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世纪挑战开展继续教育工程--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纪要_继续教育论文

迎接新世纪挑战开展继续教育工程--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纪要_继续教育论文

启动继续教育工程迎接新世纪挑战——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继续教育论文,全国中小学论文,教育工作会议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日前在青岛市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部署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率先启动“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会上,师范教育司司长马立作了题为“走向21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的报告。报告根据教育部“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要求,分析了中国师范教育面临的任务和形势,提出了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详细介绍了“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下简称“继教工程”)的设计思路以及目标体系、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保障系统、经费投入等重要内容。

“继教工程”是一项对中小学教师实施全员培训的工程。要使全体教师的素质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为中国教育的腾飞奠定基础,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同时要力争在全国构建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进而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为此设计的具体目标有:颁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央与地方在今后两年逐步配套有关政策措施,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用5年时间建设以教师进修院校和普通师范院校为主体, 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阵地,综合大学、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运用远距离教育手段的,开放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到2001年设计出一批适应中小学各科教师需要的示范性课程,开发250 门急需的基础性教材,同时各地开发配套的地方教材;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监测和评价体系;通过不同方式,使中小学教师在今后的3—5年中普遍接受不少于240学时的培训(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面授时间不低于40 学时)。

与“继教工程”配套的8项行动计划是:

1.中小学教师职务胜任培训计划。该计划实行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市地教育部门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形式。教师参加培训的成绩与其职务评聘、晋级挂钩;

2.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该计划分级进行,教育部负责1 万名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各省及各市地分别负责10 万名省级、 100万名市地级骨干教师的培训;

3.加速青年教师成长计划。该计划由地方组织实施,培训对象为教龄0—5年、30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

4.贫困地区教师援助计划。 该计划通过分层援助, 5 年内在全国490个国家级贫困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援助的102个贫困县除外)建设一批乡镇或学校一级示范性教师继续教育资源中心,培训1 万名进修学校教师和50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

5.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全员培训计划。要使45岁以下中小学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达到计划规定的“初级水平”,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达到“中级水平”或“高级水平”;

6.教师资格培训计划。该计划使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具有《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合格学历的社会优秀人才和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掌握教师职业必备的基本素质技能;

7.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

8.培训者发展计划。该计划培训对象是各级教师进修院校的专任教师和进行培训工作的管理人员,使培训者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

为保证“继教工程”的顺利实施,教育部将设立继续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领小组。各省市也将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中央投入的经费将主要用于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及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和部分基础项目建设。教育部明确要求,各省市要对有关项目投入配套资金。马立司长在报告中还对实验区先行启动“工程”及实验区实施“工程”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接着,青岛、上海、哈尔滨、广州、太原、潜江、渭南等继续教育实验区的代表分别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现代教育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研训学结合、继续教育的宣传动员等不同侧面介绍了他们的做法。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世纪之交,世界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改革开放建设也到了关键时期,国家急需大批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这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部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适时地设计了园丁工程,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师范教育的高度重视,是“科教兴国,教育先行,振兴教育,师资先行”的鲜明体现。

与会代表们还提出了很多建议。第一,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必须加大教师继续教育法制建设的力度。教育部应尽快出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促使教师继续教育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同时明确主管部门的职能分工。其次,应尽快制订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的标准,指导各地加强基地建设,保证“工程”的实施。第三,缺少高质量的教材是当前阻碍继续教育开展的最大困难之一,希望教育部采取措施,加快进度,满足各地对教材的需要。第四,改变培训模式,把教师任职学校作为继续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校长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责任者,使全员培训落到实处。第五,教研、电教、教科研、人事等有关部门应加强协调,积极合作,各级行政部门应成立由主管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继教工程”的实施。

标签:;  

迎接新世纪挑战开展继续教育工程--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纪要_继续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