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论文_张清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论文_张清贤

甘肃省积石山县石塬学区三二家土族小学 731799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课堂学习方式,它能培养学生自学、合作、交流、展示和创新的综合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该怎样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每个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这里我简单谈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分组 合作 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创设学习环节,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并留给学生足够的合作探究时间,促进课堂教学中思维含量的提高。可是,小学生在课堂上还未养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表现在习惯于独立思考并自行解决问题、团队合作意识不明显、不知道怎么合作、说一些不相关的话等。此外,一些老师也没有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不愿意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应当相互合作,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学习成果应当是小组成员集体合作的结果。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当预先分配好时间,让学生有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这样在小组学习时,学生才会带着疑问去学习。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1.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2.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有效分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语文教师在实施分组时,有效分组是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分组时,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的语文成绩、个性特点、学习风格、好坏搭配等因素,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责任到人;要进行课前合作训练;破除旧有的小圈子,让不同特点的学生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这样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也能让每个小组成员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对小组内部进行分工时,不妨设置组长、发言员、记录员、观察员等不同角色,每个人既各负其责又分工合作,共同实现学习目标;而且成员之间的职责动态调整,每个学生可尝试不同的角色,从而得到全面发展、全面锻炼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进行点评时,要注重评价的科学性,既要注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并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也要注意集体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集体的评价。同时,对学习方式的评价也应辩证对待,既注意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也要注意对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进行评价。此外,教师在进行点评时也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既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测试,然后对小组的表现给予整体评价;也可以让不同的小组间展开竞争,对表现优异的小组给予肯定,同时对表现不错的小组成员进行个别点评。在开展评价前,教师要明确评价标准,让学生了解不同评价的差异,以切实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进而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取得实效。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千变万化,同时也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相信,只要切实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认真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和方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会有一番新天地。

论文作者:张清贤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论文_张清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