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政策中的疑点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疑点论文,政策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科技管理体制与科技评价激励机制的分离,如项目管理由科技管理部门负责;职称评价机制由人事部门负责;人才选拔由组织部门负责。由于组织人事部门并不能完全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而同级科研管理部门又不能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使我国的科技政策不能协调一致,严重者还会出现相互掣肘的现象。现就我国科技政策提出几个疑点,以引起科技界的关注。
科研人员的资历问题
科研是一种创造性极强的劳动,规定一定的资历有利于科研成果质量的提高。但什么样的资历才能作为科研资历,是否规定过死,也大有讨论之处。当前我国许多省部级科技计划的评审立项,都要求主持人具备高级职称资历。即使没有明确作出资历规定的,也实际上是依照这个标准在执行着。即便是较为公正的国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为高级职称的也占了91.7%。然而在职称评价机制上,却规定晋升高级职称必须有主持省部级的科技计划。比如,副研究员的评审条件,其中之一就要求是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1996年对30732位国内科技论文的作者的职称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高级职称14685位,仅占47.8%。而中级以下职称竟占了52.2% 。据北京大学对1989~1993年的论文统计,发表论文的教授和副教授的人数之和已接近教师总人数的50%。这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的统计大致相同。由于统计数字来源于国内优秀科技期刊和三大国际论文索引,即可作出这样的论断:在较高层次的论文发表中,非高级职称人员已超过了50%的中界线。北京大学的统计还表明,教授、副教授和讲师是北京大学发表论文的主要力量。相反,学校承担科技任务的负责人多是教授,而其论文的产出并不是最好的。甚至存在着某些教授5年时间没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的情况。另据广西对高校教师的一项调查表明,讲师发表论文的人数占总数的71.1%;而副教授以上发表论文的人数仅占总数的30.8%。讲师成果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在争取晋升副教授。以目前的评审要求,通过努力是不难晋升的。副教授以上发表论文数较低,是因为正教授要求较高,大部分副教授觉得已到达顶点,干脆不再追求。而正教授则完全没有动力。从中不难看出,一部分人评上副教授和教授之后,写论文的积极性不是那么高了。
由于职称晋升、课题申请和论文作者的构成情况差别较大,且没有相关性,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一是一些地方出现了科技计划包工头。一些能量大的高资历人员到处申请科研计划。拿到资助经费之后,就组织低资历的科研班子,将工作计划和部分经费分配给他们,待到计划完成之后,发表论文、申请成果奖励均以课题主持人的身份排在前面。而由于管理机制的限制以及科技资源的有限,许多低资历人员尽管可以挑大梁,但不得不依附于“包工头”身后,充当科技“打工仔”的角色。其二是低资历人员依附在高资历者的后面,极不利于科技创新和人才的脱颖而出。也有不少单位,由于缺乏某个领域的高资历带头人员,致使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失去挡箭牌,结果被闷在罐子里面,形成“马太效应”劣势,难以得到社会的承认。其三是产生了一种畸形机制:即有了高级职称的人,你想让他干,他未必肯干;没有高级职称的人,他想干,你却不放心,还不让他干。在这样的机制下,要使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科技与经济会得到较快的发展,岂不是天方夜谭!其四是一味地追求高资历,而不注重相关成果的取得,不利于人才的创造性开发。一部分人员由于受种种资历、资格的限制,在科学创造期间未取得高级职称,被拒之门外;而当资格熬到手时,很多人又可能过了创造高峰期,这不能让人感到惋惜。
学历视同问题
在现实当中,学历视同广泛存在着。比如考研规定要求学士学位(或本科学历)。过去曾经也规定了专科学历参加工作几年之后,或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者可以同等学历取得考研资格。再比如,在职称晋升上,既规定了学历的一票否决制,又规定了破格的条件。破格实际上也就具备了视同学历。还有部门作出规定,申报助理研究员的资格,要求大学毕业,担任4年研究实习员以上,或获硕士学位工作满3年;申报副研究员的资格,要求大学毕业,担任助理研究员5年以上,或获博士学位担任助理研究员2年以上。这里的大学毕业加上4年研究实习员,相等于硕士学位加上3年工龄;大学毕业加上5年助理研究员,视同于博士学位加2年助理研究员等。还有一些特殊处理,如“文革”期间的本专科学生等同于本科学历。实践证明,学历视同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而现在的问题是,在学历视同上出现了逻辑混乱现象。其一表现在职称与学历的不相容上。比如,人事部人职发[1991]11 号文件第十一条规定“博士学位获得者可聘为中级职称”,即中级职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与博士学位相持平。