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市茶文化产业发展研究_茶文化论文

漳平市茶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漳平市论文,茶文化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629(2013)04-0094-08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茶叶已经走出了单纯农作物的范畴,茶文化产业成为近些年来迅速兴起的一个新兴产业,各地茶文化产业内容日益丰富,并建立起了庞大的产业链条。与单纯的物质经济不同,茶文化产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茶文化产品在生产和利用过程中不会导致资源的枯竭,相反会带来资源的增值效应。一个地方茶文化积淀越丰厚,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就越大。开发程度的深化,社会认知度的提高,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将为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一、漳平市发展茶文化产业的基础条件分析

(一)茶产业历史悠久

漳平市茶史悠久,茶乡文化绚烂多彩,至今仍保存有不少文物,如瓷片、古民居、茶叶加工厂旧址及颇具特色的水仙茶饼民间祖传制作工艺。志书记载,早在北宋漳平永福镇就开始了喝茶的历史。《漳平县志》载:“元代起,漳平已开始种茶,明清时已有专门的茶叶加工作坊。”①茶乡文化沿袭千年。

现今在双洋集镇的四周山上依稀可见不少梯带状的茶畦遗址,及保留完好的东洋村古民居,这些古民居都是由清代中叶经营茶叶发家致富的商人所建。在双洋镇城外村一带还有不少平房,原来都是加工茶叶的“茶馆”,其中最著名的是“泰昌茶庄”。泰昌茶庄是清光绪年间开办的,泰昌茶庄选送的漳平水仙茶曾获得巴拿马博览会和上海博览会金奖。①

在漳平市的众多茶品中,水仙茶史尤为悠长绵延,相传水仙茶最早产自南洋乡“九鹏溪”,南洋水仙茶种植始于元代,在清代光绪年间最为鼎盛。1914年双洋中村茶人邓观金用独创的精湛工艺创制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茶类——水仙茶饼。

(二)荼产业实力雄厚

漳平市现有茶叶加工企业1200多家,规模以上茶企业36家,百万元以上企业80家。有23家获龙岩市龙头企业。截止2013年5月,漳平水仙茶集体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台品”、“九鹏”、“官田铁冠”获龙岩市知名商标以及福建省著名商标;大汇农场、九德茶场、桂东洋茶场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永福高山茶发展公司等8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近年漳平相继获得多个国家、省级品牌:“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农产品加工(茶叶)示范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乌龙茶(永福高山茶)加工示范基地”、“国家级漳平市水仙茶综合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最大的茶叶基地”、“紧压乌龙茶饼唯一产地”、“福建省十大产茶大县”等,现正争创全国生态产茶县。

漳平茶品在各项茶事活动中表现突出。仅2004至2010年间,漳平水仙、永福高山茶、官田铁观音42只茶样获得省名茶奖。23只茶样获得中日韩国际茶文化茶王赛“国际茶王”称号,38只茶样获得其他省级以上金奖。

(三)茶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首先是独特的“三乡文化”。漳平市作为知名的画乡、花乡、茶乡,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厚的文化积淀。

永福镇素有“中国杜鹃花之乡”的美誉。境内的“十里花街”独具特色。台商称之为“大陆阿里山”,并在此投资高山茶业。每年2月、3月10万株樱花组成的“樱花大道”绵延环绕着4.8万亩的高山茶园,成为一大亮点。2011年2月,永福创业园区荣获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南洋乡以“水仙茶之乡”闻名,是水仙茶饼的发源地,拥有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和丰富的水仙茶文化。唐朝中期,茶树就在南洋扎根生长。北寮村建立了茶叶合作社,推广体验式农业观光旅游,梧溪、营仑村庄建设十余个茶文化中心示范户及茶文化展示,开发南星生态旅游区观光茶园。

其次,漳平市还有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双洋镇,现仍保留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双洋还曾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徐霞客曾二次到此探寻旅行。

二、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茶文化产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产业是有文化内涵的茶产品和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集合,泛指茶文化产品和茶文化服务的生产、交换、消费等直接相关的行业,以及其它能够较多体现茶文化特征的行业。狭义的茶文化产业则是指茶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等直接相关的行业。[1]12-15漳平市茶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指广义的茶文化产业。茶文化产业的基本内容包括茶叶经营、茶具经营、茶艺馆经营、茶艺师培训、茶文化产品广告传媒和各类文化活动(茶文化节、茶文化旅游等)。

