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曾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改善党的领导的一个最主要方面。他说:“我们说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这门科学的生命就在于它要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不断增添新的内容,研究新的对策,这也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魅力所在。当历史翻开了二十一世纪新的画卷,面对新的、纷繁复杂的历史条件,我们又该怎样针对国际国内形势,加强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呢?
一、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特征。但是两种制度并存、较量是不可避免的,而科学技术的竞争,经济实力的较量,都表现在思想政治意识的竞争。
去年五月,美国轰炸我驻南大使馆,正是思想政治意识的较量的一个具体体现。对这次事件,一般的老百姓是两句话:一是落后就要挨打,二是软弱了就要受欺负。这两个看法从力量对比角度来提示原因,固然是对的。但我们还不要忘记性质,这场斗争也不完全是落后与不落后的问题。美国打伊拉克还有明确的资源政治因素,要解决石油问题;但打南斯拉夫没有这个原因,没有和美国资源利益举足轻重、息息相关的因素。这实际上是美国的纯政治战略意图,带有明确的意识形态的特点。美国作为头号资本主义国家,认为南斯拉夫还有共产主义,而且近年来中东欧也有向左转的倾向。打南斯拉夫可以看成是美国对这一倾向施加压力。从这里可以看到,美国在处理国际问题时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是非常明确的。
二战以后,新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导致生产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为转折,表明从十月革命开始的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出现了大曲折。有人认为,冷战结束了,好像就没有帝国主义这个提法了,似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双方都结束斗争了。事实并非如此,科索沃事件给我们的信号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集团,由于苏联解体,重大对手的弱化,它已改变了越南战争之后的保守态势,而越来越多地采取主动进攻的态势。打了伊拉克,再打到东欧去,又放出索罗斯这个金融专家,让他在东南亚搞了一场金融风暴。冷战时期东南亚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前沿,所以允许他们富,所以出现了“四小龙”、“四小虎”。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四小龙”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经济现象,更不是我们的经济改革所能简单模仿的发展模式。这一经济现象的出现,完全是服从于美国政治战略及利益的,它们在美苏对立及中美对立的前沿状态下发展起来了,并被纳入了西方资本国际化的轨道,成为美国“国际资本大循环”的组成部分。但是一旦需要调整国际政治战略的时候,美国也会一下子把它们打下去。通过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打掉了东南亚和日本与它在某个历史阶段或某个地区抗衡的可能性。现在,报纸上开始透露美国当时如何压迫日本在金融上自由化,如何压迫它到美国炒房地产,买美国国债等,使它们和美国的经济更紧密地连在一起。可以说东南亚及日本的经济发展走向,在相当程度上是与美国的政治、经济利益相一致的。从科索沃这个事件,我们也同样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分析美国敢于破坏国际公约,敢于绕过联合国,敢于向二战后一直处于和平状态的欧洲动武所包含的信息,不但事件的性质表明了帝国主义的存在和本质,而且事件的幅度(量级)也告诉我们很多内容,比如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大致对应于它保守态势期。它所采取的战略及手段往往取决于它对力量对比的认识与判断。
江泽民同志在我驻南使馆被炸后指出:“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美国轰炸我使馆造成对外开放的消极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因此就把打开的大门再关起来。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来之不易,是从热战和冷战中打出来的,是以巨大的牺牲代价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有了改革开放,我们可以争取信息、技术,加强与国际上的联系,保持我们的发展速度等等,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二、李洪志编造“法轮大法”,操纵“法轮功”组织,使包括许多党员干部在内的相当多的人上当受骗,教训深刻。这一事件应验了邓小平同志在十年前的深刻论述:“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
李洪志这个骗子得逞于一时,“法轮大法”这个毒瘤得以迅速蔓延,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值得我们深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生活广度和社会组织的多样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干部群众的思想十分活跃;另一方面,我们是在开放的情况下搞建设,在吸收各种有益文化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腐朽甚至愚昧的思想和文化的冲击。特别是国内外敌对势力从来就没有放松对我们进行文化渗透和思想演变,这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是很自然的,不足为怪。问题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明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以至于很多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作用的地方,却没有人去做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许多思想政治工作的“真空”地带,在这些“真空”地带,正确的东西得不到宣传,错误的东西乘虚而入以至不断蔓延。
“法轮功”同我们争夺群众、争夺阵地的斗争,再一次告诉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具体而言,我们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适应我国当前转型期的新形势。
一是弘扬主旋律,大力开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心理主导方面的集中和升华。要把带有自发性、不定性的社会心理引导到更加自觉、更加富有建设性的方向上来,从而构筑起抵御各种歪理邪说的心理防线,靠什么?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法轮功”在一些精神文明建设薄弱地区和单位发展很快,而在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好的地区和单位却遭抵制,正好说明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大决策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充分发扬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弘扬主旋律,以高尚的人格示范和道德导向感召社会,以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建设和科普活动吸引群众,以正压邪,以正祛邪,让李洪志那一套邪说歪理没有市场。
二是提倡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矫正不良社会心理。我们的思想工作,要帮助那些受“法轮功”欺骗的人,自己起来打开枷锁,同时为全社会创造一个好的社会心理环境。要帮助群众正确看待和认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努力消除怀旧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偶象心理、金钱拜物心理等不良心理影响,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自立意识、科学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得以发扬,从而以主人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三是进一步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做好转型期的利益协调工作。20年的改革已使我国的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分配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打破。这对于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各种相关法制还不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尚有一个建立的过程,对于不公平竞争,收入差距的过于拉大,以及一部分人钻各种空子而成为“暴富阶层”等,群众心理是不平衡的。这个问题的解决,既要靠思想工作,更要靠各种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有序发展的政策、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如二次分配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将有助于缓解社会不平衡心理,成为社会稳定的“安全阀”。目前,党和政府正在积极进行这一方面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社会利益的协调结合起来,做好调适、缓解社会心理压力的工作。还需指出,李洪志与我们党争夺群众,把重点放在离退休人员、老干部、下岗职工的身上,这就提醒我们必须进一步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特别要对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
