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融合
信息技术注入小学数学教学,使教者不再成为学习资源、信息、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的第一获得者、构建者、设计者。就是说学生可根据教者的引领直接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学习资料,获取学习方式,成为真正意义的学习主人。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课堂的融合
小学数学主要是考查教育结构的完整性和结合性,教师教学结构的不完整会导致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产生片面的理解或者考虑问题不全面,也就是在不经意间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是从小学数学的结构出发,考虑到我们的数学体制问题存在着不平衡的状态和不完整的现状,于是全面扩展对信息技术的引用和融合。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是多媒体数据收集和信息扩散的变身,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材料和数学知识,主要通过动图、多维空间、立体模型等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能够根据信息技术提供的生动素材,对数学课本设计的知识点有了全新理解和认识,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授课压力,解决了学生思维想象空间受到限制的问题。因此,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中是数学教学立体化的具体表现和创新举措。
二、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展现数学资源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根据数学知识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我们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完整的数学资源充分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作为学生解决问题重要参考素材。如,在立体几何学习中,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海量的立体模型,像长方体、圆柱、圆锥等多种立体图形。信息技术还能将不同种类的图形从不同的角度呈现给学生,学生可以从正面、侧面、上面等观察到不同几何形状,充分说明了信息技术的全面性和完整化的特点。学生逐渐走出数学教材,把对数学理论的理解上升到实际应用中,深化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扩展了书本以外的数学领域,使具有较强逻辑性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和平面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数学的学习难度,减轻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压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课堂氛围,师生和谐互动
有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虽然,教者不以先入为主的形式出现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之中,但是,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还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师生互动,成为整个过程的最大合作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教者与学生间可平等交流,共同探究,因为信息技术早已为所学知识提供了许多种学习方法和问题的解答方法。此时的教者只是帮助学生进行分析,进行类比,进行取舍,力求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去粗取精,举一反三。在与学生的合作探究中,教者与学生同是对信息的甄别者和分辨者,共同提出疑问,共同商讨解决,共同互通有无,共同去完成每一个学习过程;同是学习的构建者、设计者、合作者,这极大的提升了数学学习的效率,也会在学习中建立不一样的师生关系,这为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建立终身学习意识打下基础,也为提升合作探究能力开了好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方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教学资源搜集,对学生进行小组分组,对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小组成员各自负责自己的一部分,比如在网上一些论坛、教学平台等收集方程的意义、性质、解题方法等,最终进行汇总、归纳。最后,经由小组商讨以及展示学习成果,选取优秀的小组进行分享、展示,使全班学生达成对方程知识点的学习。
(三)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首先,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每所学校的教师们可以自发组织,集体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既能增强学习的动机,又能提高自身学习态度。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教育教学期刊,激发兴趣。阅读教育教学的专著,并注重积累,提升自身教育专业知识。还可以通过教材和教参、网络资料、专家咨询等多种途径充实自我。比如:利用当前热门的学习平台、在线学习网站等进行,通过课余的远程教育,为专业能力方面的提升打下基础;其次,教师需要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反思,组成一对一互帮互助小组,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再次,积极寻求机会参与行动研究,抓住外出学习和观摩的机会,以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各种契机寻求相对优秀的专业人员,并与他们在开展协作、交流的过程中取其精华,确立有研究价值和研究条件的主题总结了教育现象的潜在规律,提取了对教育问题本质的理解,提高了职业能力。
(四)师生共享,形成学习共同体
高度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把教者与学生形成小学数学学习的共同体中,在这个共同体中,数学信息资源是师生共享的,教者想要站在数学的最前沿,就得有开拓创新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与学生有更有效的合作,才能给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教者为了在学习中起到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必定会收集更先进、更科学、更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提供给学生学习、参考和借鉴。从这个角度看,是信息技术为教者的教提供了方便和便利,也给教者形成挑战,使教者的教在不断的挑战中,日臻完善,渐行渐远,这就是教学中的教学相长。同样,学生和教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学习的,是教者的引领,是教者润物无声的前指作用,是教者默然教化作用深深感染着学生。这种引领,这种浸润,这种教化是对少年儿童最有力的启迪和感召。学生会默默效仿,会暗自使劲,会形成强烈的竞争意识,这种局面的形成,难道不是数学学习中最有力的学习形势吗?
(五)利用“互联网+学习”模式,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
教师除了掌握应有的学科知识外,还需建立起应有的信息教育观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式、启发式学习,自觉地将信息能力迁移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展现自身特长,善于在网上寻找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利用慕课、网易公开课、Coursera等在线课程平台,切实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并注重课程后的测评结果,针对结果制定进一步的提升策略,指导自己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形成一个连贯循环的学习过程。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除了是一种“替代”传统教学的手段,还要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实现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并且养成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最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克诚.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学周刊,2020(03):147.
[2]王保生.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9(36):139.
[3]王宏.信息技术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中的应用研究[J].海峡科学,2019(11):93-95.
论文作者:庄石带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信息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