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组织认同量表的编制及其信效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量表论文,组织论文,信效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6)04-0005-08 DOI:10.13583/j.cnk.issn1004-3780.2016.04.001 一、前言 近年来,党和国家日益重视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引导与教育工作,特别是从2005年,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开始,对青少年,特别是对加入了少先队组织的青少年的思想意识教育日益成为了基础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2015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指出,基层小学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青少年思想意识全面健康的发展。[1] 对青少年,特别是对处于6~14岁的青少年进行思想意识教育与引导的核心在于:提升其对少先队组织、共青团组织的认同,通过培育在思想上认同少先队与共青团组织目标、组织理念的青少年,为祖国培育大量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在中国,6~14岁的青少年均是少先队员,均加入了少先队组织,所有的青少年都必须要经过少先队组织的教育,才能进一步加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意识教育的载体,故对6~14岁青少年进行少先队组织认同的培育是开展青少年思想意识及价值观教育的关键任务。而对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少先队员群体的组织认同现状进行分析,是对青少年群体进行思想意识引导与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国内外关于组织认同的研究 1958年,玛奇和西蒙(March & Simon)提出了“组织认同”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个体与某些群体或归属于某些群体的同一性感知。[2]之后,国内外研究者开始日益关注有关组织认同的内涵、核心成分和基础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随着组织认同研究的逐渐发展,研究者将组织认同定义为个体对组织归属感和对组织态度的一致性,并认为成人的组织认同包含认知、情感、评价与行为四个维度。[3-4] 对于组织认同的理论基础,研究者大都认为,成人的组织认同理论起源于社会心理学家关于社会认同和社会交换理论的研究。[5]所谓社会认同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自己的情感和价值意义。[6]而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7] 在社会认同和社会交换理论的支撑之下,国内外关于成人组织认同的研究发展迅速,不仅编制了大量测量成人组织认同的量表,也发现了诸如员工的组织政治知觉、组织承诺、员工的人格、领导者的人格等因素对成人组织认同的影响。 (二)国内外关于青少年组织认同的研究 国外研究儿童的组织管理以及分析儿童认同特定组织的机制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目前国外对儿童的组织管理与思想意识教育主要是通过公民教育、家庭教育、宗教活动、大众传播和童子军组织活动等方式进行,其中以童子军(Boy Scouts of America)组织管理与教育引导为代表。为了营造政治文化、培育儿童的政治组织意识,国外一般是通过政治思想教育、组织纪律教育来培养童子军的政治组织意识。[8] 而综合国内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少先队组织管理有两种主要的形式[9]:其一是基于上级指导下的“他组织”建设模式,该种模式主要采用讲座、讨论、授课和活动等自上而下的方式,从少先队的阵地建设、制度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及少先队活动建设等5个层面加强对少先队的组织管理,并以此提升少先队员的组织凝聚力[10];其二是基于少先队组织自身的“自组织”建设模式,即少先队员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与少先队成人指导者的指导下,自主地组织活动来加强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凝聚力。[11]这两种类型的少先队组织活动,一方面促进青少年对少先队组织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引领我们关注青少年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及其相应的行为表现研究。 (三)青少年组织认同的定义及其内涵 结合国内外关于青少年组织认同的研究可以看出,青少年组织认同是指青少年对某一个特定组织的归属感与态度的一致性,而青少年的年龄跨度较大,并且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归属于不同的特定组织。在本研究中,我们专门分析7~13岁的青少年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由于7~13岁的青少年在我国属于少先队员,故本研究中的青少年组织认同特指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即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归属感与对少先队组织态度的一致性。在我国,少先队组织是党和国家为了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心理、思想和学习等全面和健康发展而建立的政府性、非营利性组织,其目的在于“团结教育少年儿童听党的话,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参与实践,培养能力,立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12] 与提升成人组织认同的职业教育、筛选考试等不同,提升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主要通过组织教育与实践活动两种形式来进行,其中少先队活动作用更甚。因此,结合成人组织认同的四个维度与少先队组织中特有的少先队活动,本研究认为可以借鉴成人组织认同量表的编制程序,通过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开发测量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认同的量表——少先队组织认同量表(Young Pioneers'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Questionnaire,以下简称Y-OIQ)。 (四)研究目的与任务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的任务定为:基于管理学和心理学中关于组织认同的理论,在大规模访谈样本的基础之上编制少先队组织认同量表,然后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该量表的效度及少先队组织认同的维度,并分析当下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现状,为今后有针对性地提升少年儿童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引。 二、少先队员组织认同的访谈及问卷的初步编制 (一)访谈提纲的编制与访谈被试的选择 6名专家(研究专长分别为管理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依据少先队员的心理特点与基层少先队的现状与所处的地位,从各自学科的视角对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进行了分析,最终认为少先队员组织认同的访谈应该包含以下8个方面:(1)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目标、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的知觉性认同;(2)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文化的知觉(如少先队员的行为准则、少先队的价值等);(3)少先队员对加入少先队组织的动机性认同(包括组织吸引力);(4)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情感;(5)少先队员加入少先队组织前后行为上的变化;(6)少先队员对少先队活动的评价性认同;(7)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内人际关系的评价(包括与中队长、大队长、大队辅导员的关系);(8)少先队员对少先队身份的认同。 为了保证访谈结果的准确性与全面性,研究者选择了中小学三年级至七年级的少先队员、少先队辅导员、在校大学生、四川省少工委部分领导共78名被试进行了访谈,访谈被试的性别与年级分布如表1所示。 (二)主试的选择与访谈程序的进行 为了顺利达成访谈的目的,研究者首先在某高校心理学院大四的学生中招募了8名主试,对其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访谈提问技术、质询技术和深度访谈技术培训,每名主试选定其中一个主题后尝试对研究者进行模拟访谈。经过训练后,8名主试已经较为熟练地掌握了访谈的技巧与方法。于是研究者安排被试进行访谈,每名主试选择两个主题对不同年级的少先队员进行访谈,访谈时间限定为10分钟。对大学生的访谈和对成人指导者的访谈限定为20分钟,以便深入地挖掘78名被访谈者对上述8个内容的看法并录音。 访谈结束后8名主试依据访谈的录音,将录音转译为文字后,分别对这些文字进行关键词提取,统计诸如“喜欢红领巾”“为成为少先队员而高兴”“遵守少先队章程”等关键性的行为事件。 最后研究者将8名主试所归纳的关键词依据这8个方面进行深入挖掘,找出其中共同的和有差异的关键行为描述,将其以陈述句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初测问卷的形成 依据上述8个方面的归纳与总结,研究者最终归纳出了由80道题目组成的少先队组织认同量表初稿,再让那6名专家对80个题目进行评价,结果删除了4道与组织认同和少先队无明显关系的项目,最终形成了由76道题目所组成的初测问卷,部分问题见表2。 同时,为了避免被试先入为主的判断,我们虚构了问卷调查的目的,将问卷表述为:“为了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请对下述的行为与观点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越赞同该行为(表述)”。为了防止顺序效应,实验者编制了4个版本的问卷顺序,并强调本问卷为匿名问卷,以保证答案的真实准确性。 三、数据分析与结果 (一)被试的选择 为了保证问卷的实用性,我们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原理随机选择了两所城市学校(三年级至七年级)、两所城镇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一所城郊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以及一所农村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在这6所学校中随机发放了850份问卷,最终回收了84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832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8.82%和99.05%。 (二)研究结果 1.不同年级被试的性别分布 832名被试的年级和性别分布如表3所示,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年级之间被试性别分布较为均衡((4)=1.23,p=.87)。 2.不同年级被试的年龄差异比较 不同年级被试的平均年龄分布如表4所示,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被试存在显著的差异(F(4,831)=649.155,p<0.001),事后LSD检验结果表明,任意两个年级被试的年龄均有显著的差异,其年龄跨度涵盖了7岁到13岁的青少年(少年儿童)。 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表明,少先队员组织认同初测问卷的KMO值为0.88,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14570.45,df=2850,p<0.001,可见由76个项目所组成少先队员组织认同初测问卷已经符合做因素分析,并且数据之间呈现出正态分布(一般来说,KMO大于0.8以上较适合作因子分析;若Bartlett球形检验的F值显著,表示所取数据来自正态分布,可以做进一步的因素分析)。 3.Y-OIQ量表的结构分析 我们首先将与总分相关度低于0.3的11道题目删除,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中的最大方差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合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经过多次尝试,将因素矩阵混乱的22道题目删除,最终得出了由4个维度、54道题目组成的少先队员组织认同量表,每个维度的命名、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及其题目数如表5所示。 (三)Y-OIQ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1.Y-OIQ量表的信度分析 54个题目的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表明,整个问卷的KMO值为0.89,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10129.30(df=1431,p<.001),可见由54个题目所组成少先队员组织认同量表已经适合做因素分析,并且数据之间也呈现出正态分布。