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低出口退税率的冲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调低论文,退税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9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生产的工业品和适用13%的增值税税率的其他商品,其出口退税率自去年7月首次下调后再次下调至6%,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的商品,其出口退税率也再次降至9%。在调低出口退税率的同时,银行对外贸企业的贷款政策也有较大的调整。这一系列举措拉开了1996年中国出口退税和外贸体制改革的帷幕。
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出口退税政策,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采用的一种对出口商品退还本国已征的流转税,使其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从而提高本国商品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政策。尽管西方学者对这种政策褒贬不一,但它对促进本国商品出口的作用是实实在在的,所以就备受发展中国家的青睐。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以来,短短10年间,全国的出口退税额便由最初的19.8亿元人民币猛增到1994年的450亿元。1995年的出口退税额继续保持猛增的势头,迫使国家不得不于1995年的出品退税额继续保持猛增的势头,迫使国家不得不于1995年7月1日起首次将出口退税率调低3个百分点。但财政部门仍不堪重负,大量出口退税款需要推迟支付。
纵观我国出口退税10年的发展史,1994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该年的出口退税额比上年增长140%,而同期的外贸出口额仅增加30%,两者相差110个百分点,说明出口退税的增长远远超出了出口的正常需要。这其中有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不法分子大肆骗税造成的恶果。
1994年税制改革后,我国的增值税成为主体税种,出口退税率水平和增值税税率和征收率水平看齐,分别为17%、13%和6%。这种零税率政策是符合国际惯例的。但随着增值税的推行暴露了一些新问题,有关部门又陆续出台了一些减免增值税的补充规定,这在运行中就造成了应征税额在逐渐减少,而退税额变化不大的征少退多现象,使得1994年当年就有300多亿退税需要推到1995年退还。1995年的退税计划额度也提前用完。这实际上是以国家财政间接补贴外贸出口,形成了财政部门吃紧、外贸企业得利的局面。
出口退税迅速增长的另一原因是出品编税的大量出现。由于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水平比较低,电算化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发票环节、出口环节相对漏洞较多,让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例如,我国对进口商品的关税有许多减免的规定,有些不法商人便内外勾结,采取在内地和香港或其他海外地区间重复进出口的手段骗取出口退税。于是,胆子大的利用假发票、假单据,假出口真骗税。胆子小的便采用多报虚报出口额的办法。一时间,从沿海到内地,出口骗税成为“快速致富”的新途径。统计资料表明,1994年的出口骗税额约在100亿元左右,占当年出口退税总额的1/5。
外贸企业任重道远
对于出口退税率的大幅调低,外贸企业的反应是很强烈的。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出口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出口企业还可以从外汇留成、人民币贬值和银行优惠贷款等政策中间接受益,其职工收入和福利水平是比较高的,外贸公司成为许多人向往的地方。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直接的财政补贴被全面取消,外汇留成改为结售汇的新体制,部分外贸公司开始失去竞争优势,出现亏损。作为最后支撑点的出口退税率的降低的确让这些亏损企业雪上加霜。然而透过这些表象,我们会发现许多更深层次的问题。
10多年来,以财政补贴等手段促进了我国外贸出口的迅猛增长,我国商品在国际商场所占的份额在逐渐提高,外贸公司也发展到大大小小9万多家。但伴随而业的是外贸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由于价格上的损失可以从补贴和外汇上弥补,所以许多由口商品的价格一降再降,“窝里斗”的现象屡见不鲜。更可怕的是其他国家对我国商品的反倾销总是也接踵而来。有关专家指出,我国每年因出口商品遭到反倾销所造成的损失都在100亿美元以上。这实际上是牺牲了我国财政、我国企业的利益,而外国政府却可以因此征收世额的反倾销税,外国消费者却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虽然总体的外贸收益率在连年下降,但多数外贸企业在此间仍无伤无碍,职工的收入水平保持上升势头,企业的成本、费用不断增加,某些外贸企业以考究为由公费出国诱游,浪费严重。安逸的生存环境的确容易让人不思进取。所以笔者认为,降低出口退税率,改变银行贷款政策也不都是坏事,它让外贸企业失去曾经赖以为生的诸多“拐杖”,并因此迫使其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步入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痛定思痛,许多外贸企业已经行动起业,对内,它们降低消耗,控制成本费用,对出现问题较多的差旅费、电话费、宴请和出国费用下大力气整治。对外,则是利用我国一些特色商品的优势合理提价,做到开源节流,努力消化出口退税率调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我们也应该承认,尽管近年来外贸体制改革推进速度较快,但多数外贸企业的计划经济色彩仍很浓厚,进取心有待加强,加之我国出口商品中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小,总体竞争力较差,如果企业经营机制不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应转换,外贸企业的被动局面难以有真正的改观。
今年出口形势前瞻
1994年以来的外汇体制改革使得我国出口增长很快,近两年来的增长率都在30%左右。今年出口退税率调低后会使今年的出口增长速度放缓。因为自支年7月份首次调低出口退税率后,出口额便已开始逐月下降。但是,今年的出口商品的结构和质量会有很大提高。首先,高附加值商品在出口商品的比重会继续增加。在1995年,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便已超过传统的纺织品,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今年将继续保持和发展这一良好势头。其次是随着海关和税务机关稽查力度的加大,出口编税现象将大为减少,出口增长中的“水分”会大大减少,出口额将更加真实可信。
就外贸企业自身结构而言,今年也将重新组合。改革以来的放权让利让各地方政府都建立了自己的外贸企业,其中大多数是实力较弱的中小型公司。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不采取规模化、集团化的经营是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的。为此,以分权为特点的外贸体制将趋向集中,外贸秩序将逐渐改善,出口企业将趋向专业化、大型化、规模化。并且,三资企业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将进一步上升,90年代以来,这股上升势头已使三资企业的出口比重在1995年即超过了30%。三资企业在未来的商品出口中将扮演不可小觑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