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危机与转机--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_硕士研究生论文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危机与转机--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_硕士研究生论文

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危机与转机——关于变革国内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机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硕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国内高校“高歌猛进”连年扩招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经历了粗放式、超常规的大发展,在专业招生红红火火的表象背后,其人才培养隐藏着深刻的矛盾与危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正在品尝自己酿造的苦酒,其中硕士研究生这个层次的人才培养,问题尤为突出,不少毕业生求职时遭遇的窘况就是明证:一些用人单位认为,从实用角度看,硕士生的业务能力并无明显优势,加上工资待遇期望值和年龄等综合因素,其就业竞争力反而不如本科生;从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需求看,硕士这个学历层次及学术水平又没法与博士竞争。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当下,新闻学类硕士研究生(笔者注:本文中所探讨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问题以新闻学类为主,兼及新闻传播学科其他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这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处境更为凸显。

国内新闻学类硕士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同行们心知肚明,许多在读和毕业的研究生亦感同身受,不满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如何改革,却少有诉诸文字。

近些年来,尽管探讨新闻传播教育问题的论文不少,可是,综合考察评介的文章比较多,专门针对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进行的研究很少。比如,《新闻大学》2009年“新闻传播教学笔谈”栏目连续刊登了数组专题论文,其内容涉及新闻传播教育和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然而主题指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文章阙如。①

通过文献检索和查阅相关资料,国内以往公开发表的论文中,虽有一些涉及硕士生教育和培养模式问题的文章,但内容以介绍国外尤其是美国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居多,如蔡雯、周欣枫评介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育改革探索的文章,②祁景滢译介日本研究生院教育概况的论文,③吴信训对美国现代新闻教育以及密苏里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有关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简介,④武志勇、李由评述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论文⑤等等;而专门探讨国内新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的文章罕见。笔者所看到的,有严林的《当前我国新闻研究生教育现状与对策的思考》(2006年10月《新闻知识》)和赵振宇的《学制缩短,如何提高新闻学硕士的动手能力》(2007年第11期《新闻战线》)两篇论文。前者指出我国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由于培养目标相对滞后,导致教育理念、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思想工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改进意见;后者从新闻业务主要是评论课的教学方法切入,对硕士生改制为两年后如何增强动手能力问题作了探究,文中虽提到两种成才就业取向和两类学生培养方式问题,但只是一带而过,并没有展开论述。从总体上看,对国内现行新闻学类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和症结所在,尚缺乏全面深刻的反思,因而在找准改革的突破口,推出切实可行的创新举措等方面,思路不够明晰和具体。

随着教育部加快发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转变研究生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政出台,⑥研究生教育问题又变成国内高校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为争取获准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拓宽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渠道,“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委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对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进行论证”,该中心接受任务后,由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牵头,联合“七所国内知名新闻传播院系的专家和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部门的领导,共同组建了‘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课题组”开展了调研论证,并将这项专题性调研成果公开出版。⑦

这是迄今见到的关于国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最为集中的专题性研究,读后颇受启发。不过,该项调研主要目的是论证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其调研对象和论证内容侧重于在职新闻从业人员,⑧对国内高校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问题明显关注不够。反观目前新闻学类硕士生教育所面临的种种困惑,感到如鲠在喉,故而撰写此文,意在抛砖引玉,引起同行的重视,激发研讨兴趣并展开争鸣,进而推动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的进程。

一、应当反思的硕士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总是离不开社会需求,如果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思考和审视国内新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目标定位,就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众所周知,实践性强是新闻传播学科的一个鲜明特点,人们通常将之划归应用性学科,有人将之称为文科中的“工科”,从国内相关专业设置和毕业生从业情况看,也大体如此。社会对其人才培养的预期与需求,亦以实用型人才为主,特别是吸纳毕业生的大户——各类传媒,最希望高校能够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记者、编辑、主持人、广告人、策划能人、新媒体里手、媒介经营管理专才……总之,是在实践一线拿得起、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即使党政机关和一般企事业单位在挑选毕业生时,最看重的仍然是体现其专业特点的优势,如敏锐捕捉和流畅表达各种新信息的素质能力,创意创新等方面的才华,至于学术造诣和理论研究能力,多数用人单位只是作为一个参照系而已。由此看来,新闻学类本科和硕士阶段的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应当侧重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学术型人才,但后者即高层次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应主要由博士阶段的教育来完成。

