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我们需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中一个途径就是促进农村书屋的建设。探讨了农村书屋建设大现状,提出了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农村书屋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家书屋建设;问题;对策
前言
农家书屋是农村文化惠民的重要载体,是传播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阵地,既促进了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又满足了农民文化知识的需求,进而推动了书香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
1农家书屋建设现状
1.1藏书少,补充、更新慢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办法》)规定:农家书屋每个书屋图书一般不少于1500册,品种不少于500种(含必备书目),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并具备满足出版物陈列、借阅、管理的基本条件。
1.2藏书结构不合理
农家书屋的选书配书,一定要有针对性、需求性和目的性,才能让书屋发挥实效,让读者受益。在调研中发现,农家书屋的建设各有特色,图书资源也门类众多,政治法律类、儿童类、文学类、艺术类等一应俱全;某些农家书屋的图书多是捐赠而来,更是五花八门。笔者认为,既然是农家书屋,“书”是重点,“农”是方向。也就是说,图书门类应多倾向适合“农”的方向,如:种植、养殖、栽培等培养专业技能方面的图书。如宣威市阿都乡增坪村农家书屋,收藏了关于政策时事、种养技术、日常生活知识等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10余类1000余册图书,其中以农村种养殖业、农药、肥料的使用、栽花等自然科学类图书最多,为该村的贫困村民精选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等带来了很大帮助,为贫困户种植技能和选择种类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农户脱贫致富指明了方向。此外,农家书屋选购图书时,还要注意所属区域的特殊性,例如,在留守儿童、妇女、老人较多的地区,应注意孩子的学习需要和心理疏导,配书时应多注意选配如教参学习类、心理辅导类、以及儿童阅读类的图书,让农家书屋变成留守儿童的课堂外“小课堂”。在教育落后、文化底子薄的贫困地区,多选配一些声像资料,让知识自然形成口耳相传。而在经济条件好、发展快的地区,可以多配置经济类、管理类、法律类、计算机网络类等书籍,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1.3管理极不规范
农家书屋建立只是基础,管理才是关键。根据调研的结果,有的农家书屋已实现计算机管理。如会泽县者海镇拖木村农家书屋,共有文化类、科技类、少儿类、财经类、综合类等图书1600余册,使用同方知网CAJViewer的“个人数字图书馆2.1”作为管理系统,有相关的借阅记录。有的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excel管理,有相关借阅记录;有的使用打印的纸质表格进行管理,借阅信息直接手写标注在表格中;有的直接使用笔记本手写记录书籍的相关信息,借阅信息使用其它笔记本记录。然而,有的书屋,其书籍上竟然未作任何相关的识别标识;图书没作分类,或者简单地按“小说、儿童读物”等进行分类,这些极不规范的管理方式将严重制约农家书屋的资源整合和图书流转。
1.4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农家书屋建设介入较少
地方高校图书馆具有地理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和时间优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曲靖师范学院为例,学校地处滇东北地区,是该区域内唯一的本科院校,2016年以来,学校注重发挥高校智力优势,扎实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实施了“会泽县者海镇脱贫攻坚教师培训工程”,采取“送教到镇”的形式,重点解决“农村教师职业能力突破途径”、“基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策略”等实际问题。至2019年底结束,预计总投入300万元,学校扶贫工作已入选教育部高校顶点扶贫典型经验案例,扶贫工作取得卓越成效。但是,学校图书馆除派人参加扶贫工作外,近些年跟会泽县图书馆的合作几近停滞,与者海镇各农家书屋的合作完全空白,图书馆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2农家书屋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2.1农家书屋要遵循充分发展、平衡发展的原则
农家书屋要遵循充分发展原则,借助国家精准扶贫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东风,大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家书屋的覆盖率。农家书屋在选点上要尽量做到“三个结合”,即:与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相结合、与农村和谐文化一村一品工作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相结合,方便农民共享资源。另外,农家书屋要遵循平衡发展原则,从全国来说,东中西部要维持基本的平衡,新投建书屋要更向中西部倾斜;从各省市来说,各地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注意内部资源的合理调配,在做优做强典型和品牌的同时,兼顾落后地区的建设。
2.2农家书屋要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特色
农家书屋要创新和发展,必须在依靠农村现有文化资源,适应农民群众阅读需求方面有所突破。要充分重视农民的主体性和需求性[3],结合不同地区农村工作特点,兼顾实用性、前瞻性和娱乐性,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有品质、有品位的好书,通过开展读好书、读名著、读科技书籍等活动,努力提高农民的阅读兴趣,培养和熏陶优良的农民读者群体。农家书屋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接地气、聚人气,从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2.3农家书屋要加强日常监管
农家书屋工程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需要细致的管理和长期的制度保障。要提升管理水平,建设长效机制,解决农家书屋使用率不高的问题。①要注重顶层设计,确保相关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推动各地强化书屋建设的长效机制;②要总结各地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经验,探索管理规范化的农家书屋标准和模式,并在实践中逐步推广;③政府可以充分引导民间力量,使农村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农家书屋建设中来,让民众在其中承担一定的角色,能够有效调动其积极性和参与度。
2.4农家书屋要与“互联网+”接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正逐步走进农民的日常生活。知识传播的快速性、电子阅读的便捷性、网上互动的及时性,都让互联网成为广大农民乐于接受、愿意尝试的新生活方式。让农家书屋搭上“互联网+”快车,是新时代农家书屋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农家书屋应根据农村发展现状和不同年龄段农民对读书的需求,探索农家书屋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资源融合,实现实体农家书屋与电子农家书屋的有机结合,逐步完善电子资源和阅览设备,打破时空限制,让农民能在网络空间中实现在线阅读,收获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大的实惠。
结束语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之一。农家书屋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工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传播文化和提质增效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农家书屋建设,深化延伸服务,探索更加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必将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毛向群.农家书屋与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8(11):12-13.
[2]王玉宝,袁小舒.文化扶贫背景下农家书屋建设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J].晋图学刊,2018(5):39-43
论文作者:李东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书屋论文; 农家论文; 农村论文; 文化论文; 会泽县论文; 农民论文; 图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