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路径比较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二战后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路径比较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战后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战后论文,发达国家论文,路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06)02-0022-05

二战以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纷纷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综合国力增强等目标。在此过程中,各国发展道路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彼此所走路径的差异同样非常明显并且十分重要。

一、美、德、法、日的产业结构升级

二战后,美、德、法、日相继走上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几十年间,各国均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50年的2867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16890亿美元,德国从233.1亿美元增加到23510亿美元,法国从288.5亿美元增加到18380亿美元,日本则从1952年的172.2亿美元快速升至37880亿美元。① 从各国增长率来看,德、法特别是日本在战后到90年代之前大部分年份中都超过了美国,美国1950-1987年的GDP年均增长率为3.11%,德国为4.33%,法国为4.28%,而日本则高达7.33%。② 90年代后,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推动美国经济进入较长时期的繁荣,其经济增长超过了其它三国。1994-2004年,美国GDP年均增长率为3.3%、德国为1.5%、法国为2.3%、日本为1.2%。③ 在经济体系构成中,产业结构是最基本的结构形态,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格局、质量和效率。战后,主要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变迁主要经历两个发展时期。

第一,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美、德、法、日等发达国家先后完成工业化过程,各国产业结构变迁基本上都经历了农业比重持续下降、工业比重有所上升而后趋于下降、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的发展过程

1950年,美国农业产值占GDP的7%,工业占38%,服务业所占比重为55%。到50年代末,美国的农业比重持续下降到4%;工业比重上升到50年代中期的40%,而后回落到60年代初的37%;服务业比重在整个50年代基本维持在56%的水平。此后,在60、70年代,美国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农业和工业比重持续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速度有所提高。到80年代初,美国农业产值比重仅占GDP的2%,工业产值比重为33%,服务业产值已经超过GDP的2/3(如表1所示)。

表1 1950-1984年美、德、法、日三大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1950-1954

1955-1959 1960-1964 1965-1969 1970-1974 1975-1979 1980-1984

美 第一产业 6 4.43.8 3 3.43 2.6

第二产业39.2 3936.837.233.8 33.6

32.8

国 第三产业54.856.6

59.459.862.8 63.4

64.6

德 第一产业 9.6 7.4

5.2 4

32.8 2

第二产业 51 52.6 54.2 53 47.84440.8

国 第三产业39.4 40

40.6 43 49.2

53.2

57.2

法 第一产业13.2 108.4 6.8 6.25 4

第二产业47.647.8 47.648.437.8

37.234

国 第三产业39.242.2

44 44.8 5657.862

日 第一产业 22 19.4 11.6 9.4 5.6

4.8 3.2

第二产业30.331.4 43.4 44 46 4241.2

本 第三产业47.749.2

45 46.638.4

53.2

55.6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编辑部:《当代世界经济实用大全》,中国物价出版社1994年版第136-146页

德国和法国工业产值从战后到60年代末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随后才逐渐回落。1950年,德国的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49%;1962年,这一比重达到55%,此后近10年一直维持在53%的水平,直到60年代末才回落到50%。这一时期,德国的农业比重下降速度较快,从1950年的10%持续下降到60年代末的4%;而服务业发展较为平稳,其产值占GDP的比重基本上维持在40%,到1965年后,服务业比重才逐渐上升到43%。进入70年代,联邦德国的工业产值比重从1970年的50%迅速下降至1981年的41%;同时,服务业产值比重从1970年的47%快速上升至1981年的57%。法国1950年的农业产值比重较高,占GDP的15%,这一比重到60年代末降到6%,到80年代初仅为4%;工业产值比重在50、60年代基本上维持在48-49%,70年代下降到38%左右,到1981年,该比重仅为34%;法国的服务业比重在1950年仅为37%,50年代基本维持在42%,60年代维持在45%,70年代迅速上升至57%左右,到1981年为62%。

