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前我国煤矿生产工作越发成熟,其中自动化设备种类也逐渐增多,作为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系统功能,并在使用层面上、功能层面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实现煤矿生产各部门、各环节的信息数据收集与整理,确保业务开展的有序进行,为公司各方面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对煤矿生产企业在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的要求,积极引入互联网+技术建立矿井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业务流程、基层管理的对接和信息化处理,最终达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益的目的。
1互联网+煤矿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概述
1.1互联网+煤矿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互联网+煤矿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在原有煤矿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的技术用以,以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基础不断融合创新,实现传统煤炭行业的转型与现代化发展,全面提升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从当前互联网+煤矿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来看,其主要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1)煤矿管理向信息化转型的阶段,通过软硬件基础建设,实现各个子系统的调用与融合。(2)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技术盛行的时期,实现了信息数据快速传递、数据共享、信息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功能。在经过上面两个阶段后煤矿管理系统自动化逐步形成,并为现场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3)主要体现在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其中通过AI识别、定位、跟踪等优势,实现了煤矿设备与互联网的相互结合,能够完成不同设备间信息的交换与通信。
1.2互联网+煤矿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原则
在互联网+背景下煤矿信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管理系统的完善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障,从煤矿生产的实际角度出发,互联网+煤矿管理系统建设应该按照以下原则发展:首先,经济性与实用性,这也是信息管理系统得以推广和广泛应用的关键所在,通过各子系统的有效结合,切实提高煤矿生产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的融合降低生产成本。其次,开放性与扩展性,面对如此庞大的煤矿生产工作,信息管理系统也应该具备一定的扩展性和开放向,能够与国际统一数据接口相结合,并且保系统平台的接入与扩展,保障煤矿信息管理系统的软硬件条件。
1.3互联网+煤矿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特点
系统平台建设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首先,平台具有直观性和便携性,移动互联网作用下平台内部信息数据呈现多种形式,而可视化界面、标准化数据、规范性文字内容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信息依据。同时在使用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终端设备对煤矿管理工作进行实时查询和了解,实现煤矿管理工作的分散化、灵活化发展,在一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其次,大数据优势,信息管理平台对工作人员的具体要求和职责进行详细的划分,通过云端服务器将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岗位数据、流程数据、设备数据等信息存储下来。另外,智能化与精细化管理,智能化管理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能够对信息数据实现自动分析、统计、发布、传递等功能,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投入,还能够避免人工数据处理所产生的失误,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与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互联网+”背景下煤矿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2.1互联网+煤矿通风管理系统
通风系统是煤矿开采中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其决定了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与生产效率,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是当前煤矿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通风管理系统通常采用人员相互监督、人员对设备监督等方法,在这过程中人工数据采集效率低、数据准确度不高、信息流传递不顺畅,无法满足现代化煤矿生产的安全需求。而互联网+技术的融入实现了煤矿生产中风流检测、风速检测、瓦斯监控等多项工作,并在此方面投入了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当前互联网+通风管理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瓦斯监控系统,瓦斯监控能够实现矿井下氧含量、烟雾监测等安全信息的管理,并对当前区域内人员、班组、终端设备实现远程控制,方便相关人员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做好调度和预防工作。第二,主通风机远程监控系统,主通风机远程监控采用PLC可编辑控制器对其实现自动化控制,保证主通风机在运行中时刻处于稳定状态。第三,束管监控系统,束管监控对井下自然火灾产生和控制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专用气象色谱技术能够对当前环境下气体浓度进行监测,当监测所在区域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做出报警,实现对自然火灾或瓦斯爆炸事故的提前预防。
2.2设备管理系统
在具体应用中设备管理系统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第一,基本信息模块,将设备型号、采购时间、使用状态等信息完整的收集到管理中,方便管理者根据生产情况进行调度。第二,生产运行模块,其主要是对设备当前使用状态进行监测,包括设备运行时间、故障时间、待机时间等等,通过这些信息的显示更清楚的了解煤矿设备状态。第三,故障分析模块,对设备产生故障类型、处理结果、处理措施等进行记录,预防此类事件的二次发生,为设备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通过模块自身的数据统计功能,及时了解易发故障类型、危害等级等信息,方便工作人员做出及时、准确的设备维护与管理。第四,维修维护管理,包括日常管理、定期管检查、维修计划等多方面内容,根据不同设备、不同状态做好针对性的维护与管理。
2.3人员信息管理系统
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针对煤矿生产下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管理系统功能实现了员工内部信息沟通交流、员工绩效考核、监测查询、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内容。互联网+的融入为员工信息沟通创建多种渠道,实现了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班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与员工考勤系统、定位系统相联系,并通过无源卡刷卡等方式实现考勤智能化管理,时刻掌握井下员工的活动状态,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监测井下员工信息,掌握员工分布情况与井下作业情况,实现工作活动的全面监督。人员安全保障,比如:门禁系统,由于井下作业环境复杂,采用门禁系统能够禁止不符合要求人员的进入;区域报警功能,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对特殊的危险区域人员数量有着严格要求,当人员超限时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人员数量进行监控,解决人员数量超限的问题。除此之外,信息管理系统还具有远程指导、人员信息查询等多种功能。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生产过程中信息管理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涉及煤矿工作的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监控等多方面内容,作为煤矿现场管理的基础工作,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提高煤矿信息管理的安全水平,为提高人员安全意识、设备维护管理提供依据,能够有效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稳定因素,确保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为煤矿工作奠定稳定、可靠的保障。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煤矿信息管理系统将会更加成熟和完善,从而推动煤矿产业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合山.“互联网+”大煤沟煤矿能源管理平台研究与实践[J].能源与环保,2018,40(10):67-71.
[2]兰发林.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15):78-79.
论文作者:宋剑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煤矿论文; 互联网论文; 信息管理系统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人员论文; 数据论文; 信息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