针对不同的社会需求,培养不同层次与类型的人才,使之供需相符,这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国内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却与上述社会需求很不相适应。

从总体上看,国内硕士研究生侧重培养学术型人才,按照此目标制定培养计划、规范考核评价体系,设置课程、安排学分等,由此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使研究生的在校学习活动(上课与研讨、撰写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毕业答辩等),大都围绕理论研究来展开,有关传媒实务方面的内容较少涉及。如果学生自己不钻研实务,不去媒体进行必要的业务实践,专业素养和实操能力很难得到相应的提高,毕业后去媒体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种同新闻传播活动密切相关的实际工作,往往底气不足,与用人单位期望值相去甚远。

这就使人不能不对新闻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产生一些疑问:国内现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合理吗?本学科专业硕士生有何主要特点?其竞争力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这些疑惑和问题困扰着众多学子,有相当数量的在读硕士生(尤其是选择了新闻业务或传播实务研究方向的学生),则明确表露出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失望,认为在满足研究生自身发展需要、实现自我期待方面,存在很大落差。即使是其它研究方向的学生,对所开设课程和教学内容也颇有微词,对自己能否学有所成,且符合社会需要,缺乏足够的信心。

近十年来伴随研究生教育的超速发展,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新世纪以来国内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激增,几年之内总量就翻了数倍:如2000年招生数为8.5万,2002年已增至15.9万人,2005年更跃升为32.49万,此后数年招生人数均在30万-40万之间;根据入学人数推算,近几年国内每届毕业硕士生人数不会低于30万。与此同时,博士生数量增长也相当惊人,“2007我国博士人数超过5万人,2008年这一数字继续上升,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⑨

高层次学术型人才逐渐出现供过于求的趋势(质量如何则当作别论),高校和科研院所聘用博士生开始挑三拣四,硕士生一般不予考虑。新闻学类硕士研究生倘若仍然固守原来的目标定位,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基本取向,延续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每年数量庞大的毕业生必然面临就业的尴尬。

硕士生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已是不容回避的严酷事实。高校在此转型期更应高度关注研究生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核心问题,尽快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以创新精神和改革措施应对现实的严峻挑战,并抓住发展的新机遇。

二、亟须变革的新闻硕士生培养模式

如前所述,国内现行的硕士生教育以学术型人才为主,根据这一目标制订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及配套的评价体系、考核标准,必然促使在校研究生把撰写和发表论文放在首位,时间精力主要用于纯粹的理论学习,忽略甚至轻视新闻实务及其能力培养锻炼,由此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对于实践性极强的新闻传播类学科专业而言,颇有本末倒置的意味。因为无论从社会需求还是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看,新闻传播实务型人才都应占居主导地位。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同传统学科相比,学术积淀和研究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它能够在众多的学科专业中脱颖而出,迅速成为一门显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媒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凭借广大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者特别是传媒精英的出色表现,新闻传播学科地位和整体形象得到了极大提升,并对莘莘学子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多年来,本学科专业一直受到考研学子们的追捧。不过,多数攻读新闻传播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其成才取向和就业意愿并非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实际工作。笔者近期曾对两家新闻传播学院近300名在读硕士生做过问卷调查,受访者中真正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仅占10%左右。⑩

与此相反,现行的硕士生人才培养模式却是以学术型人才为导向,这显然有悖于社会需求和多数学生的意愿。在研究生教育尚未普及、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紧缺、硕士生数量有限的时候,以学术型人才为主的培养模式有其合理性;而在研究生教育日益普及、高学历人才已供过于求的当下,原先的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变得不合理且不合时宜了。

