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全面提升配网运行效率,需要供电企业加强重视配网运维抢修管理工作,正面认识目前配网运维抢修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促使配网运维抢修优化管理。在配网运维抢修管理当中,要实现全面优化,需要对配网运维抢修组织与日常运维抢修基本工作进行全面优化,并加强检修监督力度,对配网运维抢修工作加强控制。
关键词:配电网;故障;抢修效率;提高措施
引言
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保证了人们日常用电和工业用电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做好配电线路的安全维护和应急抢修,确保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本文从外力因素和设备因素两个方面对配电线路的故障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配电线路的维护和抢修提出了相应的保证措施,同时还要加强对配电线路保护的宣传工作。总之,配电线路的维护和抢修不但需要电力部门的不断努力,还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同保护,确保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1配电网运维抢修优化管理意义
传统配电网运维抢修一般借助相关技术手段来提高配电网故障隔离和故障定位的速度,进而有效提高恢复送电速度,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并未对配电网故障抢修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而且由于抢修模式管理、抢修流程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抢修人员技能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配电网运维抢修效果不理想。同时,传统配电网运维抢修管理模式主要是“以抢代维”,并未从强化线路运维、预防性的角度来对配电网运维抢修给予重视,从而导致抢修管理工作中暴露出了抢修流程不畅、抢修理念陈旧、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些都会制约配电网运维抢修工作的开展,无法更好地满足配电网现代化发展需求。如今,随着国家电网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建立了“大检修”体系、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网抢修指挥平台、配变监测系统、PMS及GIS等比较先进的生产运行管理方式,以期更好地提高配电网运维抢修效率。因此,需要以提升运行效率为目标来对配电网运维抢修管理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
2配电网运维抢修管理现状
2.1配电网运维抢修管理深度不足
目前,供电企业的配电网运维抢修管理工作,尚未配合制定系列的管理系统,使当前状态下的配电网运维抢修管理缺乏足够深度,难以有效提升配电网运维抢修管理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由于配电网运维抢修管理工作缺乏充足的人员配备,很多抢修工作难以第一时间实现落实,并且对配电网运行当中潜在的危害以及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同时,当前的配电网运维抢修管理工作缺乏与用户之间的深入沟通,对用户需求掌握程度不高,难以针对性地提高配电网运维抢修管理工作有效性。
2.2欠缺信息支撑体系
供电企业实现配电网运维抢修管理工作,需要多个部门进行协调配合,并全面掌握相关部门基础信息,以此全面提升运维抢修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但是目前供电企业尚未建立和配电网运维抢修管理相匹配的信息支撑系统,在缺乏相关支持的工作当中,难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配电网运维抢修管理工作,而不理想的工作效率也对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
2.3配套自动化系统利用率低
在进行配电网调度工作当中,着重关注主要分段以及联络开关的实际状态,但是当前大量基础配电网数据尚未建立一个能够明确定位的相关应用平台,对配电网的生产管理以及故障抢修等工作难以有效保障。在配电网运维抢修自动化系统难以有效提供配电网运行的实时动态信息的时候,综合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进而影响配电网运维抢修工作效率的全面提高。
3提高配电线路故障抢修效率的措施
3.1优化故障抢修过程
优化故障抢修过程可以缩短故障抢修的时间,直接提高故障抢修的工作效率。而一般故障抢修过程包括到达现场、故障的具体定位、对故障的隔离、物资的到位以及现场的施工五个方面。因此,在优化故障抢修过程中,可以针对这五个方面进行优化,比如在进行故障定位时,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设备,对所有线路的异常进行观察,并在观察到异常时,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地通过设备发现故障并且可以利用设备定位故障的发生地点,及时派遣人员对故障进行抢修,进而提高故障抢修的工作效率。在进行现场施工时,工作人员必须使用专业的施工设备,对故障进行抢修,缩短故障抢修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供电企业故障抢修的效率,促进供电企业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配电线路故障点检测和定位
