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分析_高等学校论文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分析_高等学校论文

试析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来西亚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9.3/.7(33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01)03-0052-05

根据马来西亚政府1971年通过并颁布实施的《大学学院法》,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有三个:第一是通过高等教育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的完整统一;第二是培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促进马来西亚的持续发展;第三是通过高等教育缩小和消除社会阶级、种族和地区之间的差异。但是,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却遇到不少的问题,本文拟对其中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性的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一、高等学校中各种族学生的比例问题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是要通过高等教育消除马来西亚不同族群之间的经济差异。70年代以后,马来西亚政府强调要“优先培养马来人及其土著的子弟,使他们日后有能力参与国家经济建设。”[1]

70年代以前,马来西亚高等学校的招生还比较开放,有大量非马来族的学生有机会享受大学教育。60年代末期,马来西亚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种族冲突。马来西亚政府在进行善后处理和总结时认为,引起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经济地位高低悬殊太大。决心以教育作为平衡不同族群之间的经济地位、促进国民团结的一项策略,并设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检讨大学教育的情况。

根据该委员会调查的结果,认为马来西亚高等学校中学生的族群比例在整体上和学科分布上都有很大的偏差,例如当时土著学生仅占学生总数的20%,并且多集中于人文、社会、教育和经济等学科。在经济上,土著族群亦比其他族群落后,绝大部分土著家庭属于低收入的贫穷家庭。为此,马来西亚政府在1971年制定推行的“新经济政策”中采取了“优先培养马来族及其他土著学生”的政策,除制定优待马来族及土著的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外,还在某些特定学科专业为土著学生保留学额。这一政策的实行,使很多马来族及土著学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马来西亚政府还积极建立和发展国民大学,并从60年代中期开始积极扩大只招收马来族和土著学生的玛拉学院的规模,以使更多的土著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培养土著在各种专业和经济领域的人才,以达到提高土著的社会经济地位的目的。此后马来西亚政府又相继扩展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农业大学、工艺大学以及工艺学院的规模,创办国际伊斯兰教大学和北方大学,土著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是大大增加。

实行“固打制”后,马来族及土著子弟在高等学校中的比例大幅度增加,扭转了以往比例过少的另一种不平衡状况。如果把马来西亚学生在国内公、私立高等院校就学及在海外高校就读的情况综合起来评估的话,各不同族群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马来西亚人口组合的比例大体接近。据第五个马来西亚计划的估计,马来西亚高等学校中修读学位课程的土著学生约占49%,非土著学生占51%;修读文凭课程的土著学生约占66%,非土著学生占34%。如表1和表2所示,马来西亚各大学中土著学生的人数已有明显的提高,且在各科系中的人数所占比例也很大。应该说“马来西亚政府通过制定优待马来族及土著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马来西亚政府所期望的目的:扶持落后的乡村教育,使高等教育进入贫困家庭,以体现马来西亚这个多民族国家在经济、文化上的均衡发展。”[1]

表1 大学中各族群学生的比例

年份19651970

1980 1985

土著25% 40%

 62% 63%

非土著

 75% 60%

 38% 37%

资料来源:(1)Pang Eng Fond(ed.),"Higher Education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1976;(2)Mohd Suffian,"University Education",1973;(3)第五个马来西亚计划。

表2 各族群学生在大学各科系中的比例

 1980

1985

 文科理科

 文科 理科

土著

 58% 68%

 57%

52%

非土著

42% 32%

 43%

48%

资料来源:第五个马来西亚计划。

但是,这种平衡却产生了另一种令人担忧的情况。一方面是有许多马来族和土著家庭因子女上学,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甚至有些家庭因负担不起而放弃上学的机会。另一方面是许多成绩优异的非马来族的学子,主要是华族和印度族的青年,因受学额的限制而不能在本国就学,只能到海外去寻求升学的机会,从而使这些学生大量流往海外,造成人才的严重流失。

随着土著学生配额的增加,非土著学生的配额就不断减少。因此,从70年代开始,非土著社群为争取更多的配额而进行不懈的努力和斗争。最终,促使马来西亚政府在1978年出台了一个规定土著学生不超过55%和非土著学生不低于45%的学额分配制,即“固打制”。从80年代马来西亚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关心的话题,如拉曼学院应增收土著学生,玛拉工艺学院应向非土著学生开放门户等等,就可以看出马来西亚高等学校的学额分配仍然不太理想。这一现象也可从下面表3中略见一斑:

表3 1985年马来西亚各族学生在国内高等院校的综合数和比例(有学位)

学校 人数土著学生%非土著学生%

拉曼学院

 2146 0.199.9

玛拉学院

 1560 100 -

马来亚大学

9382 53.7

 46.3

理科大学

 7207 55.4

 44.6

国民大学

 8900 72.5

 27.5

农业大学

 4525 80.7

 19.3

工艺大学

 3031 75.4

 24.6

伊斯兰教大学  391 92.8

  7.2

北方大学

 691  70.1

 29.9

资料来源:根据第五个马来西亚计划中的数据综合而成。

另一个问题是马来西亚土著学生和非土著学生的流向很不一样:大部分土著学生的流向是国民学校→本国大学,毕业后绝大部分在本国就业。大部分非土著学生的流向是国民型学校→外国大学或本地双联课程,完成学业后大部分滞留在国外,或去往别的地方寻求更好的发展。这一来一去所造成的差异也不容忽视。