与美、德、法相比,日本在战后仍然保持了较大比重的农业,1952年农业产值占到GDP的23%,工业比重为31%,服务业占到46%。与其他国家比起来,日本的工业产值不断上升并维持较高比重的时间更长,从5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80年代初。1970-1973年,日本工业产值比重上升至47%;到70年代末才回落到42%。战后,日本工业化的持续推进使农业迅速萎缩,1960年,日本农业产值比重下降为GDP的12%,到80年代初仅为4%;而服务业在50年代基本维持在49%的水平,60年代有所下降,占到GDP的46%,70年代才上升至53%左右的水平。④

第二,8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发展时期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使主要发达国家相继经历了战后以来规模较大的结构性调整。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美国最先进入以信息产业发展为主导的后工业化发展时期。1989年,美国的服务业产值比重占GDP的69%,到2003年已经上升至76.5%。其中,金融服务等产业产值上升最快,占整个服务业比重从1990年的36%上升至2001年的40%;交通贸易等产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从32%下降到30%;公共及私人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从34%下降到30%。这一时期,美国的农业和工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前者从80年代中后期的2%下降到2003年的1.2%;后者从32%下降到22.3%。

德、法、日从80年代末期开始也着力于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三国工农业比重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德国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1989年的1.9%下降到2003年的1.1%,工业产值比重从35.4%下降到28.6%;法国农业产值比重从3.9%下降到2.6%,工业产值比重从30.2%下降到23.8%;日本的农业产值比重则从1989年的2.6%下降到2002年的1.3%,工业产值比重从40.9%下降到29.1%。而此时期,三国服务业的比重均快速上升,德国从1989年的55.9%升至2003年的70.3%;法国从65.9%升至73.6%;日本则从56.5%升至2002年的69.6%(如表2所示)。⑤

表2 1989-2003年美、德、法、日三大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1989

1990 1991 1995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美 第一产业2 2.1 1.9 1.6 1.6 1.6 1.6

1.2

第二产业2928.1 26.8 26.4 24.7 24.1 22.8 — 22.3

国 第三产业6969.9 71.3 72

73.7 74.3 75.6 — 76.5

德 第一产业1.91.7 1.5 1.3

1.2 1.2 1.2 1.1 1.1

第二产业

35.4

38.6 37.9 32

30.1 29.8 29.2 28.8 28.6

国 第三产业

55.9

59.7 60.7 66.6 68.7 69 69.6 70.1 70.3

法 第一产业 3.9 3.8 3.4

3.23

2.7 2.7 2.6 2.6

第二产业30.2 29.7 29.5 26.3

25 24.7 24.8 24.6 23.8

国 第三产业65.9 66.5 67.1 70.5

72 72.5 72.4 72.9 73.6

日 第一产业 2.6 2.5 2.3

1.8 1.4

1.3 1.3 1.3 —

第二产业40.9 39.5 38.9 32.9 31.2 31.2 29.9 29.1 —

本 第三产业56.5 58 58.8 65.2 67.5 67.6 68.8 69.6 —

资料来源:OECD FACTBOOK 2005; OECD.OECD in figures.2001-2005

综上所述,战后美、德、法、日产业结构变迁的共同特点在于,均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即逐步形成“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产业格局。

二、各国产业结构升级路径的共性

产业的发展和变化从根本上说取决于:(1)可供利用的资源潜力,(2)技术条件,(3)以需求量和结构为内容的市场容量潜力;与此同时,包括国际市场的变化和政府的政策在内的外部因素可以通过改变某些内部因素来实现对产业变化和发展的影响。⑥ 因此,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即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道路,包括技术路径和组织路径。技术路径就是以技术、市场为条件,资源在产业内的组合以及在产业间的转换过程;组织路径就是国际环境、政府、企业、个人等经济行为主体在实现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作用的方式和过程。美、德、法、日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路径和组织路径中存在很多共同点。

