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中医医院心内科 江苏 常州 213001)
【摘要】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芪参益气滴丸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及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改善情况、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在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表明芪参益气滴丸可与西药联用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芪参益气滴丸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347-02
慢性心力衰竭是内科常见进展性危重疾病病,已成为现代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社会的人口老龄化,心力衰竭已上升为我国主要致死疾病的因素之一[1]。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尤其是在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等方面疗效显著,尤其是中药丸剂的广泛应用,丰富了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措施。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60例患者均为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心内科住院部或门诊收治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52.2±5.8)岁,病程为0.6~12 年。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53.8±7.9)岁,病程为0.7~15 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1.2.1心功能分级 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方案制定[2]。
1.2.2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主症: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胸胁作痛,痛处不移。次症: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胁下痞块,下肢浮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心功能Ⅱ~IV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符合诊断标准可纳入观察;其他脏器功能衰竭导致的心衰、肺心病、未控制高血压及伴有增加死亡风险因素的患者除外。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依据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常规用药,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类、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基础治疗,疗程4~8周。
治疗组:西药同对照组,加用天津天士力芪参益气滴丸,0.5g/次,3次/日,疗程4~8周。
2.2 观察指标 观察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改善情况、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
2.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治疗前后对症状及体征的程度进行评分,分别赋予分值0,1,2,3,4。显效:主次症基本或完全消失,治疗后证候积分为0或减少≥70%;
有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加重:治疗后积分超过治疗前积分。
3.5 安全性评价 芪参益气滴丸组用药后,其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未发现异常,且尚未发现不良反应事件。
4.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当属中医心悸、喘证、水肿、痰饮范畴。陈可冀[4]认为心力衰竭的最根本中医病机为内虚,随病情发展及病机变化致运血无力,瘀血内停。因此,将其病机用“虚”“瘀”概括。现普遍认为治疗心衰以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为大法。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益气活血类中药不仅能够强心、利尿、扩血管,还能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改善心室重构,具备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的治疗优势,能够更有效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芪参益气滴丸是由黄芪、丹参、三七、降香配伍,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精制而成的中药滴丸剂型,方中重用补气之圣药黄芪,以固表益气、利尿、脱毒,可以全面改善心功能。本研究在标准西医治疗方案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衰,在其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改善情况、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芪参益气滴丸可与西药联用提高治疗效果,为中医药经方防治慢性心衰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依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RamaniGV,UberPA,MehraMR.Chronicheartfailure:contemporar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MayoClinProc,2010,85(2):180—195.
[2] 叶任高,陆再英,谢毅,等.内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5-166.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4]李立志.陈可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2):136-138.
论文作者:马春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心力衰竭论文; 益气论文; 滴丸论文; 患者论文; 心衰论文; 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