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英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富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黑龙江大庆 163312)
【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塞以血塞通对其进行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70例,将这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决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基础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塞通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中患者所得到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3%(33/35),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1(27/35)%,两组患者之间治疗总有效率所存在的差异比较明显(P<0.05,χ2=6.06);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这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两组患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χ2=0.81)。结论:对脑梗塞以血塞通进行治疗能够得到较理想临床效果,能够取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低,明显提高其生命质量,可在临床上大力使用。
【关键词】脑梗塞;血塞通;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9-0071-02
脑梗塞在现代临床医学是一种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上的发病率比较高。该疾病是由于脑血管闭塞或者阻塞之后有脑缺血性坏死发生,一旦发生,若不能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将会出现很高的致残率,对患者生活以及工作有着十分严重影响,并且该疾病很容易合并很多慢性疾病,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在实际临床上选择一种药物对该疾病有效治疗有着积极意义。本文选择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70例,分别对其以常规方法与血塞通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系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接受治疗的70例脑梗塞患者。70例研究对象均符合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决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7例,患者年龄大小为60~78岁之间,年龄平均为(77.5±2.0)岁;对照组中患者有54例,在本组中男性患者有32例,另外22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区间为62~80岁,平均年龄为(76.5±2.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存在(P>0.05),这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基础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对于血压、血糖以及血脂较高患者对其行降血压、血糖以及降血脂治疗,对于存在脑水肿患者,给予其适当甘露醇,对其进行脱水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血塞通对其进行治疗,即将400mg血塞通注射液加入250ml、5%的葡萄糖溶液中对其进行静脉滴注,每天进行1次,将12d作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在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肢体以及语言功能明显恢复到正常水平,则表示为显效;在治疗结束之后,患者肢体以及语言功能大部分恢复到正常水平,则表示为有效;在经过本次治疗之后,患者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较而言并未出现明显变化,则表示为无效[1-2]。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均数±标准差对在结果中所出现的计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且要通过t对其进行检验,对于两组患者之间的具体比较情况利用χ2进行检验,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通过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中患者所得到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1%,两组患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比较明显,其具体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2.2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在治疗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这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两组患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χ2=0.81)。
3.讨论
对于脑梗塞而言,其治疗原则就是使微循环改善,使脑血液供应增加,对脑水肿进行控制,并将其消除,并且抗氧自由基,并且要使半暗带之内还存活的神经元功能恢复。血塞通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就是三七总皂苷,临床研究证实,三七总皂苷能够使脑水肿减轻,改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并能够增加大脑局部血流量,该药物作用机制与以下因素可能存在一定关系,三七总皂苷能够使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将自由基清除,使脂质过氧化降低,三七总皂苷能够使血管扩张,使脑血液量增加,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使血液黏度降低,使缺血区血液供应得到改善,尤其是利用缺血边缘区侧支循环开放,改善半暗带缺血及缺氧现象,对促进可逆性神经元恢复十分有利。另外,血塞通能够使脑血管流量增加,使脑血管扩张,使血流动力学得到改善,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造成的脑卒中指数降低,使脑水肿减轻,使缺血脑组织钙离子含量降低,能够对血栓形成进行抑制,使t-pA活性提高,对二磷酸腺昔所导致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使凝血时间延长,对脑血栓所导致脑损伤具有较好效果。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中患者所得到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1%,两组患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比较明显;且并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本次研究结果与学者杨正运在其“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用药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文献中结论基本一致。其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7.1%。患者有1例呕吐的不良现象。本文中均未见不良反应,说明本次实验的样本存在一定的理想性,为了进一步证实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应该加大样本的选择范围,以证实和支持本文的结论。
综上所述,对脑梗塞以血塞通进行治疗能够得到较理想床效果,能够取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提高其生命质量,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佘以林,马正明,陆春双等.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77-79.
[2]徐佩英,张明,虞芳华等.血塞通治疗糖尿病脑梗塞4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4):218-219.
[3]查振中.血塞通和尼莫地平治疗脑梗塞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3,20(6):523-524.
[4]陆丽萍,陆维君.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研究[J].陕西中医,2015,(6):655-656.
[5]张玉琴.针刺配合静滴血塞通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0,16(9):1148-1150.
[6]郭俐宏,陈德森,张琴等.血塞通治疗脑梗死患者74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4):477-479.
[7]杨正运.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用药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0):170.
论文作者:尤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脑梗塞论文; 对其论文; 血塞通论文; 组中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