1.相似的技术路径:低效率资源结构转向高效率资源结构,低效率技术结构转向高效率技术结构,低质量需求结构转向高质量需求结构

从第一产业来讲,一方面各国的比重都快速下降;另一方面第一产业内部的结构也发生调整:包括粮食、饲料、饲养在内的大农业中饲养业增长突出,相应地,种植业中饲料作物的增长超过其他作物。

在制造业内部,50、60年代德国、法国、日本的制造业发生了由轻工业为主体向重化工业为主体的结构性转变。在重化工业中,化学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在制造业部门中所占比重显著提高。同时,在重工业中,机械、电器、宇航、汽车都得到迅速发展。同时,这些行业也是整个制造业的主体,它们的迅速发展构成这个时期“制造业黄金变化”。70、80年代制造业部门结构发生突出变化:第一是新产业的崛起,主要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新兴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第二是传统部门的衰落,下降最快的是钢铁、纺织、普通机械、造船等。

战后,美、德、法、日的第三产业都持续上升,服务行业大量涌现。增长速度最快的是金融保险业以及后起的现代信息业。相比之下,传统的商业、运输业虽有增长,但比重相对稳定。第三产业发展走在这些国家前列的是美国,战后至80年代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分别为汽车业、建筑业和钢铁业。到了90年代,信息产业已经超过了上述三大产业,成为美国经济的头号支柱。1994~1996年,信息产业产值已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⑦

2.组织路径中的共性:以垄断竞争为核心,以公平化分配和跨国经营为动力

第一,垄断竞争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垄断竞争就是通过扩大企业规模,依靠资源、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获取利润的竞争方式。激烈的垄断竞争要求经济主体加紧技术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同时,一旦取得一定市场地位,就可以实现部分超额利润,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刺激该行业的投资和扩张。二战后,美、德、法、日大举反垄断旗帜,坚持市场竞争效率。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各国加速资本集中。在美国,100家和200家最大的公司占有的资产占美国制造业公司资产的比重1929年分别为39.7%和47.7%,1984年分别为48.9%和60.7%。⑧ 在德国,最大的20家工业公司的销售额占全国工业销售额的41.6%。⑨ 在法国,政府大力推动资本集中,1972年法国航空工业7家2000人以上的企业的增加值占到该行业总增加值的78.8%;橡胶行业的6家2000人以上的企业的增加值占到该行业总增加值的71.8%。⑩ 在日本,资本1亿日元以上的大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1.2%,但在销售总额中却占到63%。(11) 在全球经济紧密联系的时代背景下,垄断竞争是各国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公平化分配和跨国经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需求的水平和结构对于产业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在各国产业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的第一产业衰退、第二产业比重降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现有需求水平和结构已经不能再支持这些产业扩张。1929-1933年大危机以后,各发达国家普遍推行以凯恩斯主义理论为核心的刺激有效需求的政策,市场容量的扩大带动了经济复苏。战后美、德、法、日都十分注重收入分配问题,即通过缓解产业发展面临的需求瓶颈来推动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

一国范围之内的市场容量总是有限的,当国内市场容量不能再满足产业发展需要时,国际化经营成为必然选择。跨国经营一方面扩大了市场容量,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企业在资源结构方面得以优化,进一步提高竞争优势。战后美国就一直致力于跨国公司的发展。德国和法国积极倡导欧洲一体化,试图在较大区域内拓展市场空间。日本战后也组织了具备竞争能力的综合商社,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发展壮大的机会。2000年世界500强企业几乎都是竞争实力很强的跨国公司,其中,拥有跨国公司数量排在前四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184家,日本104家,法国38家,德国34家。(12)

此外,战后各国普遍加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发展中小企业,这是实现产业结构顺利升级不可或缺的支持和保证。

三、各国产业结构升级路径的主要差异

战后,各国经济主体在推动产业技术结构升级、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拓展跨国经营等方面都积极发挥作用,最终实现了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从各国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来看,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微观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的行为方式;第二,政府在培育微观主体竞争优势方面的作用;第三,政府干预产业发展的方式和程度。

