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节能型园林建设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化城市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许多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例如,在园林建设中,如果不采取一定的节能技术,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为了确保节能和园林建设的环境保护,应在园林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做好节能理念和节能技术,在实现节能景观施工效果的同时,又能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本文阐述了各类节能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园林施工;节能技术;应用分析
园林工程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优雅的休憩场所和观赏效果,也对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对园林景观的需求越来越高。我国各地也均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修建各式园林景观,为我国的园林景观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然而在施工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比如资源浪费、能耗较高等。较高的能耗不仅浪费了能源,而且还增加的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甚至是PM2.5等污染颗粒,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园林施工中采用节能型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对我国的园林工程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简析节能型技术与园林施工
1.1风景园林施工概述
在进行园林的建筑是需要考虑的内容很多,首先对于园林的设计应当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与建筑,也就是说在进行园林设计前就应当对于城市的园林建筑进行具体的施工设计,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城市区域的能源以及绿化、给排水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进行设计前需要充分地调查与了解城市的水文情况以及地质状况,确保园林的设计能够充分地符合城市的建筑要求。
1.2节能型技术概述
1.2.1主动型节能技术
主动式节能技术是指通过对建筑设备的合理调度和安排达到节能的目的。在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多使用可再生施工资源替换不可再生资源。例如,建设园林的夜光灯路灯时,可以使用太阳能光伏技术,日间吸收、存储光能并转换成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保存起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特别适用于绿地景观灯光配备,如街灯、庭院灯、壁灯、地灯、水景灯、草坪灯等的用电上,保障夜间照明使用。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能量,而且太阳能具有无污染、不受环境干扰等优点,有效降低园林建设中的电能损耗,降低污染。
1.2.2被动型节能技术
被动型节能技术是指结合园林工程所在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规划,有效利用园区的地势条件和水系状况,最终实现园林工程和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和能耗节约。当前,已经有很多的被动式节能技术在园林工程中得到应用。例如,根据区域内的降水条件,收集、洁净处理后存储,用于园林内部的浇水和清洁使用。此外,还可以利用当地的风向、阳光和土地等特征,趋利避害,合理的利用一切可以转换成能量的自然资源,合理布局园区的植被、建筑、水景和假山的位置,实现能源解决的目的。
2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对于风景园林来说,不但需要满足人们在审美方面的需求,还要体现当地特有的风格,因此,为了保证风景园林的质量达标,既要运用节能型技术,又要在考虑当地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开展设计工作,从而有效保证节能型功能得到全面发挥。
2.1雨水收集与生活污水的回收利用
随着城市的运作与发展,城市内难免会出现许多生活、生产污水。这些污水中通常都存在对土壤与植物等有害的元素与物质,要求这些污水直接排放至污水管道中,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出。但生活污水若直接排放至下水道内,则会出现水资源浪费问题。目前,我国人口基数大,水资源极其短缺。因此,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要对生活、生产污水实施回收利用,尽可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作为施工单位,应在充分考虑当前现状的基础上,将设施与管道铺设于园林施工现场。在园林施工中引入城市生活、生产污水,通过一系列净化处理后,以供工程使用以及绿化灌溉,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升园林施工的节能效果。以厦门园林建设为例,在会展广场、五缘湾、国宾馆、环岛路主干道以及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等沿线绿地运用回用的中水实施浇灌。需强调的是,部分住宅区与单位也建设了中水回用项目,比如,瑞景公园小区在地下室建设了全套污水处理设施;厦大投资建设了污水处理站,将再生水用于冲洗道路、清洁校区厕所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
在园林的建设中,往往需要使用各种大型设备,用电量大,施工环境开放,其面积较大。所以,太阳能技术在园林中的应用,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充分利用电池转换后的电能储存,并与机械设备之间的连接线和供电设施进行连接,从而提供充分的电能供应。以太阳能在园林景观中应用为例,设置太阳能灯照明系统,使得环境更加和谐。太阳能的照明系统,其优点是绿色环保、无污染、也无噪音。直流供电方式为照明提供能源,整个照明供电系统安全、可靠。不需要架设电力线网络,安装方便、快捷,使用的寿命也比较长,后期维护成本比较低。
2.3运用喷灌、滴管、微喷灌技术实施绿化浇灌
浇灌植物时可考虑采取滴灌、喷灌、微喷灌技术,提升园林绿化浇灌技术水平,从而有效减少人力、机械、水资源的消耗量。实际上,在园林工程方面,滴灌、喷灌技术运用范围较广,目前,我国正在着手将微喷灌技术引入到植物浇灌上。在绿化带两侧安设微喷灌管道,为了避免对绿化种植产生影响,通常会选用矩形、散式等多元化喷头进行两侧对喷,以促进树木生长,保证绿化苗木的成活。最为关键的是,微喷灌还可美化环境,因为喷灌雾化的水汽可以达到除尘、净化空气的作用,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以厦门市为例,在BRT桥下特贸与莲前大道旁的绿化带、环岛路维多利亚酒店旁路段、文兴隧道口部分路段、后江埭路以及湖明路等绿化带均已运用了微喷灌技术。该技术的投入与设计都具有一次性,且支持长期使用。其优势主要有:操作便捷、省力、节省时间,可有效防止原先用水浇灌给行人车辆带来的不便,同时,还能大幅度减少水资源浪费。到目前为止,厦门BRT桥上的滴灌系统与T3航站楼前广场绿地雨鸟喷灌系统的应用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2.4做好施工方案策划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将节能型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园林项目是保证园林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水平与环保的性能的重要手段。在风景园林景观的施工过程中,若想保证节能技术在园林景观项目中得到实际的应用,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与实用性,最重要的一点即是把握施工方案,一个良好科学的施工方案是衡量园林景观质量水平的重要依据,整个的施工过程均需要按照施工方案来进行,所以,施工方案的制定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同时,施工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较多的因素,如:节能技术的应用、项目竣工后与周围环境的匹配度、地势、排水、光源照射等,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并且编入施工方案中,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来施工,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发现与施工方案相背离,需及时报告工程的负责人,经过协商及时修改施工方案,保证风景园林景观的质量水平与审美。
2.5利用各种节能技术节约材料
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精确计算所需的各类土方、肥料、水泥、砖瓦和钢筋等施工材料,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节约资源,提升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在引水工作中,应提高循环水的利用率,严格控制水资源的浪费。通过各类施工材料的节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打造节约型园林工程。
2.6材料的选择
结合我国建材市场的现状,目前节能材料品种单一。因此采购人员在进行材料采购时应该充分考虑材料各方面性能,例如使用年限、经济性、与施工现场的协调性等进行采购,在满足建设需要的同时促进建设的节能。
2.7施工设备的选择
在园林施工中,施工设备的合理选择是保障施工进度的基础。在园林建设中。施工自身对能源和资源有一定的消耗,因此要加强施工的节能性,要进行合理的施工设备选择。例如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节水设备和节能设备的运用,在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同时,实现资源节约的最大化。
2.8施工队伍资源管理优化
完成园林规划设计后,应对施工工作量进行认真计算分析,合理根据工程进度和工程量安排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人员数量不宜过多,多了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容易人浮于事,影响工程效率,导致能耗增加。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园林建设施工也在不断发展,在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施工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节能型技术的应用,使得园林施工不断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渠丽.对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4.
[2]李东源.园林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
[3]赵托.对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农家顾问,2015.
论文作者:唐家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园林施工论文; 园林论文; 技术论文; 节能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污水论文; 水资源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