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如何推动企业创新——基于文献回顾与理论构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献论文,理论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模块化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与企业资源整合方式,在短短十来年时间里得到了广泛关注。模块化系统的标准界面规范及其架构创新模式开始以颠覆性的变革重构原有的产业结构;单个子模块作为具有独立产品功能的子系统,通过与其他子系统(功能模块)进行灵活的混合与匹配,完成整个产业技术系统的创新与整合,使产品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并为顾客带来全新的产品功能和体验价值。模块化强调以技术模块和设计规则来重组产业技术系统内部结构,迅速反应和持续创新是模块化的核心理念。当前有关模块化的研究在国内外备受关注,针对模块化如何影响创新的研究也日益深入。那么,模块化到底是如何推动创新的?有必要探个究竟。
为了梳理模块化与创新的相互影响机制,我们需要了解以下问题:模块化是否总是推动企业创新?模块化推动企业创新的同时是否存在其他的负效应?模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核心机制是什么?哪些要素决定了模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效果?是否存在外部的干扰因素?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了广泛的文献收集与整理工作。经过对ABI,EBSCO,PQDD等数据库的检索,共找到与模块化有关的研究论文83篇,从中筛选出23篇与创新相关的主流文献,进行整理与归纳,作为本文系统性研究的依据。接下来,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拓展,构建了模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模型。
1 有关模块化与创新关系的文献回顾
1.1 模块化的界面协调与知识创新
Langlois和Robertson首先探讨了模块化对创新的作用,认为模块化为企业提供了“竞争—试错”式学习的机会,并使企业在纵向和横向上进行知识整合,由此形成网络化的创新体系[1]。企业实际上被纳入“创新淘汰赛”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创新竞争,在满足系统的标准界面要求或设计规则前提下[2-3],更具创新价值的企业才能够获得模块化系统的“入场券”,赢得合作订单。模块化系统的创新使得产品分工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上延伸,企业通过向竞争者与合作者开放它们的技术来侵占创新租金[1]。
在随后的研究中,Langlois区分了模块创新和架构创新,认为模块创新是发生在单个模块内部的创新行为,而架构创新是在保持各子系统不变的情况下,调整架构的联结关系[4]。模块创新所改变的是模块内部的知识要素及其结构关系,成员企业往往需要在这个层面有所突破;架构创新则更多地集中在系统层级,由系统整合者(Systems Integrators)或者核心企业(Flagship)负责完成[5]。模块化系统所构建的两级创新体系,无疑在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和降低创新成本上具有优势。当然,Langlois也指出,模块化并不总是高效的,有时再模块化(Remodularization)很可能导致原有子模块的不兼容,系统创新也将因此而产生巨大的成本[4]。对于系统整合者而言,出于对自身隐性知识的保护,很可能面临一种脆弱的平衡关系: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学习以及随之产生的这种学习向标准界面的嵌入[4]。换言之,企业所学习的隐性知识,有多少能够被嵌入到标准界面中,是一个难以把控的问题。
实际上,模块化通过标准界面的协调,降低了外部系统和发包商自身技术组合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6],系统整合者把外包项目需要做的和如何做的知识分割开来,使得联盟伙伴可以任意管理企业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而不用涉及各自的私有知识,也即是一种嵌入性协调机制[2]。这种降低企业间相互依赖性的方法,无疑也会减少知识被侵占的风险[7]。Tiwana将承包企业缺少项目专有私密知识的情况称为“合作者无知”[6],认为模块化能够最大程度地允许合作企业的“无知”,也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保护机制。这种“无知”建立在模块化企业间界面协调的基础上,而界面协调则是新产品开发中的决定性要素[8]。Chen和Liu从模块化的界面协调角度,论证了模块化对创新的作用,并建立了模块化创新的界面战略矩阵。他们的研究还发现,既定的外部界面标准限制了产品创新,以及针对内部界面或模块的创新行为[8]。