1.美国——以垄断资本为主导

首先,美国微观经济主体的基本行为方式就是充分参与竞争,这与美国企业普遍具有较大竞争优势有关。两次世界大战没有中止反而推进了美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通过垄断竞争获取超额利润,这从根本上符合美国的利益,因此战后很长时期内美国一贯强调自由竞争的价值和意义。此外美国的跨国公司发展一直非常迅猛,在具有竞争优势的前提下,美国政府积极鼓励这种垄断竞争。

其次,激励垄断资本依靠自身力量整合资源、提高竞争实力是美国政府培育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方法。随着日本、德国等国的崛起,美国在不少方面受到其他国家竞争的威胁。美国采取的基本策略就是紧紧抓住技术支持和市场开拓,激励垄断资本在自我创新技术、改进经营方法、参与竞争过程中生存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三大支柱产业——钢铁、汽车、半导体——都受到严重的竞争威胁,钢铁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国内汽车产业受到日本汽车的冲击,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急剧下降。面对竞争力的衰竭,趁着信息化和全球化大潮,美国企业进行大规模改组和改造。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威胁最大的三个领域均收复失地,其他各行业的竞争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3)

最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将促进高新技术开发的产业政策作为国家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和其他国家产业政策不同,美国把这种产业政策作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补充,其内容侧重于为企业提供技术、人力资源储备和国内、国际的市场拓展。可以说,美国政府对产业发展的直接介入程度较低,但作用很大、影响非常深远。

由此可见,美国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强调垄断资本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主要负责提供技术、制度、人力资源储备等基础支持工作。

2.德国——突出法律的作用

虽然德国同美国一样强调市场竞争的意义,也大力推进资本集中以实现垄断竞争,但是,与美国相区别的是,德国必须协调垄断资本与国家目标之间的关系,而协调手段就是“社会契约”——法律。垄断企业在竞争发展过程中受法律制约和引导而分担各种社会责任和目标,因此企业在促进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方面带上国家意志的痕迹。由于战争的影响以及技术的落后,德国企业和产业在较长时期和较大范围内缺乏竞争优势。因此,政府对于被保护对象、保护方式、保护期限、解除保护的标准等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并且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

德国在60年代中期以前并没有提出明确的产业政策,政府对产业发展的调节仅限于局部性的调整。60年代后期爆发的经济危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催促政府必须要建立统一的、协调的、以科学地预测为基础的总体产业政策。1967年6月,政府制定了《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确定德国总的经济政策。接着,政府又制定了《部门和地区结构政策的基本原则》,把产业结构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此后,政府就着手从产业结构角度、产业组织角度推行既定产业政策,并取得一定效果。

因此,和其他国家相区别,德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组织路径更加强调法律的手段和作用。

3.法国——强调计划指导

法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时受国家计划引导的比重较大。一方面,政府对于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重要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国有化,直接通过执行国民经济计划参与市场运作。同时,法国私人垄断企业的力量也非常强大,它们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并不是完全自由的,而要受到国家计划的指导。这些计划虽然没有法律约束力,但由于计划本身就是各种社会力量协商妥协的结果,因此,企业一般会自觉接受计划的指导。

在培育企业竞争实力方面,法国政府也是积极参与,战后法国资本集中程度的提高很大部分就是政府推动的结果。60年代,为了在欧洲一体化后提高本国企业的竞争能力,法国政府两次大规模地推动了企业并购和重组。此外法国政府还非常注重通过国有化经营提高企业竞争效率。70年代后半期,法国推行突出自由竞争和市场作用的“巴尔计划”,但是并没有得到预期效果。80年代初,法国放弃经济自由化政策,转而采取更为激进的国家干预政策,大规模推行国有化改革并加强经济计划。

由于国民经济计划是涵盖内容广泛的经济建设指导方案,所以,法国虽没有一套完整的产业政策体系,但它在国民经济计划中有充分的体现,并作为宏观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强调计划指导是法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组织路径的鲜明特点。