(一)茶文化旅游

主要由永福高山农业旅游区、南洋水仙茶合作社、水上茶乡九鹏溪三部分构成。

永福高山农业区的茶文化旅游主要由台缘山庄、台品茶园、鸿鼎茶厂、永福民俗馆4个景区组成。台缘山庄位于李庄村,是台湾现代农业的展示中心,山庄配有观景台、听涛廊、网球场等休闲设施,拟引进台湾歌舞在台缘广场表演。台品茶园是首家台湾高山茶企业,一大特色是樱花步道与茶园共同组成的“大陆阿里山浪漫之旅”。鸿鼎茶厂内移种了一株“水仙茶王”,是目前漳平境内发现最大的人工栽培茶树,茶文化交流中心也已基本建成。永福民俗馆通过实物、图片、文字展示永福镇的发展历史、古建筑及其文物等。

南洋水仙茶合作社。南洋茶文化旅游主推生态观光水仙茶园与北寮水仙茶合作社。北寮村呈现一派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的茶乡风光。水仙茶合作社于2008年9月成立,其以现场制茶的模式向游客展示了水仙茶的加工工艺与流程,并开设了专门的加工室供游客体验水仙茶独特的紧压茶饼工艺。

水上茶乡九鹏溪。该景区现有九鹏溪食府、公馆茶轩、茶田观光、水上别墅等景区服务设施。景区围绕“水上茶乡”的定位,将茶山、水景、森林融为一体。

(二)茶文化创意产品

漳平市茶文化创意产品品种丰富,从政府及相关部门到茶企茶商都力图以茶文化专题纪录片、视频短片、茶歌、茶画册等多种形式宣传特色茶文化,提高漳平茶叶的附加值,如漳平市文联、漳平市农业局合办《菁华园》第5期,全册记录水仙茶的人文历史、传说故事。先后制作“漳平水仙茶”专题片,并在中央、省、市电视台播出。拍摄《高山情缘》、《大陆阿里山》,创作歌曲《大陆阿里山》、《水仙名茶天外香》。众茶企录制多部视频短片介绍漳平水仙茶叶的冲泡技艺与文化内涵,漳平市政府正与港台客商商谈“印象·水仙”大型舞台剧。

(三)茶文化少儿教育

漳平市部分学校开设了“茶文化”教育课程,教师们鼓励学生将茶文化融入作文与美术作品中。南洋乡将茶乡文化与青少年教育有机结合,努力延续与传播浓厚的茶乡文化特色和南洋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设立“茶文化教育馆”,组建了由少先队员自编自演的茶艺表演队。

(四)茶会活动

近年,为推广“茶乡文化”,漳平市举办多次茶会活动,形式包括茶文化节、茶艺展示会、书画笔会、包装物设计大赛、茶王赛、斗茶赛、包茶大赛、制茶能手大赛、茶文化知识讲座等,也组队参与龙岩、信阳、武夷山等地的茶文化节。

三、制约茶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茶文化设施不完备

如茶博物馆还未建成、茶馆较简陋、茶文化旅游区接待能力有待提高等。

1.茶博物馆。茶博物馆是一个集文化传承、教育娱乐、学术研究为一体的文化大观园。漳平茶叶具有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如境内出土的明代紫砂壶与北宋瓷片、泰昌茶庄宣传单等文物、古茶园、古茶树,以及由古至今的制茶工具、茶书、茶诗、茶画、茶具等。而漳平茶叶的加工技艺、冲泡技艺、民俗风情、茶礼仪、茶艺茶道等,则是非物质文化资源。各种形式、各个年代的茶文化资源亟须茶博物馆加以系统的归整与展示。已建成的南洋乡的“茶文化教育馆”主要侧重于水仙茶的历史与制作的介绍,不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展示内容考虑,其受众面还偏狭窄。2012年8月出台的《漳平市茶产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正式提出建设茶博物馆,计划2015年建成。