Sabel和Zeitlin也指出,模块化系统的可见设计规则使得系统足够紧密以鼓励模块化创新与重新结合[9];而同时,也使得其足够松散而对系统的进化缺乏任何约束[10]。技术界面标准的稳定性就好比一把双刃剑,技术专家需要依赖标准,将具有不同技术能力需要的子系统区分开来;但是,太多的标准化显然会阻碍创新,并将组成部分的制造商锁定在一个潜在过时的产品架构中[9]。为此,模块化创新需要更多的外围知识[11],系统整合者需要掌握比他们实际工作所需更多的知识[4]。
1.2 模块化的战略灵活性与产品创新
战略灵活性表征了企业应对动态竞争环境下各种需求的能力,Sanchez将其划分为资源灵活性和协调灵活性[12]。资源灵活性是指新产品开发技术对产品开发、生产、分销和营销中资源的影响;协调灵活性有利于识别企业产品开发资源的灵活性与企业应用这些资源而开展的新产品战略和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12]。模块化的标准界面创造了一种组成部分之间的松散耦合系统,也定义了新的产品结构,从而能够支持系统的战略灵活性[2]。产品系统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可以任意分拆、整合,通过系统的即插即用性满足市场的创新性需求。Sanchez认为,当前的技术发展正在引起新一轮的管理创新,以支持企业的战略灵活性[12]。这种创新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1)模块化设计使模块化组织的产品开发与生产流程更加便利;(2)CADD/CIM/EDI技术的使用创建了界面之间的电子化快速链接;(3)信息技术与模块化设计共同支持并行产品创新流程;(4)利用信息技术实时获取市场信息。在此基础上,Worren等人指出,正是业务流程的平行操作与分时运行,使得各组成部分和系统架构的学习过程得以分离,进而促进了创新;同时,灵活性的资源形式与协调方式,使得产品架构系统能够支持相互的、实时的市场研究[13]。
模块化的战略灵活性不仅体现在资源协调与模块整合上,更体现在不断吸收和补充新的知识以扩充模块化产品的知识基础上[14]。当企业不具备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的充足知识时,创造一个新的产品架构需要在试验中不断学习。所以Sanchez和Mahoney指出,产品与组织的模块化为知识管理与吸收提供了新的路径[2]。他们还认为,标准化组成界面将协调活动嵌入到具体的产品设计中,进而大大降低了显性协调的必要性,模块化俨然成为一个自律性的创新体系。但是这一观点受到了其他学者的质疑。Baumann对空中客车公司A380飞机的模块化研发与制造过程的研究表明,企业间的关系协调大量存在且非常必要。关系协调促进了企业间合作的紧密性,更有利于企业的知识吸收、应用与灵活性创新。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吸收能力在模块化企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15]。
在随后的研究中,Sanchez将模块化作为一种创造灵活性的平台战略,它使得当前和未来的产品期权组合的建立更加便利,因此能够支持更快的创新和更加严格的成本控制[16]。他用飞利浦口腔医学业务单元的阳光工程,说明了模块化平台是如何创造战略灵活性、推动技术创新的。模块化平台在两个层面上支持创新的灵活性:一是子系统内部,表现为知识的任意替代与选择;二是子系统之间,表现为装配方式的柔性。相应地,产品开发中的创新可能涉及:(1)创造组成部分所具有的新的功能信息;(2)创造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和装配的信息[2]。
然而,模块化系统内部的模块分割与装配并不简单。Ethiraj和Levinthal基于管理复杂系统理论,建立了有关产品系统模块化创新的模拟测量模型,发现在特定的潜在系统分解中,整合比模块化更不易犯错[17]。这一结论与Itanium集成电路设计团队的情况相一致。设计团队采用了一种他们认为非常合适的功能模块化来开始他们的系统架构设计,然而,交叉模块的相互依赖性阻碍和破坏了子模块层级的创新。他们还发现,子模块之间有效的重新结合需要补充性的选择流程,而设计与模块的异质性则是有效结合的前提,否则,重新结合会破坏设计选择的多样性,并导致较差的创新绩效。在进一步的研究中,Ethiraj等发现,模块化通过促进创新实现了更好的绩效,但也为模仿和利润侵蚀创造了条件[18]。衍生于模块化架构系统的设计复杂性催生了创新绩效(如形成创造绩效差异的更好的战略)和模仿威慑(如保护绩效差异)之间的协调问题,如何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是一个难题。
1.3 模块化创新的技术动态性
