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AnnexinA1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比较125例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与137例非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组织中AnnexinA1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中AnnexinA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中AnnexinA1的阳性表达率为75.2%(94/125),显著高于非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8%(1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nexinA1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级别、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71,P<0.01;r=0.352,P<0.01),与间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呈负相关(r=-0.374,P<0.01),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Ki-67阳性指数及神经脉管侵犯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AnnexinA1的高表达与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与高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进展快,预后差,AnnexinA1可作为其预测预后的病理学指标。
【关键词】膜联蛋白;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139-02
乳腺癌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无论在组织形态、免疫表型还是生物学行为上都存在着极大差异[1]。随着乳腺癌基因分型研究的逐渐深入,根据基因表达谱乳腺癌被分为5种亚型:管腔A型、管腔B型、正常乳腺样型、HER2过表达型、基底细胞样型,它们具有独立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预后[2]。其中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BLBC)具有较高的增殖指数和不良的临床预后。膜联蛋白A1(AnnexinA1)属于Annexin家族成员,具有钙依赖性的磷脂结合功能,参与糖皮质激素调节的炎症反应、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和信号转导[3]。研究显示AnnexinA1常高表达于耐药的乳腺癌细胞系中,提示AnnexinA1可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及化疗耐药[4]。本研究检测AnnexinA1在BLBC与非BLB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BLBC中AnnexinA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2002至2015年间有完整标本档案和临床资料的BLBC 125例、non-BLBC 13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进行、放化疗或内分泌治疗。HE切片均由2名高年资病理医生复诊明确诊断。按2012年WHO乳腺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标准对BLBC进行组织学分级。
1.2 试剂与方法
1.2.1试剂 AnnexinAl(1:200,鼠抗人)购自美国Abcam公司。ER(EPl,兔抗人)、PR(EP2,兔抗人)、HER2(EP3,兔抗人)、CK5/6(OTI1C7,鼠抗人)、CKl4(EP61,兔抗人)、CKl7(EP98,兔抗人),及Ki-67(MIB-1,鼠抗人)均为即用型单克隆抗体,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2方法 所有标本均经过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4μm厚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免疫组织化学采用Envision二步法,已知阳性切片作阳性对照,PBS缓冲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
1.2.3结果判定 免疫组化采用双盲双盲法统计,阳性物质为棕黄色,AnnexinAl定位于胞质,ER、PR阳性定位于细胞核,CK5/6、CKl4、CKl7阳性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阳性细胞数≥10%为阳性。HER2按照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13版)标准判定。间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评价参照Salgado等[5]推荐方法,在高倍视野下观察TIL占肿瘤浸润边界以内间质面积的百分比,取整个切片区域的平均值,排除肿瘤边界之外、原位癌及正常小叶周围的TIL,以及肿瘤区域内人为挤压、坏死、玻璃样变、及先前穿刺活检部位的TIL。所有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浆细胞)都应评价,多核白细胞除外。以50%为界限,分为高、低百分比两组。
1.2.4分组:根据ER、PR、HER2及CK5/6、CKl4、CKl7表达情况分为5组:管腔A型(ER+PR+/HER2-)、管腔B型(ER+PR+/HER2+)、正常乳腺样型(ER-PR-/HER2-且不表达CK5/6、CKl4、CKl7其中一种)、HER2过表达型(ER-PR-/HER2+)、基底细胞样型(ER-PR-/HER2-且至少表达CK5/6、CKl4、CKl7其中一种)。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不同组间的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资料
患者均为女性,BLBC患者年龄28~75岁,平均54.6岁;non-BLBC肿瘤直径0.8~10.5cm,平均3.5cm。组织学分级: Ⅱ级30例、Ⅲ级95例。
基因亚型:non-BLBC137例(管腔A型46例,管腔B型40例,正常乳腺样型16例,HER2过表达型35例);BLBC125例。
2.2 AnnexinA1在BLBC与非BLBC中的表达情况
AnnexinA1在BLB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2%(94/125),non-BLB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11/137):管腔A型8.7%(4/46)、管腔B型7.5%(3/40)、Her-2过表达型5.7%(2/35)、正常乳腺型12.5%(2/16)BLBC中AnnexinA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on-BL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44,P<0.01)。
2.3 BLBC中AnnexinA1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表1)
BLBC中AnnexinA1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级别、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71,P<0.01;r=0.352,P<0.01),与间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呈负相关(r=-0.374,P<0.01),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Ki-67阳性指数及神经、脉管侵犯均无相关性(P=0.637,P=0.849,P=1,P=0.696,P=0.767)。