四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理论克服经验心理和愚昧心理。恩格斯指出“要摆脱降神者的纠缠,不能靠经验上的实验,而要运用理论的思考”。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拿起理论和科学的武器,在全社会,首先是在党内开展一个普及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科学知识的学习运动,让理性之光、科学之光,开启人们的心智,冲破一切造神说和伪科学的欺骗,努力实现人的心态和素质的现代化。
三、世界经济正在迈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不是给了思想政治工作一条捷径,而是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艰巨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命。
知识经济的特征,许多学者都有研究。概括起来,知识经济有六大特征:(一)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二)信息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三)知识密集型产品,即软产品的比例大大增加;(四)降低消耗,增加产出,即低耗高效成为可能;(五)知识分子成为生产主体;(六)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性。
由于推崇知识、智慧和创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外延、方式、方法等必然面对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那么,知识经济对思想政治工作会有怎样的影响呢?从目前而言,起码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影响。
1.知识经济进一步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环境。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环境,在政治运动年代,是政治文化环境;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年代,是物质文化环境;在知识经济年代,将是知识经济文化环境,其要素表现为知识、知识产品、知识分子、知识生产率、知识价值观、教育等等。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文化环境。
2.知识经济进一步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知识经济将进一步改变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对现有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包括经营管理乃至领导决策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当知识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各种思想观念不得不作出调整。例如,知识、信息、人才、计算机、教育的地位会进一步强化。由此全社会将发生新的变化。又如,国际化的作用日益显著,由此影响人们的视野、知识面、价值观,尤其是那些发达国家和大公司、大事件的示范作用更加突出和有力。所有这些,将进一步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的对象,争取主动权。
3.知识经济进一步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体系。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全社会评价事物的标准将会发生变化。当然一些根本性标准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多评价标准将进一步变化。以效率标准为例,工业经济时代的效率标准是劳动生产率,而知识经济时代的效率标准则是知识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即以每个人单位 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作为衡量经济的主要标准,强调量的增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衡量经济的标准则是知识率,所谓知识生产率,是指生产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技术、转化为产品的效率,亦即知识有用的程度。人才的标准也会改变,将更加注重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4.知识经济进一步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是知识中包含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目标、任务、手段都具有知识的内容。如果说过去所理解的知识将知识与思想政治工作分割开来,那么知识经济所说的知识则已经将思想政治工作包括在内了。知识经济不能缺少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就知识而言,有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两大类。显性部分是易于交流、传播的部分,可通过计算机进行高效处理、存储和传输,以数据、图像、信号等形式予以传播。隐性知识是“意会型”的,不易于传播,比如人的观念、经验、灵感、决窍,以及思维方式,对机遇的捕捉能力等。思想政治工作所说的知识,既包括显性知识,又包括隐性知识,而且着重于隐性知识部分。就是说,知识经济社会难以驾驭的部分是隐性知识部分,正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长处,可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识体系又是价值体系的载体,在知识传播过程中了也同时传播价值体系。价值体系正是知识经济中的重要因素,是企业家特别关心的难点之一。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价值体系,正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
知识经济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影响,要求我们研究和探索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认识和了解知识经济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具体而言,要树立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和反省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知识经济的浪潮里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1.学习意识。树立学习意识,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是搞好知识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知识经济是一个强调学习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不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还是学校、企业、社会甚至于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一个人的事业和命运,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社会的繁荣进步和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充分认识到知识的决定性作用,树立学习意识,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改造自己,全面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是搞好知识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2.创新意识。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创新意识是知识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动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加复杂化、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越发多元化、超前化,人们的精神生活日趋个性化、多样化。因此,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靠老经验、老办法是远远不够的。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有所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必须求实,尊重科学。一方面知识经济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寻找新的载体,虚事实办,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性,把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教书育人、知识学习、培养理想以及经济活动、业务技术、人的思想中去。同时,要动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科技艺术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广泛性、直观性、艺术性、趣味性和知识性,重务实、重实效。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是一门科学,它既有内在的特点和规律,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它、认识它,把准“知”与“行”的结合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把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把准“现在”和“将来”的结合点,不断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向深入。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还包括生动活泼以及内容、形式的多样化等。
3.反省意识。迅猛形成的知识经济,在深刻影响和改变世界发展趋势的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对此必须深入思考,认真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