正如Frigant和Talbot所指出的,模块化是一个技术驱动的产物。模块化创新的实现有赖于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变革[19]。在实践中,IBM、Philips、Nokia等公司在进行模块化整合时,都掌握着SC加工技术、制造、EDA工具和IP设计等大量的、不断积累的内部知识与诀窍[14]。可分裂技术(Disruptive Technology)的发展,为模块化企业寻找外围次级市场、改进技术路径提供了契机。其结果是,模块化的胜利者在自我限定的认知范围内,只能短暂地占有胜利的果实[9]。追随者的技术创新不断冲击着在位领先者的地位,在几轮甚至几十轮的来回博弈之后,领先者要么创造更具创新性的模块化架构体系,以维持自己的领导者地位,要么因无法支撑新技术的冲击而败下阵来。
Chesbrough则认为,模块化系统很难进步,尽管系统内要素的创新持续进行,但只要要素与系统其他部分的关系还没有发生变化,系统层次的创新就不可能发生[20]。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技术演化的动态分析框架,将技术的发展称为是“从相互依赖到模块化设计,再由模块化设计演化为相互依赖”的循环过程。早期的生产技术、电子技术显然属于相互依赖技术,内部技术结构因为技术要素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难以被分割,技术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当技术成熟到可以形成标准化技术界面时,模块化开始主导技术的发展与变革。随着外部市场的需求发生根本性变革,模块化的系统架构已经无法支持产品的重大创新,新的相互依赖性技术也会随之产生。
Chesbrough的分析框架揭示了企业模块化的系统架构应跟上技术创新的需要,过分地依赖于某个特定的产品架构及其界面标准很可能陷入“模块化陷阱”[9]。因为当企业对现有的架构具有很好的控制力时,他们却很可能无法预想如何去联结到一个新的架构上,更不具备推动系统演化的集约性知识,也就没有能力协调好系统从原有的高度联系到新的联结关系的转变[21]。
当然,问题也许没有Chesbrough想的那么糟,Sabel和Zeitlin提出的“重复联合设计”(Iterated Codesign)对解决这一问题兴许有所帮助[9]。重复联合设计即在组织、工作路线、地点上的调整以适应在全球网络里正式而灵活的合作[9],模块化供应商可以根据他们的实践经验来重新定义界面规则。这意味着界面规则的设计并不总是系统整合者的任务,在必要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依赖模块生产者的经验来支持界面规则的完善与升级。这种思路也许因其更加符合模块实践者的需求而更能够促进实践中的模块创新。
2 模块化企业创新机制的转变——对主流文献的一个总结
尽管有关模块化创新的争论还在继续,但共识也在这种争论中逐渐达成。模块化并不总是企业创新的灵丹妙药,对于不同制度环境下、处于不同产业位势、拥有不同资源能力的企业,其模块化策略也必须有所不同。对于如何摆脱分工创新与整合创新的拉锯战,并不是模块化本身所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模块化所改变的是内生的知识整合方式,而如何结合模块化的机制与产业技术特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可以说,学界对于模块化如何推动企业创新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鉴于此,总结现有的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与深化,就显得极为迫切。
从现有的相关研究来看,主流文献主要围绕模块化特有的标准界面规范与系统架构,来探讨模块化的内生性创新机制及其系统灵活性,仍停留在模块化创新的本体论解释中。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基于认识论视角,从现有研究中梳理出模块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以下三个方面可以被视为模块化创新机制中所出现的与一般企业创新相比的重要转变。
2.1 组织学习的开放化与知识整合的标准化
随着模块化引起的交易边界的移动[22],模块化企业的组织学习越来越体现出开放化的特征。Chesbrough的开放式创新理念在于企业只有让其边界更加开放,加快内外知识的流动与交换,使企业内外的创新资源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有效而持续的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说,模块化创新正是一种开放式、合作式的创新模式,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与资源整合逐渐取代了技术并购中的股权控制。尽管标准界面的设计让成员企业之间事务协调越来越少,但关系协调和知识学习则大量存在[15]。成员企业利用架构知识所构筑的网络,可以任意获取知识或信息。网络的开放性大大增加了成员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换,也强化了成员企业的合作意识。