2.茶馆。就是以经营销售茶水、茶叶为主,提供饮茶、品茶、销售茶服务的场所,即购茶、品茗、赏艺[2]81,是茶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漳平市在这一方面有所欠缺。据调查,漳平市在1997年拥有3家专业性茶馆,当时生意相当红火。但2004年起专业性茶馆生意逐渐冷淡,直到目前已无专业性茶馆。市内10余家大型茶叶店一般在二楼设有若干个茶室,其中5家装潢优雅。其茶室经营多属茶店副业,只收取包厢费,也无专门的茶艺表演。欣赏茶艺的途径多限于节庆活动、电视或网络传媒,抑或旅游观光。

3.茶文化旅游区。2012年2月漳平市推出永福高山农业旅游区、国家4A级景区水上茶乡·九鹏溪景区2条茶文化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在龙厦铁路开通运营、双永高速龙岩至漳平段通车等多项利好因素的推动下,漳平市接待游客数、旅游总收入都有明显增长,各景区自驾游车辆主要来自厦漳泉以及龙岩、三明等地,以中短途乡村旅游为主。[3]茶文化旅游初具雏形,但大量游客直接进入茶园、茶场观光将对景区,特别是生态茶园、茶叶加工厂的安全种植、生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北寮水仙茶合作社内开辟的制茶体验区面积较小,装潢部分未体现出水仙茶特有的文化特质与品位,野生茶林也因交通问题得不到充分开发。

(二)制度供给系统性不够

从2004年的《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到2012年的《关于推进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漳平市针对茶产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及优惠、补助政策,但是多集中于茶叶生产、品牌建设方面。事实上,在文化消费快速增长的时代,茶文化的植入成为一个品牌获得广泛知名度的先决条件。政府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名牌是必要的,但更应该看到争创过程中的文化建设内容。考察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茶文化产业建设制定的规划还是政策,制度供给都较为零散、不系统、不独立,最终造成文化产业单位规模小、弱,各自为政,盲目发展。

(三)资金投入不足

分析漳平市近年茶文化产业资金扶持政策,存在以下问题:

1.专项资金奖励和补助的范围较窄,局限于参加市级以上的茶叶展、获市级以上“茶王”或“金奖”、“漳平水仙茶”外地专卖店、台湾农民创业园旅游项目。

2.对于获奖或参展茶企奖励或补助金额不高。如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名茶”、“茶王”、“金奖”的,分别予以奖励5000元、3000元。茶叶企业参加省级茶叶参展活动的,每次给予2000元补助。

3.对于茶文化产业尚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以致没有独立的资金扶持政策。操作层面上,因未设立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以扶持,政府及相关部门举办茶文化产业相关活动或制作茶文化创意产品所需款项基本上采取按需支出的模式。茶企开发、生产、销售茶创意产品或开展茶文化活动的补助有限,难以充分调动茶企、茶叶爱好者等个体或组织的积极性。

(四)创意创新人才短缺

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意人才,则是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漳平市茶文化产业缺乏创意:现有的创新茶品多从周边产茶大县、台湾、国外引进,如九德茶场的加玛养生茶是由日本人发明的,鸿鼎茶场的“豆浆”浇灌茶树法也是由台湾引进的;茶品销售与品牌建设也因创意不足,导致漳平茶叶在国内茶叶大众消费市场中知名度不高;农家乐虽已开始开发茶食品,但多停留于传统做法,茶疗、茶保健尚未涉及。以上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漳平市创意创新人才的匮乏。

四、拓展漳平市茶文化产业的建议

在茶文化产业建设方面,漳平市政府自2004年以来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挖掘茶文化历史、举办茶艺比赛与培训、征集茶书画与茶文学作品、录制茶音乐、出版茶画册、开办茶文化旅游线路等。2012年《漳平市茶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针对茶文化产业部分,继续提出新的发展目标。但是,总体而言,漳平市茶文化产业建设仍存在系统性不强、职责不清晰、可持续性不强、政府对企业带动不力等问题。茶文化产业可以总结为七大模式[4]145-149,详见图1。漳平市茶文化产业可以针对性地从以下几方面拓展:

图1 茶文化经济模式

(一)重点发展茶文化旅游

发展茶文化旅游实质上就是发展生态文化旅游,茶文化旅游是以茶产地的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茶的历史发展、茶区的人文环境、茶道茶艺、茶书茶画诗词、茶制品为内容的旅游。[5]137-140目前,漳平市的茶文化旅游定位为休闲度假型茶业旅游,以政府为主导、著名茶企为主体的模式运营,现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新热点和新增长点。但是,正如前文分析,漳平市茶文化旅游尚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观光体验形式单一、其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有限等。

