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工程的质量是确保公路安全、稳定运营的关键所在,由于公路工程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作用,这也决定了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公路工程管理部门需要重视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通过树立建养并重的理念,并对公路养护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完善,严格把控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全面提升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水平,使公路工程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本文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措施
公路作为现阶段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对于我国交通运输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保证公路连续、安全稳定的运行,有关部门应当重视公路养护的重要性,加强对公路养护工作的管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因此,有关部门在展开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时,应当采取科学的技术方法,根据当地公路交通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养护管理手段,保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效率,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
1影响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的因素
1.1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包含驾驶员因素以及养护施工因素两部分。目前我国公路环境良好,道路条件非常适合驾驶,但由于司机的过度放松,不能及时应对事故,可能会增加交通事故的频率与风险。此外,快速车道行驶、司机的视线下降、视野狭窄等因素将影响交通安全。驾驶员违法超车、酒后驾车、超限超载和疲劳驾驶,都会增加养护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特别是违法超车。在养护施工方面,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隐患缺乏了解,忽略养护施工管理中的安全防控环节,从而易导致养护现场安全事故的出现。
1.2客观因素
客观方面包括天气、路况等影响因素。公路建设的周期非常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工作环境和气候条件,特殊条件或自然灾害,如:冰雹、暴雨、洪水、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的不可抗拒的自然条件,很容易引起事故。
2提高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水平的措施
2.1加大投入力度,组建强有力的养护团队
公路施工养护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公路管理部门层面,而是首先要加大投入力度,合理调配养护资金,要有个总体规划和设计,特别对于一些弯道和易发公路病害的地段和区域,考虑公路建设规划,重新修建或者替换该路段。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公路交通运输设施已不能满足公路建设要求,亟需重新规划、拓宽、改造、养护。相关部门应积极重视起来,调配资金和技术人员,充实到养护团队中来。其次,组建强有力的施工养护团队,对于一些解散的公路管理站,应重新启用起来,对于老工人应进行全面的公路施工养护知识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保障他们的劳动报酬,调动其施工积极性。将劳动报酬与养护付出相结合,彻底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严明公路养护施工纪律,甚至包干到人,出现问题则追究相关责任人,这样公路养护不再会分工不明。
2.2加强公路养护工程摊铺和碾压质量控制
摊铺机在控制压实度、确保公路工程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摊铺前应做好熨平板预热工作,确保预热到位,为摊铺顺利进行奠定基础,防止混合料出现黏结现象。重视熨平板的平直度控制,确保混合料摊铺缓慢、连续、均匀进行,有利于碾压质量控制。摊铺时要保证螺旋送料器均匀转动,两侧混合料搭接在2/3以上,方便混合料摊铺。摊铺机行走路线必须平直,避免路线曲折而影响碾压施工效果。合理控制摊铺速度,一般以3~5m/min为宜,这样有利于对压实度进行更好的控制。摊铺后及时进行碾压施工,碾压包括初压、复压和终压3个步骤,常用轮胎压路机和钢轮压路机施工,碾压速度控制在2.5~4.5km/h间,混合料温度控制在115~135℃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预防混合料黏结现象发生,可采用雾状喷水装置适当洒水,为碾压施工顺利进行创造条件。碾压沿直线进行,不得任意掉头。混合料碾压要连续、均匀,中途不得任意停顿。
2.3预防阶段的养护管理工作
我国所开展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大部分都是一种事后的处理办法,即在公路使用的过程中不加以养护,而到了后期出现问题时,则采取相关方法进行维护和修补,这样的工作办法缺乏较高的科学性,而且实际效率相当低,容易给后期公路的使用留下较多的安全隐患。新时期的公路养护必然会成为常态化的工作,必然需要从公路涌现问题的源头出发,采取最合理的养护管理办法,合理地预防性养护,尽可能地避免各种问题的出现,使得整体的公路质量得到较高的保障。
2.4机械化的养护管理模式
在传统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当中,所采取的主要办法是对公路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相应的维护和修补,主体的修补对象包括了坑槽以及各种断裂,往往消耗的时间较长,并且整体的效果并不理想。而在这样的状况下,需要采取机械化的养护管理模式,以切实提高公路的养护管理水平。在机械化养护的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3方面的内容:(1)需要有较强的适用性;(2)需要有较为实际的性能;(3)相关的技术也需要保持较高的先进性。通常机械化养护管理所采用的设备主要包括路面清扫车和移动维护车等,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科学地运用这些设备,进行最为直接有效的养护管理。在机械化养护管理的操作当中,整体的工作呈现出来的优势主要包括了3方面的内容:(1)机械化的养护管理方式相比于其他的养护管理方式更加直接有效,而且能够克服环境对养护工作的直接干扰;(2)机械化的养护管理工作能够降低人们的工作量,整体的机动性较强;(3)机械化的养护管理工作范围比较大,整体的工作量大,质量较为优越,效率也相当高。
2.5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结合
我国的公路建设十分重视沥青材料的使用,并且对于沥青材料的可再生功能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不仅有效降低了整体的养护成本,还使得相关的工作压力下降到了最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环境,并且有效解决了公路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虽然沥青技术有利于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开展,但是,我国国内的沥青混凝土设备发展水平依并不完善,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尤其国内还没有独立完善的沥青混凝土使用技术,仅仅能够从国外进行引进。在这样的状况下,我国需要对现有的各种沥青混凝土使用技术进行创新和优化,尽可能地与生态环境保护做到充分有效的融合。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当中,填充料的选择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关键问题。伴随着环保生态理念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养护填充料也需要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无污染的材料,尽可能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6做好公路养护施工监督
政府应发挥主要责任,同时也承担公路养护工程监督职能,对辖区内的公路养护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监督,发现养护施工不到位的,则及时责令养护团队进行整改,若不服从整改的则辞退养护团队。只有严格进行监督管理,才能将养护工作落到实处。公路管理站和养护团队应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公路养护施工已不仅仅是养护团队的分内工作,应把公路养护真正打造成延长公路寿命的方法,以切实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为己任,做好公路养护服务工作,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探讨的个人看法,对公路进行养护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并且保证了交通事业的正常运行。因此,对公路进行养护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云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途径探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4)
[2]李安宁.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07)
[3]王伟莉.公路科学化养护管理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5(22)
[4]羊壮多杰.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与加强养护管理的措施[J].科技风.2017(17)
论文作者:张继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公路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工作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沥青论文; 因素论文; 团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