尽管模块化企业的组织学习是开放的、随意的,但企业间的知识整合却是标准化的,企业的创新行为需要以标准化的界面规范为约束。其原因在于,企业的知识学习与创新由自身完成,而知识整合的任务却由系统整合者承担。为了更好地整合模块化网络中的各种创新性知识,就必须要有统一的、能够将知识有效衔接的标准界面。标准界面知识是所有成员企业都知晓的,被称为系统的显性知识。而成员企业开放式学习所获取的往往是可以用于创新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一旦被纳入成员企业的知识体系中,就能构成知识创新的基础。Sabel和Zeitlin认为,界面标准化很可能会阻碍模块化系统的创新[9],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系统整合者需要掌握广博的系统知识,并应具备强大的架构重建与升级能力。
2.2 架构创新与模块创新的主体分离
模块化企业创新机制的另一重大转变即架构创新与模块创新的主体出现了分离,架构创新成为系统整合者的主要任务,而模块创新则分布于众多模块生产商。模块创新是发生在单个模块内部的创新行为,而架构创新是在保持各子系统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架构的联结关系[5]。模块创新能够改进和提升产品功能,架构创新则更侧重产品的外观、设计与艺术感受,以及功能之间的来回转换。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差异化角度来看,模块创新与架构创新所实现的是顾客的不同层面的需求,而架构创新往往更能够提升产品价值、为顾客带来品质享受。因此,系统整合者牢牢占据着产品价值链的价值高端,并通过不断的市场博弈与竞争行为来巩固自身的领导者地位。
在模块化的分布式产品创新体系下,各子模块的学习与系统架构的学习过程也被分离开来,进而能够支持业务流程的平行化操作[13]。这种分离的组织学习使成员企业更加专注于某个业务领域的技术与信息,研发团队的技能也都集中于单个领域,无疑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研发合力,推动模块创新与架构创新。对于核心企业来说,也只需将研发实力集中于系统架构的创新与升级,从而大大减少了一体化条件下事务性协调,也压缩了知识创新的范畴,使其更加聚焦于系统层级。此外,企业基于模块化的系统分割,可以较好地分解和识别市场信息[2,13],并据此判断产品所需要改进和提升的知识范畴,最终将这种信息直接反馈到相应的模块生产商。
2.3 模块化成员企业之间的创新淘汰赛
模块化是基于市场动态性的提升而产生的一种产业组织与生产方式,应对变化与创新是模块化的基础逻辑。成员企业需要在“试错—学习—竞争”中设计、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功能模块[1],才能够确保在模块化网络中赢得一席之地。企业实际上被引入一种竞争性的创新氛围,竞争的重心就在于技术创新及其对市场的把握程度。只有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的动态发现相协调,创新才能被市场认为是有效的;否则,很有可能陷入克里斯滕森的“创新者的窘境”。更为具体地说,模块创新者一方面要应对潜在进入者的直接竞争,面临着巨大的创新压力;另一方面,又必须及时有效地解读市场信息,把握市场脉络,并将之嵌入到模块创新中。
模块化系统作为一个由完整架构整合起来的整体,系统的协调性和创新的同步性异常关键。模块之间应确保相近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水平,才能够较好地实现整合,系统架构也相对容易承载各种功能的运行。为此,成员企业不仅面临潜在进入者的直接创新竞争,即“显竞争”,而且还会面临非同质模块生产者的潜在竞争。这种“潜竞争”可能不构成创新者筛选的直接依据,但是却会对系统的效率产生很大影响。如果成员企业因创新不同步而成为整个模块化系统的短板,就会存在被替换的可能。在“潜竞争”和“显竞争”的共同作用下,企业面临的创新竞争压力无疑是巨大的,并转化为成员企业创新的原动力,确保了模块化创新的有力推进。
3 模块化创新的理论模型构建
以上从系统机制层面梳理了模块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我们试图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概念化、可测量的模块化创新整合框架。我们注意到,虽然主流文献对模块化创新中吸收能力的分析不多,但对于企业间知识获取与吸收的问题,却频繁涉及[2,6,8]。借鉴企业间网络理论,我们的模型建构中将吸收能力作为模块化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中介变量,将企业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学习作为重要的影响要素。同时,大量学者对模块化能力的关注[24],也使得我们对模块化能力在创新中的作用产生了兴趣。从理论上来说,模块化能力的形成与培育会受到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模块化能力又可能对企业吸收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理论模型的构建中,将模块化能力作为重要的调节变量。在中国特定的制度环境下,政府政策、产业规划与市场干预行为往往会左右产业的发展与演进;而“Guanxi”一词在企业间关系与联盟研究中的关键作用,也使得我们在中国情境下模块化创新研究中无法忽视关系网络的影响。为此,本研究的理论模型构建将制度环境与关系网络作为重要的影响变量。基于以上分析,构建企业模块化创新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模块化对企业创新作用的理论模型
