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甘肃陇南市武都区 746000
摘要:目的 观察碘伏和酒精局部冲洗对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120 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依据腹膜闭合后切口冲洗方法不同分为碘伏冲洗组60例、酒精对照组组60例,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上述两组术后切口愈合及感染情况。结果 碘伏处理组切口感染率为5.0%,酒精对照组的切口感染率为18.3%。(P<0.05)。结论 碘伏冲洗切口与酒精冲洗相比,碘伏预防切口感染效果优于酒精组。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碘伏;酒精;冲洗;切口感染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0.5%Povidone-iodine and 75%Alcoholn to cleanse incision in appendectomy.Methods 120 cases of acute suppurative appendicitis patients were randomy divided into 0.5%povidone-iodine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75%alcohol disinfection control group,60 cases in each group,to observe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In study group the infective rate of incision was 5.0%,in control group the infective rate of incision was 18.3%.(P<0.05)Conclusion Compared iodophor disinfectant 0.5%povidone-iodine washing method with the 75%alcohol syringing,0.5%povidone- iodine incision syringing was more effectivity.
Key words:Appendectomy;0.5%povidone-iodine;75%alcohol;syringe;Surgical wound infection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有报道其感染率高达10%[1],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高达14% ~ 67%[2],为探讨切口局部涂擦对愈合的影响,分析我院自2010以来分别采用0.5%碘伏和75%酒精冲洗手术切口,观察手术切口皮肤感染率,以进一步探讨不同药物对预防切口感染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0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的病例120例进行观察。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20~50 岁,平均年龄(37.5±12.4)。无恶性肿瘤、结核、糖尿病、严重贫血等严重影响切口愈合的疾病。两组年龄、性别、阑尾炎病理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标准
(1)术前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术前按教科书要求的手术备皮范围用备皮刀常规剃除手术区域所有毛发。(3)手术操作均为同一级别手术经验丰富的术者完成。(4)手术均选用麦氏切口,打开腹膜后保护切口,避免接触感染。(5)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后,0.5%碘伏冲洗切口3 次,对照组用75%酒精冲洗切口。(6)术前均使用二代头孢为抗感染药物,术后替硝唑联合二代头孢,常规剂量应用3~5d。
1.3 判断标准
诊断标准:按卫生部2001 年1 月3 日颁布的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关于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3-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χ2 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院120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14例,总体感染率11.7%。碘伏组切口感染3人,感染率5%,酒精组切口感染11人,感染率18.3%,结果如表1所示,经χ2检验分析结果知碘伏组与酒精组感染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感染后,剪开缝线,定期换药,视情况是否放置引流,并给予红外线微波热疗,均愈合。
4 讨论
导致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5],如原发病的病理分型、治疗的时机、手术方式、手术操作规范程度及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等相关。但是有研究报道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是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6],而一旦发生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并且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为减低阑尾切口的感染率,有多种药物被应用于临床。目前最常用于处理阑尾切口冲洗的即酒精和碘伏,但是对于上述两种药物在阑尾切口中的应用疗效目前并无统一结论。
0.5%碘伏与75%酒精同属于中效消毒剂,都具有速效,低毒,安全性高的特点。75%酒精作为最古老的消毒剂具有快速干燥、无颜色附着等优点,但是刺激性较强,少数患者有酒精过敏现象。0.5%碘伏对皮肤黏膜的刺激较酒精轻,并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杀死细菌、真菌及芽孢[7]。
两者的杀菌机理也存在着本质区别,75%酒精是通过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细胞发生脱水变性,蛋白凝固发生死亡。而0.5%碘伏是聚乙烯比咯烷酮与碘的络合物[8],前者是一种细胞表面活性剂,与碘发生化学结合而改变了碘的物理、化学性质,使碘性质稳定、易于溶解、刺激性变弱,并且能促使碘与细菌的胞膜发生氧化反应,进而破坏菌体内的蛋白质,并且碘伏是从有机复合物中缓缓释放游离碘,因而杀菌效果较持久[9],并且碘无刺激性能减轻术后切口疼痛。同样能应用于皮肤黏膜及小儿皮肤的消毒。
本文就我院阑尾术后使用上述两种药物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显示,0.5%碘伏处理阑尾切口感染率低于75%酒精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用0.5%碘伏处理阑尾切口其预防术后感染效果明显优于75%酒精对照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阑尾切除术的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下,应用0.5%碘伏冲洗切口较好的控制了阑尾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是预防切口感染的较好措施。
参考文献:
[1]沈世强.外科无菌术及其新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1(1):21.
[2]Passarell JA,Van Wart SA,Meagher AK,et al. Exposure-Response Analyses of Tigecycline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8,52(1):204-2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4]吴孟超,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M]. 8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2-103.
[5]王春喜.阑尾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措施(附282 例分析)[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9):833-834.
[6]侯学良.碘伏原液预防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1,9(6):921-922.
[7]周娅琴,杨广岚.碘伏消毒液杀菌效果及相关性能评价[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12(3):156-157.
[8]汤礼贵,兰丽琴. 聚维酮碘冲洗对腹部肥胖患者阑尾切口感染50例临床观察[J].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52-53.
[9]赵惠英,王飞霞,徐加鹤.使用碘酒与碘伏消毒皮肤对粘胶薄膜粘合力影响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3-4.
论文作者:付强,肖素芳,李金科,张永全,王勃,杨爱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切口论文; 阑尾论文; 酒精论文; 术后论文; 阑尾炎论文; 手术论文; 感染率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