1.统筹规划,融合“三乡文化”地域特色

开发茶文化旅游,必须统筹规划,有机融合地域文化特色,才能开发出层次丰满的旅游产品。漳平市的“三乡文化”闻名遐迩。茶乡的旅游开发已基本成型,但与花乡、画乡的联合开发尚不够深入、全面。首先,十里花街与永福高山茶园、台缘广场仅一步之遥,但是开发的程度却迥异。顾及温度与湿度的需要,十里花街的花场多是温室大棚,就整体外观而言,“花木之乡”与“杜鹃花之乡”的景观没能得到完整体现,十里花街的美艳与永福茶园的清新之间对接效果不明显,建议对沿街进行景观改造,使来不及进入大棚赏花的游客也能充分感受到花乡特色,以有花有茶的台缘广场为衔接转入永福高山茶园景致,一脉相承的地域文化特色将为游客带来独特的视觉与精神享受。其次,“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新桥镇与“水仙茶之乡”南洋乡毗邻,但是在旅游过程中,二者所展现出的自然人文魅力关联度不高,建议在北寮水仙茶园、九鹏溪等主景区展示部分优秀农民画作,同时,鼓励新桥镇的农民画家到茶园采风,创作出更多与茶有关的作品,也可将新桥农民画展作为茶文化节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可借双洋镇的麟山寺、先农坛、关岳庙、仙妈宫等旧寺庙,融合宗教信仰与茶文化两大主题,举办系列文化节庆活动,深度开发旅游产品。

2.改造观光区,创新茶文化体验环节

美国学者约瑟夫·派因的《体验经济》指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体验经济已经逐渐成为第4个经济发展阶段,茶文化旅游就具有鲜明的体验特色。[6]66-67目前,漳平市茶文化旅游景点既有观茶园茶场、赏茶艺茶道的观光式项目,也有压制水仙茶饼的参与式项目。对于开发深度不够,特色性不强等问题,应加强以下工作:①设计茶文化旅游载体,推行参与游、特色游、体验游,参观和考察茶文化遗迹。如为让游客可以更深入地感受生态茶趣,可设置采茶制茶体验区,供游客全程参与茶叶的采摘与加工,北寮水仙茶合作社可设置参观走廊以便游客透过玻璃墙参观茶叶制作,可增设水仙茶的特殊制作体验项目。②九鹏溪景区与台缘广场应增加茶艺表演、舞台演出场次,使游客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时刻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参考洱海三道茶的故事性表演与将乐擂茶民俗性表演模式,开发“新娘茶”、“采茶灯”等具有漳平特色的风俗民情与民间艺术。③旅游餐饮部分应改进现有的传统农家菜,有效利用茶叶的各种功效,创新菜品,推出绿色茶餐,激发游客对茶文化的味觉反应。

3.建设名茶城

闽西南名茶城是漳平市茶产业及茶文化产业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一。闽西南名茶城不应只定位为茶叶市场,还应是漳平市的文化旅游景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因此,首先可在显眼处,以“漳平水仙茶”压模、泰昌茶庄商标等素材制作大中型创意作品,凸显名茶城的漳平特色。

(二)积极扩大茶品销售

茶叶品牌的创建一直是漳平市发展茶产业的工作重点,政策倾斜力度也较大。漳平水仙茶虽然在茶界专家中颇具口碑,但市场份额不大,其根源在于品牌营销创新的缺失。

1.准确定位。可以学习与借鉴立顿的经验,开展严谨的市场调查,分析消费者对乌龙茶各种特征与属性的重视程度,探索各消费群体对水仙、高山乌龙茶的现有与潜在需求,依据分析结果,对不同档次不同用途的漳平茶叶作出准确的市场定位,并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分别塑造特色鲜明的产品形象。茶叶局、茶叶协会与茶企应抓住消费者的新需求,联合打造漳平茶叶的新概念。