配电线路故障点检测是确保故障抢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从实际情况出发,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故障点检测手段,从而有效提高其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准度。同时,配电线路故障点检测还可以为后续的抢修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避免故障影响范围的扩大化。脉冲电流法与切断测试技术是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的常用方法,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存在一定的偏差,此时定位人员还需要借助释放音频信号等技术,来对其进行辅助定位。在最终定位之前,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做好保护工作,避免精确定位阶段对配电线路造成一定的损害。
3.3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技术
对于配电线路而言,故障排查是检修工作开展的前提。需要借助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对线路故障发生位置和原因进行排查:(1)测试绝缘电阻。(2)试送电。为了对故障发生位置进行有效的判断,可以通过试送电合闸方法对其进行判断,如果电流或变电所通过断路器时,可以根据其电流的变化情况来对故障位置进行判断,在分支线较多的线路故障诊断中,该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速断和过流排查。一般情况下,故障线路电流量大小能够有效判断出故障是速断或过流。此时可以通过柱上断路器,来有效判断和查找主干线上所发生的速断或过流故障。(4)可以借助GPS系统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准确定位,对线路中的所有配变和杆塔位置进行定位,有效降低运维和检修工作量,同时还可以借助自动化技术来完成对配电线路的实时监测,以更好提高其运行效率。
3.4加强电力故障抢修工人的培训
首先,定期组织电力故障抢修工人进行理论知识培训,不断更新电力故障抢修工人的理论知识储备,还可以组织全体电力故障抢修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和经验交流,使得个别技能较差的电力故障抢修工作人员能够扩充自身的技能,熟悉电力故障的发生原因和解决方法。其次,定期组织人员外出进行学习,学习其他单位的先进知识、先进技能,并将其他的先进设备引进来,并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出电力故障的发生点和故障原因,并能运用准确的方法处理电力故障,进而提高电力故障抢修的效率。另外,供电企业还可以举行较大规模的抢修技能大赛,并提供较为优厚的奖品,进而充分调动电力抢修工人更新自我知识和技能储备的积极性。同时,供电企业还应当针对电力抢修工作较为优秀的个人和团体进行奖励,鼓励电力抢修工作人员将工作做得更加出色。然后,供电企业还可以不定期针对性地组织一些电力故障的模拟演练,使得电力抢修工人在模拟演练中能够提高自身对电力故障的反应速度,熟练掌握电力故障抢修的基本流程,并能够及时的纠正自身的工作陋习。
3.5完善企业的制度建设
首先,建立较为完善的供电抢修工作管理机制,比如可以成立不同种类的抢修小组,在发生故障时,根据故障类型派发相应的故障抢修小组对故障进行处理,这样的话,供电企业的电力故障抢修工作的分工就会比较明确,进而也可以提高供电企业的电力故障抢修效率,不仅如此,分类的小组管理模式还可以将电力抢修工人的技能更加专门化,进而还可以减少电力故障抢修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其次,建立比较完善的考核机制,将电力故障抢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与薪资挂钩,增强电力故障抢修人员的危机意识,提高他们对电力故障抢修工作的认真和严谨的态度。
3.6加强检修监督力度
首先,要加强配网运维抢修管理的巡查以及质检工作,结合相关管理办法与规范,对故障巡检、日常巡检以及检查巡检明确制定工作要求,着重对重点工作内容进行强调,要求检查员多加关注。要求设备负责人严格按照“一线一册”实现具体的巡检工作,认真详尽地对线路缺陷进行查找,对设备变化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时感知并加以处理,确保线路相关参数的标准性与准确性,并做好线路运维抢修相关的其它相关工作,巡检人员要结合自身巡检情况,总结巡检结果,定期向管理人员进行汇报,并制定下一步巡检工作计划。如果在巡检过程中发现有设备存在缺陷,需要及时建立设备闭环管理流程,针对故障问题通过全程封闭监控实现有效处理。管理人员要结合故障检查以及跟踪处理情况,进行全面监督管理,确保设备的缺陷及时发现并第一时间加以处理,促使设备能够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状态,投入到正常使用当中。在闭环反馈过程管理当中,全面提升设备运行性能。
结束语
当前我国配电线路故障抢修工作还存在一些缺陷,因此,供电企业应当加强对抢修工人的培训,强化企业的服务意识,完善制度建设,优化故障抢修的过程,给用户普及安全用电知识,进而提高故障抢修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玙,左鹏.配电线路的维护和抢修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6(30):310~311.
[2]姜凯文.配电线路的维护和抢修措施分析[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6(08):143~144.
[3]马骥,王宏涵.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应急抢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7):132~133.
论文作者:赵海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故障论文; 配电网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论文; 工作论文; 效率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