3.讨论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国内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不同的乳腺癌对治疗的反应及预后具有很大的差别,其中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临床预后差,对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效果不明显[6]。现有的分子分型等方法尚不能完全概括不同类型乳腺癌的预后特征及临床治疗反应性,需进一步寻找更多的预后及疗效预测指标,指导个体化治疗。
膜联蛋白A1(AnnexinA1)是一种37-kDa结构相关钙依赖的磷脂结合蛋白和肌动蛋白调节蛋白超家族中的一员。 AnnexinAl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和蛋白酶C的磷酸化底物、PLA2的抑制物,在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信号转导、炎性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它们对细胞内信息传递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信号蛋白功能的异常,将会导致肿瘤细胞增殖调控的异常。研究发现AnnexinAl的表达具有不同的组织和器官特异性,在乳腺癌中AnnexinA1 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与转移的关系仍不确定,有研究显示AnnexinA1在乳腺癌的发展过程中表达增高,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行为呈正相关[7]。
本研究显示AnnexinA1在BLBC中的表达率高达75.2%(94/125),显著高于non-BLBC的8%(11/137),且BLBC中AnnexinA1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级别、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间质TIL浸润程度呈负相关。组织学II级、III级两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6.7%(14/30)、84.2%(80/95),无、有淋巴结转移两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4.3%(45/70)、89.1%(49/55),低、高百分比两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8.2%(67/76)、55.1%(27/49)。而BLBC中AnnexinA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Ki-67阳性指数及神经、脉管侵犯均无相关性。本研究提示AnnexinA1的高表达与BLB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与高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AnnexinA1的高表达的BLBC侵袭性强,进展快,预后差。目前研究发现,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中TIL浸润程度差异较大,三阴性与HER-2阳性乳腺癌TIL浸润程度较高,这可能与这两种分子分型的乳腺癌细胞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从而可较大程度地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且三阴性乳腺癌中TIL浸润程度与患者对添加了铂类的新辅助治疗的反应性及预后呈正相关,TIL可以作为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预测指标[5,8]。本研究中发现,BLBC中间质TIL百分比达50%以上的占39.2%(49/125),提示BLBC癌细胞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而AnnexinA1的表达水平与间质TIL浸润程度呈负相关,AnnexinA1高表达的BLBC中间质TIL浸润程度低,可能因此激活机体免疫反应的能力差,对治疗的反应性弱,预后差。
综上所述,AnnexinA1在BLB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AnnexinA1可作为BLBC预后预测的病理学指标。AnnexinA1在BLBC中的作用机制还未明确,如何识别AnnexinA1可能对靶向治疗受益的BLBC患者以及合理地制定治疗方案,有待于对 AnnexinA1在BLBC中分子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及靶向治疗临床试验。
【参考文献】
[1] Metzger-Filho O; Tutt A; de Azambuja E; Saini KS; Viale G; Loi S; Bradbury I; Bliss JM; Azim HA Jr; Ellis P; Di Leo A; Baselga J; Sotiriou C; Piccart-Gebhart M. Dissecting the heterogeneity 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J]. J Clin Oncol, 2012, 30(15):1879-87.
[2] Perou C M, S?rlie T, Eisen M B, et al. Molecular portraits of human breast tumours[J].Nature,2000, 490(7418):61.
[3] Luca Parente, Egle Solito. Annexin 1: more than an anti-phospholipase protein[J].Inflamm Res,2004, 53(4):125-132.
[4] Okano M, Kumamoto K, Saito M, et al. Upregulated Annexin A1 promotes cellular invasion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J]. Oncol Rep, 2015,33(3):1064-70.
[5] Salgado R, Denkert C, Demaria S, et al. The evaluation of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s) in breast cancer: recommendations by an International TILs Working Group 2014[J].Lymphokine Cytokine Res,2015, 26(2):259.
[6]李生兰,张清媛.基底细胞样乳腺癌[J].国际肿瘤学杂志, 2012,39(5):377-380.
[7]刘清华,朱明华.膜联蛋白A1与恶性肿瘤的关系[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28(5):556-558.
[8] Lee H J, Seo J Y, Ahn J H, et al. Tumor-Associated Lymphocytes Predict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J].J Breast Cancer,2013, 16(1):32-39.
基金项目:嘉兴市科技局项目(2014AY21030-3).
论文作者:陈祥义,王振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6
标签:乳腺癌论文; 基底论文; 阳性论文; 细胞论文; 组织学论文; 肿瘤论文; 淋巴结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