血,对于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还可降血脂、抗缺氧;赤芍能够活血祛瘀,抗血栓、抗凝效果较佳,同时还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桃仁主要是以增加血流量、扩张血管,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红花则能促使冠脉血流量增加,清除自由基,还可拮抗钙离子,通过多个途径活血祛瘀;川芎可活血行气,走而不守;麝香走窜之性较强,可通络和血;生姜及大枣则具有通利血脉之效;葱白可通阳入络。诸药合用,可发挥化瘀、活血、通络之功。
此次结果可见,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不佳,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1.35±2.13)分、(7.08±0.54)分,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不具对比价值,P>0.05。这也表明观察组所用方法更具优势,可显著改善机体相关功能恢复情况,进而促使其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且不良反应少,以发热等轻微症状为主,患者基本可耐受,经相应处理均恢复正常。游淑琴[5]等人曾对急性脑梗塞采取中医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在传统西药应用基础上,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结果与本文相类似,相比单纯西药组,中药治疗组应用效果更佳,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这也进一步说明中医药治疗的可靠性及可行性。
综上所述,针对脑梗塞患者,通窍活血汤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使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朱海平.银杏达莫注射液、依达拉奉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通窍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塞128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9):9649-9650.
[2]李丽娜.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5):526-528.
[3]席晅,任小琼,祁文辉等.活血酒剂加通窍散并配合针刺治疗脑肿瘤伴腔隙性脑梗塞42例临床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6,40(3):246-247.
[4]刘运龙.银杏达莫注射液、依达拉奉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通窍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塞128例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7,14(8):37.
[5]游淑琴,游淑彩.半夏白术天麻汤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塞46例[J].医学信息,2016,29(6):340-341.
论文作者:陈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脑梗塞论文; 两组论文; 评分论文; 患者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半夏论文; 天麻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