4.日本——以政府为主导

战后日本受“后发优势论”、“市场失败论”、“结构转换论”、“技术开发论”等经济思想的影响,力主通过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来实现经济的振兴。二战结束,美国占领军致力于肢解日本旧军事财阀。但日本很快通过股份分散化、法人持股以及企业相互持股的方式进行资本集中,形成垄断资本性质的企业集团,它们从一开始就制定全球化经营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垄断竞争,获取超额利润。但是,日本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时并不像美国企业那样完全自主,它们的行为受日本政府指示性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为了使日本企业能够在战后废墟中迅速崛起,日本政府在海外市场开拓、国内市场保护、企业集团组建、企业资金、技术、政策支持等方面都发挥积极作用,有效地培育起日本企业集团的国际竞争实力。

此外,日本是各国中产业政策体系最为完备的国家。首先,通过对“瓶颈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的扶持政策,带动国民经济全局性发展。从战后到80年代,日本产业扶持的对象最主要的是:钢铁、汽车和计算机。到80年代初,这三大产业已经对美国的同类产业拥有竞争优势、构成竞争威胁。其次,通过对“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协助和促进衰退产业生产规模缩减和退出的生产要素实现跨产业转移,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重组和变迁。最后,通过保持市场竞争活力、维护合理竞争秩序、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产业组织政策,在政府的积极干预下有效提高企业的垄断竞争优势。

因此,比起美国、德国、法国来,日本的政府经济干预的范围更为广泛,方式也比较独特,日本产业结构升级组织路径的基本特点是政府主导。

四、发达国家经验对中国经济转轨的若干启示

如上所述,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经验至少包括三方面:第一,经济实力的增强、增长方式的转变归根结底来源于经济结构的升级,其中核心就是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就是总供给结构的改善,其中资源潜力、技术条件、市场容量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二,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必须让微观经济主体参与垄断竞争和跨国经营,让它们利用竞争优势获取超额利润,以支持国内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第三,各国可以根据具体国情,使用不同的方法培育企业竞争优势、推动它们参与市场竞争和跨国经营。

当前,中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应对全球化的关键时刻,发达国家的具体经验给予中国改革和发展若干启示。首先,转轨的核心是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即总供给水平提高和结构改善问题。由于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市场容量的限制,也就是受需求水平和结构的限制,因此,需求管理也很重要,但它的次要矛盾地位必须认清。其次,参与垄断竞争、获取超额利润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成功转轨的根本所在,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培育垄断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再次,鼓励和促进技术、制度创新是实现成功转轨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环节,国家和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发挥更广泛的作用。最后,虽然实现的目标只有一个,但实现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重要的是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出符合自己的发展方法和道路。由于中国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经济结构不均衡,因此,应该积极发挥政府在调整经济结构、稳定宏观经济方面的作用;同时,政府应以提高国家和企业的竞争优势为目标和主要工作内容。

注释:

①2002年数据来源于OECD FACTBOOK 2005;2003、2004年数据来源于OECD:OECD in figures.2004,2005。

②④《世界经济》编辑部:《当代世界经济实用大全》,中国物价出版社1994年版第131-135页,第136-146页。

③OECD:OECD in figures.2005。

⑤OECD:OECD FACTBOOK 2005。

⑥张蕴岭:《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5页。

⑦佟福全:“美国经济结构跨世纪的全面大调整”,《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8期。

⑧左大培,裴小革:《现代市场经济的不同类型——结合历史与文化的全方位探讨》,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⑨(11)顾钰民:《世界市场经济体制六种模式》,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3页,第151-152页。

⑩何自力,郑子彬:《法国市场经济体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8-151页。

(12)王洛林,刘国平:《世界经济统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33-565页。

(13)陈宝森:《当代美国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26-128页。

标签:;  ;  ;  ;  ;  ;  ;  ;  ;  ;  ;  ;  

二战后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路径比较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