实事求是地说,目前硕士研究生中学术潜质好、悟性高、适于从事理论研究的学生只是少数,其中真正有志于做研究的人更少,对这少部分学生,仍然可以按照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着重进行学术训练,其佼佼者不妨采用硕博连读的方式,为其尽快成才创造条件。但学术研究的象牙塔毕竟容量有限,从学生自身的潜质、成才就业意愿及社会对毕业生的实际需求考虑,大多数人应当朝着实际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发展,以便毕业后能够胜任各种与信息的采集、制作、分析、策划和传播相关的实际工作。换言之,除了培养少部分学术型人才,多数新闻学类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性质与工科类工程硕士相似,其培养模式必须变革。

特别是在传媒技术飞速发展变化、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现实语境下,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传统纸质媒体的记者已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播事实信息,还需要对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必要的分析解读,或是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原因,或是对其发展趋势及影响进行剖析预测,有的大型报道更要求记者编辑具有创意策划的想象力和协调各方的组织能力。又如,新媒体从业人员被要求成为“多面手”式的全才,既要有娴熟的新闻报道技巧,又能掌握各种新技术和新颖的传播手段,以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因此,传媒从业者在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等方面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正视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努力让多数新闻学类硕士生成为复合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要通过分类培养的方式,实施新闻硕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即在现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之外,还要探索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后者着重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务能力,要突出学科特点,优化知识结构,使其朝着既定目标转型。

然而,国内现行的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根本无法满足分类培养的要求。无论是从培养计划、课程设置、考核评价体系看,还是从师资力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考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都缺乏适宜其成长的条件。其中问题症结所在,就是不少任课教师自身没有足够的媒体实践经验,从学校和书斋中走出来的实务课师资,很难胜任实务课教学工作,遑论培养合格的新闻传播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了。

目前国内新闻传播类研究生教育重理论轻实务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实务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则是人才培养的软肋。这种状况的形成同研究生的目标定位密切相关,也与现有高校体制和价值取向不无关系。

重视实务课教学和实操能力的培养,曾经是国内新闻院系的好传统。在上个世纪创办的一些老牌新闻院系曾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新闻专业的教师特别是担任业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或从业经历(有不少业务课教师是直接从媒体调入高校任教的);而从高校毕业分配来的年轻教师,讲授业务课之前须先去媒体实践以获取经验。如今此传统在多数新闻传播院系已丧失殆尽。

由于创办研究型大学的需要,国内高校门槛越来越高,有的几乎非博士不要。可是媒体从业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者甚少,经验丰富的资深传媒人转行到高校任教的通途基本堵塞;在职教师的压力也比过去大得多,“学校对教师的科研量化要求大大提高,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拼凑论文,编写教材。这一切都使得安排教师到媒体一线挂职锻炼,事实上变为不可能……没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除了上课、写文章外,还得攻读博士学位。如此,参与媒体实践更变成一件有心无力的事情”(11)。

不言而喻,如何补齐新闻传播实务课师资匮乏这块短板,是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一环。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双管齐下的方式,强化新闻传播实务课教学及实践环节的指导,不失为可供选择的一项改革措施。高校教师要想方设法加强与传媒业界的联系,尽量直接参与媒体一线的实际工作或是承担业务咨询,以便了解新闻传播实务发展最新动态和趋势,使课堂教学内容尽量贴近传媒实践;同时应要求学生到媒体实习,在实践中加深对实务课相关理论的认识,进而提高业务能力。高校还须聘请传媒业界的实务高手走进课堂,有针对性地开设专题讲座,这些讲座最好是由实务课教师根据授课需要,穿插于所开设课程内容之中,使二者尽可能地融为一体。

新闻传播实务课程要积极开展案例分析研讨式教学,所依据的案例最好是实战参与式。尽管研究生教育很早就已部分采用课堂研讨式,但是,研讨选择的主题及其基本指向,针对新闻传播实务的并不多,这容易把研讨局限在理论清谈的范畴。从提高新闻学类硕士生素质能力的需要出发,学术研讨的选题及其指向,应当有相当一部分同新闻传播实务直接相关,其努力的方向则是“不断拓展和改进告知公众的能力,把重要而复杂的事件,完整、深刻、有趣地向公众传播”。(12)这是新闻学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也是本学科专业毕业生的竞争优势之所在。