马来西亚大学教育学院的依萨哈克·哈农教授就曾指出,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存在,不加以妥善处理,势必会影响马来西亚希望实现的“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这一远大目标。此外,在外国大学和本地双联课程就读的学生在掌握英语和其他主要外语方面也远远超过本国大学学生的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马来西亚经济愈来愈向国际市场导向发展,马来西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恐怕很难在科技、工业和私人工商企业界与留学回国毕业生的竞争中获胜。国际高等教育规划研究所曾在1979年至1983年间做过一次调查,他们在对所收集到的毕业生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绝大部分留学回国毕业生在私人企业、公司工作。而大部分国内大专毕业生主要依靠政府提供的就业机会。即使受调查的在校生,也显示出有这种择业的倾向。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学生的择业。要制止这种趋势的进一步扩大,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种族平衡原则也许应该重新加以检讨,以便能对马来西亚学生在国外高等院校中就读的情况作较全面的考虑和协调。当然,马来西亚政府在作出种种协调时,似乎应在经济上大力资助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到国外升学或就读本地双联课程。为减轻社会的负担,这种资助方式也可以通过贷款方式进行,或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私营工商企业界在这方面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二、新建大学和扩大招生,解决学额不足的问题

80年代中后期及90年代,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另一个问题是高等院校招生数过少,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劳动力人数的增加,职业类别的扩大和社会的进步,一个国家对受过高等教育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会愈来愈大,因此提供高等教育机会就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棘手问题。一方面是人力和资源有限,另一方面是在高等教育发展后又需要对高等教育加以适当的控制,以保证教育质量,因而无法随意扩展高等教育。到80年代中期,马来西亚已设有七所大学,并筹建第八所大学。有些大学还在各个州的州府或城市设立分校,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要。例如马来西亚农业大学在砂劳越州,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在沙巴州,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在吉兰丹州和霹雳州均设有分校。几所学院中除拉曼学院尚未设立分校外,玛拉工艺学院已在马来西亚9个州设立了分校,而工艺学院则已在马来西亚7个州设立了分校。根据马来西亚政府所公布的统计资料,到1990年为止,在各大专有9万多人,达91136人。

在马来西亚的7所大学中,除了成立较晚的国际伊斯兰教大学和马来西亚北方大学的学生人数还比较少之外,其余的大学似乎都已达到了招生的饱和点。据统计,每年能被录取进入大学的学生不足申请人数的三分之一。大部分学生都只好望大学之门兴叹。下面表4所列是1982/83到1987/88年度马来西亚各大学的招生录取情况[1]。

表4 1982/83到1987/88年度申请入学及被录取人数

年度

 申请人数

 被录取人数

 录取率%

1982/83

19,522 6,227 31.9

1983/84

28,858 6,890 23.9

1984/85

32,168 7,192 22.4

1985/86

32,209 8,213 25.8

1986/87

30,973 8,595 27.7

1987/88

27,658 9,289 33.6

不能进入马来西亚本国高等院校的学生,若想继续深造,只好负笈海外或先在本地就读双联课程。据第五个马来西亚计划估计,1985年,马来西亚到海外升学的学生约有6万人,其中修读学位和文凭课程的学生有46000人左右。马来西亚因学生到海外念书每年所流失的外汇高达12亿零吉,这是一笔不小的损失。近年来,由于海外高等院校的学费大幅度上涨,加以马来西亚也鼓励本国的私立学院与外国高等院校联合举办双联课程,因而到海外升学的人数有略微下降的迹象。据第六个马来西亚计划估计,1990年在马来西亚公/私立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约有35600人,其中60%是攻读学位或文凭的学生。马来西亚副教育部长在1992年7月的国会答问中指出,到目前为止,马来西亚已有13所私立学院开设双联课程。

马来西亚为解决学额不足的问题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1.继续让一部分学生到国外深造。一方面是弥补马来西亚高校中学科专业的不足,另一方面是能接触最先进的人文、医药、科技和工商知识领域,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设立更多的高等学校和扩大现有高校的招生数。1992年初,马来亚大学教育系的依萨哈克·哈农教授在马来西亚农业大学举办的一个教育讲座上曾指出,以逐渐升高的增长率计算,估计到1995年马来西亚高等学校的学生数将达到9万人左右,到公元2000年时,将达到18万人。届时,即使每所大学能容纳15000名学生的话,马来西亚最少也要有12所大学。马来西亚政府也可以考虑把一些师资培训学院或师范院校提升为大学,然后把培训大学资格教师的工作完全交由这些大学负责。让其他大学集中精力创办和发展新的学科专业,招收更多的学生。

