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中给排水应该注意的问题论文_任正元,郑爽,苏伟,刘思彤

海绵城市建设中给排水应该注意的问题论文_任正元,郑爽,苏伟,刘思彤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为了有效解决城市中雨洪内涝问题,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保障人们交通安全,防止道路路面损坏,迅速排出路面积水,要求设计人员必须了解新形势下的城市建设给排水设计技术运用和发展趋势,灵活运用海绵城市概念,合理设计城市建设给排水系统,有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海绵城市;给排水;雨水;

引言

海绵城市属于一种全新的雨洪管理模式,它是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城市在面对雨水等自然灾害时具有良好的弹性。自然降雨时,可充分吸收地面雨水,将其净化并储存,后期需要使用的时候将其释放利用。这样做可以使降水能够更加自然的活动在城市内,避免发生内涝,高效利用雨水资源,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1海绵城市理念概述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借海绵的物理特性来形容城市的某种功能。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中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定义: 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是指把城市建造成具有海绵功能的城市。通过低影响开发技术的系统运用,恢复传统粗放型建设破坏的生态环境,保护原有的水生态系统,减少径流,减轻暴雨对城市健康运行的影响。海绵城市理论与绿色基础设施技术主要区别在于它的宏观性。绿色基础设施技术关于雨水排水管理方法侧重于景观设计以及相应的技术创新,缺乏对生态环境系统水平的综合考虑。海绵城市理论强调生态优先,以整个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建设一个绿色网络、水文网络的系统梳理。海绵城市通过建设可渗透路而与绿地等方式,使我们的城市具有像海绵一样有弹性,可以在降雨的时候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在需要的时候将吸收到的雨水释放并加以有效利用,防止了城市洪涝灾害,减轻径流的污染负荷,从而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改善城市景观和城市气候微调等。将各种资源合理有效地统筹规划,以降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由海绵城市的低影响开发理念引发了许多热点技术,比如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植草沟、透水铺装、下凹绿地等技术,近年来被应用到实际的区域规划设计中。相比于传统的雨水排放模式,海绵城市的雨水系统更加生态环保可持续。这一系统从自然的角度出发,通过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可将近70%的雨水进行储存与利用,极大程度的节约了淡水资源,并减少了人类对水环境的破坏。

2海绵城市建设中给排水应该注意的问题

2.1优化雨水口设计

雨水口是城市道路各类污染输送以及路面雨水径流汇集的起点。在以往的设计中,雨水口通常采用点式雨水口的形式,并且设置于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的边缘,通过管道来将雨水径流进行输送与排放。但是常常会由于人为丢入杂物、雨水径流携带或冲刷杂物、日常清扫等垃圾进入雨水口而导致雨水口出现堵塞,如若降雨量较大时,就容易导致出现城市内涝、径流水质受到污染的情况,使得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所以,在进行道路设计过程中,可将截污装置设置在传统雨水口上,以形成一个新式截污雨水口。截污装置通常由托架、截污挂篮以及截污铁篦构成,只需打开一侧铁篦,就能够进行污染物清理,而截污挂篮则能够有效将径流中的细小污染物拦截,以避免水资源受到污染。此外,还可在绿化带中设置雨水口,并且设置雨水口的高程在路面高程与下沉式绿地的最低点高层之间,雨水经过豁口立缘石进入截污雨水口过滤,经过植被或绿化带渗透大部分雨水后,剩下的雨水则通过雨水溢流口流入城市道路雨水管排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优化地面雨水系统

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下,地面雨水收集系统从排水系统中区分出来,收集雨水并将之汇入调蓄系统中,方便雨水的重复利用。

一是,在城市道路工程中,人行道铺装是一项十分关键的环节,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开展城市道路工程,进而为提升城市道路工程的质量奠定良好基础,也为保护生态环境创造有利的条件。在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在人行道铺装过程中,应当加大透水砖的利用力度,在对非机动道与机动车道进行铺装期间,需要将生态排水技术有效地运用在其中,并且利用透水沥青或透水水泥混凝土,使得在城市路面在排水时达到最佳的排水效果。

二是,通过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在城市道路绿化带建设当中,保证雨水能够被有效地引入到绿化带中,从而实现防渗的效果。为了防止下渗雨水导致城市道路、路基和路面等的强度与稳定性,应根据当地的地水分布状况与降雨量等,合理地选取绿化带植物,尤其要选取耐污染与耐淹等能力较强的乡土植物。此外,在培植绿化带时,应当保证水分供养充足,并且配置相应的排水设施,防止路面受到雨水的侵蚀。在路面的车行道和人行道排水设计时,合理运用渗透海绵城市理念,设计人行道时,要接近绿化带,车行道采取比较特殊的沥青面层,有效避免水体下渗,路面上的雨水沿着道路两端流向绿化带,构成雨水收集系统。同时,设计绿化带的排水时,要发挥透水路面的地表径流和渗透性,使得水土流向绿化带雨水口中。

2.3优化雨水调蓄系统

雨水调蓄主要是将雨水暂存起来,等待洪峰过后再慢慢排出。(1)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指的是在一个浅的洼地区域种植植物,这个工程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土壤和植被的联合过滤作用,将雨水净化,也能在雨水短暂的滞留中让雨水慢慢渗透进土壤,减小径流量。雨水花园是一个既能够美化环境,又能够净化雨水的工程,而且这种工程的造价还是比较低的,实用性也比较强,还易于操作,是比较划算的。(2)多功能景观水体调蓄池。多功能景观水体调蓄池充分体现了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这个设施在暴雨的时候储存雨水,再将这些雨水调出来供建筑区域的景观使用,这样的多功能景观水体调蓄池能够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又达到了治水和控制雨水的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洪涝。一般,景观水体调蓄池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包括景观设计、小区的整体规划、现场的条件。在设计时,一般是将建筑、园林、水景、雨水的调蓄利用等以独到的审美意识和技艺手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能起到美观的效果,功能又非常强大,也非常具有实用意义。

2.4优化路面排水设计

在实际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过程中,为了优化路面排水设计效果,要针对人行道和车行道与人行道的两侧设置绿化带,在培植绿化带时,应当保证水分供养充足,需要将绿化带的高度控制在路面以下16~20mm 范围内,并且配置相应的排水设施,防止路面受到雨水的侵蚀。在路面的车行道和人行道排水设计时,合理运用渗透海绵城市理念,设计人行道时,要接近绿化带,车行道采取比较特殊的沥青面层,有效避免水体下渗,路面上的雨水沿着道路两端流向绿化带,构成雨水收集系统。同时,设计绿化带的排水时,要发挥透水路面的地表径流和渗透性,使得水土流向绿化带雨水口中。绿化带的高度低于车行道和人行道,将高度控制为15~20cm。

结语

海绵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给排水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要。科学合理的给排水体系能够保证城市免受内涝,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对促进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在国家相关政策和专业技术的指导下发展城市的给排水系统,使其具备抵抗极端天气的能力,同时加强雨水资源的管理,建设符合我国现状特色的海绵城市。

参考文献

[1]张辰.海绵城市中的市政排水系统[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02)

[2]孟振华,倪志强.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优化方法[J].门窗.2015(08)

[3]余美文.城市道路雨水排水设计若干问题研究[J].给水排水.2015(09)

论文作者:任正元,郑爽,苏伟,刘思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3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建设中给排水应该注意的问题论文_任正元,郑爽,苏伟,刘思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