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华南实业有限公司 528000
摘要:随着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我国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逐渐加以重视。建筑工程是一项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的施工工程,其涉及多项工作,环节较为繁杂。本文主要围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的意义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旨在提升工程质量,促进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我国现代化生产对建筑需求量也随之升高,而且建筑工程关系到社会民生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满足多领域用户需要,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技艺,同时还要时刻重视安全和质量问题,保障其稳定健康发展。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的意义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是人类在历史进化过程中对自然加以利用和改造技术的体现,在现代生活中是建造各种工程设备设施科学技术的总称。人类的生活生产中不能缺少建筑工程供应的生产需求和生存保障。如今社会,其作为包含广泛的综合性学科,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是人类进行所有生活生产的基本条件,其技术水平的提高会最优化的为人们服务。
(二)现场施工管理重要意义
伴随建筑市场经济的不断改善和发展,以往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模式也日渐向着规范性、专业性、科学合理性的方向努力转变着。其中,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中最主要的核心部分,现场施工管理的安全性和规范化更需要人们加以重视。加强其管理力度,逐渐改善管理体制,扩大建筑市场,以最佳的姿态面临市场竞争,才能大大提高建筑企业的良好信誉,为其树立企业模范形象,不断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现在的建筑工程质量现状情况不容乐观,造价成本极高、质量较差等问题,严重威胁整个工程健康发展。所以,降低成本、减少施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严把施工质量关,才能真正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工作[1]。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深入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家住结构施工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和防水设计。水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是随处可见、不可或缺的。所以对建筑使用合理的施工技术是建筑的最基本要求。特别是对厨房、洗手间等用水较为集中的区域,必须严格做好防水措施。依据建筑施工在实际生活中的需要,可以使用合格的防水卷材,提高防水施工技术,以此预防墙面渗水现象。像针对屋面拐角、墙角、窗户沿等施工薄弱较容易渗漏的地方(如图1所示),要进行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
图 2 强夯法
2.软土地基处理
由于我国地质地形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软土地基具有可变性大、承载力较弱的特点,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遇见的问题,为预防其发生不均匀或不稳定下沉情况,就需要在软土地基上应用有效的施工方法。地基施工方法要跟随地质变化而随时变化地质的处理手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是处理软土地基的首要原则。为减少基土产生变形、不稳定的现象,就要依据工程所在软土地基类型,选用置换法、强夯法(如图2所示)、换填垫层法、挤密砂桩法、化学加固法、加固路基法等措施[2]。
3.电力接地施工技术
如今随着建筑业的稳定发展,建筑工程为人们供应了生产场所和住宅场地。其以一种必须品的方式参与生活的各个角落,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建筑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予以高度重视,尤其是对高层建筑来讲,对电气通路使用科学合理的接地施工。由于建筑结构是由混凝土、钢筋、金属等材料组成,而每个细节上的相连是通过电力接地施工而完成的。高质量的施工能有效减少雷电对建筑产生的损害。当其上方被雷电击中时,能够产生屏障,指引电流躲避建筑外层金属流向地表,不但确保建筑安全,更加确保了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现场施工管理应对措施
1.技术人员以及现场施工
社会生活的主体是人,人是社会主宰者也是革命发展者。在建筑工程中,技术人员和现场施工是工程施工的主体,同时也是关系其质量高低的关键。拥有先进技术手段和经验丰富的施工团队,搭配综合素质强,专业度高的技术人员参加到组织管理工作中来,才能达到项目工程高质量完成的目的。要确保技术人员和现场施工主动积极参与其中,就要加强管理层适当使用合理手段。组织不但需要严明纪律,还需要维持轻松活跃的氛围,以此保障相关工作人员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拥有愉悦的心情更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要对其制定奖惩制度,在精神和物质双方面鼓励其上进行为,有助于提高组织向心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加强施工管理规划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谨的编制相应规划措施,保证工程项目最优安排,全方位编制施工计划,加强材料、设备、施工人员等方面的管理。在进行施工前,相关管理人要对现场施工场地进行认真勘测,合理规划和安排施工要求、设计方案等方面,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展开施工工作,了解实际状况,有效的管理工程工期和施工技术,确保其顺利进行,并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做到及时防范。
3.改善施工管理机制
施工企业要设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监管机制的设立能确保工程施工的有序性,工程开展中加大监管管理力度,能促进其进度和技术大幅度提高,同时提高工程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相关制度和方案,能确保各个项目工作有效进行,迎合施工建设的发展需求。由于现场管理工作比较繁杂,涉及到的工序也比较多,所以必须加强关注此项工作,实施切实可行的监管,为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工作人积极性,奖励负责员工,让其高度配合现场管理。另外还要落实责任制度,让每个工作人员都清楚相应工作职责和责任,针对工程进度实行定期考核制度,利用这种方法来加强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使其变得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
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建筑技术、建筑市场和建筑环境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需求渐渐变得更为严格,与此同时,建筑业对施工技术的正确使用和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也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就需要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技术的统率和指引功能,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水平,以此保障施工质量和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建浩.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8):242.
[2]韩爱东,韩亚玲.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门窗,2015,(01):57-58.
论文作者:吴日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8
标签:建筑论文; 现场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