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Y-OIQ量表问卷的Cronbach's α一致性系数为0.85,分半信度系数为0.82,行为认同、活动认同、情感认同、认知认同分量表的Cronbach's α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3、0.75、0.80、0.71。将四个分量表的得分加总,我们进一步计算四个分量表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结果如表6所示。Y-OIQ量表的总分与行为认同维度、活动认同维度、情感认同维度和认知认同维度之间呈十分显著的正相关,除了行为认同维度与情感认同维度之间无显著相关之外,任意其他两个维度的相关都很显著,但是相关系数都低于0.52,表明两个分量表所测量的“内容”相关度不紧密,也证明了Y-OIQ量表四个维度划分的有效性。 2.Y-OIQ量表的效度分析 首先,从内容效度和构建效度上看,Y-OIQ量表是基于心理学、管理学和教育学三大学科基础以及6名专家所提供的组织认同的内容,依据编制心理学量表的科学程序而编制的,且在项目和维度命名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各位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了54道题目组成的少先队员组织认同问卷,从问卷编制的过程和结果上看,本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其次,从区分效度上看,少先队组织与成人组织最大的区别在于少先队是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提升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的,因此与成人组织认同的四大维度不同的是在评价维度上,少先队员更多的是通过对少先队活动的主观评价来决定是否对少先队保持较高的认同。因此,从区分效度上看,Y-OIQ量表具备了较高的区分效度。 再次,从实证效度上看,前人的研究表明,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随着少先队员年龄(年级)的增加而略有降低。将行为认同、活动认同、情感认同和认知认同各个项目上反向记分的得分转换后加总,得出不同年龄段和学龄段被试的组织认同总分与各分量表总分(见表7和表8所示)。从表7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加,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行为认同、情感认同和活动认同)上确实略有下降。 此外,从表8中也可以看出,随着少先队员所处年级的增加,其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也随之略有降低,特别是在七年级(初一)下降得较为明显。该结果与表6的结果证明了本量表具有较高的实证效度。 总之,以上分析表明,少先队员组织认同可由四个维度构成,即行为认同、活动认同、情感认同和认知认同。上述四个维度所组成的少先队组织认同是一个较为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少先队员组织认同量表(Y-OIQ)进行测量,且少先队员组织认同量表的一致性信度为0.85,分半信度为0.82,四个分量表的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3、0.75、0.80、0.71。 四、讨论 本研究依据心理学量表编制的科学程序,编制了少先队员组织认同量表,研究结果表明少先队员组织认同量表具有稳定的结构与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足以用于后续的青少年组织认同相关的实证研究之中,但是本研究中尚有一些内容值得商榷。 1.青少年组织认同的本质。青少年是一个年龄跨度很大,且存在年龄分界争议的人群,一般地说,青少年包括了7~17岁这一年龄群体。由于本研究中的青少年为7~13岁。因此,本研究即Y-OIQ量表仅能表征7~13岁青少年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在进行数据分析时,仅限于分析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本量表所反映出来的仅仅是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所培养的组织行为、对少先队组织的情感、对少先队活动的看法与对少先队组织的认知这四个层面的现状。通过该量表的调查,即可有的放矢地对少先队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即在低年级阶段,在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后,少先队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少先队员的行为和对少先队组织的情感培育上。同时,在少先队活动方面,随着少年儿童心理的逐渐发展,少先队活动与组织认同教育应该在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进行系统的规划与重新设计。 2.从少先队组织认同量表及其分量表的结果上看,随着年龄(年级)的增加,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总分呈现下降的趋势。具体来说,是在行为认同、活动认同和情感认同方面下降剧烈,但是在认知认同上并无十分显著的差异。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青少年对少先队组织的认知基本上在7~8岁时就基本定型,即7~8岁的青少年通过大量的组织活动与教育提升了其对少先队的认知,因此随着年龄的增加,单纯认知方面的教育已经难以满足少先队员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在智力、人格、情绪、思维等方面发展迅猛,而我们现有的少先队活动、少先队组织教育等已经不适宜其年龄与发展特点。 3.除了少先队组织认同量表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之外,诸如少先队辅导员的少先队活动课组织能力、科技的进步、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等都能显著地影响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本研究仅仅是一个开端,未来尚需分析上述相关因素如何影响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及其内部的心理机制,在充分研究其机制的基础之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最终提升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 致谢:感谢成都实验小学西区分校、武侯实验小学、达州市通川区复兴镇中心小学、温江区实验小学、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等单位对本研究的大力支持;感谢成都师范学院心理学院本科生严元、王佳、钟华丽、陈林、顾凯宁在问卷整理与数据录入上的协助。青少年组织同一性量表的发展及其信度与效度研究_内容效度论文
青少年组织同一性量表的发展及其信度与效度研究_内容效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