3.1 吸收能力在模块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中介作用
模块化创新网络作为一种开放式的企业间合作系统,必然要求企业的知识溢出与学习,企业识别、消化和利用外部新知识的能力也因此而成为创新实现的保障。企业基于吸收能力,不仅可以开展企业间的知识获取与消化,而且能够拓展产品知识基础的深度与宽度,进而在创新行为中不断完善其知识结构。
由于架构创新与模块创新的分离,在模块化网络中实际上形成了一个知识集聚区,企业之间的知识溢出也更加频繁,无疑为成员企业的知识吸收提供了极好的路径。同时,成员企业之间因为核心企业的权威协调而形成了比一般网络组织或企业集群联系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一方面,核心企业通过沙龙、供应商协会等方式,为成员企业之间的沟通创造平台;另一方面,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信息化网络能够有效促进成员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与知识学习。核心企业在架构创新的过程中能够大量集聚各种知识,甚至包括某些成员企业的相关技术知识,这些知识在来回的传递与学习中,往往被少数成员企业所吸收和利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核心企业并不排斥成员企业之间的隐性知识学习,因为系统的创新进程会因此而被大大推进。对于吸收能力很强的成员企业来说,无疑会在模块化系统内部的重复博弈中占尽优势。实际上,尽管成员企业的模块创新是在企业内部完成的,但很大部分的创新知识都是从模块化网络环境中获取的,当企业的吸收能力不足以支撑其创新的知识需求时,其模块创新也就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3.2 模块化能力的调节作用
模块化能力是企业协调模块化系统运作的基本能力,企业通过模块化能力的运用,可以较好地控制系统与模块层级偏差,保持模块化产品较好的即插即用性,并在推动产品加速创新的进程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尽管模块化能力在成员企业开展模块化创新的全过程都至关重要,但我们更愿意把模块化能力作为企业知识吸收的一个调节因素。其原因在于,模块化能力是一种机制层面的能力,而吸收能力是一种行为层面的能力,机制的存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知识学习与创新行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模块化能力的调节作用。
一是模块化能力的技能整合效果。对于如何利用标准界面规范,成员企业一般都具备一些关键学识,如知识解读、业务整合、企业间协调等方面的学识。企业技能往往都是非编码化的隐性知识,成员企业要协调和利用这些知识,需要拥有较为广博的学识和开阔的视野,而模块化网络企业利用模块化能力可以较好地协调跨企业的业务和信息沟通。在企业间信息非对称的局势下,模块化能力较强的企业能找到有效的途径来规制其它成员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
二是模块化能力的关系协作效果。模块化代表着“混合与匹配”的整合过程,其中既有标准界面规范的限定,也有柔性的关系协作[15]。模块化能力较强的企业,往往在跨企业关系协作上的表现也较为强势。而关系协作对于企业的知识吸收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关系的依赖性及彼此的相互信任为企业吸收能力的发挥预留了空间。在关系协作进一步深化而发展成为契约协作时,契约双方的知识吸收会成为企业创新灵感的关键来源。
三是模块化能力的动态调整效果。从动态演化的视角来看,顾客的偏好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企业也需要不断改进模块化产品功能、提升产品知识含量来满足顾客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需求。此时,模块化能力较强的企业可以通过模块结构与功能的扩展来完成系统的重新整合。基于二次调整的新架构,企业的知识吸收也会更加及时有效。
3.3 关系网络与制度环境的影响