通过实战参与式的案例分析研讨,引导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挖掘和反映事实真相的本领,让他们在实际案例的分析中学会用批判的眼光观察思考新闻事件,研究相关报道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在实践环节的教学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谈到创新,人们总是自然而然地把它同理论研究联系在一起,对新闻传播实务的创新性关注不够。新闻传播的特性就是标新立异,新闻报道和其他各类新信息的制作传播,从题材内容到表现形式都离不开创新。合格的新闻传播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而这些意识与能力的养成,都离不开相关的实践活动。因而,学生的业务实习必不可少,在实习过程中导师的循循善诱和实时指导尤为关键。最理想的方式就是联合培养,即业务实习由高水平的传媒人专门予以指导,这样更能保证实习的质量。

对于跨学科攻读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的学生而言,通过业务实践可以提高其对专业特点的理解与认识,学习掌握必要的业务技能;即使本专业毕业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如果选择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方向,仍然需要通过有质量的业务实践来提高专业素养和实操能力,只是在新闻传播理念和业务技能的求新求异方面,要为其设定更高的标准,促使其更快地成长和成熟起来。

希冀课堂教学内容与新闻传播实践完全同步,这不大现实。但是,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可以使实务课的教学内容与传媒发展的实际不脱节,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研究实务的积极性,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氛围中受到良好的熏陶,有效提升素质能力,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实用型人才。在这方面,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实施的“21世纪新闻孵化所”项目——“一个强调创新和实战的调查性报道项目”,(13)其所进行的实战研讨式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值得商榷并有待创新的考核评价体系

国内硕士研究生的现行考核评价体系相对单一,新闻学类硕士研究生也是如此,即主要侧重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的考核。学生除了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通过答辩之外,部分高校还要求其在读期间须发表学术论文,甚至对发表在何种级别的期刊也有相应规定,具体细则因校而异。有的院校将此作为毕业生获得学位的刚性要求,有的则把发表论文的级别、数量同各种奖励、奖学金的评定挂钩。

在学风浮躁的现实环境中,这种片面追求“学术研究”指标而忽视实践能力的评价标准,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上还为学术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国内某些专业期刊已盯住了这个市场,把刊载硕士研究生的考核论文作为重要的生财之道,以支付一定的版面费为条件,降格以求刊载“论文”迎合有需求者,即花钱发“论文”,金额从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这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纵观目前各类专业期刊(严把质量关的少数高水平学术期刊除外)发表的研究生论文,有相当数量是粗制滥造的产物,真正有独到见解和学术价值高的论文,可谓凤毛麟角。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就是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并没有实质性提高,反而令某些人养成了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坏毛病,高校学风被进一步败坏,学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本来作为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虽存“研究”之名,却难符“研究”之实。

学术研究是需要积累的,学术型人才有其自身成长的规律。研究生的学术造诣尚未达到一定水准时,用强制性规定逼其勉强发“论文”,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只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违背规律必将受到惩罚,高校和学术界大量存在的失范行为,以及如影随形的学术泡沫和学术垃圾,用无情的事实证明了这种做法的谬误。尽管一些规避学术造假的防范措施和高科技手段不断推出,然而,只要现行考核评价体系不改变,学术失范行为仍将防不胜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恶性循环也会延续下去,对治标不治本的措施,能奢望产生什么好结果?

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历来是衡量硕士研究生水平最重要的一个标尺,对于真正潜心做学问的研究生而言,出于提高自己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目的,固然不屑于抄袭剽窃。但是,对于许多怀着其它目的来读研的学生,撰写学位论文无疑是一道难过的坎,拼凑抄袭、制造学术赝品是其中一部分人的必然选择。持这种敷衍态度炮制出来的学位论文,难觅独立思考和独到见解的踪影,加上“认认真真走过场”的论文答辩,无非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游戏。像这样的论文不做也罢!近些年频频传出硕士论文抄袭事件(被揭露出的问题其实不过是冰山一角,更多不同形式的做假并未被揭发甚至被默许),让人不能不质疑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及其有效性,改革现行研究生考核评价体系的呼声日高。

