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营销时代”的人才困惑_市场营销论文

“后营销时代”的人才困惑_市场营销论文

“后营销时代”的人才困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惑论文,时代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高级营销和管理人才进入批量生产之后,人才的某些基因就开始呈现某种核裂变了,也使我们在招聘高级管理岗位人才时,进入一种全新的困惑。”发出如此“专业”感叹的,是我担任营销顾问的某民营企业的董事长。感叹的起因,则是基于他们这家年营业额上亿的企业,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时期,因招聘一位主管市场营销的副总经理时,所引发的对高层营销与管理人才的重新认识。

证书让人“开眼界”

这家民营企业的营销副总辞职后,公司组织了一个以笔者为首的招聘工作小组,决定以招聘营销副总为主,兼及其他部门的管理人员。

4月下旬,招聘广告在本地报纸和一家全国性的经济类报纸加专业人才报、招聘网上同时刊出。基本条件为——营销副总:30~40岁,性别不论,已婚。大专以上文化,有快速消费品企业营销经理3年以上岗位履历(其他部门的管理岗位,要求基本如此)。为避免“遗珠”之憾,还特别增加了一条说明:如才能出众,可不受此条件限制。

结果,两个星期不到,先后有148人应聘营销副总。其中,拥有MBA及硕士以上学历的有68位,本科49位,其余均为大专;现职营销副总的有31位(如果包括曾经任职副总以上的,接近总应聘数的75%),现在著名国际性公司任职的,共有47位(如果包括曾经在著名跨国公司任职的,达65%以上)。对薪资要求一栏中,最高的要求年薪不低于65万(不含奖励),最低的为12万(不含奖励)。

让我等感到吃惊的,并不是这些数字,而是应聘者所出示的名种各样的岗位资格证书。其中有:企业总经理岗位资格证书、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高级经营人才资格证书等。应聘其他岗位的人员,同样出示了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其中应聘总监类岗位的证书最多,有营销总监资格证书、市场总监资格证书、人事总监资格证书、财务总监资格证书。最最吸引眼球的当数应聘营销企划岗位的——27人中有14位出示了策划师资格证书、商务策划师资格证书,其中有一位还出示了国际商务策划师资格证书。

颁发出这些资格证书的单位有行业协会、大学培训中心、职业培训中心、培训公司和各种培训机构,以及与劳动人事部门合办的培训班等等。有趣的是,年龄越低,证书越多。一位28岁的男性硕士应聘者,竟有4张此类资格证书:金牌营销员证书(某培训中心发)、高级经营人才资格证书(某地区劳动人事部门和某培训中心合发)、营销总监资格证书(某地区营销协会发)、市场总监资格证书(某大学培训中心和某管理咨询公司合发),真令我们大开眼界。

经过对书面材料的筛选,公司对32位应聘营销副总者发出了面试通知。初步面试之后,有12位进入复试。最后,我们选定的却是一位36岁、大专学历、此前在某跨国公司任华东分公司总经理的无任何资格证书的女性来担任该公司的营销副总。

资格认证迷人眼

通过此次营销副总的整个招聘过程,使我看到了在当今这个“后营销时代”里,许多在营销上颇有成就的年轻人,以及那些离开校门不久、无多少实践历练的年轻人所表现出的一种极为浮躁的心态——轻实践,重理论;轻内涵,重表面。他们对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的热衷,甚至超越了对证书本身的认识。而这背后,又包含着多少无奈与遗憾。

这几年,各种各样的资格认证很流行,几乎到了泛滥的地步。企业方面,有质量体系认证、管理体系认证、企业资产认证、品牌价值认证等;个人方面,有个人信用认证、家庭财产公证等等;岗位资格方面的论证,更是多如牛毛:什么商务策划师、财务总监、人事总监、营销总监、行政总监,等等。由于这些资格认证无论在名声上、含金量上,还是在岗位的职级上,都远远超过了前些年的“上岗证”,因而更具吸引力(或许称诱惑力更为贴切),更容易为那些“天天向上”的人们所接受。