但是,中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要继续晋升时,则必须具备本科学历(无本科学历不得晋升高一级技术职称)。我国自学考试的文件规定,小学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工程师等中级以上职称者,可享有专科学历待遇。如果说这些系列的起点学历是低于本科,那么高教、科研、编辑等系列的起点却是地地道道的本科学历线。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在这些系列当中,无论是中级职称,还是副高级职称,又都顶不上一个本科学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博士学位可以相当于中级职称,而中级和副高级职称却顶不了一个本科学历,中间的错位达到四级之多。再比如,当前大部分的职称系列要求起点为本科学历。如学历不达标,从参加工作到晋升为正高,要连续破四次学历格。破格晋升之后其职称水平应当是与正常晋升者的水平相持平的。但破格者与正常晋升者的学历差距并未因破格而消失。如果再次晋升还需要重新破一次格。这在形式逻辑上无论如何都是行不通的。反映了学历与职称的严重不相容,以及重学历轻职称的思想。
在实践中,一些政策中出现的学历视同,对于“不拘一格降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是对学历神圣论的一个否定。但是在很多领域中,学历视同没有得到解决,或是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这样就出现了一个人才评价的“逆充”现象(即算旧帐)。许多教授实际上已在带博士生了,但由于自己没有博士学位,只好放下正在进行的工作,回头拿博士学位。如果教授去读本专业以外的博士学位肯定是一件好事,如果教授仅仅是为了取得博导资格,被迫去读本专业的博士,则肯定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学历视同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大问题。
科技投入的原则
知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信息类知识,即公众知识;另一类是隐含经验类知识,即产权知识。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公众知识应当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产权知识应当以企业投入为主,然而现在的科技投入格局却不是这样。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99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表明,1992年我国科技人员在1225种国内科技期刊上共发表论文98575篇,其中由国家级、省部级基金和海外基金资助的论文共有12392篇,仅占论文总数的12.57%,即便是加上其它基金论文和未标注的基金论文,这个比例也高不了多少。这说明我国公众知识的生产,大部分是非政府财政来支持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众多的非政府财产投入?是职称的评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积称不仅是学术水平认可方式,也是科技劳动的分配方式,工资、福利、住房、医疗、子女就业、家属工作安排等都与职称有着广泛的直接的联系。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的论文情况统计来看,每篇论文的资助费用在一万元左右,甚至更高。而非基金资助的论文一般也在数百元到数千元之间,如实验和调研费用、图书资科费用、印刷出版费用、智力劳动时间的投入费用等。但是,这种机制的投入是难以较长时间维护高质量的科研的。一是职称的投入直接导致了智力劳动者的收入下降。一位讲师或副教授,按照发表一篇论文消耗两千元来计算,则一年发表4~5篇论文则要花掉全年的工资和奖金。这就注定了他们在这上面的投入是有限的,也会停滞的。二是论文发表到了一定的数量之后,或是晋升到满意的职称之后,就会开始休息,不思进取。这就导致了科学研究的低水平和周期性的重复。另外,还会出现一个事实,即不少论文作者靠出卖著作权来筹集出版费用。一个人写了一本专著,掏不起出版费用,署上十几个名字就解决了。这助长了学术界的弄虚作假和腐败发生。而产权知识的投入,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企业自身对R&D经费的投入约占70%,这与企业R&D经费投入的丰厚回报是分不开的。我国则相反,在R&D费的支出中,政府财政支出约占2/3,企业自筹经费仅占1/3。这样,无形中就会形成一种倾向,不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不必疼。其次是谁拿到了政府的课题和经费,谁也就拥有了技术的产权,这种分配是否公正且不说,是否有利于自身进步和经济发展也让人怀疑。再次,就是政府从效益好的企业中拿到税收,再将一部分税收资金划作科技经费,然后洒向许多科研单位和企业。经费在申请和评审中就被消耗了许多,并形成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如果将效益好的企业中的税收回扣一部分作为科研基金,规定必须有科研单位的加入和政府计划的批准方可实施进行,则可能要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