相反,在如何考核研究生实践能力方面,目前高校普遍缺乏相关规定、具体措施和评价标准,全凭学生自己的造化,这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极不负责的。硕士研究生的考核与评价体系要与时俱进,方式也应该逐步趋向多元化。必须充分考虑研究生教育日益普及的现实,并根据新闻学类专业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评价体系,尝试采用不尽相同的考核方式,让不同类型成才取向的硕士生各得其所。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也利于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学习钻研的兴趣,使其能够根据自身条件与潜质,选择适宜的发展方向,并按照不同成才取向所制定的培养方案,有所侧重地完善知识结构,形成独特的优势和竞争力,最终成为社会认可的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

国内数量庞大的在读硕士研究生及社会对于实际应用型人才的广泛需求,决定了其培养模式必定要从原来的学术型为主向实际应用型为主转变,研究生的教学活动内容应从重理论轻实践转变为理论与实践并重,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迟早也会应运而生。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

四、深化改革与开拓创新的几点思考

新闻学类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如何才能使改革创新的步子迈得更加稳妥?这需要集思广益和调查研究,经过深入思考和科学论证,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遵循人才培养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实施改革新举措。因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关系到整个研究生群体的切身利益和人才培养大计,也关系到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重要问题,改革措施是否得当及其效果的好坏,会对当前和今后的研究生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要慎之又慎。笔者不揣浅陋,将自己的思考陈述如下:

首先,需更新观念,要从战略的高度审视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真正认识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取得共识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和逐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调整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的目标定位,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学术研究型人才为辅,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这一目标定位既符合我国国情,也顺应了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世界各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基本是以面向实际应用为主,部分博士生教育也越来越强调面向实际需要开展研究。正是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新需求,教育部才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目的就是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14)。

这是深化改革的契机,也可将之视为国内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转机。因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实现这一预期目标,必须变革沿袭多年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即对目标定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都须改革创新,考核评价体系也将随之改变。正如教育部文件提出的“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15)要抓住这个良机,加快变革的步伐,以之为杠杆推动学科建设。

实践性、应用性强使新闻传播学科专业的大多数研究方向与新闻传播的实践紧密相连,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与优势。过去囿于僵化的体制和固有培养模式,国内研究生教育改革举步维艰。如今坚冰被打破,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开拓创新有了施展的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硕士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应当也完全可以因校制宜,而不应一刀切。国内逾百家新闻传播硕士点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传统优势,培养不同类型和规格的人才,逐渐形成各自的特色,这才符合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规律。倘若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雷同,一窝蜂地输出某种类型的人才,这既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其次,要抓住教学的关键环节,使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落到实处。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成才取向,进行比较清晰的目标定位(主要分为学术型和实际应用型),对两类不同潜质和成才取向的学生,实施分流培养,开设更有针对性的课程。特别是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牢牢抓住实务课教学改革这个突破口,其中加强实务课师资力量则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因为修订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等,都离不开高水平的实务课教师(含业务实习导师)。在现行人事制度制约下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此难题,必须通过同业界开展实质性合作,借助外力推进改革,才能让培养模式的创新之花结出硕果,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也实至名归。

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既要大胆探索,又要稳步推进,在实施过程中认真听取学生和导师的意见,并根据教学效果适时修订培养方案,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勇于改革且取得成效的教师,应有配套的激励机制,奖励其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创新成果。尤其是在案例分析研讨和实践环节的教学方面,指导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责任心至关重要,且需要校内任课教师和媒体指导老师密切配合及研究生的高度认同与自觉投入,三者关系是否默契,既检验着实务课、实践环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败。

第三,创新硕士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为多元化的新闻学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铺平道路。没有多元化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就不可能把培养模式的改革设想落到实处。要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包括具体研究方向)细化相应的硕士生考核评价体系,以保证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使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发挥应有的作用。变革的目的是要培养具有真才实学、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不是批量生产“次品”,既要尊重学生的成才意愿和就业取向,引导其扬长避短,发展自身优势,又要严格要求,把好质量关。