2.特色包装。就历史文化内涵而言,漳平水仙茶更有优势,因此建议首先着力打造水仙茶的特色包装工作。为了统一品质,必须严格遵循“漳平水仙茶”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符合规定条件的,即可使用“漳平水仙茶”的证明商标。茶叶局可公开招标或直接选择知名设计公司,以突出水仙茶特殊文化内涵为前提,就不同档次的漳平水仙茶分别设计标准化包装,同时为各茶企留下个性化的设计空间,有关部门可两年举办一届茶叶包装设计大赛。

3.创意营销。当前营销传播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摄众传播的时代,即有效传播的关键是如何将消费者的视线从浩如烟海的信息包围中“摄取”出来,使他对品牌/产品产生信任与兴趣。[7]62-63在竞争异常激烈的茶业中,茶品信息铺天盖地,企业以文化营销方式进行形象包装应是增强品牌竞争力的首选。国内,2005年云南马帮驮6吨普洱茶从思茅进京,后借助媒体的力量,掀起云南普洱的饮茶风潮。漳平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引导、推动品牌茶企合作,聘请营销专家,为漳平茶叶分种类策划营销方案,通过举办文化宣传活动,借助网络、电视等媒体将漳平茶文化融入到运作的热点事件中,吸引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

(三)精心组织茶文化表演

1.茶艺表演。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在设计茶艺表演内容时,必须将漳平市的茶文化历史资源与饮茶风俗融入其中,以凸显特色。如祁门红茶茶艺表演以一道“‘王子’入英官”讲述了祁门红茶传入英国皇家贵族的历史,将乐擂茶茶艺表演展现了客家人结婚、添丁、乔迁、参军、提干、升学、做寿的风俗习惯。

2.茶艺歌舞。“茶艺歌舞”是以茶文化为题材的歌舞节目。它可以只是以“茶”作标题。尽情表现歌舞的效果,如采茶歌、采茶戏,也可以将泡茶手法、茶道的精神、茶会的形式、茶文化的历史以歌舞夸张的手法展现出来②,例如大理白族三道茶,白族姑娘以“三道茶”的特点介绍开场,紧接采茶歌舞,使游客在表演结束后的品茶环节中感受别样滋味。漳平市有不少茶文化民俗或与茶相关的历史故事也可以开发成茶艺歌舞,如新娘茶、水仙茶饼历史、徐霞客泛舟九鹏溪等。目前,漳平市正在与港台客商商谈“印象·水仙”大型舞台剧,设计将水仙茶的制作工艺、西园民俗文化村及九龙江美景融合起来,可借鉴“印象·大红袍”股份制合作模式。

(四)打造特色茶馆茶会所

茶馆是传承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2011年末漳平市常住人口数23.93万,其中城镇人口12.08万,对于这样一个中小型的县级市,仅就市内休闲消费现状,要形成民营茶馆业较为困难。漳平市内的茶馆经营可采取分步走的模式。

1.计划改造北寮村内一处老宅,欲借鉴老舍茶馆的经营模式,由民间艺人与茶艺小姐提供曲艺和茶艺等表演。这一举措将显著提升南洋旅游线路的品位,建设古宅茶馆时,必须考虑与其他景点的距离问题,舒缓游客的疲劳感。

2.对于2013年启动建设的闽西南名茶城,建议借鉴杭州湖畔居茶馆的经营模式,划出空间开办茶馆。当前茶馆业的利润90%来源于茶水,未来茶馆业利润结构将发生改变,茶水收入将仅占40%左右,其余主要来自主题沙龙、茶艺培训、商务空间、旅游接待收入等。这与名茶城的空间布局规划不谋而合,名茶交易区、茶文化区将与茶馆经营形成互补。在规划设计、品牌管理、终端培训等方面,可邀请国内知名创意文化有限公司策划。

3.针对市内现有的设有茶室的10余家大中型茶叶店,茶叶局应定期举办茶艺师技能培训班及茶文化知识讲座,免费培训人员,提高从业者和经营者的文化素质与专业素养,总体提升漳平市茶业服务品牌形象,凸显专业竞争力。[8]64-65

另外,《漳平市茶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从2011年起,在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开办30家“漳平名茶”专营店,并开展专卖店评星级活动,规范星级茶店经营行为,学习“天福”模式,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装潢风格。对此,本研究认为,在“漳平名茶”推广初期,“天福模式”是适用的,未来若形成规模,则可借鉴“华祥苑模式”,华祥苑终端不仅为客户提供高品质茶叶产品,其古朴装潢与茶艺表演时时传递儒雅的茶文化享受。②

