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电体制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范围扩大,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和风险更加明晰,抓好农村低压安全用电管理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农村低压配电网的安全管理存在问题,探讨有关安全管理的策略,供广大管理同行共同交流。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低压配电网;安全管理
随着农电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要求低压电网既要满足广大农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又要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用电安全。目前,特别是配电台区低压电网的安全管理相对薄弱,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影响了和谐的供用电关系。如何加强农村低压电网安全管理成为供电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低压电网供用电安全主要问题
1、低压电网设备状况较差,安全隐患较多。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及设备维护不及时,设备运行环境恶劣,配电盘简易、陈旧,配电室门窗封闭不严,电杆腐蚀、倾斜,控制计量设备锈蚀,线路、设施状况差,绝缘老化。农村规划的不统一,造成“三线”搭挂,植树影响安全现象还广泛存在。
2、管电人员安全意识差、业务技能不高,造成管理不到位,电流保护器安装、维护不及时;因资金匮乏,设备缺乏必要的维护,设备超负荷、超周期运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老化现象,缺陷不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致使设备带病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
3、农村居民的安全用电意识不强。当前农村安全用电中面临的突出安全问题是:农民对安全用电知识知之甚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为图方便在家中私拉乱接用电设备,安装工艺不规范;加之在农网改造期间,住宅内用电设施未进行改造,安全状况很差,极易造成短路、漏电等电气故障,这也是诱发农村安全用电事故的重要原因。
以上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低压电网的安全运行,而且由此引发的各类事故,特别是触电伤害事故,必将对供用电安全管理造成不良影响。
二、加强农村低压电网安全管理的措施
1.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坚强低压电网
安全供用电的前提条件就是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找准影响低压电网安全的薄弱点,集中有限资金,搞好农村低压电网建设与管理工作。
(1)高起点规划。结合用电村的整体规划和布局,按照负荷分布情况进行配电室的选址,线路通道要按规范标准规划;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将供电半径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建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适用、供电质量高、电能损耗低的农村电网,提供安全、经济、可靠的电力保障和优质、方便、规范的服务,全面构建供用和谐的新农村电力环境。
(2)高标准设计。坚持“整改现状、适应当前、考虑长远”的原则,适当提高设计标准;强化科技投入,提高配电网科技含量,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广泛采用架空绝缘导线、集束导线、总装型塑钢电表箱、全封闭式GGD配电柜和无功自动补偿柜等;特别是配电变压器、配电盘和导线的选用,在能够满足当前用电需求的前提下,适当提高设计标准,考虑中长期供电需求增加的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模式进行建设。
(3)高质量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借鉴标准化作业的先进经验,应用“低压作业标准指导卡”,规范低压施工作业和运行维护过程;严格按照工艺标准施工,确保“检修施工零漏项,设备投运零缺陷”,防止设备带病投运;做好工程监督检查,把好验收关,实行“施工质量终身负责制”,凡因施工质量引发的问题要严格追究作业负责人责任,做好建设项目全过程安全、质量管理,确保施工工艺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双赢”。
2“一个完善、两个重点、两个强化”,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1)完善低压配网管理规章制度和设备台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约束,任何工作都无法有序开展。低压电网的安全管理尤其需要规章制度的约束,农网改造后农村电网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随之出现,这就需要把旧的制度加以完善,重新规范各类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如制定乡镇供电所人员岗位责任制,制定了低压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巡视考核制度、缺陷管理流程等各项制度和职工岗位职责,特别是明确了农电工在低压电网维护中的职责;建立了低压设备台账、自备发电机台账、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台账等各类台账,有效规范了农电职工的行为,细化考核标准,为抓好配网安全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2)重点抓好设备维护。严格执行低压线路和供电设备巡视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开展设备周期性巡视、夜巡和特巡,做到“应巡必巡,巡必到位尽责”。特别是注意做好低压故障、保护器动作停电后的巡视检查,在未明确故障点以前不得擅自送电;坚持“状态检修、持续维护”的原则,严格按照标准检修维护设备,及时对配变、剩余电流保护器、接地装置等进行测试;组织开展设备检修工作;认真执行《低压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做到缺陷闭环管理,严格按照缺陷性质和周期处理缺陷,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杜绝低压消缺力度不大、质量不高的消极行为。
(3)重点抓好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管理。明确低压设备管理职责,搞好设备管理。特别是要抓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管理,确保安装率、投运率、正确动作率达到100%。一级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定值管理要结合线路状况、季节特点,将动作值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提高保护的灵敏性。
根据农电实际,在设备维护和管理中审定中、低压设备巡视周期,加强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加大考核力度,对缺陷处理不及时、不彻底的单位、班组和个人按安全合同和设备管理制度实施双重考核,确保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3.抓好技能培训,提高人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必须立足于超前预防,这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在贯彻该方针过程中首先必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1)强化在职人员、管电组织的安全用电知识培训。重点讲解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安全用电水平,以点带面,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做好组织宣传协调工作。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和反习惯性违章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业务能力,提高他们做好低压电网管理工作的能力。
(2)强化在职人员培训。电工队伍安全技术素质是安全工作的决定因素,加强安全管理必须结合专业工作特点,强化对基层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思想教育。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要采用班组日常培训、集中脱产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赛等方式不断加强对基层员工的培训,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和反习惯性违章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业务能力、安全素质。二是积极完善从事特种作业员工持证上岗工作制度。要健全培训制度,完善培训计划,建立培训和考试档案。要跟踪培训效果,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进行安全知识考试。要经常性地进行安全知识的考试,以考促学,营造学规程、懂规程、遵规程的良好氛围。
结束语
加强农村低压电网安全,其根本还是为新农村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更加优质的服务,全面构建供用和谐的新农村电力环境。因此,电力企业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农村低压电网安全管理,另一方面也坚持电力“服务三农”的理念,搞好优质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安全用电和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贾兴林.农村低压电网运行维护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
[2]陈少敏,针对现在我国农村低压电网电压的质量分析及解决办法,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论文作者:黎炽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低压论文; 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农村论文; 台账论文; 保护器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