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床上康复操结合中医康复健康教育路径在脑卒中病人中应用的效果研究论文_殷春莲

殷春莲

(甘肃省武威市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武威 733009)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9-0224-02

脑卒中是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的老年性疾病之一。近年来有渐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我国的发病率为0.3%~1.0%,致残率为70%~80%。脑卒中不仅给病人带来躯体残疾,还常引起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为了促进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在脑卒中病人中应用早期床上康复操结合中医康复健康教育路径进行相应护理,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效果进行比较,观察早期床上康复操结合中医康复健康教育路径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5年 3月~2016年3月对我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病人,均经CT检查确诊,随机分为2组,各34例;观察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38~82岁;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2~84岁;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研究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床上康复操训练,结合中医穴位按摩,由责任护士一对一指导协助病人完成康复操全套动作,再按照中医康复路径表对病人进行穴位按摩,也可邀请家属共同参与,以便后期的康复。具体方法包括:桥式运动、分膝训练、膝关节屈曲训练、下肢伸展训练、髋膝关节训练以及踝背屈训练。全套动作完成后再根据患肢选取相应的腧穴进行按摩。上肢选用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中渚;下肢选用足三里、丰隆、阳陵泉、悬钟、委中,依次顺时针边按压边揉腧穴50次,力量由轻到重,以得气(酸、麻、胀、痛)为度,或以病人能耐受为宜。每日2次,每次20min~30min,周期为21天。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护理训练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1.2.2观察指标 入院三周后使用Barthel评定标准及中国卒中量表测量病人总的生活状态,并使用尼莫地平法进行效果评价。

1.2.3研究工具 (1)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评定标准,包括大便、小便、修饰、如厕、吃饭、转移、活动(步行)、穿衣、上楼梯、洗澡10个项目,按评定的总分确定病人的ADL能力缺陷程度。0分~20分为极严重残疾;25分~45分为严重残疾;50分~70分为中度残疾;75分~95分为轻度残疾;100分为ADL自理;(2)神经功能缺陷积分评定:采用中国卒中量表:包括意识、水平凝视功能、面瘫、言语、上肢肩关节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共8个项目。最高45分,最低0分,按总分确定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分型,轻型0分~15分,中型16分~30分,重型31分~45分。

1.2.4疗效评价方法:采用尼莫地平法。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级~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1.2.5统计学方法:采用χ?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3.讨论

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程度。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150万。目前已成为最大的健康问题。近年来随着治疗技术的提高,病死率已经大为减少,但是86%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不同程度的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其中10%的病人为重度残疾,生活上需完全依赖他人辅助,不仅严重影响病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而且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如何帮助脑卒中病人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降低脑卒中病人致残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脑卒中早期康复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病人后期的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早期床上康复操是以康复运动疗法的促进技术为理论基础,利用躯干肌、臀部肌肉、下肢骨骼肌的活动,通过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姿势反射等手段促使着肩胛带和骨盒带的功能部分恢复,同时结合患肢相应腧穴的穴位按摩,目标是病人独立完成床上各种早期训练后达到独立完成各种体位转换及独立行走的功能,并可预防和减轻下肢痉挛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大量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正常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只有部分突触经常活动,处于使用和活化状态,其他部分突触呈休眠状态。中枢神经损伤后部分神经细胞的轴突末端可出现新生突触即发芽,其阈值随使用程度而改变;若不使用,则突触逐渐退缩消失。突触的可塑性和其他机制使脑具有可塑性。卒中后的早期康复训练结合中医穴位按摩的刺激,可促进和影响脑功能的重组,实现中枢神经的功能重塑。另外,静卧不仅不能预防再发和解除其他危及生命的因素,而且还会使病人的精神和身体急速衰竭。早期康复可以降低与卧床有关的并发症,如肺炎、肺栓塞、挛缩、压疮和直立性低血压等问题。同时也可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有学者认为,从急救时就可以开始康复训练。因此,观察组病人入院当天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训练,如良肢位的摆放,并配合穴位按摩。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配合健康教育。3周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早期床上康复操结合中医康复健康教育路径对脑卒中病人进行相应的康复护理及穴位按摩,规范的康复健康教育对脑卒中病人生活状态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同时家属参与到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中,有利于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和康复信心,对病人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有肯定意义,并可以规范临床护士的健康教育行为。

【参考文献】

[1]黄松波.吕秀东等.早期康复对中度偏瘫的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15(14):196-199.

[2]崔耀霞.张陆萍.脑卒中病人早期及康复期的护理[J].家庭护士,2008.6(2A):44.

[3]马维艳.运动意念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6(7):1017.

[4]李红玲.贾子善.宋兰欣等.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98.20(2):109.

论文作者:殷春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5

标签:;  ;  ;  ;  ;  ;  ;  ;  

早期床上康复操结合中医康复健康教育路径在脑卒中病人中应用的效果研究论文_殷春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