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新型技术被不断开发和利用,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所以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在水利信息化构建和发展过程中,灌区信息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灌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就需要对现有的灌区水利信息化进行完善与提高。
关键词:灌区;运行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对策
1 灌区运行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灌区水利工程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经济的繁荣起到积极的促进意义,并加强农民获取经济效益的能力,尤其是在干旱或者洪涝季节时,降低自然环境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进而保证其水利工程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作用。与此同时,积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还可以有效的促使当前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升循利用效率,节约水资源,满足当前实际的需求。由此可知,积极进行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工程建设,不仅是民生发展问题,也是当前的资源节约战略工程,进而满足当前实际的需求,迎合时代的发展。例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近年降低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促使社会和谐。尤其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积极进行有效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工作实现,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促使其积极进行合理的管理,协调管理,从根本上提升工作效率,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促使现代化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迎合时代的发展。
2 灌区运行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现状
灌区运行信息化建设工作,相关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并且有关的系统本身建筑上也缺乏足够的配套效果,对于当前根据本身的具体运行管理上,难以给予有效的支持和配合。部分灌区虽然对于水情信息进行了采集,并且设置了相应的阀门控制系统,但是由于相关资金落实不到位,很多采集数据在实际的应用上也没有得到有效地保障,整体灌区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与此同时,部分灌区本身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上,相关的认识也不够深入,很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从整体上角度来说,灌区运行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对于人才的专业素质水平也有着很高的要求。而在具体工作的落实中,由于技术方面的制约和限制,也会导致相关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上难以对当前灌区的具体业务流程进行适应,整体缺乏足够的使用性。
3 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
3.1 积极进行信息化技术应用创新管理理念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为保证其建设效率有效的提升可以进行合理的理念创新,迎合当前时代的发展,促使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满足当前实际的需求。尤其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有效的进行信息技术应用,是当前水利工程创新改革的重点,利用其技术改变当前传统的管理理念与建设理念,不断优化其工作质量,满足当前实际的需求。例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友谊灌区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灵活应用当前的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设计开发建设,利用该技术自身的优势,不断提升水利工程自身的技术水平,优化其整体的性能,满足当前实际的需求,如,该区在某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灵活应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改变传统的控制效率,促使其提升自身的作用,满足时代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出台符合实际要求的建设规范标准
在针对灌区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构建和具体实践过程中,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保证建设规范标准在制定以及落实过程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与此同时,对灌区管理信息化系统现阶段的实际运作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化操作,制定符合实际要求的规章制度。这样不仅能够通过这些具有实质性作用的规章制度,对灌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在保证数据能够有效被兼并的同时,能够实现数据的大范围共享和利用。
3.3 加大资金投入
在针对灌区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构建时,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适当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同时要积极与社会上的一些企业、单位进行有效结合。加大资金的根本目的和作用是为了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还能够在政府资金给予支持的同时,不断拓宽其他融资渠道。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的方式,可以促使社会中的各个资本都逐渐加入到该系统的构建和实践当中。在保证灌区信息化建设标准得到有效强化的同时,能够促使灌区管理信息化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覆盖范围也得到有效提升。
3.4 强调运行管理建设的重要性
灌区管理信息化系统在具体构建和实践应用过程中,其要意识到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实施管理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保证该系统运行时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还要对软件系统的具体搭建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还要保证该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软件平台与运行管理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两者协调发展,在维护、升级以及具体操作和管理措施落实过程中,都能够提供相对应的便利条件。灌区管理信息化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保证在各个环节相关措施具体落实时,遵循有效的制度规范标准。同时,还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保证灌区管理信息化系统在运作时的作用和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除此之外,在针对相关软件进行研发和具体利用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将现有的科研力量全部都组织在一起,这样才能够共同攻克现有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开发出符合实际要求的产品,而且还能够从根本上促使灌区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整体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
3.5 引进先进的技术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来说,受其自身的性质影响,先进的技术与人才是其建设发展的基础,也是信息化建设的最根本要求,以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因此,应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并不断进行有效的创新发展,促使灌区实现信息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与此同时,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进行合理的人才是队伍建设,以专业的人才队伍为基础,为灌区信息化管理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自己推进水利工程信息化进程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从两方面进行,首先,积极对现有的人才进行培训,提升其自身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知识,通过不断的实践培训,促使其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促使其进行合理的建设,为其奠定良好的基础,满足当前的需求。其次,积极引进先进的人才,不断进行优化管理,并利用当前先进的人才带动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技术的提升,以此来满足当前建设。
结束语
总而言之,灌区运行管理工作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整体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发展趋势和要求。面对新的发展环境,信息化建设应该明确相关需求,对当前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从思想认识上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并且将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作为灌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来进行对待,保障整体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陈烈奔,孙庆宇,钱萍.灌区运行管理中资源与信息共享模式浅析[J].水利水电快报,2017,38(08):55-57.
[2]林俊.灌区渠系水量计量及监测控制一体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3]蒋力,马福恒,汪建宏.基于物联网的灌区智能管理系统研发[J].浙江水利科技,2016,44(06):59-63+69.
[4]韩振中.我国灌区发展展望与科技创新驱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08):1-3+5.
论文作者:代明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灌区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过程中论文; 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需求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