企业识别、吸收和运用其它企业知识的能力是建立在社会性互动、合作过程和伙伴间关系的基础之上的。模块化企业通过建立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关系网络,一方面强化企业间的知识摄取;另一方面降低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同时,关系网络不同于两个企业之间的“点—点”关系,它涵盖了一系列水平或垂直的相互关系,包括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竞争对手以及其他组织(甚至是本产业以外)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使得企业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样化、知识内容更加丰富化。更为关键的是,基于群体认知的关系联结更具有持久性和不可背叛性,能够在很长时间内确保企业知识吸收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为此,企业的关系网络在两个方向上调节模块化创新的路径:一是促进企业更多地利用吸收能力;二是提升企业利用吸收能力开展创新的绩效。
除了关系网络,制度环境是模块化创新的另一个重要外生影响变量。首先,制度环境对吸收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企业的知识开放性与保护行为存在较大差异。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积极性,也会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当企业处于一个创新意识较差的制度环境时,即使是吸收能力再强的企业,也难以从关系网络中获取到有益的知识养分。其次,制度环境对模块化能力的形成与培育具有影响作用。在政府管制的产业条件下,企业很难对产业的发展路径及标准化产生重要影响,企业的产品架构创新行为也很难被行业接受,无疑非常不利于模块化能力的培育。而一旦政府对产业的模块化进行有效的引导和鼓励,将大大提升产业模块化的进程,企业的模块化能力也会迅速形成和培育起来。最后,制度环境会影响组织的外部学习。开放的制度环境比封闭的制度环境更有利于组织的外部学习及其氛围培养。而组织基于制度环境的学习行为,能够有效强化其知识吸收效果,促进模块创新。
4 进一步研究方向
模块化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模式与资源整合方式,在如何推动企业创新问题上备受主流文献的关注。本文较为系统地综述了现有模块化创新的相关研究,从模块化的界面协调与知识创新、模块化的战略灵活性与产品创新、模块化创新的技术动态性三个方面梳理了主流文献在模块化对创新影响研究中的主要观点及争论,初步厘清了模块化影响创新的内生机制,也揭示了现有研究在外生变量引入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模块化企业创新机制的三大转变:组织学习的开放化与知识整合的标准化、架构创新与模块创新的主体分离、模块化成员企业之间的创新淘汰赛。进而,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理论拓展,构建了模块化对企业创新作用的理论模型。本文作为探索性研究,仅仅对现有文献进行了简要的梳理与延伸,以下问题还有待在未来的研究中予以解决。
一是针对模块化创新理论模型的实证研究。本文基于现有文献,初步建立了模块化作用于企业创新的理论模型。模型从理论上厘清了模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路径及相关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大样本实证或案例分析予以检验。
二是模块化网络环境下的组织学习问题。尽管模块化的标准界面规范减少了企业间的显性协调,但组织学习仍然大量存在,并且由于机制差异而可能与一般的组织学习存在方式、路径上的不同。如何去探究模块化中的组织学习方式及其路径、厘清组织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理论探索。
三是针对模块化环境的关系网络研究。模块化设计分割了互联系统的各种联系,使得各种行为被嵌入到标准化的装配流程中。在这样的一种运行机制下,关系网络需要如何去构建?企业需要怎样利用关系网络去创造关系租金?关系网络又会如何影响模块化系统的运行?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案例研究与大样本实证予以明确。
四是模块化系统中的创新与模仿问题。尽管模块化的创新作用被大量学者所证实,但也有研究显示模块化具有促进模仿的作用。留给我们的问题是:创新与模仿的约束条件分别是什么?不同的制度环境如何影响模块化企业的创新与模仿行为?企业在模块化创新的过程中该如何减少其它企业搭便车的行为?
标签:模块化设计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文献回顾论文; 企业架构论文; 网络模型论文; 关系模型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网络架构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网络行为论文; 网络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