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娅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坛同镇中心小学 638500
【摘要】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兹”提出的一种以听觉经验为基础的教育体系,该体系除了需要完成乐理、和声和视唱练耳之外,更着重培训听觉,并用身体去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在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可以极大地发挥孩子们的音乐才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活跃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孩子们迸发出极强的表演能力。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9-161-01
引言
现代教育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育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运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摘要: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既有助于小学生记忆歌词,也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表现欲和想象力。音乐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体态律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概述
19世纪末,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爱弥尔・雅克・达尔克罗兹(EmileJaques-Dalcroze,1865-1950)创立了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该教育体系由视唱练耳、体态律动和即兴创作三部分组成,体态律动为其中最核心的一个部分。20世纪上半叶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被引入中国,也陆续翻译引进了一些国外的专著和教材,并开始通过师资培养的方式逐步地向师范院校和中小学进行推广。在体态律动的课堂上,教师反对单纯的动作模仿,而是鼓励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用身体运动表达内心情感。这种对于音乐体验和表达的方式有助于学生解放肢体和精神展现每个人的独特个性。体态律动的诸多优点,对孩子的成长进步和个性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理解和研究体态律动,并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运用和发展,使体态律动的教学成果遍地开花。
2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2.1激发学生兴趣
体态律动的教学会使得学生们的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得以高效的提升,这主要是因为兴趣的引导效用会比较强。如果学生们没有对其事物产生任何的兴趣,那么其根本无法及时且高效的掌握并学习好相关的知识内容。简单来说体态律动的优势比较多,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只有让孩子们动起来,才会使得孩子们产生出较强的音乐兴趣,同时还可以更为迫切的去渴求后续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学生们处于该种环境下,会产生出较强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们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更好的集中了小学生们的注意力。采取体态律动的形式,调动起整体的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让学生们都能够更好且更为及时的融入并参与到音乐教学课堂之中,使得学生们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提升学生创新以及想象能力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课堂上,使用体态律动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强化并提升学生们的创新以及想象能力,当学生们使用肢体语言去表达自身的思想时,学生们是可以较好的理解其思想内容的,且在该时期学生们的思想理解能力极强。老师应当就这一教学特性制定出音乐教学方案,把体态律动及时的放置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调动并活跃起总体的音乐教学课堂,使得学生们都可以更为及时的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老师要做好相应的备课主备工作,在上音乐课之前,提前准备相应的音符等,使得学生们可以自行的理解音乐知识。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其自身发展还不是十分的完善,其对于外界各类事物的好奇心理会比较强,且其对于各类事物的想象差异也较为显著,所以每一个学生对于音符的理解都会不同。若老师们给出高音,学生们就会依据自身的想法去演奏各类不同的音效出来,进而谱写出更为美妙的音乐。在实际思考时,学生们的想象以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小学时期学生们的想象相对来说会比较丰富,在原本的音乐教学课堂中,学生们的想象力发展会受到约束以及限制,若把体态律动放置到音乐教学课堂上,学生们就可以更好的去感受自身的东西,将自身所需要表演的东西一一的展现出来,进一步的加深了学生们对于该音乐作品的理解程度。当学生们在演唱音乐作品时,老师们必须要引导学生,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更好的表达出来,学生们也可以更为牢固的记录下这首歌的歌词以及旋律,无形之中加深了学生对于其音乐的理解程度。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体态律动的教学来培养小学生们的反应能力,在音乐教学课堂当中,若老师们所给出的歌曲需要以学生们的表演为基准,那么其通常都是即兴表演的形式,这样会更好的提升学生们的反应能力。
2.3运用体态律动体现音乐的音调
实践证明,音调和节奏的有效结合是表达音乐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音调和节奏是相辅相成、联系紧密的。在利用体态律动展示音乐的音调时,教师可以通过人体的肌肉活动来体现。例如,在4/4节拍中,弱拍的时候,教师可向上拍一只手,第四弱拍和弱拍相同,强拍向下拍两只手,次强拍向下拍一只手;在3/4拍的动作中,表现强拍的时候,教师可向上拍手,表现弱拍的时候再用一只手分别拍两条腿以下;而2/4的动作表现和其他相似,强拍的时候,教师单手上拍,弱拍的时候只需拍一下腿即可。这些动作能够直观形象地体现出音乐的音调,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结语
总之,随着体态律动教学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国内外的诸多学者出版了许多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体现具体教学内容、展现不同特色的相关书籍,也发表了相关文献。然而,国内对其研究的文献资料并不丰富也较陈旧,对于如何教授音乐教学法的研究也很不充分,更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态律动将身体与音乐融合在一起,使孩子们在表演的同时找到了音乐的乐趣。因此,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是每一个小学音乐教育者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姝蓉;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2]李丽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3]申亚男;小学音乐教学中以电子琴为主的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任华;柯达伊教学法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本土化探索[D];河南大学;2011年.
论文作者:李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2
标签:体态论文; 音乐论文; 学生们论文; 律动论文; 小学论文; 孩子们论文; 音调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