3.创办开放大学和发展远距离教育,进一步扩大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虽然早在1972年,当时的马来西亚大学校长阿齐兹教授就曾倡议设立开放大学。但是不知何故,他的建议一直没有被马来西亚政府接受。因为直到1996年马来西亚才创办了一所开放大学。1997年,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在“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1届年会”开幕式上的即席发言中高度重视发展远距离教育,指出教育在马来西亚国家建设中占有高度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4.进一步发展、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协作交流关系。马来西亚政府除了让私立学院开设和扩展双联课程外,还允许海外大学在马来西亚设立分校。此外,还鼓励社会各界、社会团体和个人在这方面进一步作出贡献。

三、改革高等教育的财政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以减轻政府负担

为所有国民提供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种非常沉重的负担。对马来西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其负担就更重了。为了提高办学效率,保证教育质量,需要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表5和表6所列是有关马来西亚教育经费的一些数据。

表5 70至80年代马来西亚教育开支情况

年度

教育开支(百万零吉) 占公共开支的% 占国民生产总值%

1970 472 20.7

 4.0

1979 2363 17.4

 5.8

1989 5289 17.5

 5.6

资料来源:根据马来西亚教育部编《马来西亚教育统计年鉴》1970、1976-1979和1989年度的统计资料整理。

表6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经常开支

年度高等教育开支(百万零吉)

 占教育总开支的%

1976

 160 13.3

1979

 239 12.3

1989

 655 15.1

资料来源同表5。

从上表可以看到,马来西亚的教育经费逐年增长,高等教育占总教育支出的比例也呈增长趋势。下面表7所列,是第五和第六个马来西亚计划期间各高等院校的教育经费,从中可以看出,除北方大学以外,高等学校的经费在第六个马来西亚计划期间有大幅度的增加。

表7 高等学校发展经费(百万零吉)

学校

 第五个马来西亚计划开支

第六个马来西亚计划拨款

工艺学院

228

 296

拉曼学院

2

 20

玛拉学院

155

 300

马来亚大学

80

 326

理科大学

183

 255

国民大学

53

 325

农业大学

82

 276

工艺大学

72

 324

伊斯兰教大学 62

 325

北方大学

511

 144

资料来源:第六个马来西亚计划。

从生均费用来看就更清楚了,维持一名大学生的费用远远超过维持一名中、小学生的费用。根据马来西亚政府所公布的数字[2],1985年维持一名小学生的常年开支平均仅为347零吉,中学生是1,234零吉,而一名大学生的常年开支却高达15,068零吉另。据马来西亚大学教育系一位教师所做的调查显示,1991年,马来西亚政府用于津贴每一名大学生的全年经费如表8所示:[3]

表8 政府的生均开支,大学学费和政府津贴(零吉)

院系 政府开支

收取学费

付出津贴

文学

627010205250

经济/法律

 722611006126

纯科学 907212407832

应用科学

  1128113209961

工程/工艺

126011400

  11201

牙科  143131700

  12613

医学  243561800

  22556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学生所缴学杂费,仅占了全部开支的10%左右,而另外90%的费用,都由政府承担。其实,这些数字尚不包括公共机构所颁发的奖学金,如果再把公共机构所发出的奖学金计算在内的话,政府所负担的费用就更为庞大了。在80年代以前,能进入高等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大部分来自比较富裕的家庭,因此有些学者就曾称这种情况似乎有“劫贫济富”的现象。

马来西亚的学生都希望能在本国的高等院校求学,因为到海外升学其费用十分高昂。例如到美国和英国,一名学生每年光是花在缴费上的开支就可能高达2万到3万零吉。即使在本地修读双联课程,每年所缴费用也介于7千到1万零吉之间。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对个人来说,在本地接受高等教育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投资。例如,霍尔曾经根据60年代中期的资料作过计算[4],如果以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所得收入来抵消在大学求学时所花的全部费用作为投资回报来计算的话,那么以个人回报率来说,可高达49.8%。换句话说,一位大专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两至三年内,就可以挣回他上大学时付出的所有投资。然而,若以社会回报率来说,高等教育则是各级教育中回报率最低的,只有6%。即一名大专毕业生大约需要17年的时间,才能还清社会投到他身上的费用。

马来西亚为减轻政府的高等教育负担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有:(1)允许高等教育私营化。近年来,马来西亚政府已大大放宽了社会力量设立私立高等学校的限制;(2)进一步推广双联课程。马来西亚政府从1984年起就积极鼓励设立双联课程;(3)用学生贷款制替代助学金/奖学金制;(4)提高高等学校的收费等。

提高收费其实应是一种很不得已的措施。例如,1996年,马来西亚政府宣布马来西亚大学及另一些国立大学将逐步企业化,在这些大学就读的学生将不再享受高额的政府补贴,反而要付出一笔数目可观的学费。但因学费涨幅过大而引起许多非议。原因是此一措施突然加重了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一些家境比较困难的学生恐怕就会因此而无法继续升学,被迫放弃学业。因此提高高等学校的收费必须是逐步的、分阶段进行,慢慢地增加,并且最好有相应的学生贷款措施配合,以减轻学生及其家庭一时的负担,使全马来西亚所有希望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都能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至于因学费过高,而把一部分有才华、有能力的学生拒之于大学门外。

〔收稿日期〕2000-09-29

标签:;  ;  ;  ;  ;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分析_高等学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