比如,按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硕士生,考核评价体系应侧重考核其专业素养和实际能力,毕业生只要能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实习作品,就应允许参加毕业答辩和申请学位。像新闻业务研究方向的学生提交已发表的有分量的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或是高水平评论作品等,广告实务方向的学生提交项目中标的策划创意企划书、有质量的市场分析调研报告、被采纳的优质广告文案或平面设计作品等,便可以获得参加毕业答辩和申请学位的资格。在毕业答辩时,学生依托其作品阐明思路和理论依据,由有业界专家参与的答辩委员会提出问题,考核其作品的专业水平和真实可信度,达到要求者即可通过答辩获得学位。对于此种类型人才的理论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无须苛求,不仅不必硬性规定其发表论文,还可免掉学位论文写作的环节。

另外,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实务能力的考核不必面面俱到,而应突出重点,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长处,有所侧重地完善知识结构和提升素质能力,进而形成个性特色,为今后的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要充分估计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做好打“攻坚战”的思想准备。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种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因此,加强兄弟院校之间(包括国外、海外院校)的交流,以他山之石为借鉴,拓展思路,少走弯路,尽量降低改革付出的成本,尽快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对实施改革后的毕业生(即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成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要进行跟踪调查,在掌握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作出分析判断,坚持成功的改革举措,修正偏差与不足之处,不断提高硕士生的培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社会和传媒业的发展与转型,迫切需要更多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在呼唤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审时度势,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创新教育理念,推动变革进程,以科学精神和求实态度完成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

注释:

①2009年《新闻大学》从春季号到冬季号四期的“新闻传播教学笔谈”栏目上连续发表4组共15篇文章,大部分均属于探讨新闻传播教育的专题性论文,其中有几篇文章内容虽涉及到研究生培养问题,但在文中只是一带而过,并非论述的主题。

②参见蔡雯、周欣枫:《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载《现代传播》2006年第2期);《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经典个案——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调研报告》(载《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5、6期)两文。

③祁景滢编译:《新的世纪新的课题——日本新闻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日]花田达朗撰,载《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5期),此文介绍了日本新闻传播类研究生教育的概况。

④吴信训:《美国现代新闻教育的追求》(载《中国记者》2006年第6期);《21世纪:新闻教育最需要什么》(载《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12期),两篇文章中部分内容谈及密苏里新闻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硕士研究生的目标定位和培养模式等相关问题,但均属于附带性的概述或简介。

⑤武志勇、李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载《新闻大学》2009年第4期),该文也属对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教育的综合性介绍评述,没有专门针对新闻硕士研究生的研讨内容。

⑥参见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该文件阐述了加快发展国内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转变硕士生人才培养模式(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的重要意义,并对具体实施方法也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⑦参见“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课题组的论证报告,其内容包括正文《关于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考察与论证》和两个附件:《我国新闻传播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现状调研报告》(附件一)、《国外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情况研究报告》(附件二),全文刊载于《新闻学论集》第22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264-316页。

⑧从该论证报告的具体内容中不难发现,有关国内高校全日制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的内容不多,包括其附件一的问卷调查,选取的对象也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职硕士研究生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⑨国内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参考了多家网站转载的数据并核对了当年新闻报道披露的相关数据;博士生规模参见2009年7月28日《中国青年报》新闻报道:《期待回归精英教育76.1%的人认为博士不是越多越好》。

⑩2009年9、10月间,本文作者以《关于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现状态度的调查》为主题,发放并回收了有效问卷共295份,其中主要问题包括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目的、成才的取向、就业的意愿,以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受访对象分别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全日制在读新闻学、传播学硕士生,其中在暨大发放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41份,西大的154份,受访学生包括三个年级在读硕士生。在问卷的“成才的取向”这一选项中,选择“学术研究型”的学生暨大有9人,占6.4%;西大有16人,占10.4%。

(11)王天定:《中国新闻教育问题探究》,《中华新闻报》,2007年2月28日。

(12)(13)黄瑚、励嘉:《面向未来的美国新闻教育改革尝试》,《新闻大学》2009年夏季号,总第100期。

(14)(15)《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文件,教研[2009]1号)。

标签:;  ;  ;  ;  ;  ;  ;  ;  ;  ;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危机与转机--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_硕士研究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