(五)举办形式丰富的茶会活动

在过去的3-4年间,漳平市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茶会活动,多次组队参加市级以上茶文化节,但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举办的茶会活动多数级别不高,参与企业或茶农多来自于漳平市内;二是参加高级别活动的频率偏低,这是漳平茶叶在国内其他省市知名度不高的原因之一。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明确责任机构,由其负责整合传达活动信息、规划组织茶会活动、选拔参展企业、发放补助款与奖金等;设立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强对参展及获奖企业的补助力度,提高茶企参加高级别大型茶会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与当地旅游活动结合起来,每年组织一次茶文化节,以上茶会活动可作为茶文化节的内容,时间持续若干天,规模也可从漳平市逐渐伸延扩展至龙岩市、省、闽台、全国甚至国际茶文化节。

2.茶叶协会与茶企联合起来,创新营销手段。学习宁德福安新味食品有限公司的营销经验,通过频繁参加各种糖酒会、茶博会,依附大型茶叶企业宣传茶食,开创经营新领域。

3.积极承办茶博会等大型茶文化活动,强化漳平旅游与茶叶优势互补机制,主动与其他省市大型茶文化活动的组织方联系,争取联合主办的机会。如每到马连道茶文化节,黄山市、普洱市、武夷山市等产茶区政府都会提前与宣武区联系,共同商议马连道茶叶节的茶叶宣传工作。

4.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对于承办或协办茶会活动的企业,茶叶局等关联部门应加大对其品牌茶品的宣传力度,如在制作专题片、评选参展茶品、进驻景区门市部时优先考虑。

(六)开发更多茶衍生产品。

近二十年来,茶保健功能得到了全面开发,应用到了食品、医疗、保健、日用品等多个领域。漳平市应立足现有茶产业基础,引进相关企业或推动当地茶企研发、生产茶衍生产品。

1.茶食。目前,漳平茶食文化具备一定基础,但是品种稀少,局限于传统农家菜。未来可发掘整理,加强研究,融合当地食品加工传统,推出漳平高山茶食与水仙茶食;组织各酒店、景区的餐饮部门及爱好者,定期举办茶美食比赛,不断更新茶宴菜品,特别是米浆粿、萝卜糕、风鸭糊等特色小吃,均可利用茶的清香甘醇加以改进。

2.茶疗与茶保健品。乌龙茶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效外,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也极为突出,“漳平水仙茶古树的茶叶可治疗腹痛和拉痢”的说法流传至今。福建作为产茶大省没能进入全国各省区注册茶保健食品数量的前10名。[9]35-38因此,漳平市可抢占市场空白,发展以乌龙茶为原料的茶疗与茶保健产业。

3.其他茶衍生产品。漳平茶企可深度开发品质不够上乘、市场价格低的茶叶,将其制作成袜子、毛巾、内衣裤以及保健枕头、丝巾、茶酒等,为茶叶拓展新的市场。政府应积极推动茶企与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科研机构的互动,促进茶叶向日用品生产等其他领域延伸。

(七)丰富茶文化创意产品

1.茶具设计。就漳平市现有资源与茶文化产业现状,短期内暂不具备茶具设计、制造规模化的条件。但政府仍应鼓励茶馆、知名茶企、茶文化旅游景点与茶具设计企业或专业院校建立联系,购进外观高雅、具有浓郁漳平茶文化气息的创意茶具。

2.创新茶品。这里所说的“茶品”指的是茶叶的品质。对于漳平市茶产业而言,主要是工艺与机械的改进与创新。这需要当地茶叶局、茶叶协会与茶企的共同努力,不应只将眼光局限于引进其他地区的茶叶品种。茶叶局与茶叶协会须发挥服务职能,定期组织茶企会员到茶业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定期邀请专家到漳平茶产区传授茶叶种植、栽培等的先进技术,及时为茶企提供国内外茶产业的最新动态。

收稿日期:2013-04-15

注释:

①漳平市方志委编《漳平县志》卷五《农业》第三章第4节《茶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②蔡荣章《茶道表演与茶艺歌舞》,《海峡茶道》2011年第1期。

标签:;  ;  ;  ;  ;  ;  ;  

漳平市茶文化产业发展研究_茶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