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并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随机选取,将选中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应用于观察组,传统开腹手术应用于对照组,探讨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能取得治疗效果,但试验组在手术用时(53.43±8.70)min、手术失血量(32.65±3.62)ml、下床活动时间(24.89±5.32)d、进食时间(2.32±1.78)h以及住院时间(4.78±0.48)d显著好于对照组(82.42±11.53)、(197.24±22.54)、(46.85±5.21)、(5.12±1.67)、(9.32±2.0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术后镇痛率(8.00%)、并发症发生率(8.00%)、术后复发率(6.00%)显著好于对照组(26.00%)、(24.00%)、(24.00%),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治疗方案上选取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3-0125-02
粘连性肠梗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运行不畅、不能顺利通过肠道,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是导致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1]。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上方案很多,包括内科、传统开腹手术以及近年来新兴腹腔镜手术。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现将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对我院2012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随机选取,将选中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组患者经检查均为粘连性肠梗阻确诊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试验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4例和26例;患者年龄在19~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7±8.1)岁;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3例和27例;患者年龄在18~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9±7.6)岁。两组患者年龄、男女比例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治疗方法
术前对两组患者进行禁饮禁食,并进行营养补充,保证患者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传统开腹手术应用于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患者体位取仰卧位,硬膜外麻醉后,具体参照教科书进行手术操作[2]。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应用于试验组的治疗,方法为: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全麻。取距离以往手术刀口约7cm的位置往腹腔内置入直径10mm套管,随后放入腹腔镜对全腹部进行观察,准确定位粘连位置。然后以粘连的具体情况作为依据作2~3个直径约5mm的操作孔于无粘连处,以便于对病变位置的探测和定位,然后进行松解粘连。手术结束后对腹腔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并将生物蛋白胶注入粘连处。再次对肠管进行探查,以确保无粘连及损伤情况。术后禁食、禁水,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比较,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
经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均有改变,但是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上粘连性肠梗阻属于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对患者的生命以及健康造成着严重的影响,如若一旦确诊则应当立即进行相应的治疗。治疗的方案较多,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虽然可以清除粘连,不过手术造成的创伤过大、盲目性较高,所以造成术后的炎症较为严重,恢复起来难,且复发的几率较大[3-4]。在临床上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推广,发现能够解决以往手术出现的弊端,并且能够明确患者的病情同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5]。腹腔镜手术具有针对性强,手术视野清晰,操作安全可靠的优点,由于手术创伤小,因此不会产生剧烈疼痛,术后并发症少并且能够有效预防再次粘连的发生。
此次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各种观察指标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样说明了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速、再粘连概率低等优势,同时,腹腔镜下操作极大避免了腹腔内感染的情况出现。但值得注意的是,腹腔镜技术对于腹壁及内脏还是会有损伤,且在操作过程中使腹腔内压力增加,患者易出现由于器官受压而腹腔内脏缺血及感染等危险情况,因此对于腹腔镜粘连松解的应用需在对肠粘连情况作出准确评估后方可应用[6]。李昀[7]将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应用于2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并另外设置了应用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对比临床效果后发现,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与本次研究结果相近。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操作时应注意第一个穿刺孔位置应距离原手术刀口位置至少6cm,且尽量维持在脐部周围,其他操作孔和观察孔可根据患者病情确定位置,但不应过于密集,以防影响手术[8]。在手术过程中要全面进行探查,尽量减少疏漏。手术室应尽量保持动作轻柔,减少出血量。如果发现肠管与肠壁之间有较多的组织,则可选取超声刀对其分离,但应尽量避免损失和出血,这样有利于保持手术视野清晰[9-10]。对于出血部位必须给予止血,同时应保证肠管的完整,如果手术创面较大,则应给予大网膜或者生物蛋白胶覆盖,预防出现再次粘连[11]。对于术后并发的防治也是关键环节,其中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再次腹腔、肠管广泛粘连、肠瘘、肠管损伤以及腹腔感染。腹腔、肠管再次广泛粘连的发病原因包括:腹腔内存在积液、积血;腹膜内出现炎性病变引发炎症扩散;患者下床活动太迟,导致肠蠕动较慢等关于腹腔、肠管再次广泛粘连的预防包括:术前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腹腔内清理干净,切忌将纱布、棉花纤维等异物遗留在腹腔;将缺血可疑部分覆盖大网膜;手术过程强调无菌操作;对腹腔内积液、积血进行完全清除;对于腹膜内出现的炎性病变早发现早治疗;帮助患者术后及时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出现肠瘘、肠管损伤的原因包括:肠管在第一枚Trocar穿刺时被损伤;肠管在术中分离粘连过程中或由于电钩热被损伤等。常见的预防肠瘘、肠管损伤的方法包括:采用开放式(Hasson法)进行第一枚Trocar穿刺[12];术中注意对肠壁浆膜的保护;术中控制电钩热量不要过热,尽量远离肠管操作。控制腹腔感染的有效措施包括:术前为防止出现感染进行抗生素的应用;手术在无菌环境下操作;对腹膜内出现的炎性病变及时进行有效治疗。
综上,应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肠梗阻,疗效可靠,术中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宝音.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5):2770-2771.
[2]刘锦春.不同手术方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对比[J].西部医学,2015,27(7):1046-1047.
[3]段栩飞,叶国刚,孙烜,等.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小儿小肠粘连性肠梗阻临床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34(7):504-507.
[4]夏德铭.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2例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5):596-598.
[5]景化忠,刘宏斌,李洪涛.腹腔镜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16(7):518-519.
[6]张智明,刘摇迁,刘摇峰,等.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7):743-745.
[7]李昀,李文科,于效超.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7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3,18(3):211-212.
[8]杨明坤.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9):90-91.
[9]胡泉,孙圣荣.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5):33-34.
[10]马俊秋,倪志海,宫爱民.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9例探讨[J].当代医学,2013,19(14):106.
[11]王顺灿,敖学斌,张永周,等.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34(10):133-134.
[12]胡泉,孙圣荣.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4,25(8):33-35.
论文作者:苏伟,星军华,贾国柄,李尖措太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肠梗阻论文; 患者论文; 腹腔镜论文; 手术论文; 肠管论文; 腹腔论文; 术后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