然而,由于这些资格认证,都属于有偿的商业行为,且参加资格论证之前,首先要参加收费的培训,使得以各种论证培训为主业的机构、公司,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其中,有些是具有一定数量的相关专业人员,通过有关部门的资质审核的;有些是通过某种关系或依靠某些非正常手段而通过“审核”的;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进行资质审核,出钱挂靠在某家机构名下,就扯起了“资格认证”的大旗。而这其中有不少是三五个人、七八条枪的“小股游击队”,使本当十分权威、十分严谨且含金量很高的资格认证,变成了含水量极高、又无权威可言、且很商业化的交钱发证的买卖,可信度大打折扣。

正因为这种出钱就能得到的证书太多太滥,所以它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对于应聘者所出示的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往往显得不置可否。而一些持有此类资格证书的应聘者,又把它的价值看得过重,使某些方面反而显得比较被动。

譬如此次为这家民营企业招聘时,6位最后参加由公司董事会全体成员作考官的面试中,一位董事向某应聘者提问说:“如果让你从大区销售经理的岗位做起是否愿意?”应聘者回答很干脆:“不愿意”。那位董事追问道:“可你的职业经历中并没有担任过副总以上的管理岗位,你让我们如何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应聘者回答说:“我已经通过了总经理的资格论证。”那位董事后来感慨地说,难道培养一个总经理只需120个课时?

就像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不等于能成为作家(成为作家的概率不到1‰)一样,大学市场营销系毕业的,也不等于能成为优秀的营销人员。何况营销和写作一样,都是一个实战能力远远超过理论的、极具创意性的职业。专业学习,只是提供了专业工作的基础。笔者所熟知的许多优秀的营销员和优秀的营销经理人,都不是大学营销专业毕业的,都是在实干中成长起来的。

才干、文凭试比高

在这次招聘中,最后竞聘的6位,除了一位就任公司营销副总外,另有两位出任了两个分公司的副总经理。如今,其中的一位已经升任分公司总经理,另一位则没有通过试用被辞退。原因是人事总监发现他与公司生产部副经理是同校同班的校友,就在一个偶然的场合与他谈起了这位公司新来的同仁。岂料,那位副经理一看照片,便断定班上绝无此人。由此才发现此人的名牌大学本科毕业的学历,是花钱从路边的“证件制作公司”里制作出来的。

如何看待这样的“人才”?由于在已经过去的两个月的试用期内,此人的表现相当不错,很受老板重视,公司便专门召开了一个高层会议研究此事。鉴于他做假学历属操守品质问题,是不可原谅的错误,公司决定予以辞退。

接到公司人事部的辞退通知时,他显得很沮丧。那天,我正好去该公司参加每月一次的营销会议,他来找我,希望我能替他向老板说说情,并说他很喜欢公司的营销团队,愿意降职从业务员做起。我觉得他的行为很愚蠢,因为他的大专学历完全符合此次公司的招聘要求。更何况公司并没有把学历当作重要条件,而且还特别声明优秀人才不受条件限制。他说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参加过好几次招聘,所谓的“优秀者可不受此条件限制”,在实际招聘中是不可能的,所以才这样做了。他的回答同样让我感到困惑。

一方面,我们不断地在呼吁不要太注重学历文凭,应当以实际的才干为标准,尤其是市场和销售方面的工作,绝对属于厚积薄发,是时间与经验的累积。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在不断地强调文凭的重要性,形成了一个只有本科以上学历(越高越好)才是“人才”的误区。加上推崇“速配”,强调包装和急功近利,使假文凭满天飞,也使很能干却少了一张本科文凭的人失去了不少机会。

从这次招聘经历中,企业家们是否能悟出些什么?

标签:;  ;  ;  ;  

“后营销时代”的人才困惑_市场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